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石性肠梗阻的影像诊断论文_杨曲江

胆石性肠梗阻的影像诊断论文_杨曲江

杨曲江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人民医院,甘肃兰州,730050

【摘要】目的:探讨胆结石性肠梗阻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例经手术与内镜确诊为胆结石性肠梗阻患者影像资料,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分析发现,所有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肠梗阻表现,经CT检查发现有8例见肠腔内异位结石,同时发现有3例显示肠腔内异位结石;经过MRI检查3例患者肠腔内均可发现异位结石,1患者消化道造影显示十二指肠充盈缺损,被误以为肿瘤性病变;在腹部平片检查中,并未发现胆囊区域有积气,7例CT影像可发现胆囊有积气、胆囊窝结构紊乱,其中还发现3例胆囊与十二指肠内气体相通,2例MRI显示胆囊与十二指肠间有高信号液体相通。结论:在胆石性肠梗阻腹部平片检查中,除确定肠梗阻外,仔细分析患者肠内阳性结石,有益于诊断,且CT与MRI均可明确诊断,两者价值相同。

【关键词】胆结石;肠梗阻;影像诊断

胆结石性肠梗阻是胆系结石经胆肠瘘进入到肠道内引起的一种肠梗阻。该种疾病发病因素非常特殊[1]。临床医师在诊断的时候如果只凭借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文探讨胆结石性肠梗阻的影像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9例经手术与内镜确诊为胆结石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例,女5例,患者年龄为60-84岁,平均年龄为(75.3±2.7)岁。所有患者均存在胆结石病史,在入院接受治疗的时候7例患者表现典型的机械性肠梗阻临床表现,2例表现为肠梗阻不典型性,继而接受胆结石治疗。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立卧位进行腹部平片检查,3例患者使用硫酸钡造影作消化道造影检查。6例患者进行CT检查,且使用的是GE Lightspeed 16排螺旋扫描机,层厚5 mm,螺距1.0-1.2,从患者的隔顶开始扫描,直至耻骨联合出分别进行平扫与增强扫描。扫描期间使用高压注射器以3 ml/s的流率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100m,在开始的时候注射28s后就进行动脉期扫描,65s后实行静脉期扫描。在患者进行MRI就检查的时候,有3例患者使用GE HDe 1.5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8通道相控表面线圈。扫描序列包括: T2WI采用呼吸触发脂肪抑制快速恢复自旋回波、T1WI采用屏气的双回波扰相梯度回波,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采用三维快速恢复快速回波脉冲序列。在对患者检查完毕后,分析患者的影像资料,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分析发现,所有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肠梗阻表现,经CT检查发现有8例见肠腔内异位结石,同时发现有3例显示肠腔内异位结石;经过MRI检查3例患者肠腔内均可发现异位结石,1患者消化道造影显示十二指肠充盈缺损,被误以为肿瘤性病变;在腹部平片检查中,并未发现胆囊区域有积气,7例CT影像可发现胆囊有积气、胆囊窝结构紊乱,其中还发现3例胆囊与十二指肠内气体相通,2例MRI显示胆囊与十二指肠间有高信号液体相通。

3.讨论

胆结石性肠梗阻主要由于胆系结石利用胆肠瘘进入到胃肠道引起机械性肠梗阻。其中最为常见的并发原因为胆囊十二指肠肠瘘。该类患者患病期间会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在胆囊与十二指肠粘连的时候,结石长时间受到压迫致使十二指肠壁缺血、穿孔以及坏死,由此而形成内瘘,倒是胆系结石进入到肠道,引发该种疾病。另外胆囊结肠瘘,胆囊胃瘘,少数患者经过内镜逆行胆管造影或经内镜切开取石引发并发症。这种情况引发疾病,可能是手术操作期间损伤括约肌,导致其收缩功能受到影响,致使胆结石通过较粗的胆结石进入到肠道。还有部分患者为胆管十二指肠。研究可发现,该种疾病常见于老年女性。在本次研究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可发现患者合并存在胆道、消化道疾病。同时也有文献记载报道,大约有一半的患者存在胆囊炎与胆结石病史,继而出现经常性的胆囊炎。在结石进入到瘘口排入肠道后,胆道症状可有效缓解,但是患者会表现出腹痛、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等肠梗阻症状。临床发现该种疾病具有间隙性的特点。针对这种情况,唯有在结石进入到远端肠管嵌塞肠腔后才产生完全性肠梗阻症状。

在检查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腹部平扫,可发现肠管积气积液以及扩张等肠梗阻情况,而这可作为判断肠梗阻的重要方式。在此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寻找是否存在胆系积气与肠腔结石的可以表象[2]。针对此,可发现肠梗阻患者,腹部平片检查可发现胆系内充盈气体;而胆囊结石患者在肠梗阻的时候,使用B超可发现胆囊结石有减少;老年患者急性胆囊炎临床表现突然消失或症状自行缓解,随后就会表现肠梗阻的情况。在临床诊断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这方面的因素,观察患者肠腔内是否有异位结石[3]。利用CT检查,可发现患者的特殊表现。即肠袢积气、积液、扩张;肠道内异位结石;胆囊或胆管内出现气体。肠腔异位结石是定性诊断的重要依据。临床研究发现,早期阶段应用MRI非常少。在MR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开始成为疾病诊断的有效技术方法。另外在检查的过程中,可发现B超检查具有无创、简单等优势,而且可以排除占位性病变,发现肠内结石回声,可协助诊断。腹部平片与B型超声检查相结合能够有效提高术前诊断率[4]。

综上所述,在胆石性肠梗阻腹部平片检查中,除确定肠梗阻外,仔细分析患者肠内阳性结石,有益于诊断,且CT与MRI均可明确诊断,两者价值相同。

【参考文献】

[1]徐长青,周沛林,刘余健,等.胆石性肠梗阻的影像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2,40(6):662-664.

[2]王均庆,郑庆华,陆风旗,等.多排螺旋CT在胆源性胆囊-十二指肠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5,14(7):585-589.

[3]张伟飞,汪政武.胆石性肠梗阻的CT诊断[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17(3):263-265.

[4]孙东辉,张继扬,万业达,等.多层螺旋CT在胆石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0,26(7):980-982.

通讯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梁家庄1号。

联系电话:13893229306

论文作者:杨曲江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3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7

标签:;  ;  ;  ;  ;  ;  ;  ;  

胆石性肠梗阻的影像诊断论文_杨曲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