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围海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700
摘要:水利工程的全面建设能够使得水资源的整体分配与利用更为合理。无论是从经济的角度还是环境的角度。我们都需要对水资源进行全面性的保护。尤其是在进行大型工程的建设中,各种施工不仅会破坏原本的生态环境,还会造成一定的污染。很多水利工程在建设时会对区域的水循环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十分关键。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生态环境;影响
1水利工程建设严重影响当地生态环境的表现
1.1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主要是围绕自然界中的地上水和地下水来进行的。只有修建如堤坝、水闸、进水口、渠道、渡槽等基础设施,才能控制水流,实现其目的。其施工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许多工程的修建以牺牲河流本身的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人为性的截流或河流改造,使其原本的流速、流向、水深发生改变,导致其中的泥沙含量、水质和水温变化,对河流中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威胁。工程施工对河流水质污染尤为严重。施工大量的废水、污水涌入河流,而水库的修建又阻碍了河水的流通性。在日光长时间照射下,水中鱼类及微生物等死亡产生的有害物质,不易被稀释分解,沉入水库底部或依附于岩石夹缝中,久而久之就会对河流水质造成污染,通过外渗对周围农田和地下水源造成影响,对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水造成严重威胁。
1.2对周边地质环境的影响
水利施工过程中,对原有地貌状态和地质结构会造成影响。比如在对石料的开采中,岩土剥离后就会加速岩石的风化,进而将会发生水土流失,甚至出现泥石流;在开挖基坑与陡峭高坡时,其岩土体将会产生临空面以及卸荷裂隙,可造成滑动破坏;若施工现场清理不好,弃石乱堆放,会引发泥石流等;基坑排水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地面塌陷等。对陆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工程施工期间,水体周围的大片土地需做平整和清理,难免对陆地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大量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此外,水库蓄水将对周边的土地造成侵害。当蓄水量超过一定值,水库的水会渗入地下或渗出堤坝,对周边农田造成冲击,导致土壤含水量甚至 PH 值发生变化,以致作物长期被水源浸泡,从而影响其产量与品质。最严重的大规模移民和大片土地被淹没。在被征用的区域,大批原住居民搬离原址,大片农田被淹没,人民群众赖以生存及生活生产方式被迫改变。虽然政府给予了妥善的安置,但在这块陆地区域内,所承受的破坏性伤害是真实存在的且难以恢复的。
1.3对人群的影响
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开展还必然会对于周围人群带来较大的威胁和干扰,尤其是对于相关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区域,具体居民必然会受到较大的干扰,出于施工建设的需求以及相关安全方面的考虑,应该尽量促使相关人群进行迁移,其带来的问题可以说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在一些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中,其对于周围人群带来的威胁更是比较突出的。比如在三峡大坝的修建过程中,其就涉及到了 25 个县市区的迁移工作,对于周围人群带来的影响也就自然是比较大,并且随之也就会对于周围这些县市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威胁,需要进行全盘考虑。
1.4对局部气候条件的影响
在大中型水库和灌溉蓄水的过程中,河流被截流,大量的水被聚集,通过阳光直射,水面的蒸发量会逐渐加大,从而出现降雨;在水库低温效应作用下,水库周边的降雨量和频率会大于库区上空,在冬季则更为明显。当蓄水时,库区内大量的积水会促进空气湿度的变化,从而改变了当地物种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例如一些对温度和湿度较为敏感的鸟类,将迫使其迁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降低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不良影响的策略
2.1完善水利工程环境规划与设计
在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体设计环节,应着重考虑项目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深远影响,提前做好各类预案,以环境可承载能力为设计的基本前提,在河流的截流、土地的淹没、居民的迁移安置等方面慎重考虑,重点做好迁移居民的宣传工作。在施工中,做到废物、废料异地掩埋,污水、废水不直接排放;同时还要做好防尘、大气污染等方面的工作,施工物料的运输、存放和使用中加强管理;施工完毕后,要注重恢复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使原有的生态链条继续良好运转。
2.2施工体系科学化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施工体系的科学化主要包括科学的规划施工布局和生态施工。对工程系统的内容如施工的范围、环保要求等了如指掌,并按照环保要求对施工环境、工程所占土地、蓄水量等进行综合测评,规划出科学、合理、环保、安全的施工方案。
2.3更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理念
2.3.1环境保护理念
水利规划中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重要的位置,这是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过去在水利规划建设中也关注环境保护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的专题论证等工作,但水利发展与环境保护面临着新的矛盾。如水电站的陆续开发,提供了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电力保障,同时对流域防洪、航运、供水、灌溉等方面具有显著效益,对促进河流上下游相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带来了极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但水电站的开发对河流的水生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如水电站开发形成的库区淹没了部分产卵场、大型水库下泄低温水改变了河流原有水温规律、水电站调度改变了水文节律、大坝阻隔了鱼类徊游通道等。针对水利发展与环境保护所面临的新问题,从规划的角度,一要在规划阶段将环境保护融人到规划方案中,既要考虑流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要适应水资源、水生生物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二要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或缓解方案。
2.3.2节水高效利用理念
节水高效利用与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的,由于水资源的高效利用,相对地减少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能有效地缓解水与生态之间关系的恶化,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城市水利规划中,传统规划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排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往往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从节水高效利用水资源角度,水利规划应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以“’漫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跨流域调水工程要充分尊重河流水系的自然格局,决不可超量调水,缺水地区要以节水高效利用水资源作为主要解决途径。
结束语
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环境危机,当前全世界都非常重视环境问题。人们不断开采自然资源的同时也在思考,怎样才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尽量不破坏生态环境,重新建立新的生态平衡状态。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是人对自然改造和影响的一个缩影。我们要坚持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工程建设同步进行,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不能以生态为代价寻求经济发展,水利工程负有保护生态的义务。在进行水利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用科学的发展观和生态观来看待问题,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处理水资源利用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水资源科学利用,水利工程合理发展,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综述[J].杨海.海河水利,2017(S1).
[2] 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J]. 刘春福 . 河南科技,2017(17).
[3] 刍议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J]. 蒋为洲,肖清平 . 建筑知识,2017(05).
论文作者:周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0
标签:生态环境论文; 水利论文; 河流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水资源论文; 水库论文; 《建筑模拟》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