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正在遭遇信心危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股市论文,信心论文,危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青年报》日前发表该报记者潘圆的评述说,印花税降到0.2%,这个被呼唤良久的利好只刺激了大盘半日的疯涨,随即开始震荡回落。市场在重大利好面前表现出的冷漠与谨慎,不免令人失望。虽然未来的行情还有待观察,但联想到此前暂停国有股减持激发出的两日行情以及众多资金的抛盘打压,人们惊奇地看到,政策救市的指挥棒却越来越远离人们的期望。股份制专家刘纪鹏认为:“中国股市正在遭遇信心危机,政策面的转暖并没有澄清日益增多的股市非议。就目前的形势来看,10个政策也比不上1个信心。”他强调,资本市场是信心的市场,如果没有信心就将面临崩盘。而政策的不明朗以及否定股市声音的增多,正在动摇人们对资本市场的信心。他说,今年以来,有人反复在媒体和有关报告上宣传,中国股市像个巨大的老鼠会,因而有必要推倒重来。如果此种说法占据主流,进而影响决策层,最终将给股市的发展带来重大危害。经济学家萧灼基则表示,“推倒重来说”显得太过轻率。推倒重来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6500万股民受到的损失由谁来补偿?几十万证券业从业人员将如何安置?一年几百亿的税收又从哪里补偿?他说,从20世纪80年代末争论要不要股市,到2000年末股市赌场说引发的大辩论,以及当前的推倒重建论,中国股市一直在争论中成长壮大。刘纪鹏认为,资本市场既不是老鼠会,更不能推倒重来,在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必须要有明确的态度,来不得半点含糊。现在的资本市场信心比政策更重要,而信心来自对中国股市的正确估价及政策的系统、公开、透明。
【主持者言】我们从事信息分析工作多年,然而从来没有一次像此次面对有关股市的信息那样令人感觉到事物的极其复杂性,真有些“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样子。要把这些复杂的现象清理分明的确是一件棘手的事情。但职业道德要求我们必须勉力为之。的确,我们赞成“中国股市正在遭遇信心危机”这样一个基本判断,但是,我们又并不认为现在的激烈争论是年初的那场争论的简单延续。毋庸讳言,在前一次争论中,我们是同意“赌场”说的,认为中国股市存在严重的“老鼠仓”现象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并且也是拥护对股市加强监管的。这一态度至今没有改变。但是,现在我们同样也坚决反对政府前期的袖手旁观,坚决反对所谓的“推倒重来”。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一种倾向往往掩盖着另一种倾向,对某个观点的赞成并不简单地等于对另一种观点的反对,在某些问题上看法正确也并不等于对另一些问题的看法同样正确(反之亦然),甚至同一个人在同一个问题上的看法也会正谬互存。中国股市在经过十年的发展之后终于到了一个矛盾总爆发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决策者需要清醒的头脑,需要有驾驭复杂事物和复杂现象的“大智慧”。简而言之,中国股市由于当初的错误设计而形成的“国有市”、“政策市”的本质至今仍然没有改变,它是一个畸形的市场。对这样一个市场继续大唱赞歌,或者说一些“本质上是好的,问题只是局部性的”这样的陈词滥调,其态度是不科学、不理性、不实事求是的,也是不负责任的。但我们的主张并非“推倒重来”,因为“推倒重来”是违反原先既定的市场交易规则的(尽管这个市场的规则设计——国家控股、2/3股份不流通——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对于数千万已经投身其中的股民是极不公平的。我们必须要找出一个合情合理合法的办法,一方面要从本质上改造中国股市,使之成为一个真正的资本市场;另一方面又要使中小股东们避免遭受太大的损失(应该承认,完全避免损失是不可能的)。正如有些论者所指出的,是“多赢”,还是“多输”,这是一个问题。以下所引的一篇文章的若干论点,或许有助于我们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
远山称“全流通革命”不能缓行
《财经时报》日前以整版篇幅发表远山撰写的长文《“全流通革命”不能缓行》。文章说全流通是证券市场的常识,但我们偏偏搞了一个大部分股票不能流通的证券市场并且“成长”了十年。现在,这个怪胎居然有了将近5万亿元的市值。毫无疑问,这是中国人在证券市场历史中创造的又一个“世界第一”。文章说,毋庸讳言,中国证券市场已经为这种人为设置的股票流通障碍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我们之所以能够在这种畸形的市场中“活”得很好,是因为我们透支了未来,而借债总是要还的,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令人困惑的是,所有的人都对这种即将到来的灾难视而不见。但是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如果我们继续搞这种瘸腿的超常规发展,放任非流通股的恶性膨胀,中国证券市场未来的痛苦肯定将更加巨大。到时候,所有的市场参与者就会领教“创深痛巨”的滋味。因此,中国股市必须要进行一场“全流通革命”。而且只有在一个全流通的市场上,国有股才能找到一个真实的、随时可以变现的市场价格,而不是现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泡沫价格”。
不“革命”,市场会逐渐死掉
由远山撰写的上述这篇文章明确表示不愿意使用“减持”这个说法,因为如果仅仅是“减持”,只会进一步扭曲投资者的预期,加剧市场秩序的混乱。文章还对目前归结起来的两种“减持方案”提出尖锐批评。一种是将非流通股转移交易场所,以避免对流通市场的冲击。文章认为这将使场外的非流通股数量越来越大,到所有的非流通股不得不上市的时候,对证券市场造成的冲击将更加骇人。另一种是分阶段流通的设想。文章指出,这个方案耗时将极其漫长,如果以每年200亿的速度减持,两万多亿的非流通股存量,需要整整一百年的时间。这意味着,中国证券市场在未来几十年内仍将处于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那些毫无约束、反复无常的大股东,将从中小投资者身上搜刮走多少财富!如此“黑暗”的预期,不要说精明的老外,就是尚未启蒙的中国股民恐怕也不敢进入这个市场。不用说,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将会逐渐死掉。文章说,全流通,就是要在短时间内剥夺“国有及法人股”将股市作为“提款机”的特权,就是要将国有股及法人股从股市的贵族变为平民,就是要在股市里彻底建立与公民社会相称的“民主”制度。
【主持者言】到这里为止,远山先生的上述意见是我们完全赞成的。中国股市的改造的确已不能再实行“改良主义”。这一点或许应该从哲学的高度来加以认识:在错误的设计下形成的畸形的中国股市,在一种非市场化的规则下“玩”了十年之后再也“玩”不下去了,量变注定要在某一个历史时刻由于偶然事件的发生而要求发生质变。所谓“畸形”,就是指它在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国家控股和2/3股份不流通的荒唐结构;所谓“偶然事件”,就是它在“严管”之后被接二连三揭发出来的上市公司做假黑幕和政府恰在此时要强力推出的“国有股减持方案”。于是突然之间,市场处于崩溃的边缘,甚至可以说已经开始崩溃。政府后来改主意推出的政策救市的老办法也突然失灵了。市场在要求什么呢?要求拨乱反正,要求正本清源。这就是远山先生所提出的“全流通革命”。可以断言,实现国有股和法人股的全流通已经成为不可逃避的唯一选择,除此之外已无路可走。玩了十年的上市公司向股民“圈钱”的把戏已被彻底揭穿,如同一个在赌场作弊多年的“老千”被赌客们识破。可怕的是,这个“赌场”里的所有庄家(上市公司)全部都是“老千”而无一例外,因为在前述的错误设计下,一家企业上市成功就意味着“圈钱”(骗钱?)成功,更不要说后面的什么配股、增股了(参见第43期《特供信息》所引张卫星与展生的对话)。这样一种可怕的真相被大白于天下后,市场还怎么玩得下去呢?当股民们意识到自己每买一张股票其中一半以上的钱就已被大股东“圈”走的时候,他们还会继续玩下去吗?所以,“全流通”势在必行,而且必须一次性解决(从这个角度看,原先我们所提出的“且战且退”的想法似乎也已成为无法实施的空谈)。不实行全流通,中国股市必将逐渐成为一个“死市”直至完全丧失其投资融资功能。这种警告听上去似乎有些危言耸听,但我们宁可冒着判断失误贻笑大方的危险支持远山先生的这一观点。事实上,近期以来股市在不断出台利好政策的刺激下仍然麻木不仁的表现已经昭示了这种可能。然而,远山先生接下来所提出的关于全流通的具体方案以及后面的说法却是我们无法接受的。
如此“革命”“革”谁的“命”?
那么,如何进行“全流通革命”呢?远山的文章提出这样一个建议:政府可以出一个时间表,宣布:在两个月之后,所有的非流通股都可以上市交易。这个信息如此简单,如此透明,两个月时间足够市场充分消化了。两个月之后,国有股法人股爱怎么流通就怎么流通。这样,中国证券市场为资本定价从而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恢复,这个时候的国有股价格恐怕任何人都没有话说。文章说,我们可以做出如下乐观的预测:由“流通革命”所引致的中国证券市场的休克(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将是短暂的,而其所带来的革命性变化将在市场的复苏(抑或是繁荣)中逐渐结出硕果。不管怎么样,留一个干净的“壳”给国际资本,中国证券市场就有重组的希望。既然我们不能自己重组自己,只好让别人来重组。这没有什么难为情的。对于那些有强烈民族主义情感的人来说,这或许有点苦涩。但我确信,中国证券市场再也没有本钱错过这个机会了。然而,从最近“暂停减持”的救市决定中,我们又一次看到了决策者的犹豫。如果接轨是大势所趋,那么在如此紧迫的时间表中,难道政府真的还能拿出什么锦囊妙计,将一个必然是重大利空消息的压力化解于无形吗?说实在的,我看不到这样的前景。
【主持者言】拿第43期《特供信息》选载的张卫星先生的方案与远山先生的上述方案比较一下,我们可以惊奇地发现,两者的逻辑起点都是相同的,即认为全流通势在必行,但提出的实施办法却是如此南辕北辙。张先生主张对现有的国有股和法人股依照当初企业上市时所设定的流通股股票的发行价与不流通股的折股价的比例进行缩股,据估计,这些不流通股将被缩水 3/4左右,然后实行一次性全流通。这实际上是要求国有股和法人股将当初“圈”到自己名下的虚拟的财富重新“吐”还给市场,回到“同股同价”的起点;而远先生却是主张以“现价”强行实现全流通,只不过给出了两个月的预期时间。假如真的按远先生的方案做,在这两个月中,市场将发生什么呢?毫无疑问,那就是彻底的崩盘:人人争相“逃命”,通道为之堵塞,结果是谁也逃不出去,股指将一泄千里,直跌到几百点甚至更低!成千上万的中小股民将血本无归,持有流通股的大股东、机构也难逃厄运,这对中国股市和中国经济,都将是一场空前的大灾难!政府会采取这种“自毁长城”的做法吗?说得直白一点:恐怕只有疯子才会这么做!更不可思议的是,远先生居然还说什么“不管怎么样,留一个干净的‘壳’给国际资本,中国证券市场就有重组的希望。既然我们不能自己重组自己,只好让别人来重组。这没有什么难为情的”!呜呼!读文至此,我们真的要有点怀疑远先生的背景了。远山先生主张“清理门户”的目的难道竟在于此吗?这岂不是大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意思?或许应该把伏尔泰的名言倒过来赠于远先生:尽管我誓死捍卫你的言论自由,但我不得不坚决反对你的主张!
不用说,我们理所当然地站在张卫星先生这一边。实际上,在张、远两个方案中,非流通股变为流通股后所获得的股价总值有可能大致相同,但是对于原流通股股民来说,结果却大不一样。对市场景气和人气来说,结果也大不一样。当然,仔细的盘算,是需要经济学家们的专业知识的。主持者承认,我们对这两个方案的取舍态度也只是出于某种不可靠的直觉。同时我们还怀疑,张先生的方案虽然合情合理合法,但是否会被决策层接受。因为让虚拟价值达几万亿的国有股和法人股在一夜之间被缩水到只剩几分之一(尽管这本来就是它的真实价值),如此重大的政治责任谁来担负呢?只要想一想“国有资产流失”这顶重如千钧的帽子有可能戴到自己的头上并背上千古骂名,恐怕再勇敢的政治家也会不寒而栗的!
因此,按照经济人的本性,我们估摸决策层很可能会无限期地延缓减持的实行,更不要说实行“全流通革命”了。考虑到明年的十六大和后年的人大、政府换届,为政治稳定起见,作出上述的延缓之决策也是合情合理的。然而,这又会使问题回到开头:如果不尽快实行全流通,中国股市会成为一个“死市”吗?如果是的话,我们还会有新的公司上市吗?在"9·11"事件后一枝独秀的中国经济,又将因此走向何方呢?这难道同样不是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吗?
中国股市和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关键时刻。——但愿我们的以上分析统统是在胡说八道。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说,必须要说,因为只有说了,才能拯救我们的灵魂啊(套用马克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