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天津市 300071)
摘要:物质层次的发展带来精神观念的提升,特别是在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发展上,需要重点关注学科教育的提升,针对学生个人特点进行分层级教学与就业指导。为此,本文针对应用心理学专业存在的“亮红牌”问题予以思考,并围绕专业教学原因与对策进行系统分析。
关键词:应用心理学;就业指导;原因;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应用心理学成为炙手可热的专业,关系到个体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尤其是专业教学包含的系统性与应用性能够让应用心理学专业更符合学生的需求与社会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提升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发展,提高就业的指向性与高效性,我们需要从办学找原因,在常规指导中找方法,提高人才的培养力度[1]。
一、造成应用心理学专业就业“亮红牌”的原因
(一)接受信息多元化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得了更多的信息来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质量与速度,过量的信息摄取也让学生在进行应用心理学专业学习的时候变得盲目,难以集中精力进行系统化学习。此外,在学习中缺乏信息筛选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不良影响,这些都是导致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学难以畅达的原因所在。在常规教学中要有针对性进行地加工与处理,而非我们常见的全盘接受,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办学理念缺乏时代性
学校发展的创新性体现在理念的创新与方式的前瞻上,也就是在发展中审时度势,将社会需求与学科发展相结合,让学校教育成为沟通学生发展与社会需求的桥梁,对于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发展亦是如此,但是就目前学校发展而言,缺少办学理念先进性的不在少数,难以用理念来指导学科的发展。这一方面是由于办学思想陈旧造成的,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常规教学不规范上,所以对于一些老牌学校来说改变固有的思想理念是当务之急。
(三)学生沟通不畅达
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社会发展的预备力量,可以说占据着重要的教育位置,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重视沟通。但是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常常因为学生人数多、自身实务繁忙而忽略与学生的沟通,这就导致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和就业的过程中难以摆正自身的位置,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降低了知识获取的效度。在教学中缺乏沟通还会导致知识与能力发展的断裂,忽视教学的系统性,无法实现高效教学的发展,对于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就业来说缺乏沟通也是导致学生方向不清、发展盲目的原因,因此,无论在常规教学还是就业指导中都要加强教师与学生和家长间的沟通[2]。
(四)教师业务指导能力的缺失
教师在教学中的职责并非教授知识这么简单,学生能力的获取与就业选择的准确多元都和教师的指导息息相关。但在现今教师队伍的良莠不齐、素质的有待提升都会对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尤其在骨干教师的培养上还缺乏一定的计划性与科学性,投入少产出自然就少。学校的不重视是其次,最主要是教师个人在提升的过程中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难免会给工作带来阻碍,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把好学生发展与就业的基础关。
二、优化应用心理学专业办学的具体原则
(一)做好“1+x”教学部署
“1+x”是我们近年来提出的有效拓展知识含量,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的手段与方式,那么在对于“1+x”教育方式的部署上,首先我们就要明确“1+x”的含义,选好“1”这一基础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学内容,从而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拓展,这个“x”既可以是与之相类似的同等文本材料,也可以是与“1”相反的材料,这样能够有效的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促进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科教学的不断发展。
(二)丰富教学环节,提高教学品质
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学环节作为课程的流程部署,关系着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科教学的有序进行,因此在进行教学环节设计上,既要考虑其基础性,又要考虑其科学性,也就是要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有的放矢,根据学生需要突破的重点难点进行教学的合理规划,那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环节制定之初,就要对于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从而让教学环节变得更加科学有效,能够让学生学有所得。为了更好的丰富教学环节,我们可以在研究学科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教学思维与教学方式来充盈本学科的教学环节,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学的品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做好课程拓展研究
应用心理学专业体系的编排具有科学性与体例性,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多数教师都会按部就班展开教学,其实在常规的教学当中,我们可以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整合与分解,对于同类的文本,可以安排在同一单元进行学习,进而提升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能力。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并不能只着眼于文本,还应该在应用心理学基础文本的基础上做好有效的拓展,从而发挥文本材料的实际效用。
三、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就业水平的对策
(一)优化教育结构,提升教育内涵
教学的根本原则在于提升学生的能力水平,尤其在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习中更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需要在教学中优化教育结构,从知识、实践、活动、研修等方面合理规划比重,让学生在综合发展的同时,关注自身的问题与优势,从而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与发展[3]。为了更好的优化教学结构,我们需要在满足教学需求同时,提高教师与学生对于教育内涵的理解,明确教学不是单纯的传授与吸收,应有个人意志存在其中,并能够在深化教学内涵的同时,提高自身对于教育的认识,对教学工作进行重现解读,在理念层面把握教学的基本原则,拓展教学范围,为今后应用心理学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发挥学科优势,培养专业人才
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优势在于满足学生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清楚地找到自身的定位,并为一定的目标不断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发挥这样的优势,利用课内外的知识让学生进一步开拓思维,提升认识,并借助一定的活动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实践中发挥应用性理学专业的功能。在人才培养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引流与指导,避免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让每个学生都能实现自身价值。为此,学校可以针对某一时段的某些问题进行专题性研讨,帮助教师和学生找准方向进行有效的教学工作。
(三)提高学科竞争力
在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习中既要做到有的放矢,又要做到提质培优,增强学生个人与专业发展的竞争力。提高竞争力需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施加重力。首先要提升教师的理论认识,明确个人教学的风格与风向,明确学科未来发展的道路,其次,就是将这种理论融汇到实践之中,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的竞争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学知识、学方法、学能力,跟上教师的节奏与步伐,发挥主观能动性,成为课堂的主人,人生发展的掌舵者。
(四)以活动促学习,以实践促发展
理论的延伸在于实践的应用,对于应用心理学专业而言实践的意义大于理论的掌握,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重视活动给学生带来的积极意义,结合学科的特点组织一些活动,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组别,进行校内活动,也可以让活动的范围有所延伸,拓展到省市、国家,让学生有展示自己的舞台,形成良性发展的态势,成为促进学科发展的动力。
(五)促进系统思维的构建
在杂芜的应用心理学专业知识体系当中,我们很难有效的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尤其在较短时间内需要向学生灌输大量知识的时候,更是难上加难。因此为了便于学生对于不同阶段与层次知识的掌握,我们可以在专业教学过程当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总结与反思能力,从而形成自身的对于学科知识的认识,体系让思维能够有效的促发学生的顿悟,能够帮助学生有效的梳理所学的知识,实现教育优化目标。
(六)提高专业教学的互动性
良性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教育环境应是教师与学生达成和谐互动的一种学习状态,教师能够按部就班的将知识传授于学生,并在必要的环节进行有效的拓展,而够高效的驾驭课堂,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明白自己的劣势,通过学习补充不足,提高自身的应用心理学知识应用能力,向更高层次发展。
(七)实现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学的生动性
对于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学与学科发展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活力。生动的教学模式,必然能够接受学生的全部注意力,同时促进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思考之中,能够实现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学的丰富性与生动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无限的乐趣,并能够在这种乐趣的驱使下,有意识的进入深层次的思索,进一步释放学生的活力,让专业教学呈现更加突出、更加新颖的发展形式。
参考文献
[1]马利军,关舒婷.应用心理学专业就业"亮红牌"的办学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大理大学学报,2018(1):94-101.
[2]贾文华.师范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困境与出路[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8(2):101-105.
[3]李晓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6
论文作者:张琰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心理学论文; 专业论文; 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教师论文; 学科论文; 能力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