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寿县人民医院 湖南常德 415900
摘要: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7月-2014年3月期间诊治的疑诊冠心病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并以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结果为标准,分析冠脉成像诊断结果。结果:依据15 节段法,本组52名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共计显示780节段冠状动脉图像,冠脉成像检查显示有720节段为可供分析的优良血管;有134支血管出现病变,其中有56支为钙化斑块,占总数的41.79%,病变部位主要为左前降支,共计49支,占总数的36.57%。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超过百分之五十狭窄性病变特异性为 96.2%,敏感性为 95.3%,阴性预测值 96.5%,阳性预测值 83.1%,准确率 96.1%,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结果进行比较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具有很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作为一种冠心病无创性筛查手段,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关键词: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冠心病;诊断;应用价值
冠心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症,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则可能导致患者死亡等严重后果。对于冠心病的诊断,传统方式主要依靠冠脉造影,虽诊断率高,但创伤大、检测成本高,因此在推广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1]。随着CT技术的推广应用,在冠心病的筛查中逐步引入了该诊断方式。本文旨在分析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特收集我院2012年7月-2014年3月期间诊治的52例疑诊冠心病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2年7月-2014年3月期间诊治的52例疑诊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经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并在七天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本组患者中男36例,女16例,年龄37岁-85岁,平均年龄(60.46±15.14)岁,本组患者均存在明确的冠心病史,且患者入院时均出现典型或不典型的心绞痛、活动受限、胸闷、胸前区不适、心悸等症状。
1.2 方法
本次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使用的仪器为西门子64排128层Dfinition AS,工作站SyngoCT2011A,患者检查前常规口服倍他乐克,合理控制心率范围,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后开展冠脉钙化积分扫描,调整各项参数为:探测器 0.6mm×128,机架转速 0.33s/转,管电流 600mA,管电压 120kv,层距和层厚均为0.6mm,扫描范围为自胸廓入口至膈面以下五厘米,扫描步骤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说明进行。
1.3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加以分析,使用χ2检验统计计数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依据15 节段法,本组52名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共计显示780节段冠状动脉图像,冠脉成像检查显示有720节段为可供分析的优良血管;有134支血管出现病变,其中有56支为钙化斑块,占总数的41.79%,病变部位主要为左前降支,共计49支,占总数的36.57%。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超过百分之五十狭窄性病变特异性为 94.20%(536/569),敏感性为 94.7%(143/151),阴性预测值 98.53%(536/544),阳性预测值 81.25%(143/176),准确率 94.31%(679/720),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结果进行比较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3 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症,该病主要是因为冠状动脉一处或多处的狭窄导致冠状动脉血流长期逐渐减少,最终引发心肌缺血症状,患者需积极进行诊断并采取有效措施恢复缺血心肌功能。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冠脉造影一直是临床上的诊断“金标准”,而这种方式诊断过程中会引起创伤,且检查成本较高,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冠脉造影在推广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2]。随着CT技术的推广应用,临床上逐渐提出采用CT技术代替冠脉造影诊断方式,尤其是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归纳起来,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首先是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能够从多个角度将冠脉主干及大的分支清晰的显示出来,尤其是冠状动脉近中段具有很高的病变检出率。且螺旋CT为无创检查方式,与传统冠脉造影比较,医疗成本较低、安全性更高,大大提高了患者的耐受性[3];其次,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能显示冠脉造影不易显示的微小斑块,主要依赖于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高密度分辨力,检测过程中不会受到前后重叠的干扰;同时,冠脉造影在冠状动脉管壁斑块的形态和性质诊断方面受到了较大的限制,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能准确的辨别粥样、纤维及钙化斑块,弥补了冠脉造影的不足;另一方面,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可以将冠状动脉的起源和变异、冠状动脉的走行准确的显示出来,以及时发现主要分支的病变,在冠脉造影之前进行,可以使术者做到心中有数,减少手术的危险性,尤其是减少左主干狭窄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4];最后,传统的冠脉造影在左前降支动脉和第一对角支的混淆、开口部病变诊断中很容易由于造影导管的遮掩而发生误诊,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则可以有效避免这一缺陷。据有关临床统计资料表明,64 层螺旋 CT 冠状动脉成像在冠状动脉>50%狭窄的诊断中,其敏感性大约为百分之九十五,特异性超过百分之九十[5]。
本文主要对我院2012年7月-2014年3月期间诊治的52例疑诊冠心病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本次研究发现,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具有很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作为一种冠心病无创性筛查手段,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参考文献:
[1]关则劲,谭世奇,周永生,黄向明.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的应用比较[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03:624-625.
[2]宋鹏,王曙霞,汪晶晶.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02:137-139.
[3]刘金生,叶贱辉,陈健民,钟荣明,方世忠,林玉玲.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预防医学,2011,14:2868-2869.
[4]李文强,粘琦玉,周茂义,李丽新,沈婷婷,陈常胜,门光国.64MD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11:1837-1839.
[5]骆柏青,朱建新,孟宪平.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术在冠心病临床诊治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1,21:103-104+107.
论文作者:游刚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8
标签:冠状动脉论文; 冠心病论文; 造影论文; 螺旋论文; 患者论文; 价值论文; 狭窄论文; 《健康世界》2014年2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