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加强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和施工管理论文_白丽梅1,申艳磊2,程和福3,于洁4

试论如何加强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和施工管理论文_白丽梅1,申艳磊2,程和福3,于洁4

1.身份证号码:13022419791012XXXX;2.身份证号码:13043419870721XXXX;3.身份证号码:13072619890803XXXX;4.身份证号码:13050319870531XXXX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工程事业进行的如火如荼,土木工程建设作为建筑施工中的重要部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对结构稳定性及安全性造成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舒适、安全、宽敞明亮的建筑要求越来越多,合理的结构设计能够提高土木工程的质量安全,确保建筑功能效益的最大化。与此同时,如果要确保土木工程的顺利完成,施工对策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结构设计与施工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只有做好这两方面的内容才能切实提高土木工程建设水平。本文主要对土木工程结构的设计与施工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施工管理

引言

我国经济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各个领域均步入上升期,随着市场的逐渐扩大,涉及的方面越来越丰富,与之而来的就是竞争的更加激烈化。建筑行业也难免参与进市场竞争,那么企业想要在竞争正脱颖而出、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就需要倚靠企业的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是否合理、符合市场需求和施工管理是否完备来决定。在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很多问题逐渐暴露在公众面前,建筑企业想要解决这些矛盾,就必须从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和施工管理方面着手,逐渐构建一个更健全的、系统化的体系。

1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理念

在建筑结构优化设计过程中,还应遵循一定设计优化理念,保证建筑结构设计优化的有效性。首先建筑结构优化设计应突出功能性。提升建筑的使用功能是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的主要目的质疑。所以在建筑结构优化设计过程中,应突出功能性,保证建筑结构空间的科学化以及合理化,能够使人们方便使用。其次建筑结构优化设计应突出环保性。目前环保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主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建筑建设过程中,容易造成环境污染。所以在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还应突出节能环保,采用更多的绿色设计手段,运用绿色环保材料,建设绿色环保的建筑,增加建筑设计的社会效益。再次建筑结构优化设计应突出安全性。安全性是建筑结构设计的基础,通过设计优化手段,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最后建筑结构优化设计应突出经济性。在建筑结构优化设计过程中,应在保证建筑结构的质量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建筑结构建设成本,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

2建筑工程结构的设计与施工对策

2.1在建筑工程开始之前,对图纸、用料、工期、风险、

成本进行总体评估和风险预估,保证做到心中有数,将准备做足、有据可依。进行实地考察,对地形、气候、使用者的需求做好配套的计划方案。挑选建筑材料时,秉承物美价廉、充足而不浪费的理念进行选购。在每一步进行之前,加强管理,落实审核到位,保证重点流程和整体工序能顺利实施,预备多套应急方案,以备不时之需,将风险把控在最低限度。在预算方面做到节俭但不敷衍、控制成本、尽量减少额外支出。

2.2防冷冻设计

温度变化是影响混凝土使用寿命的最主要因素,在混凝土施工建设完成后,内部会形成很多小孔隙,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在进行砼浇筑的时候,很多时候添加的水量会大于水泥水化需要的水量,在低温的环境下,这些水量会结成冰而随着混凝土要冷却,冰渣形态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使混凝土内部的细小孔隙发生变化,破坏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所以必须要控制混凝土的循环,冻融系统,防止混凝土结构本身的破坏影响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贯穿着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建筑工程企业要加强对于建筑建设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视程度,在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来提升施工建设的安全性和施工质量。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完善施工管理制度,优化施工技术应用,帮助节约建筑工程的建设资源和建设时间,提升工程项目的施工效率,能够有效提升建筑团队的社会效应和品牌影响,提升建筑企业的社会知名度,这同样属于宝贵的企业资源。

2.4在建筑工程进行之时,对施工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必备的岗位培训

对施工工人进行观察、考核,淘汰不符合标准的工作人员,对表现优异的工作人员及时的进行激励、表扬,树立典范和楷模。让每一位参与到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人员都能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规范操作、有序操作、安全操作。制定简单易懂。完善成熟的流程参考图和操作规章制度。适时调整建筑工程中的环节顺序,根据现实情况做出随时的变更替换等,组织专业的管理队伍,实时监管,将管理目光放在每一次操作之中,当出现问题时,及时提醒并告知、在预防期间商讨应对方案,采用具备管理知识的专业人才,保证整个管理团队的水平维持在较高的标准上面。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国家颁布的标准去进行巡视、检查。

2.5施工阶段的整体养护

为了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必须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展开施工,根据施工图纸上应注意的施工事项,对混凝土的养护措施、浇筑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等要格外注意。在施工过程中会使用各种工程用水,比如地下水、污水、雨水等,这些对材料性能将会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对混凝土结构,通过设置合理的防水结构,包括防水层,防潮层、腰线、地漏等,减少水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对于混凝土的地基和基础设计,一定要给予格外的重视,根据地质情况进行合理设计,将沉降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对于特别容易出现沉降的地方,混凝土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导致应力集中,所以设计时要使作用力均匀施加于整个建筑基础,保证地下室的安全性能,避免因为外部力过于集中,导致混凝土出现撕裂甚至坍塌。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影响使用寿命的因素,加强控制,最大程度的减少建筑结构的损害,提高建筑结构的耐久性能。

2.6结构优化模型

在建筑结构设计优化过程中,经常使用建立建筑结构优化模型这一种方法,在建筑结构优化模型建立过程中,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施:一是合理选择设计变量。从整体性出发,对建筑结构进行深入分析,明确影响建筑结构设计因素,选择其中主要的、适合的影响因素,将其建立建筑结构优化模型的设计变量,使得建筑结构优化模型的建立突出重点。二是合理确定函数关系。确定好设计变量,就需要确定函数关系,计算出相关的参数,例如钢筋截面积、几何尺寸等等,应保证符合设计优化条件。三是合理衡量各项条件。在建筑结构优化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建筑结构设计的各项规范,对建筑结构的各个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包括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耐用性、经济性等,应在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对各项条件进行优化,不断提高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和施工管理任重而道远,分析当下建筑行业出现的诸多问题,从源头探究,寻找正确有效的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与施工管理,需要长时间的实践和反复探究。分析企业心理、市场心理、客户心理,构建出一个完善的结构设计,通过提高多方责任感和职业操守,实行严格、谨慎的管理手段,通过现代化、系统化的管理模式营造出良好的建筑行业的市场氛围,提高从业者的素质,逐步由点及面、由浅入深、有小到大的建设与时俱进、创新的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和施工管理。

参考文献:

[1]张珏.试论如何加强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和施工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9):4985-4986.

[2]徐晓蕾.关于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影响因素与控制要点分析[J].居舍,2018(33):31.

[3]杨勤.关于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问题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46):106.

论文作者:白丽梅1,申艳磊2,程和福3,于洁4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2

标签:;  ;  ;  ;  ;  ;  ;  ;  

试论如何加强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和施工管理论文_白丽梅1,申艳磊2,程和福3,于洁4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