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反应和相关因素在他汀类药物的分析论文_魏敏,马玉清

不良反应和相关因素在他汀类药物的分析论文_魏敏,马玉清

(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 宁夏 石嘴山 7530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相关的因素,从而为临床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我院出现他汀类药物应用不良反应患者63例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63例患者出现他汀药物应用的不良反应中21例患者为肌肉系统,13例患者为消化系统,16例患者为皮肤系统,其他系统患者13例,其比率依次分别为33.3%、20.6%、25.4%、20.6%,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中药物配伍不当导致的患者14例、用药剂量或者用法不当所致患者40例,药物自身因素导致患者9例,其比率依次分别为22.2%、63.5%、14.3%。结论:在他汀类药物的应用过程中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分析显示要重视其不良反应,并且采取积极的措施,对不良反应进行控制,从而保证药物应用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不良反应;他汀类药物;配伍反应

【中图分类号】R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7-0173-02

他汀类药物作为一类羟甲基物二酰辅酶A的还原性酶抑制剂,对细胞内的胆固醇的合成有很好的降低作用,在血脂、炎症以及抗血栓过程中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在降脂中应用较多,并且死亡事件发生较多,安全性受到很大关注[1]。本研究对一段时间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出现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相关因素和情况进行归纳探究,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对此做相关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我院出现他汀类药物应用不良反应患者63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6例,其年龄在24~77岁,平均年龄为53.8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包含他汀药物的单用、合用处方数量以及累及器官系统情况,同时对不良反应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建立相应的对比分析数据库。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

本研究中的研究样本基础资料和观察指标均结合SPSS21.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表示。

2.结果

63例患者出现他汀药物应用的不良反应中21例患者为肌肉系统,13例患者为消化系统,16例患者为皮肤系统,其他系统患者13例,其比率依次分别为33.3%、20.6%、25.4%、20.6%,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中药物配伍不当导致的患者14例、用药剂量或者用法不当所致患者40例,药物自身因素导致患者9例,其比率依次分别为22.2%、63.5%、14.3%。

3.讨论

他汀类药物作为降脂的有效药物,在冠心病的预防重也有较好效果,同时在药物剂量的增加应用的同时,对患者也会带来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其发生几率一直居高不下,不良反应的出现与药物剂量密切相关,因此在应用中做好药物剂量的调整非常重要,同时药物使用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在确定患者的不良反应没有出现前,结合相应的药物剂量调整,减少患者所承受的风险[2]。在患者进行合理用药之前要密切关注患者情况,同时签署相应的药物应用知情同意书,在应用期间要严格按照治疗指南进行患者临床表现、安全性以及合理性进行控制。在他汀类药物应用的不良反应因素影响中主要包含药物应用剂量、不同药物应用的相互作用,例如辉瑞公司生产的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剂量为0.4mg,每天应用一次,大量使用他汀类药物虽然能够有效降低胆固醇含量,但是不良反应发生率却会有显著的增加,FDA在2008年已经发出过相关警告,他汀类药物的应用剂量不可超过80mg,同时避免出现较大的肌肉损伤,辛伐他汀类药物的应用要结合肾功能衰竭想象进行药物的严格控制[3]。他汀药物的口服吸收率较高,同时其他药物的配合应用治疗能够错开药物应用的作用时间,同时能够有效减少不同药物应用的吸收峰,多倍肝脏微粒体吸收,同时多数他汀类药物为肝细胞代谢,在他汀类药物应用需要避开其他肝细胞代谢的药物同时使用,并且采用CYP3A4抑制使用时需要结合普伐他汀进行应用,不然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4]。普伐他汀药物和环保霉素A的联合应用也会降低他汀类药物的清除,从而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脂角度分析,他汀类药物和贝特类药物的联合应用其降脂效果更加,在使用过程中患者采用两种药物联合应用部分患者出现横纹肌的溶解,辛伐他汀药物的应用中,很容易导致不良反应很容易出现相互作用的同类药物。

在他汀类药物的应用期间,对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的老年患者、糖尿病患者以及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要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治疗前询问清楚患者的疾病史,并且密切关注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症状,对于出现肌病的患者要及时停药,同时对肌酸激酶水平进行监测和查询[5]。患者在治疗期间还要定期检查其肝功能,并且出现异常的患者要及时停药。在药物治疗期间要做好肝功能的定期检查,阿托伐他汀药物是目前最安全的他汀类药物,具有较好的降胆固醇作用。在治疗过程中主治医师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药物的合理选择,并且采取联合药物应用,明确集中药物的作用机理以及作用时间,从而最大程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烟酸复合制剂联合他汀类药物的应用作为目前最适合高脂血症的药物。他汀类药物主要对于对冠心病的预防和血脂异常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加大药物剂量能够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同时降低肌肉系统以及肝脏系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在使用过程中结合其推荐使用剂量,同时按照推荐剂量的服用时间,确定无不良反应再增加药物应用剂量。

本研究中,63例患者出现他汀药物应用的不良反应中21例患者为肌肉系统,13例患者为消化系统,16例患者为皮肤系统,其他系统患者13例;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中药物配伍不当导致的患者14例、用药剂量或者用法不当所致患者40例,药物自身因素导致患者9例。结论:在他汀类药物的应用过程中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分析显示要重视其不良反应,并且采取积极的措施,对不良反应进行控制,从而保证药物应用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参考文献】

[1]毛园园.影响冠心病患者高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08(23):152-154.

[2]魏文康.他汀类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依从性相关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1,17(01):53-54+59.

[3]冯婧.他汀类药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及其基于基因多态性的不良反应的系统评价[D].重庆医科大学,2015.

[4]娄莹,李彦,张晓星,刘玉清,李一石.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分析[A].中国毒理学会、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毒理学会第六届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摘要[C].中国毒理学会、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2.

[5]赵玫,赵正党,史瑾,陈艳丽,李红,邹德玲,马淑梅,李晓东,赵传胜.以他汀类为基础的降脂药物联合应用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0,60(05):349-351.

[6]冯婧.他汀类药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及其基于基因多态性的不良反应的系统评价[D].重庆医科大学,2015.

论文作者:魏敏,马玉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6月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3

标签:;  ;  ;  ;  ;  ;  ;  ;  

不良反应和相关因素在他汀类药物的分析论文_魏敏,马玉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