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景观规划模式及设计方法研究论文_刘智衡,胡晓婷

乡镇景观规划模式及设计方法研究论文_刘智衡,胡晓婷

黑龙江省兴凯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规划建设局 158100

摘要:"美丽乡村"是时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各学科均对其展开了一系列,然而关于"美丽乡村"景观的研究相对较少,尚无建构出景观体系的研究。乡村聚落是当代人类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单位,乡村聚落景观的建设也就兼有创建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以往乡村聚落景观建设是在自然的、缓慢的发展情景下实现的,而在新农村的建设背景下,乡村聚落迎来了新的建设时机。

关键词:景观规划;模式;设计;乡镇;研究

一 新农村建设的提出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是对新农村的全景式描绘,也是我们建设新农村的具体目标和行动指南,充分体现了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路,是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工农互动的高度对新世纪、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的重大部署。

二 当前乡村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

城市化和现代化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人们观念和认识上的转变。村镇发展大大改善了中国乡村的面貌和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为乡村景观的规划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乡村景观规划与建设的兴起的同时,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具有盲目性、自发性和无序性,这有其主客观的原因。

1 建设滞后

在村镇建设中存在两个关键问题,一方面中小城镇轻村镇,对村镇建设关注程度不够;另一方面村庄拆并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大拆大建使农民的负担过重,村庄拆并进退两难。因此更谈不上乡村景观建设。尽管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一些意识比较超前的村庄编制了村庄总体规划,甚至是建设规划,但是针对乡村景观建设的规划还没有展开。这是因为:一方面,目前许多乡村发展都是基于解决自身面临的困难,如产业结构的调整、土地利用的调整、基础设施的完善、居住条件的改善等,往往忽视了乡村景观变化的负面影响及自然生态保育的重要性,造成乡村景观规划建设明显滞后;另一方面乡村景观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村庄更新改建已经花费了大量的资金,资金不足也是制约一些乡村景观建设的一个因素。

2 认识偏差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居民对其居住的环境有着求新求变的心理,但往往缺乏乡村景观及生态环境保育的正确观念的指导,并且受到当前城市居住标准、价值观以及建筑形式等影响,误导乡村景观的健康发展。作者在规划实践经验中经常看到,发展中的乡村大多向城市看齐,把城市的一切看成现在代化的标志,乡村呈现出城市景观。如有的村庄在规划建设时,提出了“建设城市风貌”的口号,“草坪热”、“大广场”等一些在城市早已经开始反思的做法却在乡村滋生、蔓延。岂不知,乡村居民在羡慕城市文明的同时,却往往忽视了自身有价值的东西,造成传统乡土文化的消失。

3 文化消失

乡土文化是构成村镇的基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为乡土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没有发展就没有现代文化的产生和传统文化的延续,乡村的更新与发展既保证了乡土文化的延续,同时也为新的文化得以注入提供了前提。因此,乡村的更新与发展不是将传统的生活形式的完全摒弃,相反要将之纳入,使之与现代化进行整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 乡村的概念

我国社会学者认为,乡村的概念,是一个管理区域概念,指的是乡政权管理的地区。换言之,乡村是与城市相对照而言的,标志着产业布局的区域差别。所谓乡村,是指由乡(镇)与村两种社区构成的社会生活范围。

三 景观的概念

在近代地理学中,对景观的重视可追溯到早期德国地理学家和 landschaft 一词。Landschaft 在德语中通常用来表示对土地的感知或者面积有限的一块土地。虽然学术界并没有一个明确概念,但景观一词的运用非常广泛,并在各个领域中迅速蔓延。真正把景观引入地理学并进行严格规范其含义的是近代地理学创始人洪堡,他认为景观是由气候、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以及文化现象组成的地理综合体。在洪堡的景观概念中,强调景观地域整体性的同时,更强调景观的综合性。

四 乡镇聚落景观规划与设计思路

4.1以原住村民为主体,切实有效地贯彻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是该地区社会发展的历史积淀,是其地域文化的外现,同时又是一个鲜活的处于变动中的有机体。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民俗文化、生活方式正处于瓦解状态,村落景观也随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本质上来说,这种变化来自于生活在其中的居民的变化,因为他们才是该区域发展的原动力

4.2 从村落原有形态着手,构建乡村聚落景观安全格局

村落从选址开基,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与环境的适应和发展演化,已经成为大地生命肌体的有机组成。然而,目前的农民新村规划建设,已出现了城镇小区的形式主义倾向,这不利于营造乡村聚落中应有的景观环境。这就要求在规划中,从村落原有形态着手,充分挖掘对维护村落景观塑造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的景观素材、节点元素、空间位置及空间肌理,从而构建完善的乡村聚落景观安全格局。

4.3 以乡土特色景观为载体,营造特色鲜明、优美宜人的乡村景观节点

乡村聚落生活的宜人,不仅在于其优美的田园环境,更体现在独有的乡土特色景观给予村民的精神满足。这些乡土特色景观往往与村落的开放空间相结合,成为村落的公益性场地。如江南一些古村落至今还保存有鼓楼,一般位于村落的中心,前面有一个小广场,村民们在这里可以进行聚众议事、宗教性活动、公益演出等社会活动和文娱活动。对每一个可以利用的乡村特色景观节点进行判别、整合,形成邻里级、组团级、社区级三级完善的村落开放空间体系。同时,在细部上,结合现状,针对不同级别的开放空间,配以不同的景观小品要素,如古树、花坛、桥、石凳、篮球场等,从而为村落街道注入活力,营造诗意栖居的意境。

五 结束语

作为一个城市里的人,需要转换角色,寻找记忆中的乡村,了解乡村聚落的历史、风俗、居住的环境、邻里的交往等等,以一个成员的角度,体味着曾经拥有什么,现在需要什么,未来渴望什么。人可以从乡村来到城市,可对乡村的眷恋与想象却永远不会变,相信13 亿人对乡村都有自己的理解,但是有一个是共同的,就是那里比城市更接近自然。

参考文献

[1]陈冬晶,张建华.农田肌理在农业休闲景观中的营造机.上海商业,2010,(9):57-59.

[2]陈耿,尹秋艳,周元,卓上雄,孙乐明,于伟慧,陈兴章,黎大辉.2006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亮点

[3]陈善鹤.美丽乡村建设实践模式探索[D].华东理工大学,2014.

[4]陈统奎,"田园城市"的新坐标[N].今日海南.2015,03:30-31.

论文作者:刘智衡,胡晓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1

标签:;  ;  ;  ;  ;  ;  ;  ;  

乡镇景观规划模式及设计方法研究论文_刘智衡,胡晓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