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临床安全性研究论文_秦滨

浅谈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临床安全性研究论文_秦滨

(江苏省南京市职业病防治院 江苏南京 210042)

【摘要】由于许多病原微生物会导致感染性疾病的发生,但是,抗菌药物的问世,绝大多数的感染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在其作用下大量患者摆脱了疾病的折磨并治愈。同时,也因为对抗菌药物的依赖和滥用也导致了许多不良后果,例如药物不良反应的增加,耐药菌的快速发展,导致治疗的失败等,对21世纪的人类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影响。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表现在许多方面:无指征滥用药,对其不良反应的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使用的疗程以及剂量不规范,联合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等。本文以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为例,分析其不良反应及其发生机制,之后提出临床应用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抗菌药物;头孢菌素;不良反应;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1-0091-02

1.不良反应及其发生机制

1.1 过敏反应

头孢菌素可致皮疹、荨麻疹、哮喘、药物热、血清病样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严重者可致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其发生原因除患者的个体差异外,还有药物的因素:可能在药品生产过程中混有了杂志,或其代谢产物与体内蛋白等大分子载体发生不可逆的结合,引起抗原-抗体反应;其次,在静脉滴注时若与能升高其溶液pH值的药物配伍,也可使内源性致敏物聚合速度加快而引起过敏反应。

1.2 消化系统不良反应

多数头孢菌素可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由于第3代头孢菌素的广泛使用,腹泻和消化道出血时有报道,这是由于本类药物强力地抑制肠道菌群,可致菌群失调,引起维生素B族缺乏;抑制或破坏肠道内合成维生素K的正常菌群而使凝血酶原复合物生成减少所致。

1.3 肝毒性

多数头孢菌素大剂量应用可导致ALT及AST、碱性磷酸酶、血胆红素等值的升高,多为轻至中度,持续时间短,停用抗菌药物可恢复,可能与免疫反应有关。

1.4 血液系统不良反应

偶可致红细胞或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计数减少、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多及凝血功能障碍等。此类药物在体内可能成为免疫介导物,引起免疫反应,破坏血小板,使其数量急剧下降,或对外周血中血小板或骨髓早期巨核细胞有破坏作用,并能抑制肠道菌群产生维生素K,使凝血机制发生障碍而具有潜在的致血作用。

2.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2.1 加强沟通与观察

医生在选择应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前必须详细询问患者先前有否对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或其他药物的过敏史。禁用于对任何一种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有过敏史及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史的患者;有其他药物过敏史的患者,有明确应用指征时应谨慎使用本类药物。在临床使用前应作皮试,以保证用药安全,即使在过敏试验过程中,也应密切注意观察,加强巡视,尤其对高敏体质者,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预防为主

目前已有报道认为,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通过2种途径干扰凝血因子的合成:一是影响肠道正常菌群(包括合成维生素K的菌群),维生素K肠道合成受阻;二是维生素K的代谢循环受阻,含有硫甲基四氮唑的头孢菌素结构与谷氨酸相似,因而可干扰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等)的前体中谷氨酸残基(GLU)在肝脏中的羧化,从而使这些凝血因子的水平降低。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与药物的用量大小、疗程长短直接有关。所有的头孢菌素都抑制肠道菌群产生维生素K,因此具有潜在的致出血作用。在营养不良、肾功能不全、溃疡、血友病等有可能导致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及老年人中应避免大剂量、长疗程应用该类药物,并及时补充维生素K,以使延长的凝血酶原时间恢复。肝素、华法林、阿司匹林等药物可抑制凝血过程,故不宜与头孢菌素联合应用。

2.3 关注肾病患者

本类药物多数主要经肾脏排泄,对于肾功能减退患者应根据肾功能损害程度适当调整剂量,或选择对肾损伤小的药物,第一代头孢菌素中的头孢噻吩,头孢噻定头孢氨苄大剂量使用时会出现肾毒性,表现为近曲小管坏死。对于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如果使用正常常规剂量的头孢菌素时就会引起神经毒性,因此当我们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时需要依照内生肌酐清除率来调整好剂量,如果一旦出现症状就要立即停药。大剂量应用头孢菌素偶尔可发生抽搐等神经系统反应。头孢菌素与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联用,肾损害显著增强,应用时应注意肾功能检查,或者避免合用。

2.4 加强二重感染的防治

严格控制适应证,避免头孢菌素的滥用;除非有明确指征的严重混合感染选用广谱抗菌药物外,对一般感染应根据症状诊断和药敏试验,使用具有高度选择性的窄谱抗菌药物;根据具体病情,合理控制使用剂量和时间,避免长时间大剂量应用本类药物使体内正常菌群发生改变,引起耐药菌株大量繁殖,导致二重感染。

3.结论

在应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时,不仅应重视其抗菌效应,还应高度关注其不良反应的严重性。要严格掌握各种药物使用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生理、肝肾功能、遗传等各方面因素。了解患者的药品不良反应史(特别是过敏史);高度重视特殊人群(老年人、儿童、妊娠期妇女、肝肾功能下降者)的用药;用药要有明确的指征;选用药物要权衡利弊,尽量做到个体化给药;注意药物的用法与用量,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应用对器官功能可能有损害的药物时,须按规定定期检查器官功能,及时停药和处理;在应用过程中密切观察,并做好急救准备,这样才能安全有效地应用头孢菌素类注射剂。

【参考文献】

[1]林赴田.苏柏沙星的基础和临床评价[J].中国新药杂志,1992,(06).

[2]诸玲玲,孟现民,张永信.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发展历程[J].上海医药,2011,(07).

[3]王建强,马淑涛.16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2006,(24).

[4]朱为敏,朱建伟,郑绳一.长效头孢菌素——头孢三嗪、头孢替坦和头孢尼西的抗菌活性、药代动力学特性和临床应用[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89,(02).

[5]安明,刘浚.克拉霉素的药理与临床[J].首都医药,1999,(04).

[6]熊文南,王尔华.新一代喹诺酮类超广谱抗菌药PD127391[J].药学进展,1993,(03).

[7]刘晓园.Azithromycin的抗菌活性、药代动力学和临床应用[J].世界临床药物,1993,(03).

[8]吴树荣.噻甲羧肟头孢菌素的抗菌作用药代动力学特性及治疗应用[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85,(05).

[9]ClissoldSP,朱明珍.Imipenem/Cilastatin的抗菌活性、药代动力学和疗效[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88,(05).

[10]彭瑞华.头孢菌素的“世代”观[J].医药导报,1987,(02).

[11]刘秀英.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与预防[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02).

[12]中华医学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J].中华医学杂志,2004,(23).

论文作者:秦滨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4

标签:;  ;  ;  ;  ;  ;  ;  ;  

浅谈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临床安全性研究论文_秦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