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护理要点分析论文_代淑莉

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护理要点分析论文_代淑莉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 河南洛阳 471000

摘要:目的:分析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行微创非体外循环治疗的104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2)和实验组(n=52),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疼痛评分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护理中,有利于减轻疼痛,减小手术风险,预防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中普及推广。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微创非体外循环;护理要点

房间隔缺损属于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其在心脏外科较为常见。经体外循环、封堵器封堵心血管缺损是目前临床治疗心脏房间隔缺损的主要方法,二者均具有较理想的治疗效果,但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术后需要长时间方可恢复正常,心导管封堵技术虽然创伤略微减少,但操作困难复杂,各种意外情况发生率较高。科学有效的护理模式不仅可缓解患者呼吸困难和疼痛感,还能进一步提高其舒适度[1]。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行微创非体外循环治疗的104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作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行微创非体外循环治疗的104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2)和实验组(n=52),对照组男14例,女38例,患者年龄6-27岁,平均年龄(15.3±2.4)岁。房间隔缺损直径0.6-4.6cm,平均(2.5±0.8)cm。其中上腔型20例,中央型12例,下隙型18例,混合型2例。实验组男15例,女37例,患者年龄7-26岁,平均年龄(14.5±2.3)岁。房间隔缺损直径0.7-4.5cm,平均(2.4±0.6)cm。其中上腔型22例,中央型10例,下隙型16例,混合型4例。两组自然资料比较,组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具体内容:术前协助患者进行X线胸片、彩超等心外科基础检查,并对其重要作用进行解释;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术中医护人员要默契配合,术后进行心电监护,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情况。实验组进行综合护理,具体内容:(1)术前护理要点:完善术前检查,以便对房间隔缺损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提高手术成功率,术前医护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交流沟通,对病房环境、术前准备工作等进行详细介绍,强化心理指导,介绍治疗效果良好的病例,帮助患者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嘱患者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术前8-10h需要禁食禁饮,并需要处理干净大小便。(2)术后护理要点:术后加强心电监护,对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密切观测,做好心衰预防措施,轻微症状者予以心理护理,严重者予以利尿药呋塞米、多巴胺等。观察并评估患者疼痛感,发现患者疼痛难忍时可予以镇痛泵或镇痛药;评定患者有无心包拍击、胸闷、呼吸困难等不良症状,并向患者及其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告诉他们这属于术后常见正常现象,一段时间后会缓解或消失,严重者需要向主治医师汇报。术后1h要求患者保持绝对卧床,轻柔缓慢的变换体位,指导患者正确打喷嚏或咳嗽,以免发生闭合伞移位或脱落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患者皮肤黏膜、伤口、呕吐物中是否带有出血征兆等进行随时观察,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向主治医生汇报,并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降低出血危险。

1.3 观察指标

通过疼痛感调查问卷对患者疼痛感进行调查,采用0-10分表示疼痛程度,其中无痛:0分,剧烈疼痛:10分。同时对患者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评析

得到的数据均采用SPSS20.0加以处理,VAS评分用()描述,行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用(%)描述,行x2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表1 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

组别 VAS评分(分)并发症

实验组(n=52)3.26±0.20 4(7.69)

对照组(n=52)8.55±0.46 17(32.69)

t/x2值76.050410.0838

P值0.00000.0015

3 讨论

房间隔缺损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是当前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法,其具有广泛的适应症,且具有微创、术后恢复迅速、手术时间短等优势,无需任何体外循环的辅助即可顺利完成手术操作。但实施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引起的剧烈疼痛和并发症情况需要尽早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2]。综合护理与常规护理比较,其主要从术前、术后两方面进行优质护理,术前准备工作和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等,可保证手术顺利实施,提高手术成功率;术后病情观察、并发症护理、疼痛干预等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不适感,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进一步改善预后和生活质量[3-5]。

此次研究结果可知,对照组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实验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这充分说明综合护理应用于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护理中,有利于减轻疼痛,减小手术风险,预防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中普及推广。

参考文献:

[1]马娟娟.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护理方式探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2):144-145.

[2]付晓娟.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手术护理配合[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4,20(2):136.

[3]王丽.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手术护理配合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5):210-211.

[4]任杰平,陆燕弟,刘翠花等.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术的手术配合[J].全科护理,2015,34(10):925-926.

[5]胡林婕,于春霞,左红梅等.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及室间隔封堵术的手术配合[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5,1(4):74-76.

论文作者:代淑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2

标签:;  ;  ;  ;  ;  ;  ;  ;  

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护理要点分析论文_代淑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