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分析论文_成智华

成智华

湘乡市人民医院 药剂科(湖南 湘乡 411400)

摘要:目的:探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170例,将其设定为耐药组,并取同期收治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188例,将其设定为敏感组,对两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结果:相较于敏感组,耐药组的神经外科以及重症监护室(ICU)的患者占比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敏感组,耐药组的脑外伤以及脑血管意外发生率更高,且复数均感染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耐药组,敏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病情恶化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开展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先前应用碳青霉烯类、留置鼻饲管、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以及机械通气为导致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并不具备特异临床表现,同时治疗难度大,预后差,临床治疗需对抗菌药物进行合理选用,并控制好相关危险因素。

关键词:碳青霉烯类耐药 铜绿假单胞菌 感染 危险因素

铜绿假单胞菌属于一种条件致病菌,其是导致多种疾病发生的主要病原菌[1]。碳青霉烯类属于超广谱抗生素,其可有效抑制和杀灭临床常见的多种病原菌,可促使大多数的β内酰胺酶保持稳定,同时不容易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是对耐药革兰阴性菌开展治疗的主要抗生素,其中包括铜绿假单胞菌[2]。但随着临床上抗生素应用的不合理情况的增加,采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开展治疗时,铜绿假单胞菌所表现出的耐药性不断增强,导致临床治疗难度提高[3]。本次研究就选取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170例和同期收治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188例,探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170例,将其设定为耐药组,并取同期收治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188例,将其设定为敏感组。根据CLSI中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标准(亚胺培南、多利培南或美罗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MIC≥8mg/L)[4]对本次研究耐药组对象进行判定。同时对病史缺失、综合判断为污染或定植、住院时间不足48h的患者进行排除。

1.2研究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者的基本特征、基础疾病特征、感染情况、住院过程中分离菌株所具备的特征以及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1.3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为SPSS17.0。表示计量数据,行t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对单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开展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耐药组中包括146例男性以及2例女性,年龄最小为18岁,最大为92岁,平均(52.6±10.4)岁,住院时间为4d~4年。敏感组中包括124例男性以及64例女性,年龄最小为17岁,最大为90岁,平均(53.1±10.8)岁,住院时间为4d~3年。

2.2 两组患者的住院科室分布情况

耐药组中神经外科68例,ICU病房38例,老人病科22例,普通内科12例,神经内科12例,普通外科12例;敏感组中神经外科30例,ICU病房18例,老人病科14例,普通内科18例,神经内科22例,手外科20例,普通外科16例,传染科24例。相较于敏感组,耐药组的神经外科以及重症监护室(ICU)的患者占比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耐药组患者所患疾病主要为脑血管意外、脑外伤以及恶性肿瘤,敏感组患者所患疾病主要为脑外伤、恶性肿瘤以及糖尿病。相较于敏感组,耐药组的脑外伤以及脑血管意外发生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4 两组感染部位分布情况比较

耐药组呼吸系统感染144例,腹腔感染12例,皮肤软组织感染4例,胆道感染4例,血流感染4例,尿路感染2例;敏感组呼吸系统感染108例,腹腔感染12例,皮肤软组织感染36例,胆道感染2例,血流感染3例,尿路感染24例。

2.5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耐药组中76例患者接受抗菌治疗后取得满意效果,敏感组中148例患者接受抗菌治疗后取得满意效果,相较于耐药组,敏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耐药组中94例患者病情出现恶化,包括28例死亡患者,敏感组中40例患者病情出现恶化,包括2例死亡患者。

2.6 影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因素分析

通过开展单因素分析可知,感染前住院时间、先前应用碳青霉烯类、留置PICC、留置鼻饲管、机械通气、留置导尿管、气管切开、质子泵抑制剂为导致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通过开展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先前应用碳青霉烯类、留置鼻饲管、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以及机械通气为导致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如表2。

3 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主要为神经外科、老年科和ICU患者,分析其原由,可能是由于上述科室患者通常病情较为危重,且自身机体不具备较好的免疫力,加之需频繁接受多种侵袭性操作有关。与此同时,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自身所出现的基础疾病使得其自身机体的免疫力降低,也可能是引发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诱因。目前临床上在对铜绿假单胞菌开展治疗时,对于应采用单药治疗或是联合用药治疗,仍旧存在着较大的争议。通过本次单因素分析可知,先前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导致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这也和前人的研究报道相符[5]。同时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知,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发生时患者的疾病治疗有效率受到影响,使得患者的病死率得以增加。

通过前人研究报道可知,留置鼻饲管、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以及机械通气属于引发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危险因素[6]。本次研究结果也证实了前人的研究报道。同时有资料报道称,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发生和应用喹诺酮类药物存在较大的关联,但本次研究未得到相关结果。分析其原由,可能与样本量选取较小有关。为有效预防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发生,需通过将病房管理进行加强,在为患者开展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尽可能减少侵袭性操作,若无法避免则需对无菌操作原则进行严格遵守;对抗菌药物进行合理使用;对病原菌和耐药性开展监测等,从而使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发生得以尽可能减少。

综上所述,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并不具备特异临床表现,同时治疗难度大,预后差,临床治疗需对抗菌药物进行合理选用,并控制好相关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 张志军,鹿麟,牛法霞,等.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与分子流行病学特征[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8,17(09):759-763.

[2] 汤英贤,温伟洪,李玉珍,等.某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情况分析[J].现代医院,2017,17(12):1838-1840+1843.

[3] 肖婷婷,喻玮,牛天水,等.ICU患者碳青霉烯类不敏感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7,42(12):1090-1096.

[4] 姚志宏,刘真真.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流行病学、耐药与传播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7,42(12):1107-1112.

[5] 王琳琳,周晓燕,马红,等.无菌体液中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机制研究[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6,38(12):1360-1365.

[6] 庚俐莉,马海英.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4):96-97.

论文作者:成智华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6

标签:;  ;  ;  ;  ;  ;  ;  ;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分析论文_成智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