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性决策模型的哲学本质_决策能力论文

探索性决策模型的哲学本质_决策能力论文

探索性决策模式的哲学本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质论文,哲学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二十世纪40年代末,西方决策学家西蒙针对理性决策模式提出了决策从“最优”到“满意”的思考。此后,林德布络姆从批评理性决策模式出发,建立了一种新的决策模式——探索性决策模式。这一决策模式弥补了理性决策模式的不足,缩短了决策理论与现实决策之间的差距,在决策实践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决策从理性到有限理性,从“满意原则”到“探索性决策”,从中不难看出,探索性决策模式有其自身的合理性,包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

一、探索性决策模式是事物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规律在决策领域的反映。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之所以能够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向前发展,就是因为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不是单纯的否定,而是保持了肯定东西的否定。它一方面克服了旧事物中过时的消级的东西,另一方面又保留其中的积极的成份,并加以改造和充实,带来了旧事物不曾有的新内容。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出现曲折、反复是自然,但在总体上则呈现出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这一规律提示人们,在思维上应避免直线式、简单化,在实践中要有走弯路的准备。探索性决策模式把决策看作是一个连续不间断的过程,它也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不是遵循其规律——探索、试验、渐进,对现行政策加以修改,通过一连串小小的改变,在社会稳定的前提下,不断总结经验,开拓前进。这是因为,任何决策的制定均有赖于一定的环境,决策者在决策时,既要考虑历史的因素,又要考虑现实的因素,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而且,决策的制定往往需要有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人们心理承受的适应过程,决策方案不断修正与完善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虽然在决策过程中会出现波折和反复,但是只要决策者善于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审时度势,灵活应变,就一定会取得较好成效,逐渐实现决策目标。

二、探索性决策模式正确处理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一个辩证的运动发展过程。马克思有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在改造客观世界,离开认识世界无法改造世界,同时,只有在改造世界中才能真正逐步认识世界。而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一意义上又统一于决策之中。决策本身就是以认识为基础,以指导人们改造世界为内容、为目的。探索性决策模式的运行轨迹同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是完全一致的:探索——总结——再探索——再总结。即首先只确定一个大致目标,然后边试验、边摸索、边总结,逐渐朝着预定目标迈进。在这一过程中,是由不断发展的人的认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未来)作出一系列的决策。

三、探索性决策模式是辩证思维方式在决策思维中的反映。首先,它反映了有限性与无限性的辩证关系。恩格斯曾讲:“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不至上的,它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一方面从长远来看,人是一定能认识世界的,过去不能认识的,现实能认识,现实不能认识的,将来一定认识,从人类社会发展来看,最终将认识世界。这是人的思维的无限性。另一方面在某段时间内、某个具体问题上,认识能力又是有限的,要完完全全地认识对象,在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在决策过程中,探索性决策模式注重决策者决策能力的有限性与客观事物发展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主张决策者不仅要制定政策,而且要控制政策,把决策方案控制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使决策者既可以预测,又能够掌握,进而有效地保证决策的正确性。这是与人的思维能力的无限性与有限性的辩证统一关系相符合的。

其次,它反映了一种灵活的开放性的思维方式。西蒙认为,作决策时一般不是追求“最佳”,而是寻求“满意”。而许多情况下,人们寻求“满意”途径的基本方法是“探索性”的,依靠人的判断、直觉和创造力作一种不完善的决策。美国学者威克姆·斯金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把事情做得更好与做更好的事情是两码事。”“把事情做得更好”的思维方式是理性的决策思维方式。在事情的标准、模式已确定的情况下,似乎在决策过程中付出的劳动越多,收集的信息越全面,收到的效果越好。但在这固定的思维框架中,其价值取向是一种封闭式的线性思维方式,它限制了人们的探索、试验。“做更好的事情”的思维方式是探索性的决策思维方式,其心理是一种开放性思维方式,它鼓励人们去探索、试验,鼓励在千变万化的现实世界中去大胆选择。

四、探索性决策模式注重事物变化量的积累,主张通过由量变而引起质变,最终改变政策。事物的质和量都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是从量的变化开始的。由于量的变化,随后引起质的变化。常言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辩证法从联系的观点来看事物,认为发展就是从量变到质变,是旧事物转化为新事物,是事物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前进变化。总之,事物由量变引起质变,质变以后,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事物便不断地由低级阶段进入高级阶段。于是事物的发展就表现为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由于决策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存在着许多不可量化的、可变的因素。面对如此复杂的决策环境,决策的制定很难一步到位。决策只能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性的方式,边实践、边摸索、边修正、边决策。这种决策模式适应了决策环境不断变化之特点,因此,缩短了决策理论与现实决策之间的距离,也反映出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另一方面,又不至于引起大的社会动荡。美国学者汉密尔顿认为:“决定行政管理是否完善的首要因素,就是行政部门的强而有力。”而“使行政部门强而有力所需要的因素是:第一,统一;第二,稳定……”行政决策应该选择的第一决策目标,是社会稳定,是社会秩序。探索性决策模式强调社会安定对决策的影响,主张决策必须首先保持社会稳定,反对政策的大起大落。总之,如何保持社会稳定是决策者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社会要求发展,必先实现社会稳定这个前提性的、根本性的社会决策目标。其他具体的社会决策目标,都必须服从于、服务于这个根本目标。发展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而保持社会稳定则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而探索性决策模式正确处理了发展与稳定的辩证关系。

综上所述,探索性决策模式是以理性决策模式的准则为基础的。因而它与理性决策模式具有不同样的科学性。而且,它的具体形式和方式与理性决策模式的格式化、结构化要求相比,又具有随机性。所以,它在决策环境和因素极其复杂的情况下,显然要比理性决策模式更具灵活性和现实性。

从理性决策到探索性决策,是决策理论与实践的一大进步。但这种进步并非是说理性决策理论变得毫无意义。尽管理性决策模式要求的决策行为在现实的决策过程中难以完全实现,但它毕竟提出了决策行为的一个参照系。从这点上讲,理性决策模式还是有价值的。同时,探索性决策模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过于强调在原有政策上修修补补,容易束缚人们的思想;它排除在决策过程中其它决策模式的存在,容易陷入片面性的错误。这是在运用探索性决策模式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标签:;  

探索性决策模型的哲学本质_决策能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