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前这个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经济效益的提升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和关注,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峻,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在建筑工作落实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屋顶绿化的方式降低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把绿色屋顶理念运用到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绿化水平,还能有效降低建筑工作给环境带来的破坏程度,创建科学的绿色屋顶绿化方式,充分发挥绿色屋顶的自身功效。
关键词:海绵城市;绿色屋顶;绿化
通过调查研究不难发现,大多数城市在暴雨之后都会出现地面积水问题,通常情况下,自然降雨之后大部分的雨水会渗透到地下,还有部分靠蒸腾作用蒸发掉,剩下的雨水由长年自然形成的洼地、池塘、湿地等滞蓄或输送排放,构成完整的水循环。但是城市的开发建设改变了这种自然的水循环模式,由于地表径流量的增加,面源污染也随之增加,加之受到地表径流雨水的影响和城市管道排水的限制,将导致洪水危害的增加。
一、海绵城市的相关概念
所谓的海绵城市,就是利用新的管理方式提升城市水资源的管理水平,在建设过程中尽量降低给城市带来的负面影响,改变传统城市以快排为主的雨水处理方式,下雨时借助自然力量排水,就近收集、储存、渗透、净化雨水,实现雨水在城市中的自然迁移,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二、城市绿地中海绵城市建设的途径重庆市政府办公厅2016年发布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万州区成为全市3个海绵城市试点区域之一。按照《实施意见》,到2020年,万州城市建成区30%以上要成为海绵城市,实现雨水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万州区是一个山水城市格局,绿地覆盖面积2461hm2,绿地率达32.68%,园林绿地能储存大量的雨水资源,为建设海绵城市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海绵城市的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工作,城市的河塘沟渠湿地都能够有效维护城市的水系统发展,对地表径流产生重大影响的自然水系,原则上都可以纳入水资源生态板块,加以识别和保护;合理控制城市开发强度,治理水污染,生态恢复河涌,且可以利用城市废弃地,通过生态修复工程,成为具有雨洪蓄留,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提供游憩的多功能生态公园,达到生态系统恢复的目的。
(二)降低建设工作给海绵城市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我们需要采取科学的对策不断降低建设工作给城市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城市系统也受到了开发设计工作的影响,要结合城市道路、广场、居住区、园林绿地等。对于城市绿地来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低影响开发设计:充分发挥自然水体的调节作用,将水景观与雨水调蓄相结合;通过建设下沉式雨水调蓄广场、下凹式绿地、铺设透水砖等景观元素,最大限度把雨水保留下来,推广普及绿色屋顶、雨水花园、透水停车场以及生态滞留草沟的应用等。
二、把绿色屋顶建设理念融入到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中
城市建筑物种类多种多样,其中公共建筑及小区住宅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因此雨水收集工作主要针对这两大类建筑物展开。如果能将这些雨水收集、利用好,对整座城市的防汛排涝作用重大。对于新建公共建筑和小区住宅,可结合绿色建筑建设,推行绿色屋顶或屋顶花园,增加雨水渗透、净化和收集利用设施;对于既有公共建筑与小区住宅,可对建筑屋顶、建筑与小区周边绿地,以及景观水体等实施低影响开发改造。收集的雨水,可用于绿化灌溉、景观水体补充和道路清洗保洁等,做到雨时调蓄、旱时回用。
(一)屋顶绿化的相关概念阐述
充分发挥屋顶绿化的自身作用能够有效提升绿化工作水平,结合不同中了建筑物的自身特征及周围环境,配植相应的植物来构成丰富园林景观的一种形式。屋顶绿化是包含一套具备防水、排水设施、过滤层以及植物等的完整体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绿色屋顶的发展历程
很久之前就出现了屋顶花园,在外国出现的空中花园被全球当成一种建筑奇迹,该园建于公园前6世纪,遗址在现伊拉克马格达城的郊区,是一个构筑在人工土石上,具有居住、娱乐功能的园林建筑群。
(三)从不同角度研究分析绿色屋顶的效益
收集雨水的方式有很多,通过绿色屋顶的方式来收集雨水非常方便,海绵城市中的建筑屋面面积较大,原有的屋顶并不能有效收集雨水,雨水一般会沿着建筑物直流而下,进入雨水沟,然后通过城市排水系统排走。而绿色屋顶可起到类似草坪的作用,不仅能吸收、过滤雨水,还能收集雨水,以备日后干旱时可实现雨水资源化,加以利用使用。屋顶绿化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能实现雨水集蓄利用和渗透的预处理,削减径流量、减轻污染和美化城市环境,是雨水收集利用的新生态技术,可用于平屋顶和坡屋顶。屋顶绿化可以与蓄水池和雨水渗透补给地下水等措施相结合,大雨后土壤吸水,多余的雨水存储起来,不让流失,当土壤干燥时,用积存的雨水浇灌,恢复因建筑破坏的自然水循环过程,补偿建筑占据的自然植被。绿色屋顶除雨水管理这个重要的效益外,还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社交空间;美化钢筋水泥城市;绿色屋顶的植物改善空气质量、降低噪音和调节温度;为当地动植物提供栖息地,改善生态系统多样性等。
(四)绿色屋顶的设计与创建
1.绿色屋顶的分类。结合不同植物的生长需求,我们可以把绿色屋顶分成三大类,主要有屋顶草坪、空中花园以及草坪花园三种。2.屋顶绿化对建筑物的要求6层以下、18m高度以下的建筑物屋顶,其平面顶及屋面坡度小于15°的坡屋顶,宜做屋顶绿化。平屋顶适用于花园式、草坪式或组合式屋顶绿化,坡屋顶适用于草坪式屋顶绿化。屋顶绿化设计必须充分考虑绿化的荷载。花园式和组合式屋顶绿化,其屋面荷载应≥4.5kN/m2;草坪式屋顶绿化,其屋面荷载应≥2.5kN/m2。屋顶绿化屋顶防水必须达到建筑二级防水标准。3.屋顶绿化的设计绿色屋顶的设计需要特殊的构造,在设计时要满足其构造原理,保证绿色屋顶种植的科学性。绿色屋顶的构造为:耐根穿刺防水层、排(蓄)水层、隔离过滤层、基质层以及种植层。屋顶绿化设计的耐根穿刺防水层、排(蓄)水层、隔离过滤层必须符合屋面设计要求。屋顶绿化定位于屋顶,设计的基础在于防水,选择专用的屋顶绿化防水材料,保证其具有好的韧度、强度和耐寒性。在防水的同时兼具排蓄水和防止植物根部穿刺功能。屋顶绿化设计土层结构若模仿地面种植方式,会加重屋面的负载,因此应选用专用基质,一般可选用种植土、草炭、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细沙和经发酵处理的动物粪便等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配制而成。屋顶绿化基质应符合厚度要求,不同绿化植物基质厚度不一。屋顶绿化的种植层所选用的植物是比较耐寒、耐贫瘠、生长缓慢的植物,多利用草坪、地被、小型灌木和攀援植物混合种植。对于荷载大的符合要求的屋顶(花园式屋顶),植物选择种类较为丰富,可采用乔木、灌木、草坪结合的植物配置方式,产生好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屋顶绿化在屋顶和种植基质之间要铺设专用排水板,且不得妨碍屋顶的自由排水,并具备一定的蓄水功能。
三、结语
伴随着我国城市的飞速发展,城市发展空间逐渐缩小,绿化面积也逐渐减少,最近几年,海绵城市理念的出现及运用能够有效增大城市绿化面积,有些中大城市开始在多层建筑或高层建筑中利用屋顶、阳台或其他空间进行绿化。在建筑设计中考虑屋顶绿化的因素,把屋顶作为新的绿色基地进行普遍的开发,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屋顶绿化的产生与发展,为未来城市的发展,环境的改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起到了意味深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季冬兰,李婷,甄斌.武汉园林绿地中海绵城市建设的思考[J].林业科技通讯,2015(9):62-63.
[2]胡楠,李雄,戈晓宇.因水而变——从城市绿地系统视角谈对海绵城市体系的理性认知[J].中国园林,2015(6):21-25.
[3]黄丽霞.海绵城市技术影响下的屋顶绿化植物配置研究[J].南方农业,2015(28):13-16.
论文作者:董文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6
标签:屋顶论文; 雨水论文; 城市论文; 海绵论文; 绿地论文; 植物论文; 建筑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