《音乐作品的诠释学分析与文化性解读》之思考论文_于佳佳

《音乐作品的诠释学分析与文化性解读》之思考论文_于佳佳

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 山东 威海 264209

摘要:杨燕迪先生在2009年发表的《音乐作品的诠释学分析与文化性解读—肖邦<第一即兴曲>作品29的个案研究》一文在学术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关于杨先生的这篇文章,给予了我很大的思考,我欲从两个方面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一是对专业学习音乐学的学生(以在学习西方音乐史的学习感受为例)所提的建议,二是对普通爱乐者提的建议。文中所提,定有不当之处,望批评指正。

关键词:杨燕迪建议

一、对专业学习音乐学学生的建议

作为一名专业学习音乐学的学生来说,对于一个理念的提出,我们都会争相去模仿和实践,但是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杨先生只是为我们提供一个理念,如果拿不同的作品来套用这个分析模板是不科学的,那样的分析也不是真正的“诠释学分析”。论者在文中所用的“诠释性”的描绘,以及在文化性解读方面提出来的三个视角,都是为肖邦《第一即兴曲》作品29“量身定做”的,是基于作曲家的“立意”以及作品结构的布局而判定展开的。所以,一味的套用是不可取的,就像杨先生在文中说的那样:“分析家和解读者应该时刻意识到这其中的辩证关系和内在紧张, 并寻求各种办法和思路来达到平衡, 解决难题。在这其中, 恐怕并没有一蹴而就的方便之门, 也没有一劳永逸的万能钥匙。这是因为, 作品本身各不相同, 相关的历史-社会语境千差万别, 而且解读者的角度和立场也迥然相异。这三方面的参数, 任意改变其一, 所得到结果都会大不相同。”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应该可以清楚的意识到“聆听”在我们学习中的重要性。从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的第四乐章就可以看出,乐谱反映出来的东西与真实的音响并不是完全一样的,或是说,并不是我们脑海中所想象的那个效果。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当我们面对乐谱时,所产生的第一反应往往就是观察它的曲式、分析它的和声,而对“聆听”这一环节却关注甚少;而爱乐者们正是因为对乐谱和专业的分析技术不太熟悉,所以只能通过最直接有效的“聆听”去接触作品,对于作品的风格、时期的把握甚至比专业学习音乐的学生强。这就需要我们对此进行反思和改善,尤其是对于专业学习音乐学的学生,更要提升我们对作品的敏感性,提高我们对不同体裁、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把握能力,达到能够宏观的把握不同作品的不同聆听路数的程度。在加强分析能力和理论能力的基础上,大量的接触音乐作品,同时提高自己的演奏能力。杨先生这篇文章看似没有拿出具体的分析表格,但所有的分析和解读都是基于对结构和技术语言甚至演奏技巧的深层把握上得到的,而且对作品的大量接触也会对我们的风格辨识以及学习有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最后,我们要加强学科认同感,要明确自己的研究不仅仅是局限于对学科建设有意义,还应该认识到这对普通人的生活甚至整个国家的文化意识的养成都是有影响的。杨先生在《作为人文学科的音乐学》中关于音乐学的职责以及音乐学家的职责的论述我也非常赞同,一个学科不仅能在学术上保持先进性,更能转换思路,将专业知识“深入浅出”的讲解出来,进而对人们和社会以影响,这些都应该是我们作为学习音乐学专业的学子所需注意的。总而言之,专业者对于自己的研究之路,要参考前人的思路大胆的进行创新和突破,但要言之有理。

二、对普通爱乐者的建议

作为一名爱乐者,可能对于作品的和声、曲式、复调并不是那么的明白,也极可能有绝大部分的人听都没听过类似这样的专业词语。但是我们要注意的一点是,爱乐者不仅是要单纯的听音乐,觉得这个好听,那个不好听,喜欢这首歌而不喜欢那首歌。最重要的是当别人问你为什么认可这首歌的时候,不能很随便的说:“反正我就觉得这个好听,没为什么。”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爱乐者,不像专业学生了解音乐那么深入,但最起码也要说出个所以然,哪怕是很肤浅的理由。这就要求我们普通爱乐者,在赏乐的过程中,不仅要去参考一些音乐鉴赏类的书籍以求得对作品背景和作曲家有所了解外,还需要去多听由专业教师所开设的音乐讲座。久而久之,经过专业老师的熏陶,普通爱乐者也会在“普通人”中脱颖而出,变得不再“普通”。

就像杨先生在他的《音乐绝不仅仅是音符和音响》所讲的那样:“多听音乐讲座,我们就会去相对“客观”的态度去评判一部作品,相对“合理”的角度去理解一场演出,专业的讲座会使我们对于作品的理解不那么盲目,而且对于作曲家的核心“意图”有所了解,进而我们在聆听作品的时候,自己与作品的交流更加“合理”,对整个西方音乐的发展脉络及重心也能更好的把握。”而这里应该注意的是,不管接触了多么专业的讲座,听了多么专业的分析和诠释后,我们则更应该拿起作品重新去理解和做自我的诠释,因为那是不可取代的“艺术经验”本身,只是在我们的重新聆听后,可能会注意到原来没有注意到的细节,领悟到之前并没有真正领悟到作曲家的那些“意图”。

小结:音乐本身就是一个很浪漫、虚幻、神奇的东西。它能够给人不同的感受,就能够给人以不同的评价,或褒或贬,或赞或抑。无论是专业的音乐人士还是普通的爱乐者,都必须对音乐和作品抱有一个负责的态度,要主动了解作品创作的背景和原因,了解作曲家创作作品时的心境等。多听多思考,渐渐地我们就会发现,未了解之前听的作品和了解完之后再听,听一遍和听一百遍给人们的感受是不同的,后者比前者呈现出的感受绝对会更深刻、更全面、更具体。

参考文献:

[1]杨燕迪,《音乐作品的诠释学分析与文化性解读—肖邦<第一即兴曲>作品29的个案研究》[J]《艺苑?音乐版(季刊)》,2009年第1期

[2]杨燕迪刘雪枫,《音乐绝不仅仅是音符和音响》[N] 2012年7月14日第 006 版

[3]杨燕迪《作为人文学科的音乐学》[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1年第2期

作者简介:于佳佳(1992-),女,山东烟台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国音乐史理论研究

论文作者:于佳佳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3

标签:;  ;  ;  ;  ;  ;  ;  ;  

《音乐作品的诠释学分析与文化性解读》之思考论文_于佳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