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在机械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作用论文_王平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放射科 201700

【摘要】目的:探讨CT扫描在机械性肠梗阻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从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机械性肠梗阻患者共70名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①对于机械性肠梗阻CT的临床检出率为100.0%,显著高于X线的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CT对于机械性肠梗阻的梗阻部位和梗阻原因检出率分别为97.1%和94.3%,显著高于X线的64.3%和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扫描对于机械性肠梗阻的临床检出率、梗阻病因及梗阻部位准确率均明显高于X线平片,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CT;机械性肠梗阻;诊断;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419-01

肠梗阻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其发生原因以机械性多见,如果处理不及时,一旦转变为肠绞窄、肠坏死,则死亡率明显上升。影像学在诊断肠梗阻,明确梗阻部位、程度以及有无合并肠壁缺血、坏死或绞窄等方面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意义[1]。传统的影像检查方法是腹部 X线平片,这种方法经济、简单,但是误诊率较高,但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对于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腹部 X 线平片检查的弊端也越来越让人们难以接受,而螺旋CT这一新的检查技术在肠梗阻领域的应用无疑为医生及患者带来了曙光[2]。本研究旨在探讨CT扫描在机械性肠梗阻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从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机械性肠梗阻患者共70名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的患者中男性47例,女性23例,年龄为18-51岁,平均(33.6±8.7)岁,病程为0.5-4h,平均(1.2±0.7)h。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呕吐及肛门排气排便停止等症状,体征主要包括腹部包块、压痛及肠鸣音亢进等。所有患者均有病理检查结果或手术探查结果,明确诊断为机械性肠梗阻。

1.2 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腹部平片和CT腹部扫描。

(1)X线:使用X 线机扫描,并且根据病情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拍照立位的腹部 X 线平片或者卧位拍片,对所得图像结果进行综合诊断。(2)CT:使用螺旋CT机扫描,采用平扫加增强扫描进行检查,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耻骨联合水平。扫描条件为:管电压为120KV,管电流为200mA。先在患者的腹部进行定位成像后,再采取螺旋方式平扫,使用高压注射器以4ml/s的流速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100ml进行增强扫描,延迟扫描时间为 2min。对患者的梗阻区域采用5mm薄层进行扫描,从注射对比剂25s开始,60s重复扫描,其中层厚为10mm,层距为10-15mm,对患者的梗阻区域采用5mm薄层进行扫描。将采集的图像数据传送到工作站行后处理,利用多平面重建(MPR)等显示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1.3 诊断标准

1.3.1 CT诊断标准:小肠梗阻表现为小肠扩张,内径>2.5cm。结肠梗阻则为结肠扩张,内径>6.0cm。并可以发现近端扩张,积液、气平面的肠管与远端陷落肠管之间的“移行区”。根据“移行区”的位置、扩张与肠黏膜褶皱形态等可判断梗阻部位。

1.3.2 X线:患者小肠内部有出现气液的平面,并且肠管内径>3cm,出现扩张即可诊断为肠梗阻。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检查方法临床检出率比较 由表1可见,对于机械性肠梗阻CT的临床检出率为100.0%,显著高于X线的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肠梗阻是由肠内炎症、肿瘤、肠内粘连、肠套叠、内疝等因素引起的一种普通急腹症,其发病原因与是否存在肠缺血对制定治疗方案和治疗预后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肠梗阻主要表现为肠内容物运行障碍,同时伴有肠道液功能及吸收气体功能下降或消失,属于外科常见急腹症。对于一些较严重的病因引起的机械性肠梗阻,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处理,那么很容易就转变为肠绞窄、肠坏死,给患者的生命带来巨大的威胁,这就对检查的速度提出了极大的要求[3]。目前临床上对于肠梗阻的影像学诊断首选的仍是腹部X线片,然而由于X线片分辨率较低,腹部器官较多组织较为复杂,得到的影像学图像常常会出现重叠交错,因此给临床医生所提供的诊断依据相当有限,并且鉴别诊断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难度,造成检出率较低,准确诊断肠梗阻正确率仅仅达到 46%~70%,容易漏诊,并且无法判断肠梗阻发病原因以及肠管血供情况。在这个追求效率的时代,这样的数据明显满足不了患者的需求,严重制约着医生的医术及拖延着患者的生命安全[4]。所以现在的临床工作,对于肠梗阻诊断的准确性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那么螺旋 CT 检查进入肠梗阻领域就应运而生,CT在诊断机械性肠梗阻上优势明显高于X线片。CT图像是以不同的灰度来表示,反映器官和组织对 X 线的吸收程度,虽然在临床中其与X线的图像所示的黑白影像一样,但是其图像质量、分辨率、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更高,其可快速扫描,可在不影响扫描范围的同时保持薄层扫描的层厚,能避免肠蠕动和呼吸运动引起的伪影图像的干扰,使检查组织之间不会出现重叠。所以,CT可以更好地显示由软组织构成的器官,并在良好的解剖图像背景上显示出病变的影像[5]。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疗诊断的效率,同时通过这种“一次性”高准确性的检查,避免了患者接受重复的射线照射,保护了患者,节省了医疗开支;采用螺旋 CT 诊断医护人员以及患者在检查的过程中操作更为简便,而拍摄 X 线片需要更换体位,不免会造成不便;并且在图像的清晰度上螺旋 CT也明显优于X线片,说明螺旋CT能为放射科医生的诊断提供更明确更清晰的信息;同时患者在行螺旋CT检查时的舒适度也明显优于行X线片[6]。

本研究结果显示:①对于机械性肠梗阻CT的临床检出率为100.0%,显著高于X线的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CT对于机械性肠梗阻的梗阻部位和梗阻原因检出率分别为97.1%和94.3%,显著高于X线的64.3%和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CT扫描对于机械性肠梗阻的临床检出率、梗阻病因及梗阻部位准确率均明显高于X线平片,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利平,盛雪霞,吉剑.多层螺旋CT在机械性肠梗阻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7):83-84

[2]刘波,江发良,黄玉海,刘伟.螺旋CT和腹部X线平片用于机械性肠梗阻诊断价值比较[J].当代医学,2015,(10):43-43,44

[3]赖苏何,梁栋.多层螺旋CT对急性机械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4,36(06):896-897

[4]彭凯.螺旋CT和腹部X线平片用于机械性肠梗阻诊断的效果比较[J].江西医药,2014,(04):372-373

[5]李雪娟,黄丽葵,汤惠琼.螺旋CT和腹部X线平片用于机械性肠梗阻诊断的效果比较[J].当代医学,2014,(28):19-19,20

[6]孙旭宏.16层螺旋CT和腹部平片在机械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47):191-192

作者简介:王平, 男 ,68年10月出生 ,汉族 ,上海青浦 ,本科 ,副主任医师 ,研究胸部为主

论文作者:王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30

标签:;  ;  ;  ;  ;  ;  ;  ;  

CT在机械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作用论文_王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