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2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和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实施,产品质量是企业发展之根本,也是市场取胜之核心。由此可见,质量对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它不仅关系着企业技术创新和企业经济持续发展,还关系着整个国家产品质量在全世界的地位和声誉。企业加强质量管理,就是提升产品质量;要提升产品质量,关键是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使产品质量等各项工作处于监控之中。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企业质量管理
一、质量管理体系是什么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9000基础术语中,对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概念进行了定义:质量管理体系包括组织确定其目标,以及为获得期望的结果确定过程和所需资源的活动。质量管理体系是管理体系中关于质量的部分,指为保证产品、过程或服务质量,满足规定(或潜在)的要求,由组织机构、职责、程序、活动、能力和资源等构成的有机整体。它将资源与过程结合,以过程方法进行的系统管理,一般包括与管理活动、资源提供、产品实现以及测量、分析与改进活动相关的过程组成,涵盖从确定顾客需求、设计研制、生产、检验、销售、交付之前全过程的策划、实施、监控、纠正与改进活动的要求,一般以文件化的方式,成为组织内部质量管理工作的要求。
二、质量管理体系的特点
1.系统性
质量管理体系是相互关联和作用的组合体,包括①组织结构——合理的组织机构和明确的职责、权限及其协调的关系;②程序——规定到位的形成文件的程序和作业指导书,是过程运行和进行活动的依据;③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是通过其所需过程的有效运行来实现的;④资源——必需、充分且适宜的资源包括人员、资金、设施、设备、料件、能源、技术和方法。
2.全面有效性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应是全面有效的,既能满足企业内部质量管理的要求,又能满足企业与顾客的合同要求,还能满足第二方认定、第三方认证和注册的要求。覆盖组织所有除财务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管理以外的所有方面。
3.动态性
最高管理者定期批准进行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定期进行管理评审,以改进质量管理体系;还要支持质量职能部门(含车间)采用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改进过程,从而完善体系。
4.持续受控
质量管理体系所需求过程及其活动应持续受控,通过保证过程有效实现质量稳定。
三、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一个企业没有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吗?只要是一个有所产出的企业,就必然涉及到质量的管理,而质量管理是由一系列质量管理活动构成的,如果不系统的进行管理,每个部门各自为政、每个活动相互独立,只能是点的活动,相互之间就不能协调、高效的配合,必然带来总体效率浪费和质量上的损失。没有质量体系的管理,企业可以造出合格品,但是不能持续的、稳定的提供合格的产品,导致废品率高、返工返修工作量大、市场售后问题多,产生更多的质量成本,从而削减公司利润,更有甚者导致毁灭性的召回事件,从而使一家企业倒闭。企业为了实施质量管理,生产出满足规定和潜在要求的产品和提供满意的服务,实现企业的质量目标,必须通过建立和健全质量体系来实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怎样让质量体系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有效的发挥作用
1.高层领导高度关注,是建立充分适宜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前提条件
首先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作为高层领导工作之重,从而使全体员工提升全员质量意识,在企业范围内营造一个全员重视质量工作的环境。其次企业要准备好人力、物力及财力等资源为建设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作好准备,要着重对编写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人员进行质量管理知识培训,出台一些奖励措施来鼓舞质量体系文件编写人员,从而确保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充分适合公司自身发展要求。最后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是涉及到企业各个部门及相关人员的责权,不是由质量管理体系人员或编写主管质量部门就能实现的,这就要求企业各部门之间相互沟通及全体员工积极参与体系文件的编写工作。因此,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和体系文件的宣贯工作,并以身作则,积极组织协调各项工作,部门与部门之间有效配合,为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提供了重要保障。
2.建立与公司自身发展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杜绝“两张皮”现象,切实做到写与做相一致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企业整个质量管理过程中的规范、是全体员工开展质量管理工作的指南,具有很强的约束性和管理有效性。因此,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写过程中必须按“言必行、行必果”(即写与做一致)原则进行,真正让企业所使用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不是依样画瓢,而是经过企业编写人员实实在在地消化、吸收、借鉴、总结与提高,充分考虑了目前企业实际状况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也就要求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产品特点以及企业本身产品质量现状,还要紧密地将企业各种规章制度、流程管理工作、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相互联系起来,根据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过程方法和标准要求进行编写,从而建立有效的企业质量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并与企业管理各项制度相互融为一体,确保了企业体系文件和质量手册的适宜性和有效性。通过以上措施,确保了质量管理体系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发挥质量管理效力。
3.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切实加强教育培训、狠抓落实
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必须依靠全体员参与和落实,而员工对质量体系文件的理解和认可是运行质量体系的关键,这就需要加强对员工质量管理体系方面的教育。一是通过培训让企业员工全面了解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内涵,真正理解企业的方针和目标,清楚地知道自身的质量工作、岗位权责、工作内容以及企业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二是通过培训让企业员工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才会明白自身的职责与权限及出现质量问题以后,会应用体系文件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原因查找,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加以改进;三是通过培训让员工在执行公司各种管理规定(包括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产品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及管理标准等),严格落实,在制度面前上人人平等、奖罚分明,从而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企业中逐步形成自觉遵守企业管理制度的氛围,开拓创新,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4.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关键在于领导重视,全员参与
领导的作用和全员参与是质量管理两项重要原则。企业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明确制定好,企业各层管理者就必须围绕质量方针和目标制定各级、各部门的质量目标,企业的各项生产工作都要紧紧围绕质量和生产经营服务。同时,各级领导要严于律己、作出表率,真正做到按规办事、不扣不扣的贯彻执行。由于质量管理工作是全员的管理,无论领导还是一线员工都要积极参与,企业出台相关奖励等措施,从而充分调动员工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激发员工潜能,发现质量管理体系中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和创新,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提升企业整体质量管理水平。
5.切实做好企业部门之间相互协调与预防工作,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质量
提升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质量,关键一步是做好企业各部门的协调工作。由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涉及了企业各个部门和人员,难免在体系运行过程中出现一些矛盾和问题,企业可利用会议、OA办公系统等方式进行及时反馈、沟通与协调,制定可行的措施,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从而有序地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各项活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就是要制定有效措施来进行有效预防,避免类似再次发生。企业可建立质量问题预防机制,各级人员要树立“预防为主”、“质量问题归零”的理念,实施质量问题预防工作方法、要求,不断持续改进,逐步完善预防质量问题管理制度,从而使企业预防管理机制与企业自身发展相适应,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质量与产品质量将会大大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质量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和企业的声誉。企业只有不断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内在管理,与时俱进,才能不断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夯实企业各项管理的基础,真正实现企业做精做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质量专业综合知识(中级)教材[M].中国人事出版社,2018.
[2]桑德霍姆,段一泓(译).全面质量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7.
论文作者:陶凤霞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1
标签:质量管理体系论文; 企业论文; 质量论文; 文件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员工论文; 过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