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社会科学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分析--基于安徽省社会科学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分布的调查与分析_文献论文

省域社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探析——基于安徽省社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分布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资源论文,文献论文,安徽省论文,探析论文,状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省域社科文献信息资源是指一省范围内不同的文献信息系统所拥有的社科类文献信息资源总和。据有关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的调查表明,信息用户从本地区获得的社科文献信息资源约占全部需求量的80%,从国家各信息系统获得的社科文献信息资源只占12%,从相邻的地域获得的信息资源约占8%[1]。可以说,省域社科文献信息资源是人们获取相关资源的主要来源。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哲学社会科学不断走向繁荣,我国各省、市、自治区普遍加快了社科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步伐,保障能力明显提升。但是,由于信息资源分布本身所具有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加之受到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制约,一省范围内,不同地区、不同系统文献信息资源总量分布失衡现象较为严重,在一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财政支持力度较弱的地区和系统,尚存在科研人员有很好的课题却因为找不到足够的文献信息资料而无法进行深入研究的状况。显然,社科文献信息资源分布不平衡、各自为政的信息服务壁垒对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高十分不利,不能有效支撑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的全面推广和不断推进。

本文力图通过对安徽省域个案的调查与分析,研究我国省域社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分布的共性特征,在此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就打破“条块分割”、消除“信息鸿沟”,逐步实现省域社科文献信息资源整合共建,实现跨地区、跨系统社科文献信息资源联合保障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建设性意见。

1 安徽省域社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分布现状调研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中的信息服务对策研究”课题组于2012年7月~10月,通过电子邮件、纸质邮寄、电话询问或实地调研等方式,面向安徽省内公共系统图书馆、高校系统图书馆、党校系统图书馆和社科院图书馆发放《安徽省社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分布调查表》,调查分“图书馆传统纸质资源建设现状”和“图书馆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现状”两个专题,其中又特辟专项对图书馆古籍资源状况进行调查。

本次调查范围为:安徽省域内的33所(全部)本科院校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及全省12个(全部)地级市的市级公共图书馆(安徽省共16个地级市,目前六安、毫州、宿州3个市级公共图书馆未建或正在建设当中,池州市图书馆和池州学院图书馆系市院共建,一个资源库,两个服务窗口)、安徽省委党校图书馆及16个(全部)地级市的市委党校图书馆、安徽省社科院图书馆,共发放调查问卷64套,反馈有效问卷45套,总反馈率70.3%。其中高校系统图书馆发放问卷33套,有效反馈问卷27套,包括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宿州学院、铜陵学院等27家高校图书馆,系统反馈率81.8%;公共系统图书馆发放问卷13套,有效反馈问卷11套,包括安徽省、合肥市、芜湖市、安庆市等11家省、市级公共图书馆,系统反馈率84.6%;党校系统图书馆发放问卷17套,有效反馈问卷6套,包括安徽省委党校、合肥市委党校等6家省、市级党校图书馆,系统反馈率35.3%;社科院系统图书馆全省仅分布1家,即安徽省社科院图书馆,发放问卷1套,有效反馈问卷1套,系统反馈率100%。四大系统中除党校系统图书馆反馈率较低(按:接受调查并反馈问卷的安徽省委党校图书馆和其他5家市级党校图书馆是我省党校系统图书馆中条件较好的几家,该系统未接受调查的图书馆多因图书馆资源条件较差而不参与调查),其余三大系统图书馆的反馈率都已超过80%。

在我国,省域社科文献信息资源,特别是研究级文献信息资源,主要分布在高校、公共、党校、社科院四大图书馆系统[2],从本次调查覆盖面和反馈率来看,基本摸清了安徽省域社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分布现状。

1.1 安徽省域社科文献信息资源的系统分布

I.1.1 传统纸质文献信息资源的系统分布

调查结果显示,安徽省域社科文献信息资源在系统分布上,高校系统图书馆资源拥有量居四大图书馆系统之首,且优势明显。参与调查的27家高校图书馆共拥有社科类图书4 111 494种,计14 547 879册,为本次参与调查图书馆社科类图书总种数的71.2%,总册数的79.9%。拥有社科类报刊31 774种,其中中文报刊31 339种,两项数据都占到该项调查总种数的60%;外文报刊435种,为调查总种数的56.3%。居第二位的是以安徽省图书馆为龙头的公共图书馆系统,共拥有社科类图书1 411 297种,计3 148 834册,占本次调查社科类图书总种数的24.5%,总册数的17.3%;拥有社科类报刊共15 697种,为本次调查社科类报刊总种数的30%,其中中文报刊15 360种,为调查总种数的29.4%,外文报刊337种,为调查总种数的43.7%。党校系统图书馆和安徽省社科院图书馆因其专业馆的特性,加之图书馆分布及参与调查数量不及高校和公共系统图书馆,其藏书总量也相对较少,参与调查的党校系统图书馆共拥有社科类图书213 287种,计451 187册,拥有社科类报刊5067种,居第三位。安徽省社科院图书馆馆藏社科类图书34 886种,68 037册,社科类报刊461种,居第四位。

古籍是社科类图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不可再生的特性而弥足珍贵,也是图书馆最具价值的馆藏品种。据调查统计,本次参与调查的各馆共拥有古籍文献978 404册,其中,公共系统图书馆拥有古籍487 754册,为参与本次调查各馆古籍总册数的49.9%,居第一位。高校系统图书馆拥有古籍485 864册,为调查总册数的49.7%,略少于公共系统图书馆,居第二位。社科院图书馆馆藏古籍223部、4786册,党校系统图书馆古籍整理工作尚未结束,多家图书馆报来“线装书”册数(共计6631册),均未列入统计。

1.1.2 社科类数据库资源的系统分布

(1)引进社科类数据库的系统分布状况。据调查统计,本次参与调查的省域各馆引进和自建社科类数据库合计674个,其中共引进社科类数据库580个。参与调查的45家图书馆,除阜阳、淮北两家市级公共馆社科类数据库引进数量为0,其余43家馆都分别引进了数量从几个到几十个不等的社科类数据库,引进形式主要是镜像和在线访问。其中,高校系统图书馆共引进社科类数据库497个,为该项调查总量的85.7%,遥遥领先于其他系统图书馆。公共系统图书馆共引进社科类数据库45个,为调查总量的7.8%,位居第二。党校系统图书馆共引进社科类数据库32个,为调查总量的5.5%,居第三位。社科院图书馆引进社科类数据库6个,为调查总量的1%。

(2)自建社科类数据库系统分布状况。根据调查统计,参与本次调查的图书馆自建社科类数据库共94个,其中,全文数据库50个,目录数据库18个,目录+题录数据库3个,图文、视频等其他开发形式数据库23个。高校系统图书馆自建社科类数据库51个,占本次调查自建数据库总量的54.3%,排名居四大系统之首,公共系统图书馆自建24个,占调查总量的25.5%,居第二位。党校系统图书馆自建18个,占调查总量的19.1%,社科院图书馆自建社科类数据库1个,占调查总量的1%,分列第三、第四位。

基于上述调查、统计与分析,最终归纳形成了安徽省社科文献信息资源的系统分布数据(见表1)。

1.2 省域社科文献信息资源的地理分布

从地理分布上看,安徽省域社科文献信息资源高度集中于省会合肥市。合肥市域内共有19家图书馆符合本次调查范围,各系统龙头及主力馆基本坐落于此。共发放调查表19套,回收反馈18套,反馈率达94.7%,为全省有效反馈问卷总量的40%。这样的一组数据本身也直观地反映出合肥地区图书馆事业较为繁荣的发展现状,同时也显示本地区图书馆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识已相当浓厚。据统计,合肥市参与本次调查的18家图书馆共拥有社科类图书2 860 427种,共计8 068 712册,分别为本次调查社科类图书总种数的49.6%和总册数的44.3%;共拥有社科类报刊24 138种,为该项调查总种数的45.5%;拥有古籍共547 475册,为该项调查总册数的56%;拥有社科类数据库348个,为该项调查总量的51.6%,其中引进数据库292个,自建数据库56个,分别为调查总量的50.3%和59.6%。

调查显示,位于皖江开发带中轴线上、经济发展较快的芜湖、马鞍山、铜陵3个地级市同属省内社科文献信息资源拥有量居中等的城市。3市各有3家图书馆参与调查,3个城市所拥有的社科类图书总量都在100万册以上。芜湖市参与调查图书馆馆藏社科类图书合计450 347种,计1 844 791册,社科类报刊3837种,拥有社科类数据库64个,其中引进数据库62个,自建数据库2个。值得一提的是,坐落于芜湖市的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社科类馆藏尤其丰富,该馆社科类图书共1 295 862册,在参与调查的各馆中名列第二,仅次于安徽省图书馆。此外,芜湖市的古籍藏量也较为丰富,该市参与调查的各馆馆藏古籍共218 331册,仅次于省会合肥市。马鞍山市参与调查的各馆共拥有社科类图书371 010种,计1 097 760册,社科类报刊1606种,拥有社科类数据库34个,其中引进数据库29个,自建数据库5个。铜陵市参与调查的各馆共拥有社科类图书270 747种,计1 082 913册,社科类报刊1537种,拥有社科类数据库33个,其中引进数据库27个,自建数据库6个。

在安徽16个地级市当中,社科文献信息资源分布较少的城市为毫州市和宣州市。这是安徽省目前仅有的两个无本科院校分布的地级市,两市符合调查界定范围的图书馆也较少。分别只有1家图书馆参与。他们的社科类图书拥有量均不足10万册,在省域社科文献信息资源总量中所占比例极小。两市的资源状况也印证了高校系统图书馆在地方社科文献信息资源分布架构中的强势地位。

2 安徽省域社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分布状况特点分析

2.1 取得的成绩

2.1.1 社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步伐加快

繁荣发展的社科研究事业带动了省域社科信息资源利用和需求的提高,而地方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也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快速积累增量提供了必要的经费保障。参与本次调查的45家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年度购置经费超过1000万元的有2家,在500万~1000万之间的有3家,另有27家图书馆的年度采购经费在100万~500万元之间不等。与此同时,随着图书馆馆藏数量的增加,图书馆的馆舍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高校图书馆新馆建设此起彼伏,省市公共馆也不断有老馆扩建或新馆建设项目立项,2011年和2012年,安徽省两家最重要的社会科学专业图书馆——安徽省委党校图书馆和安徽省社科院图书馆先后搬迁至新馆,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空间难题在省级财政的支持下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2.1.2 安徽省域社科文献资源已具备相当规模

参与本次调查的45家图书馆馆藏印刷型图书共8 712 405种,计32 720 322册,报刊91 789种,而其中社科类图书的种数和册数分别占到总种数的66.2%和总册数的55.7%,社科类报刊占报刊总种数的57.7%。不仅仅是党校和社科院所属的社会科学专业图书馆馆藏文献以社科类资源为主,在一些其他类型图书馆中社科类文献在馆藏总量中所占比例也较高。安徽省图书馆的328万册藏书中,社科类图书超过60%,这在全国同等级公共图书馆中也是一个较高的比例。安徽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1 607 216册,社科类图书达1 217 645册,超过藏书总量的75%。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藏书1 820 365册,其中社科类图书共1 295 862册,超过藏书总量的70%。在调查中,我们还特别注意到,一些以自然科学专业为主的高校也将社科类信息资源建设摆在了一个较高的位置,给出了较高的资源购置比例。例如,安徽建筑大学图书馆将年度采购经费总量250万元中的40%确定为社科类信息资源建设资金。该馆现有藏书106万册,其中社科类图书达50%,计53万册;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藏书756 750册,其中社科类图书更是占到馆藏总量的57%,为429 460册。调查显示,安徽省域社科文献资源已具备相当规模,参与调查各馆馆藏社科类图书合计5 770 964种,计18 215 937册,社科类报刊合计52 999种,其中,中文报刊52 227种,外文报刊772种。

2.1.3 四大系统图书馆共同促成学科结构较为完整的省域社科文献信息资源体系

长期以来,省域四大系统图书馆根据各自的性质、任务,有针对性地入藏与所在机构信息需求相吻合的社科文献信息资源,共同促成了学科结构较为完整的安徽省社科文献信息资源体系。目前,公共馆中的安徽省图书馆、高校馆中的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和安徽大学图书馆实力较强,馆藏社科文献信息资源学科完备、结构合理,在安徽省域社科文献信息资源分布结构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安徽省委党校图书馆的20余万册藏书中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经典文献为核心,以专业教学和研究文献为重点,其藏书结构具有鲜明的党校特色。安徽省社科院图书馆自1983年建馆以来,始终围绕自己的专业化服务方向组织资源建设,目前,该馆藏书涵盖了社会科学各个学科,尤其在大型历史资料丛书和安徽省地方文献收藏领域已形成一定特色。

2.1.4 古籍文献资源丰富,古籍整理成效显著

安徽历史悠久,人文渊薮,古籍藏量丰富,仅安徽省图书馆古籍收藏就达35万册,其中古籍善本3千余部,3万余册。截止到2010年,安徽省共有259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安徽省图书馆、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安徽大学图书馆、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安徽中医学院图书馆和安徽省博物馆6家古籍收藏单位挂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目前,全省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已经建立,全国古籍普查平台开始在省内应用;由安徽省图书馆牵头,安徽大学图书馆、安徽省社科院图书馆等多家单位共同承担的《中华古籍总目·安徽卷》的编纂工作已经启动。

据调查统计,参与此次调查的45家图书馆中,有21家馆分别有不同数量的古籍收藏,除安徽省图书馆的35万册古籍收藏外,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藏量也较大,为190 499册。此外,馆藏古籍超过3万册的还有安庆市图书馆,馆藏古籍85 317册;安徽大学图书馆馆藏古籍53 833册;淮北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古籍49 291册;中国科技大学图书馆馆藏古籍44 286册;安徽中医学院图书馆馆藏古籍33 000册。古籍藏量在万册以上的还有芜湖市图书馆、合肥师范学院图书馆、合肥工业大学图书馆、安庆师范学院图书馆、阜阳师范学院图书馆、蚌埠市图书馆。目前,安徽省图书馆古籍书目数据库和安徽大学图书馆馆藏古籍题录数据库已建成并提供读者查询服务,安徽省社科院、安庆市图书馆、蚌埠市图书馆等多家图书馆的馆藏古籍书目数据库正在加紧建设当中。

2.2 存在的问题

2.2.1 资源高度集中,分布极不平衡

调查显示,安徽省域社科文献信息资源高度集中,分布极不平衡。在系统分布上,高校系统图书馆因拥有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大学和安徽师范大学等一批国家级重点和省级重点高校,资金、资源丰富,人才、技术力量雄厚,加之该系统图书馆个体数量上的优势,其社科文献信息资源占有量大大高于其他图书馆系统。据统计,参与本次调查的公共系统图书馆、党校系统图书馆和社科院系统图书馆合计拥有社科类图书总册数仅相当于高校一个系统参与调查各馆藏书总册数的25%;再从地理分布上看,省内社科文献信息资源高度集中于省会合肥市,合肥市无论在资源数量、质量、品种、结构和文献保障率方面都远远高于省内其他城市,成为名副其实的安徽省社科文献信息中心。

2.2.2 馆藏资源重复率高

调查结果显示,由于没有形成全省范围内的统一协调,安徽省内不同地区、不同系统图书馆个体间社科类馆藏资源重复率较高,尤其是一些中小型专业馆和公共馆,原本已受采购经费不足的困扰,却又在“各自为政”的服务格局下,苦苦追求着资源建设的“面面俱到”,不必要的重复所造成的浪费一直在持续。以近年来为各馆所普遍重视的电子资源建设情况为例,参与本次调查的各个图书馆所购买的商业电子资源中,CNKI、超星、读秀、维普等相当一部分数据库品种都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其中,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和超星数字图书馆分别有28家图书馆购买,占参与调查图书馆总数的62%。这些数据库价格不菲,采购重复率高,无疑会加重图书馆的经济负担,造成浪费的同时,也势必影响其他资源的添置[3]。这种重复与短缺并存,“大而全”、“小而全”的单一馆藏格局难以促成各馆之间的优势互补,也羁绊和束缚了图书馆整体保障与服务水平的提高。

2.2.3 对特色数据库开发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据调查分析,目前安徽省域各图书馆自建社科类特色数据库主要有3大方面的内容:(1)高校、党校和社科院系统图书馆为服务教研而建的院(校)科研成果数据库。(2)各系统图书馆联系地域文化、地方特色,积累并挖掘馆藏优势而建的馆藏特色资源数据库,如安徽大学图书馆开发的徽学系列数据库、安徽省图书馆开发的安徽名人书札数据库等。(3)高校图书馆为推动和促进本校学科建设和发展,集中反映本校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而开发建设的专业特色资源数据库,例如,安徽农业大学开发的“大别山道路”特色数据库、合肥工业大学开发的徽州建筑文化特色数据库等。

安徽是著名的文化大省,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地域文化积淀,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其中的特色可圈可点者不少,为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及其数据库开发储备了大量优秀题材。从本次参与调查的各馆所提供的社科类特色数据库建设情况分析,安徽省图书馆、安徽大学图书馆、安徽工业大学图书馆等几家单位做得较好,其中安徽省图书馆特色数据库汇聚了安徽地方戏曲、工艺、美术及建筑等众多传统文化元素,分门别类建成11个特色数据库,为读者提供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特色服务,极大地提高了图书馆服务水平。然而,就全省范围来看,社科类特色数据库建设还未得到大多数馆的重视,参与本次调查的45家图书馆中,已建有社科类特色数据库的共22家,为参与调查图书馆的48.8%,建库数量合计55个,也就是说,目前还有超过一半的图书馆没有开发建库。与省域各系统图书馆给予社科类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视程度相比,图书馆在特色数据库建设方面的积极性要低了很多,且各单位自建特色数据库内容和题材没有形成协调互补,已建成的特色数据库内容、题材也不甚丰富,特别是还有许多涉及安徽经济发展、地域文化及资源特色,目前已具备开发建库条件的优秀题材,未得到图书馆关注。

2.2.4 省域社科信息资源服务与共享平台缺位

目前,安徽省域内已开通两大(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共享平台:(1)安徽省高校图书馆资源服务共享平台,整合安徽省高校图书馆资源优势,面向省内大专院校,提供“一站式”检索服务,通过文献传递的方式,实现省域高校系统图书馆资源的共知共享…。(2)安徽省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由安徽省科技情报所联合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标准化研究院和安徽省农科院七家单位,整合集成省内相关部门的科技信息资源,实现了省域科技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5]。相比之下,省域社科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明显落后,尤其是跨地区、跨系统的专业交流与合作基本空白,省域社科信息资源服务与共享平台缺位。

3 对省域社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思考

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尚未形成一个成熟有力的省域社科文献信息资源联合保障系统,各省域社科文献信息资源基本都还散见于各系统图书馆,规模效应难以发挥。上述有关安徽情况的调查与分析虽是据一省资料整理、概括出来的,具有本省地域特色,但若从国情、体制、制度层面观察,就行业或系统来说,在某种意义上也具有普遍性,即全国各省域基本特点是一致的,而其存在的问题也是大同小异。因此,基于安徽省社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分布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与省情相应,也在一定程度上与国情相符,对于从实际出发,研究省域社科文献信息资源协同保障,逐步实现跨地区、跨系统资源整合,共建共享具有普遍的参考意义。

3.1 高校图书馆社科文献信息资源应尽快提供社会共享

省域社科文献信息资源高度集中于高校系统图书馆是本次调查所凸显的主要特点之一。在资源状况仅次于省会合肥市的芜湖市,域内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社科文献信息资源超过全市调查总册数的70%。另一方面,安徽省社科文献信息资源分布总量最少的两个城市:毫州市和宣州市,域内均无本科院校分布。显然,高校图书馆丰富的社科文献信息资源能否与地方共享对当地科研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2002年2月21日,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21条已明确提出:“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面向社会的文献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可根据材料和劳动的消耗或服务成果的实际效益收取适当费用。”[6]近年来,高校图书馆虽然也承担了一些社会责任,但绝大多数图书馆对向社会开放缺乏主动性,没有形成多少系统完整的服务内容。在安徽,目前只有安徽财经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科技学院、淮南师范学院、皖西学院、宿州学院、池州学院等少数几所高校图书馆制定了校外读者办证或借阅收费规章制度,为校外读者提供有偿服务[7]。事实上,在专业文献信息资源方面有需求的用户不是很多,采取合适的方式、确定适当的范围向社会开放,对其校内服务的影响是有限的,图书馆所承受的压力也不会很大。我们认为,目前重要的是要完善地方政府的鼓励与配套措施,通过出台政策,设法提高高校图书馆向社会服务的积极性,使高校图书馆丰富的社科文献信息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

3.2 先行构建省会城市社科文献信息资源联合保障系统

目前,安徽省的科研创新主体已经呈现出开放、联合态势,皖江开发、合芜蚌整体战略、省会城市圈建设等国家级和省级重大科研建设项目都是整合全省多个地区、多个系统的优质科研力量,联手攻关,并已探索出一条突破原有体制机制框架、跨地区协作联动创新发展的成功路径。打破狭小的服务范围,实现跨地区、跨系统的科研合力已成为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次调查显示,省会合肥市图书馆事业的繁荣状况远远超过省内其他城市,所拥有的社科文献信息资源数量和质量均以明显优势位居全省之首。同时,合肥市域内聚集了安徽省社科院、安徽省委党校和安徽大学等本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单位,当前的科研创新对资源共享需求迫切,我们认为,可考虑先行构建合肥市社科文献信息资源联合保障系统,按照共知、共建、共享的建设思路,联合域内社科文献信息资源藏量较为丰富的社科院、党校、高校和公共系统图书馆,整合集成现有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合肥市社科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立联合目录,开通“一卡通”借阅服务,开展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和联合参考咨询等协同服务。并随着共建共享、联合服务范围与服务内容的逐步扩大与深化,不断总结经验,推广普及,为尽早构建覆盖全省的社科文献信息资源联合保障系统积累经验,提供建设指导。

3.3 逐步推广省会经验,早日实现省域社科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本次调查显示,省域社科文献信息资源条块分割,分布不合理,特色资源建设没有形成互补。一方面,经费缺乏、资源不足,另一方面又存在着重复建设、资源闲置的现象。因此,破除各自为政的传统服务方式,确立统一的协调机构,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与信息技术,构建覆盖全省的社科文献信息资源联合保障系统,早日实现省域社科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改变目前不合理资源建设与分布状况,从根本上提高全省社科信息服务整体保障水平和服务质量,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快速全面发展的最有效路径。

省域社科文献信息联合保障系统的建设应争取得到地方政府及其财政的大力支持,以省会城市为中心,逐步扩展、辐射到全省各地市。要成立全省社科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建设省域社科信息资源共享综合应用平台,开展馆藏文献的联合采集和资源建设的馆际协调,确保全省社科文献信息资源高效、有序利用,推动全省社科文献编目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形成省域联网的书目信息系统,实现全省图书馆社科文献联合编目,馆藏书目数据的联网查询、网上馆际互借和预约外借、数据库资源提供网上共享,联合开展数字化参考咨询和信息服务等。

标签:;  ;  ;  ;  ;  

安徽省社会科学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分析--基于安徽省社会科学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分布的调查与分析_文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