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说:“培养人,首先就要了解他的心灵,看到并感觉到他的个人世界。”每个学生的心中都有一根弦,作为教师,想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拨动这根弦,就要做到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沟通。面对当前人类面临的心理危机,我们当务之急是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具备“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新一代,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一、研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提出问题,得出结论。近年来,据有关资料表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整体上不容乐观,他们的竞争精神、合作精神、自尊心、自信心、表达能力、自理能力等发展状况都与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素质形成较大的反差,不但影响到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还将影响民族素质的提高。
针对上述问题,我校提出“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研究”这一研究课题。根据研究方案的内容开展研究活动,主要包括:如何创设良好校园环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教育行为。在学科教育和各种系列教育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整理研究资料进行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形成《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研究成果报告》。对探索到的先进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在全校推行,全面提高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制定方案,解决问题。每一个生命都是五颜六色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丰富世界。只有我们深入了解学生,平等地和学生交流,倾注我们的真心真爱,和学生心理相容,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我校的学生多为留守儿童,家长大多外出就业。为此学校特开设了“心语信箱”,广大留守儿童可以将自己成长的烦恼通过书信的形式投入信箱,班主任教师能很快给学生咨询回复,引导学生学习,疏导学生思想。通过师生之间的朋友式交流,既解决了学生心理、学业成绩、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困惑,又增强了学生的健康程度。
科学规划,分段实施心理健康课程。学校将心理健康课程渗透在班会课之中,并分年段实施授课内容。具体目标如下:一、二年级以校园适应和常规训练为主;三、四年级以行为习惯和人际交往为主;五、六年级以情绪、心理和品德方面的内容为主。通过科学规划心理健康课程,让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化、课程化、实效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学校先后邀请相关专家和心理咨询员给本校班主任教师进行了“关注心理,关爱生命”“小学生心理教育”等数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让广大教师深受启发,重视学生心理感受,提高育人经验和教育教学的成效。我校注重在少先队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少先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开展丰富多彩且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提高修养。
3.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常言道:“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最初也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出生后,首先接触并受其影响的就是家庭环境。在孩子的发展历程中,家庭环境具有很强的影响力。首先,要求父母应具有健康的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去感染孩子;其次,要求父母对自己的一言一行必须严格要求,决不能失信于孩子。我校积极创设条件为家长举办各类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让更多父母在关心子女生理健康的同时,也懂得如何关心高年级孩子的心理健康。
4.巧用网络,三方互动。经我校德育室研究决定,各班班主任通过网络信息创建了班级QQ群和家长QQ群。教师通过及时抓住这样的德育契机,借助QQ群平台可以更便捷地传达学校的要求和家长的观点,更直观地面对学生心理健康等问题,从而采取相应措施,通过此类工作的开展,可以有效实现三方互动。
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
1.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通过心理教育讲座和宣传教育,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心理常识,自我调节控制情绪,当遇到自己不能排除的心理问题时,能坦然寻求心理帮助。学生的心理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表现在下面四点: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能与周围的人正常交往,懂得分享与合作,乐于帮助别人,尊重别人;能自我接纳,有自制力,能面对生活中的问题,适应环境;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形成健全的人格。
2.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研究中出人才,出经验。经过一年的探索与实践,学校涌现出一大批心理素质好、教学科研能力强的优秀教师,成为学校办学育人的骨干力量。他们在构建学生心理世界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优化自身的心理素质,促进专业发展,提高自身教育科研能力和创造力。其中多篇班主任关于心理教育论文在省市区获一、二等奖。
3.编辑了家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册。广大家长通过讲座,参与学校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并尝试积极动笔撰写了教育论文。多篇家长论文、案例在区里获奖。
4.促进了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提高。通过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研究,我校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现代教育方法,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以人为本的民主教育观念相结合,提升了学校办学水平,也反映了当代进步的教育潮流。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当学生需要关心和帮助时,教师只有无私地对学生奉献爱和鼓励,才能够更好地塑造、净化学生的心灵。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少年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为协同各方面的力量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基础。
论文作者:朱万成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学生论文; 心理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心理健康论文; 教师论文; 家长论文; 学校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