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周纯香

湖南省永州市中心医院 湖南永州 425000

【摘 要】目的:探究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在牙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口腔正畸治疗。对比11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110例患者治疗前后患齿松动度改善情况和110例患者治疗后满意度情况和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前牙覆盖、前牙覆颌、牙周袋深度、牙周出血指数明显低于治疗前;110例患者治疗后患齿松动度显著减轻,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110例患者总满意率为86.36%,总有效率为98.18%。结论: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口腔正畸;牙周病;前牙移位

牙周病早期症状需要引起重视,若不及时治疗,容易造成牙周组织长期慢性感染,严重时威胁人体健康[1]。我院采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0例,女50例,年龄22~78岁,平均年龄(52.34±4.11)岁。所有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入选标准:①牙周病患者;②牙周病致牙齿松动、前牙突出患者;②牙周病致咀嚼功能障碍患者;③存在牙槽峭顶向根尖方向水平吸收问题的患者。

排除标准:①糖尿病患者;②高血压患者。③其他全身性疾病患者。

1.2方法

1.21牙周常规治疗方法

①保持患者口腔的清洁,每日饭前、饭后漱口,保证早晚各刷一次牙。②修整患者口腔内的牙周和根面,包括牙体洁治、刮洁、根面整平处理等,清除患者口腔内的不良修复体。③针对患者牙周病程度,辅助抗生素治疗,有效控制牙齿验证。④评估患者是否可以接受正畸治疗,若符合要求,可进行口腔正畸治疗。

1.22口腔正畸治疗

在牙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口腔正畸治疗:①利用方丝弓矫正技术,患者前牙稍靠近龈处接受托槽沾粘,沾粘中不给患者做带坏处理。②初步利用钛镍丝排齐牙齿,同时采用多曲唇弓对上下前牙压低处理,采用橡皮筋持续结扎后方尖牙。③根据患者矫正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调整正畸力。定期复诊,清洁牙周,检查牙槽情况,一般持续6~15个月。

1.3观察指标

对比11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110例患者治疗前后患齿松动度改善情况和110例患者治疗后满意度情况和临床效果。

⑴疗效判定标准[2]:显效:患者牙周炎症状消失,牙齿未发生反弹和脱落现象,咀嚼功能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牙周炎症状明显改善,牙齿反弹和脱落现象不明显,咀嚼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无效:患者各项症状无变化或加重。

⑵采用自制调查表对110例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评价,共20个项目,总分100分,分为1~3级,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分数大于75分为非常满意,在60~75分之间为满意,小于90分为不满意。

⑶观察并分析11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包括前牙覆盖、前牙覆颌、牙周袋深度、牙周出血指数。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加以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为单位,采用卡方检验,若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 对比11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 ±s)

2.1对比11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

治疗后,110例患者前牙覆盖、前牙覆颌、牙周袋深度、牙周出血指数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详情可见表1。

2.2对比110例患者治疗前后患齿松动度改善情况( ±s)

治疗前,患牙560颗,牙齿松动小于1毫米、1~2毫米、2~3毫米以及大于3毫米分别为160(2.85)、300(53.57)、80(14.28)、20(3.57)。治疗后,患牙560颗,牙齿松动小于1毫米、1~2毫米、2~3毫米以及大于3毫米分别为359(64.10)、160(28.57)、33(5.89)、8(1.42)。110例患者治疗后患齿松动度显著减轻,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3对比110例患者治疗后的满意度情况和临床效果[n(%)]

对比110例患者治疗工作的满意度情况和临床效果,非常满意85(77.27),满意10(9.09),不满意15(13.63),总满意率为95(86.36),显效90(81.81)、有效18(16.36)、无效2(1.81)总有效率为108(98.18)。

3结论

牙周病属于常见的口腔疾病,常发生在周组织,牙周病可分为龈炎、牙周炎、牙周创伤、青少年牙周炎和牙周萎缩等[3]。牙周病病因主要有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局部因素包括菌斑、牙石、创伤性咬合以及不良修复体等,全身因素包括内分泌失调、营养缺失、血液病、血友病引发牙龈自发性出血以及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德等[4],临床表现为牙龈炎症、形成牙周袋、出血、牙槽骨吸收、牙齿移位、松动、咀嚼功能障碍等,严重者牙齿可自行脱落,此外,还伴有溢脓、口臭、疼痛等并发症及牙周脓肿,牙齿松动等局部并发症。牙周病基础治疗包括洁治、刮治、根面平整等,还可通过牙周手术联合药物治疗,经过基础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的牙周炎可以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消除,保证患者的咀嚼功能,但仍有部分患者,因无法承担正常的咀嚼压力,发生牙合创伤现象,影响患者正常进食,降低患者生存质量。因此,临床上在牙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通常采用修复治疗方法,主要为了达到分散牙合力、消除创伤、控制病理性的松动移位、固定松动牙,修复缺失牙等目的。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我院采用口腔正畸治疗方法,口腔正畸治疗,简单来讲就是排列整齐原本不规整的牙齿,主要是为了确保牙颌的美观性、稳定性、舒适性、协调性和功能性,使用口腔正畸治疗方法,矫正患者前牙区的咬合,完善咬合功能,然后利用正畸舌侧对前牙区进行维持固定,进而使患者因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现象恢复正常,有效减轻患者牙齿松动情况,修整患者的牙齿不整齐的情况,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障碍,保证患者面貌的美观。本文研究表明,正畸治疗后,患者前牙覆盖、前牙覆颌、牙周袋深度、牙周出血指数明显低于治疗前;10例患者治疗后患齿松动度显著减轻;且110例患者总满意率和总有效率较高,由此说明,采用正畸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牙齿松动情况,降低前牙覆盖、前牙覆颌、牙周袋深度、牙周出血指数,增强患者牙组织能力,提高患者的咀嚼功能。

综述所述,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吕吉训. 口腔正畸治疗30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8):184-185.

[2]缪冰峰. 探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36):78-79.

[3]朱晓华.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研究[J]. 中国医疗美容,2014,4(06):209+214.

[4]王刚.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08):51-52.

论文作者:周纯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7

标签:;  ;  ;  ;  ;  ;  ;  ;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周纯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