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位整体护理在我院产科实施的效果分析论文_姚银莲,涂鸿,黄馥吉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广西 南宁 530003)

【摘要】 目的:通过开展人本位整体护理,全面提高产科护理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方法:结合我科实际情况,产科开展人本位整体护理,转变思想,提高认识。通过建立培训考核机制,制定和完善各项规范流程、医护一体查房、病情的早期观察评估、满意度调查、全面实行绩效考核等管理措施和方法来实现人本位整体护理。结果:护士专业技能和整体素质提高,护理差错率、护理投诉率下降,平均住院日由4.3天下降至3.6天,产妇满意度由86.7%上升至95.2%,护理优良事件由2例上升至10例,P<0.05。护理质量呈平稳上升趋势。结论:人本位整体护理有助于产科护理服务质量的全面提高,保证医疗安全、医院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与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人本位;整体护理;产科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1-0288-02

1.人本位整体护理的概念

人本位整体护理是指在诊治伤病的同时,观察、判断和处理产妇伤病的反应,尽量满足和缓解伤病或治疗过程给产妇在情感、心理、功能等整体方面所带来的个性化需求和改变[1]。

2.方法

2.1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组织护理人员学习“人本位整体护理”的管理理念、方法和要求,从医患沟通、医护一体查房、绩效考核等方面进行培训,让护理人员了解人本位整体护理的真正内涵。

2.2 实行责任制包干护理

实行责任到护士的工作模式,为产妇实施无缝隙连续护理。根据产妇数量、病情危重程度以及护士的工作效率实行弹性排班,确保各项护理工作及时有效地完成。鼓励护士走动式主动服务,减少呼叫铃的次数,营造安静的病房环境。护士长排班充分尊重护士的意愿,在不影响护理工作的前提下,尽量满足护士的合理需求。

2.3 实施医护一体查房,提高护士的专业能力

责任护士每天早上与主管医师或上级医师共同查房,围绕产妇的诊疗、护理和康复服务,及时了解产妇的需求,杜绝安全隐患,确保产妇安全[2]。查房过程中多以提问或反问的方式,使护士知道每位产妇的观察重点以及为什么要观察这些症状,关注产妇各项监测指标,为采取个性化护理措施提供有力证据[3]。同时有利于提高护士的专业能力,确保产妇安全。

2.4 实施工作满意度调查,提高护理服务满意率

实行每月产妇对护士、医生对护士以及护士之间满意度的多项调查工作。调查内容包括护理治疗操作、了解观察、尊重体贴、护士长工作等方面,以“是”或“否”进行评价。“是”为满意,“否”为不满意,满意项占所有调查项目的百分比为满意度。满意度调查表的发放时间为产妇出院当天,由科秘书、护士长或护士长指定负责人进行发放和收回,不经过责任护士。调查表内容根据科室目前存在问题进行设计与更新,护士长每天关注满意度调查情况,根据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及时整改。

2.5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有效激励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将护士工作量、工作质量、满意度纳入考核指标,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倾向夜班岗。对护理服务进行满意度评价,其中产妇对护士的满意度占护理质量考核总分的50%。

2.6 完善护理工作制度,简化护士工作流程,规范护士行为

制定护理规范流程,包括护理评估、治疗处置、各种交接班、教育指导、康复指导、生活以及心理护理等,流程简化而实用,让护理工作目标更明确,思路更清晰,让护士知道该做什么、为什么要做、如何做、达到什么标准等,使规范形成习惯,形成常态化。

2.7 进行剖宫产术后教育指导,早期康复训练

2.7.1责任护士对产妇及家属及时进行术后早期下床活动重要性的宣教指导,协助产妇下床活动。产妇手术回病房即听诊肠鸣音,手术后2小时开始第二次听诊肠鸣音,肠鸣音达到3-5次/分,喝第一口水即10毫升; 隔1小时后第二次听诊肠鸣音,正常者喝第二口水即15毫升;再隔1小时后第三次听诊肠鸣音,正常者喝第三次水即20毫升。若产妇无不适,1小时后产妇肠鸣音正常可进食20毫升米汤。

2.7.2手术后4小时开始给产妇评估肌力,产妇肌力达到5级,生命体征平稳,无头晕、头痛、眼花、恶心、心悸等不适主诉,疼痛评分≤3分,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护士指导产妇借助助行器协助第一次下床。产妇下床前先坐位30秒,感觉无不适然后将双腿移到床边,站立30秒无不适再走动,走动的距离根据产妇的感受因人而异,产妇下床过程持续心电监护。

2.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3.实施效果

3.1 实施医护一体查房,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见表1。

5.讨论

5.1 实施人本位整体护理,责任护士明确岗位责任,全面掌握产妇病情,保证医疗安全

责任护士对所分管护理对象实行责任包干制,对产妇进行全面护理评估,掌握不同产妇的护理服务需求,进行针对性个性护理,各项治疗护理及时到位,保证护理安全。

5.2 实施人本位整体护理,更有利于医护合作,增加了产妇的安全感、信任感和满足感

一是护士专业水平的提升。医护一体查房,激发了护士的学习兴趣,护理人员除了关注即刻产妇的病情变化以外,还掌握产妇变更信息。二是护士跟医生查房,汇报病情和制定方案统一,减少医护沟通环节,护士及时执行护理,产妇感受到被医护人员尊重、呵护和重视,增加安全感、信任感。三是医护间的良好沟通使护士掌握产妇完整而真实的信息,增进护理人员对产妇的了解,对降低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降低产妇投诉率有着重要作用。

5.3 实施人本位整体护理,护士的价值得到体现

护理服务综合技能提升,促进产妇早日康复。护士过去机械、被动执行医嘱,并不知道为什么要去执行,也不知道如何对产妇进行康复评估。实施人本位整体护理后,护士关注产妇的康复情况,关注为什么要做以及如何做。剖宫产的产妇在实施人本位护理之前因为担心进食后发生呕吐、误吸、呼吸道梗阻、腹胀、肠梗阻、手术切口裂开等并发症而不给进食,通常进食时间为产妇肛门排气后,很多产妇在术后24小时因未排气而不能进食,产妇靠输液补充能量。人本位整体护理后,护士在产妇手术后返回病房时即听诊肠鸣音。其作用一是护士学会听诊肠鸣音,二是通过产妇的肠鸣音判断产妇肠功能恢复情况从而判断能否进食。大多数产妇在术后2.5至3小时肠鸣音恢复正常,产妇开始进水和逐步进食。进食能够恢复产妇体力和增加营养,还能促进产妇乳汁分泌,是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过去剖宫产产妇留置尿管时间为24~48小时不等,通常是拔除尿管后产妇才能下床活动。现在尿管的留置时间从原来的24~48小时缩短至手术后6~8小时,减少因留置尿管导致的产妇不适感和对尿道、膀胱的刺激以及减少感染的发生。过去,剖宫产产妇通常在拔除尿管后开始下床,其下床时间为24~48小时不等,实施人本位整体护理后,剖宫产术后4小时,护士对产妇进行评估,在其清醒、生命体征平稳、疼痛评分≤3分,肌力达到Ⅴ级,产妇可借助助行器在护士的指导下下床活动,减少因长期卧床而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其他并发症,同时增强产妇康复的信心。

【参考文献】

[1] 张中南.唤醒护理[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039.

[2] 杨晓莉,吕海燕,李曙光.医生护士对医护合作所持态度的对比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5):466-469.

[3] 张中南.唤醒医疗[M].吉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220-223.

论文作者:姚银莲,涂鸿,黄馥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3

标签:;  ;  ;  ;  ;  ;  ;  ;  

人本位整体护理在我院产科实施的效果分析论文_姚银莲,涂鸿,黄馥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