缕缕情愫皆系书——书评及书评业现状之我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书评论文,我见论文,情愫论文,现状论文,皆系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也许是亲身经历过那个“书荒”年代的缘故,我对图书有着一份特别的情愫和眷恋。后来做了书评杂志编辑,便增加了一种身系书业的肃然使命感。光阴荏苒,算来在书评杂志也工作了十来个春秋,尽管只是个不为人知的普通编辑,但尚存敬业精神,所以,这里不揣陋见,简单谈点看法。
先说说人们习惯的笼统说法“书评”一词。我感觉“书评”这两个字表达的含义过于宽泛,不够准确。它究竟指的是“图书评论”还是“图书评介”?仅这两个语汇所表达的内涵就有差别。况且与书相关文章的内容、文体五花八门,也很难用“书评”二字概括。其实,我倒觉得大多数的书评称为“书话”更为贴切。顾名思义,既然与书有关的话,从内容到文体形式就自然宽得多。
时人对“书话”多有考源。早期书话已形成了它的风格和特点。一般说来,文章侧重版本考证、奇书溯源、书人书事,以及抒发读书偶得的心境和感悟,许多书话充满了书香气息。在我看来,除了对版本的考据多学究气外,很多书话反映了当时读书者对所读图书的一种心态和情愫,常是一种偶得的感悟和体会,是一种非倾吐不可的情结。因而,这些书话也许并不像现在有人写的大块“书评”显得那么“严肃、系统、一本正经”,倒是活泼、亲切、自然得紧,有种闲适的意境。
由于许多涉足书话的是学人、作家,以他们思想之敏锐,手笔之老道,学识之渊博,自然使书话这一“小品文章”在内容和形式上增辉不少。当然,如书是人作的,书话也是人写的一样,人的性格、文笔、所处环境各不相同,书话也就自然呈现出多样性,品位有高低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了。留给后人的问题倒是:什么样的书话或书评是好的?怎么才能写出好的书话或书评?这里面有无规律可循?等等。
近年来,出版业有了极大发展,“书评”(我们沿用习惯的说法)也由之兴旺。自改革开放以来,专门介绍、评论图书的杂志、报纸创办了不少。许多报纸还开辟了读书专版。有人已把书评作为一种专门的学科——书评学,并阐发其所以成为一门独立理论学科的依据。对此,这里不作评论。但我喜欢把书评看得“简单”些,把书评看成是某个人在一定学科范围内具有的见识体现,这样可能更接近现实,也很有实践意义。
不过,书评或书话的确有学问。一篇好的书评常令人茅塞顿开,让你或在作者睿智的思想流中,或在曲笔微词、字里行间中,领悟人生的道理、生花的妙笔,以及笔者的苦心匠意。没有点学问能写得出这样的文章吗?!
书评,不,这里还是用“书话”更恰当点,本是人们在读书、藏书、觅书等等与书相关活动中的一种心得,是随心所欲、信手拈来的灵性;如果去苦心考证、潜心研究,再对一本书做全面、系统、严谨的评论,那也许叫图书评论才恰当,而这已经是一种近似学术性的研究论文了。所以,我以为书话与书评似应有所区别。这正如写书话就像写散文,写书评就像写论文一样,散文、小说的写作似无章可循,要靠灵性和对生活的体验;倒是作论文还是有些规则章法,至少选题、做笔记、收集资料、卡片分类,以及逻辑演绎、引经据典……每项都是有些章法可循的。
说书评有学问,还在于书评具有的内在功能或说作用,这些功能的发挥自然与书评的写作相关。我想书评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对所评图书的宣传,这种宣传的目的有一定的功利性,主要是扩大图书在社会上的影响,促进图书的发行,从而使出版者获得利益。从本质上看,这些书评带有广告宣传的性质,虽然有些从形式上看似乎并不那么明显,有的被宣传的书的确十分有价值,且具有引导读者读书学习的积极社会意义。
书评的另一功能恐怕就是个人对读书所得、所感、所悟的一种吐露。这是文化现象,是一种文体形式,是文化人精神素质和心理习惯的表现。既然是文化人,就要操笔墨。不管是官居宰辅还是平头布衣;不管是笔健还是笔拙;不管是秉笔直书,还是蝇营狗苟、攀权附势,乃至作文尽为稻粱谋者,都是可能也可以写点书评的。至于书评、书话的价值、品位,则各有高低,见仁见智了。
既然谁都可以写书评,那么书评作者队伍的状况,就直接关系到书评的水准和书评业的兴衰。从20年代起,许多书话作者都是作家、学者,他们留下的书话作品的文学价值,已为现代文学史所肯定,这里不再赘言。当前的书评作者队伍显然要壮大了许多,社会与文化的进步,造就了不少擅写书评的文化人;加上不少才思敏捷、文笔飞扬、思想活跃的作家及学人的鼎力相助,颇有声势。
然而,这并不是书评作者队伍的全貌。我们尽管不情愿,也要承认这样一个现状:具有上述雄厚功力的书评作者毕竟还不太多,许多书评的质量还不是很好。这种现象除反映出一些书评作者素质还须提高外,也有书评业自身的原因。书评终究不像文学评论那么专业化、那么受人重视。在一些能写好书评的人心中,书评还是可有可无的小品。既是小品,写也可,不写也可,认真写也可,应付写也可。即使是名人写书评,也难免碍于面子、人情,虚与委蛇,草率应付。
当然,除了书评作者队伍的建设外,书评编辑自身素质提高也是十分重要的。多年工作经验使我体会到:除了提高文化素养外,还要有敏锐的眼光和辨识能力。既要有善识好书的能力,又要有发现、培养作者的意识。如果一个书评编辑闭目塞听,不去接受新的事物,不去关注读者的阅读心理,不能恰当地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以及杂志宗旨、形象、品位等诸多关系,就难以在今天这个市场经济的时代使书评业保持发展的趋势。
现实说明:做书评编辑恐怕要比做其他编辑更耐得寂寞和冷落。书评编辑对于为人作嫁早已习惯,他们多年来做着默默无闻的文明建设工作,甚至可以不去计较个人的得失。然而,令他们心寒的是自己的工作常常被人忽视,似乎总是处在一种附属的地位,甚至得不到应有的善待,这不能不伤害他们的感情。这也许是题外话,还是让我们回到正题。
书评作者队伍的良莠、书评的不同功能,决定了书评的类型、特点以及优劣。从目前杂志、报纸中刊载的书评来看,我们不妨把它们归为几类:
第一类,应该说是严肃、认真的书评。它们一般出自学人、作家和有造诣的文化人之手。文章大都带有一定的思想性和独到见解,文采较好,常给人鲜活和颇受启发的感觉。当然,书评的精彩是否等于客观符实的评价并不都是一回事,但总体上这样的书评毕竟于读者有益。
第二类,是一种程式化的“书评”,严格说应叫“图书介绍”。这些介绍往往形式雷同、文笔单调,但大体能带给读者书的主要内容或梗概,提供了出版信息。然而由于缺少独到见解,甚至大量引用原书内容、序跋中的话,显然毫无新意,缺少可读性,可以说仅仅发挥了书评的宣传功能。这类书评数量较大。
第三类,是带很强功利性的书评。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中,一些报纸、杂志为了获得外部的经济支持,包括赞助、广告,不惜牺牲自己的宗旨、风格、品位,刊登一些达不到发表水准或无大价值的书评文章,用以换取“经济效益”,求得生存。无疑,这类书评极为伤害报纸、杂志的形象和质量,这也是颇令人无奈的一个现实问题。
第四类,是一种缺少严肃精神和实事求是态度的书评。一些人不顾所评图书的实际价值,一味拔高;有些人则相互抬捧吹嘘;个别名家的序跋文章也不很客观,难免应酬性的违心之作。书评作者不应慕名流、攀权势,写些不顾实际或言不由衷的话。至于对领导、熟人、亲朋、同窗、门生的来稿,如果书评编辑放弃职业原则性,对报纸、杂志的损害就更不待言了。
在谈到不够严肃认真、缺少科学精神的书评时,我们不能不重视一个重要的书评现象:这就是评好不评坏,褒评多于贬评。是不是所评图书都没缺点?显然不是,而是书评作者不愿写或不便于写以及缺少辨识的学养。这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它反映出我们的书评业机制及运作中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书评业尚不成熟的一种表现。简单说,缺少善意、客观的批评书评,就像书评缺了一条腿,既难以发挥它对优秀图书客观、公允的宣传功能;也丧失了向读者指出那些平庸、甚至价值不大图书的使命和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对书评业现状应有清醒的认识。特别是现在每年出书近10万种,品位优劣杂混在所难免,这就给书评编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这么多的图书中选择应向读者介绍的好书,又要考虑到不同文化层次读者的欣赏口味,的确是十分繁重的工作。有的杂志抓住自己的宗旨,针对一定的读者群,多年来坚持自己的风格,就办得有特色。也有的杂志则明显脱离办刊宗旨,以庸俗或格调不高的内容吸引读者。笔者曾看到一本自称指导青少年读书的杂志,翻开一看,却尽是讲凶杀犯罪案例的法制文学和纪实文学,竟无一篇介绍图书的文章。
当然,现实中为了经济利益而牺牲书评类杂志或报纸品位的现象,还很难在短期内从根本上杜绝。在市场经济冲击下,那些独立核算、经营单一的书评杂志或报纸将会面临更严峻的挑战。既要保持书香气息,又要迎合多数读者的口味;既要保持社会效益,又要维持自身生存。就像想拍有票房价值的电影,又想让这电影得“金鸡奖”一样,非要用尽苦心不可,并不像对书评编辑工作不了解的人想得那么简单。
书评业的出路,需要书评业同仁共同努力、探索;需要有关方面真诚有力的扶助;特别是需要一个有利于读书的社会文化大环境。只有人人关心文化、喜欢读书,才能有人看介绍、推荐、评论图书的文章。如果大家都只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社会上读书的人就可能越来越少,就很难营造出一个好的社会性的读书环境,更别说指望有人读书评了。
良好的社会读书环境的建设,有赖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全社会文化素质的提高;书评业的不断完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也要依赖书评业在文化圈乃至全社会地位的提高。我想,这也许是书评业同仁的共同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