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阳县官清乡中心小学校,重庆市 酉阳县 409827)
摘要:信息技术因其资源的丰富性和强大的兼容性以及其简洁高效性,使得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愈发广泛和重要。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成为了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命题。因此,结合小学数学的教学实际和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本文将对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有效整合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并提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信息技术;农村小学数学;有效整合
1引言
小学数学不仅是小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基础部分,对小学乃至整个教育发展都有基础性作用,所以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小学数学现代化发展,教师应广泛应用信息技术辅助小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融合,不仅丰富了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还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成为很多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思维性工具和辅助性工具,提高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值得推广应用。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和内涵就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与丰富的教学环境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简而言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它要求突出作为整合主动因素的人的地位,并且以实现人与物化的信息之间、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融合。
3信息技术与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的意义
3.1利用信息技术,使数学课堂生动有趣
小学生对事物通常都是直观认知,他们学习最有效的动力来自兴趣。而信息技术的推进对于充满童趣的小学生来讲是带有趣味性的,信息技术具有声行并茂的特点,它可以活灵活现地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学“加减法”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几种不同的小动物,在传统教学中老师无法非常形象的画在黑板上,但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这几种小动物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并且小动物很形象地走掉了几只,我们都知道,动态事物比静态事物更容易被人们接受,这样一目了然还剩下几只,这种表现手法使学生印象深刻。
3.2能够有效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虽然是基础性教学科目,但其中依然存在很多抽象概念及知识点。如果教师只进行简单的板书教学,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难以取得高效的数学学习效果。如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则能够实现各种教学方法的融合,如多媒体教学法与情境教学法的融合,使小学数学课堂更加形象、有趣和生动,最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及效率。
3.3能够有效增强课堂上师生互动
传统教学模式中多数都是教师进行单方面的教学,而学生则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作为先进的高科技技术,已经在各大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将其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能丰富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还能形象化、具体化和简单化数学知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新的数学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信息技术的声音功能、图像功能及视频功能等,还增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从而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高。
4信息技术与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策略
4.1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信息技术素养
多媒体教学不仅仅是追赶“时髦”的噱头和在公开课上“被要求”使用的工具,而是提高数学教学水平、缩小农村教学和城市教学的距离的重要一环。农村教师应当提高多媒体教学意识,提升多媒体使用能力。只有先从理念革新,才能真正的转变以“演讲”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确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仅是其学习的引路人。新时代的农村教师更应该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理论和技能的学习,提升通过其组织教学的能力。通过制作PPT课件,学习模拟3D动画演示,制作微课等形式,熟练的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数学课堂教学。
4.2巧用多媒体技术,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进行农村小学数学的信息化教学
在农村小学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然后提炼出重点与难点,针对一些逻辑思维强的内容和相对抽象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借助多媒体手段将其以形象直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加深对于这些抽象知识或相对复杂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比如,在“圆的画法”的教学中,教师进行相关的课件准备,然后通过多媒体在电子屏幕上播放课件。首先,在屏幕上给出一个定点,然后用一条线段绕这个定点进行顺时针旋转进行画圆。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仔细观察,使他们对圆的形成过程有了直观具体的感知。然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画圆的步骤进行分解和讲解,逐步地向学生展示圆的形成过程,这样便可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也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4.3借助于信息技术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与社会情境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教师可以将在实际生活中忽略的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起来,以激发学生思维,对生活中较常出现的数学知识进行思考,进而形成正确的数学价值观。例如,在学习《一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学生通常分不清楚什么时候用加法,什么时候用减法,教师就可以借助于生活中常见的生活案例,树立加法和减法原则。实例:小明有50块钱,他去超市买零食,总共花了35块钱,问小明还剩下多少钱?学生就会根据实际生活知道运用减法,最后剩下15块钱。对于加法法则是学生以帮父母干活赚得零花钱为主,不断累加,这样一说学生就知道该运用加法。通过这一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5结束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与农村小学数学相融合既要求教师要完善自身的计算机专业技能,还要大力创造好的数字信息化教育环境,设计趣味十足的教学模式。它们二者的融合必将成为当代数学教学的主要模式,作为新时代的数学教师,应恰当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抽象的数学变得形象直观,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为将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马继明.农村小学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No.58705:163-164.
[2]赵晓琴.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
[3]张海英.农村小学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教学的整合研究[J].学周刊,2017,No.33018:168-169.
[4]胡波.农村小学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No.55410:55.
论文作者:徐中军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7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8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教师论文; 农村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7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