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结构的关联特征分析——基于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技术的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投入产出论文,产业结构论文,中国论文,分解论文,特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80X(2011)11-0005-11
一、问题提出
产业结构变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显得尤为重要。从本质上看,研究产业结构的变动就需要揭示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与依存程度,即产业之间的关联性。而投入产出分析是目前揭示产业关联内在机制最重要的方法。由于投入产出表的构造基于一般均衡模型,具有严密的理论基础和大量的数量平衡关系,因此,传统的产业关联分析往往就利用这些平衡关系来构造各种指标对产业关联特征进行刻画。随着全球一体化和区域经济联系的加深,多国或者多区域的投入产出理论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多国或者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应用中,一方面在传统的单一国家产业结构关联理论基础上衍生出的中间需求率、中间投入率、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等继续得到应用,另一方面作为多国或者多区域投入产出分析新的分析范式的结构分解技术。在分析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中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投入产出表制表周期较长的滞后性缺陷,而且还能对产业之间以及产业内部的联系进行分析。这无疑是对传统产业关联分析的一个重要拓展。基于此,本文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关联效应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测算,并进行了静态与动态的比较分析,这为深刻理解我国产业的技术关联特性提供了重要依据,对于有效推动我国产业的转型发展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二、投入产出模型的结构分解与数据说明
Miller and Blair(1985)较早地对投入产出模型的结构分解技术进行了拓展,他们在一个多国多部门的投入产出模型中将一个国家所有部门视为一个独立元素,对模型进行结构分解。借助他们的思想,本文将一个部门视为一个整体,并对一国投入产出模型进行结构分析。与Miller and Blair(1985)的结构分解技术类似,可以将列昂惕夫逆矩阵分解为以下形式:
由此,一个产业的增长率可以分解为乘数效应的变化、反馈效应的变化以及溢出效应Ⅰ的变化① 三部分,它们分别代表了产业自生机制、产业反馈机制和产业关联机制的动态改变对部门成长的贡献,为了与静态的效应相区分,我们分别称之为动态乘数效应、动态反馈效应和动态溢出效应Ⅰ。通过这种分解,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区分一个部门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源泉。这种结构分解实质上是对传统的产业关联分析的一种改进。首先,它将产业技术经济联系分解为产业内部的联系和产业之间的联系,这对认识产业的关联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通过数量的分析来观察产业成长多大程度上是源于自身,多大程度上是受其他产业的影响;其次,溢出效应Ⅰ是某一产业受到其他产业影响程度的反映,这类似于感应度系数,而溢出效应Ⅱ则类似于产业的影响力系数,但与传统的投入产出不同的是,这里的溢出效应剥离了本产业的影响,真正反映了产业间的联系,这相比传统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而言显得更为合理;最后,结构分解技术相对于传统的产业关联理论而言,还有一个重要的优势在于它能够进行动态分析,能够反映产业部门间技术经济联系的动态变化。
在上述投入产出模型结构分解的基础上,我们利用投入产出表的相关数据对中国的产业结构关联效应进行了测算。我们采用的是2002年122部门与2007年135部门的投入产出表数据,鉴于一般文献和大量统计资料往往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标准进行研究和统计,我们结合《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部门分类解释及代码》将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重新集结为两张5l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包括农业部门(第一产业)、36个第二产业部门以及14个第三产业部门。基于两张集结的新表,本文对中国产业部门增长的效应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
三、中国产业结构的关联特征:静态比较
1.中国产业结构关联的总体特征
利用(2)式对应的投入产出模型静态结构分解模型,我们计算了我国产业的相应效应,表1给出了三次产业和整个经济体的计算结果。假设经济中所有部门(51个产业)的最终需求均增加1亿元,2007年,中国经济各部门乘数效应总和为60.07,反馈效应为1.38,溢出效应Ⅰ为96.23,这意味着通过产业自生机制可以创造的产出增量为60.07亿元,通过产业反馈机制可以带来产出增长1.38亿元,而通过产业关联机制可以创造的产出增加值为96.23亿元,整个经济产出将增加157.68亿元。总体上,乘数效应的贡献比例为38.10%,反馈效应为0.88%,而溢出效应占61.03%,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经济增长最为关键的就是产业结构的关联作用,其次为产业的自生能力、经济反馈能力的影响比较微弱。从2007年三次产业之间各种效应的比较来看,在自生能力上,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在反馈能力上,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在感应能力上,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而在影响力方面,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总体而言,第二产业的各种效应值基本在社会平均水平之上,第三产业的各种效应值则均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因此,第二产业的发展对我国整体产业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第三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其他产业的带动。
从三次产业内部的各种效应看,2007年第一产业的乘数效应为1.164,反馈效应为0.093,溢出效应Ⅰ为0.890,而第一产业的溢出效应Ⅱ为5.468,即第一产业最终需求增加1亿元,可以导致其他产业产出增加5.468亿元,因此第一产业的发展对于其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远比其他产业对于第一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要大。第二、三产业在整体上具有共同的关联特征,产业发展主要依靠其他产业的关联驱动,其次是自生能力,反馈能力的影响比较小,而在关联性上第二产业对于其他产业的影响效应要高于其感应效应。
2007年与2002年相比,我国总体经济和第二产业的各种效应值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增加,这表明中国经济和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关联效应总体上是趋好的;第一产业的自生能力有所下降,而反馈机制和关联机制均有所转好,这也表明了更多的先进技术正在应用于第一产业,大大拓展了第一产业的发展空间与内涵;第三产业除了溢出效应Ⅰ有所上升之外,其他三类效应都降低了,这表明第三产业自生能力下降了,接受其他产业的反馈能力也变弱了,同时对其他产业的影响能力也变差了,只有感应能力有所增强。这些都表明了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并不是也不能是单兵突进式的发展,而是需要其他产业发展的支撑。
2.中国产业结构关联的行业特征
当经济中所有部门最终需求均增加1亿元时,由于各行业的关联特征差异,其增长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在2007年的产业关联水平上,最高者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可以获得4.207亿元的产出增量,而最低者为房地产业,产出增加值为1.490亿元。在同等单位需求的刺激下,能够获得产出增量在3亿元以上的行业有32个,其中仅有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两类服务业,其余全部为第二产业行业。从这点上也可以看到,第二产业的关联水平一般要高于第一、三产业(见表2)。
在乘数效应上,2007年有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13个行业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这些行业的自生能力在中国经济中相对而言是比较强的,而在排名最后的13个行业中除纺织服装鞋帽制造、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建筑业、家具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等5个为第二产业外,其余的则全部为第三产业行业,可见第三产业的自生能力普遍比较低下。
反馈效应在一个产业中扮演的角色并不十分重要,2007年反馈效应最大的为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其值为0.111,占总效应的3.06%。而反馈效应比例最高的第一产业也仅占总效应的4.33%,其效应值为0.093。总体而言,反馈效应对各产业发展的影响是较弱的。
溢出效应Ⅰ高出社会平均水平的产业有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等29个,其中仅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和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2个行业属于第三产业、其他27个行业全部属于第二产业,这些行业的溢出效应Ⅰ值均在1.9以上。但是也有一些产业的溢出效应Ⅰ很小,如烟草制品业、第一产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等4个行业的溢出效应Ⅰ甚至小于1,也就是说这些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其他产业的影响是比较小的,其感应能力较弱。
溢出效应Ⅱ则不同,它反映的是本产业一单位增长为经济其他产业带来的产出增量之和。2007年溢出效应Ⅱ值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产业有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蒸汽热水生产供应业、第一产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等10个行业。这些行业本身1亿元的需求至少可以为经济其他行业带来3亿元以上的增长,尤其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该行业1亿元的需求甚至可以为经济创造9.201亿元的产出增量。同时第一产业的溢出效应Ⅱ值高达5.468,排在所有行业的第三位,也就是说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第一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另一方面,溢出效应Ⅱ小于1的产业高达24个行业。具体有15个第二产业,9个第三产业,对于这些产业而言,本产业Ⅰ亿元的需求给其他行业的拉动均不足1亿元,其对外溢出能力较弱。这也是我国产业发展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在我国产业转型与拉动内需的过程中,产业的融合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条途径,这样可以拉伸产业链,促进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融合,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显然,从现实的角度看,拉动内需的产业基础还亟须进一步完善。
3.我国产业结构关联特征的分类分析
上述分析表明各类产业的关联结构特征是相当复杂的,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产业门类较多,另一方面又涉及多种效应。为了对中国产业结构关联有一个更清晰地认识,我们根据上述几类效应对产业进行了分类。由于测算结果表明,所有行业的反馈效应值较小,反馈能力相比其他的产业发展能力而言重要性低得多,为此我们在进行分类时不考虑反馈效应。这样一来,一个产业的成长性就可由乘数效应和溢出效应Ⅰ加以刻画,而产业的关联性则可由溢出效应Ⅰ和溢出效应Ⅱ来体现。将各个产业的效应与相应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对各种产业进行一个简单的分类(见表3)。
第一产业属于低乘数效应—低溢出效应Ⅰ—高溢出效应Ⅱ的产业类型,即该产业的成长性较差,但是该产业需求对于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于第一产业而言,完善其发展机制、提升技术水平、优化农业结构,从而提高承接其他产业的溢出效应,这样不仅有利于第一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还能够对第二、三产业产生巨大的溢出效应。
在第二产业中,产业关联的差异性比较大。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食品加工业制造业、烟草制品业、医药制造业和其他制造业等7个行业属于第一类,其产业成长性差,并且关联性弱,这表明我国这些产业的独立性比较强(大多属于垄断产业),产业链条相对较短,产业关联的特征不显著;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属于第二类,产业成长性差但对外溢出效应强,也就是说这些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由于其主要属于垄断产业,对这类产业必须从行业发展机制着手,引入竞争因素,增强产业的活力;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饮料制造业等14个行业属于第三类,这类产业具有较强的感应能力,对其他行业的需求变化较为敏感,但是自生能力和对其他产业发展的影响力都比较差,因此。对这类产业来说促进产业自生能力的提高,加强与其他产业的协调性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则属于第四类,该产业具有强关联的产业特征,但是自生能力较差;电力蒸汽热水生产供应业为第六类,该产业自生能力较强,对其他产业的发展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但是感应能力比较差。纺织业等7个行业属于第七类,这类产业具有较高的成长性,但是对外溢出能力不强;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普通机械制造业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5个行业属于第八类,此类产业成长性强,关联性也高,具有“承上启下”的产业特征,属于“中场产业”,这些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对提升我国产业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产业的乘数效应和溢出效应Ⅱ都低于社会平均水平,这意味着第三产业的自生能力较差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并且基本上对其他产业的影响也较为微弱。第三产业的主体是服务业,包括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三类,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它能够积累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深化生产的迂回过程,并将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引入生产过程(格鲁伯,1993)。协调和控制专业化生产,有效地降低企业的制造成本,从而促进制造业体系的发展(Raff and Ruhr,2001),因此溢出效应Ⅱ应当是其重要的特征;公共服务是政府的承诺,它以合作为基础,强调政府的服务性以及公民的权利,是一种非市场型的服务,起着提供公共产品的功能(格鲁伯,沃克,1989),因此溢出效应Ⅱ也应当是其重要的特征。因此,本文的分析认为,当前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在很大程度上缘于其产业关联机制的效应没有充分发挥,也即产业本身的技术经济特性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在这一基本条件没有完善之前,寄希望于依靠外部环境的拉动,其效果必定会大打折扣。因此,对于第三产业而言,加强自生机制的建设、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功能的充分发挥是当务之急。
四、中国产业结构关联的动态分析
以2002年和2007年重新集结的51部门投入产出表为基础,我们对(5)式对应的动态分解公式进行了测算,其结果汇集在表4中。可以看到,2007年和2002年相比,中国经济增长率为182.59%,其中动态乘数效应为54.58%,动态反馈效应为1.34%,动态溢出效应为126.67%,三种效应占比分别为29.89%、0.74%和69.37%。总体上,产业关联机制的贡献占主导地位,而产业自生机制的影响也具有重要意义,而产业反馈机制的作用则相对较弱。
2002—2007年第一产业增长率为71.08%,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其中由产业自生机制创造的增长率仅为8.12%,来自产业反馈机制的增长率为2.53%,而产业关联机制创造的增长率则为60.43%,动态乘数效应、动态反馈效应、动态溢出效应的相对贡献比例分别为11.42%、3.56%和85.02%。即第一产业在增长过程中产业关联机制占绝对主导地位,传统意义上的第一产业往往被认为是自我封闭和自给自足的,但实际上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第一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正在不断深入,但产业自生机制力量的薄弱限制了其增长的速度。
第二产业是近年来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部门,2002—2007年产业关联机制创造了156.20%的增长率,而同期产业自生机制创造的增长率则为58.80%,产业关联机制的贡献是产业自生机制贡献的2.65倍,并且两种机制的创造的贡献率均大于第一、三产业,这表明总体上第二产业的发展是最为突出的(见表4)。第二产业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属于完全产业关联拉动型的产业,包括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10个行业。这类产业在成长过程中动态乘数效应和反馈效应为负值,产业的增长高度依赖于产业关联机制,这意味着这类产业的增长完全来自于其他行业的需求拉动,一旦需求减弱,这些行业的发展将会面临较大的问题。因此对于这类产业来说,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对产业进行规范,理顺产业发展的机制,保持产业发展的活力,降低乘数效应的副作用;第二类属于产业关联主导型的产业,包括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和电力蒸汽热水生产供应业等8个行业,这些产业在增长过程中动态关联效应占绝对主导地位,其对增长的贡献比例在80%以上,动态乘数效应与动态反馈效应为正值,但其值较小,也就是说这类产业的增长也是主要依赖于其他产业的需求来拉动,只不过与第一类产业相比自生机制发挥的作用要大一些;第三类属于产业关联—自身机制驱动型的产业,包括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纺织业、橡胶制品业、金属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其他制造业和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等9个行业,这类产业基本上都是发展较快的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主要由产业关联机制和产业自身发展机制共同推动,而动态关联效应相对要大一些;第四类属于自身机制—产业关联驱动型的产业,包括食品加工业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家具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8个行业,其产业增长由产业关联机制和产业自生机制共同推动,但是自生机制占主导。
2002—2007年第三产业增长率109.00%,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其中动态乘数效应53.72%、动态反馈效应0.43%、动态溢出效应54.84%。从细分行业层面上看,各类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均低于社会平均发展速度。第三产业的主体是服务业,三类不同的服务业具有不同的发展特性和社会功能,因此其发展模式也应当有所差别。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属于市场型服务,生产性服务业主要针对企业生产的需要,而消费性则主要针对最终消费者的生存所需,公共服务则属于非市场型服务,由政府主导(裴长洪,彭磊,2008),因此,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当是自生发展和关联发展并重,只不过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更加强调其他产业的需求而消费型服务业的发展更加强调产业自生发展机制。按照这一产业特性,生产性服务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等3个行业吻合其发展规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房地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产业自生机制作用相对较大,其他产业的需求拉动作用较小。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在发展过程中完全依赖于产业关联机制,自身机制不仅不利于其产业发展反而具有抑制作用,这些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改变产业的发展模式,提高产业自身的发展效率。在消费性服务业中,批发和零售贸易业符合行业发展规律,主要依靠自生机制来发展,同时动态溢出效应也发挥重要作用,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其他产业的需求拉动,鉴于这类行业应当是最终需求导向的,多数是私人经营的企业,因此放松行业管制,鼓励竞争,完善产业自身发展机制应当是这类产业发展的政策选择。公共服务的发展主要来自动态乘数效应,动态反馈效应和动态溢出效应具有正面促进作用,但影响较小,这类产业基本上是符合公共服务的发展规律的,因此对于这类产业而言今后主要的目的应当是进一步完善自生机制,在政策选择时兼顾产业关联的需求拉动作用。总体而言,与静态比较分析类似,如果能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完善产业的关联机制,第三产业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五、结论与政策含义
本文将多国多部门投入产出模型的分解技术创造性地运用于一国产业结构问题的分析,将产业结构效应分解为乘数效应、反馈效应和溢出效应三部分,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产业关联特性进行了静态和动态考察,得出了以下重要的结论。①从我国产业关联的实际情况看,溢出效应、乘数效应和反馈效应的重要性是依次递减的。经济增长首要的依靠力量就是产业关联机制,产业自生机制也具有重要影响,产业反馈机制对增长的影响力相对较弱,2002—2007年,中国经济和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关联总体上是趋向于好的方向发展的,但是第一产业的自生能力有所下降,第三产业自生能力和反馈能力也都在下降。在细分行业上,第二产业的各种效应比较显著;第一产业反馈效应较强且对其他产业的溢出效应大,但是自生能力和感应能力较差;而多数第三产业的自身机制和产业关联机制还有待改善。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服务业市场规模较小、市场化程度不高、竞争程度较低、规制扭曲导致的交易成本过高都是影响其关联效应的因素。因此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有针对性地放松产业的准入与规制、鼓励服务企业的市场竞争,促进第三产业结构优化是当前面临的迫切问题。②第一产业具有较差的成长能力,但是具有较强的对外溢出能力;第二产业中具有高成长强关联的产业仅有5个行业,而成长性和关联性都差的行业则有7个,其他的所有第二产业在产业成长能力或者关联性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足;在第三产业中具有低成长弱关联特征的行业多达11个。这些结果表明,中国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不单单是产业资源配置上的不合理,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在于产业自生能力较差,因此我们在利用产业政策来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必须完善市场机制,促进产生自生能力的建设,这一点对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尤为重要。③从动态增长的角度,产业自生能力薄弱是第一产业发展缓慢的核心原因;第二产业的发展则相对复杂,大致可以分为完全产业关联拉动型、产业关联主导型、产业关联—自身机制驱动型、自身机制—产业关联驱动型四类;第三产业总体上自身成长机制和关联机制比较薄弱,其发展较为缓慢。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并不仅仅是产业向高级化演进,至少对于现阶段我国产业的发展而言,提升产业的自身发展能力,优化产业关联是推动我国产业转型的根本。而且,本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政策含义就是政府对产业政策的制定与落实不仅仅体现在产业结构与产业体系的总体特征上,更应该针对不同的产业关联特性给予有针对性的支持。
对于提升我国产业关联效应的途径而言,产业的融合发展应是一个重要的方向,这也是发挥产业关联效应,促进产业分工协作,实现产业协同放大效应的重要突破口。产业融合不是几个产业简单地相加,它是由于技术进步、管制放松与管理创新,在产业边界和交叉处发生技术融合,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的特征和市场需求,导致产业之间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从而呈现一种新型的竞争与合作关系,逐步形成产业之间产品、业务与市场全面融合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的融合发展取决于市场需求、制度和政策环境等因素。创新的推动力、市场需求的拉动力、企业间竞争合作的压力以及政府放松管制的支撑力等是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深入推进我国产业融合的发展,需不断完善以下机制:一是重视和鼓励关联度高的产业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技术平台与产业平台,全面提升各个产业的自主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二是适时放松经济性规制或进行规制改革,创造宽松的制度环境,充分释放产业发展的活力。三是以市场为导向,促进不同分割市场的融合,以“需求类政策”为杠杆撬动市场,鼓励企业开拓新市场,提高企业整合技术链、产业价值网络的能力。四是统筹协调部门、地区、行业关系,积极突破阻碍产业融合发展的障碍,形成发展合力,形成我国产业发展的综合优势。五是产业的融合发展“要以我为主”,坚持开放型、市场化原则,积极吸收国内外优势资源,掌控产业融合发展的主导权。
对我国产业结构关联特征的研究是一项庞杂但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的研究表明我国产业关联还存在许多亟需完善的方面,其中的内外部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针对不同的产业推出相应的措施,限于篇幅,这些内容在本文中并没有完全展开,这也是我们在以后的研究中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收稿日期]2011-10-14
注释:
① 事实上,这里的某种效应的变化指的是与该效应相关的变化,是该效应对应机制产生的影响而导致的增长率的改变值,并且这种变化在量上不再是基于单位需求而言的。
标签:乘数效应论文; 溢出效应论文; 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社会结构论文; 过程能力论文; 能力模型论文; 动态模型论文; 拉动增长论文; 经济论文; 第一产业论文; 第二产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