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在中国传统道德中的基本核心_爱国主义论文

爱国主义在中国传统道德中的基本核心_爱国主义论文

中华传统道德中爱国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核,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爱国主义论文,中华论文,内核论文,道德论文,传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五千多年来,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对人的是非功过进行评论和衡量的重要尺度,也是历史对人物盖棺定论的重要依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世纪里,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必须思辨、明晰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深入、系统地学习我国传统道德中爱国主义的伟大思想。

一、真正的爱国主义者必须忠于国家

忠于国家是对每一位真正的爱国者的基本要求,是爱国主义的核心内容,爱国主义的其它内容都是围绕这个核心内容而展开。传统道德把“忠”看得很高,视为至高无上,即“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人之所履,莫大于忠。”意即天地之间、宇宙之间、人世之间、没有比忠更重要的了。后人把我国传统美德的精华概括为“忠孝、仁爱、礼仪、廉耻”,八个字,忠摆在第一位。固然,传统道德关于“忠”的论述有其糟粕一面,即忠于君主帝王;但也有其精华一面,即忠于国家、忠于人民;这一方面传统道德有许多精彩的论述,应予以继承和发扬。

关于“忠”的意义,《忠经》明确指出:“为国之本、何莫由忠”这句话言简意赅,昭示世人:对一个国家来说没有比人民的忠心更为重要的。传统道德认为,对国家忠既是人人应尽的责任,也是义务。国家、家庭和个人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这种唇齿相依、生死与共的关系揭示了下列两点:一是家庭、个人的命运取决于国家的兴旺。国兴则民康,国破则家亡。从这个角度讲,人人都有责任尽忠,将国家大事办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指的就是每个人都有尽忠爱国的责任。二是无国就无家、无家就无身,古人云:“非国家无自存”。从这个角度讲,人人都有尽忠报国的义务。“忠于国,皆报恩之大义也”,强调了国家有恩于个人,忠于国家是报国之举,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就“忠”的内涵而言,传统道德强调两条:首先,“忠者也,一其心之谓也”。忠即专一,无二心。尽忠爱国即一心一意用全身心地热爱并效力于祖国。其次,“临患不忘国,忠也。”意即忠就是当国家处于危难时刻,应义无返顾地、毫不犹豫地站在国家一边,时刻不忘国家的危难,为排除国家的危难,虽死不惜。和平时期不忘国,容易做到。当国家处于危难时刻,或遇内部奸贼作乱,或遭外敌武装侵略时,要做到不忘国、不背异国家,而是同国家同患难、共拼搏并非易事。因而,对每个人是严峻的考验,能否做到“临患不忘国”,是衡量忠不忠的主要尺度,也是真爱国和假爱国的试金石。

二、真正的爱国主义者必须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忠”必然“公”。“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全身心地为国家服务必然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对一个国家来说,“公”与“忠”都具有头等重要的战略意义。忠是“为国之本”,公则是“治国之本”。“治国之道万端,所以行之在一,一在何?曰‘公’而已矣。”即:治理国家或把国家治理好,方法有千万条,归根到底最有效的方法是“公”。《吕氏春秋》指出:“尝试观于上志,有得天下者在公矣。其得之以公,其失之必以偏”。朱熹的分析更是入骨三分,他指出:“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畏服。若不公,便是宰相,做来做去,也只是个没下捎”。传统道德强调:“公”作为治国之本,人人都要做到、特别是为官者更必须严格遵循。《吕氏春秋》指出:“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意即;历史上凡是把国家治理得很好的贤明君主,都是把公字放在首位。《史记》指出:“极身无二虑,尽公而不顾私”,即为官者必须把自己置于毫无私心杂念,一心一意尽公的意境。刘向指出:“至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门则不言贷利”,即人在官场就要办国家大事,不许在官场却去做私家的事。“公”之所以是最有效的治国方法,原因有二:

其一、民心向背直接关系到国家盛衰、兴亡。“天下唯公足以服人”。一则“公”体现了公正,大家都信服;二则“公”体现了公平,大家都愿接受。做到了公正与公平,自然可争得民心。正如《淮南子》所曰:“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只要你行文处世,公平公正,话不用多说,只说一句,就会有千万人齐心听从你,支持你的工作。为此先哲告诫:“为政当以公平正大行之,是非毁誉,皆所不恤。不欲曲徇人情,使人誉悦,则失公正之体,非君子之道也。”这里着重强调为官者必须坚持公正公平的原则,不应顾忌遭人诋毁而放弃原则,更不应为了取悦个别人而放弃这个原则。

其二、惟有公,才能缓解人民内部矛盾、稳定政局。韩非子指出:“私义行则乱,公义行则治”,即私心泛滥,国家必然大乱,公心盛行,国家自然太平。古人关于这个思想有过许多精彩的论述。吕坤指出:“若自朝堂以至周里,只把持得‘公’字定,便自天清地宁、政清讼息;只一个‘私’字,就攘得不成世界。”意即假如从朝廷到民间,从当官的到老百姓,大家都以国家利益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天下自然就会太平,政治就会清廉,民间诉讼案件就会降低到无。相反,一个私字就可以把世界扰得不成样子。《吕氏春秋》指出:“公则天下平矣,平得于公,”意即以公治国,天下就会太平,天下太平来自大公无私,来自大家都把国家利益摆在首位。刘鹗说得很白:“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这些论述都说明以公治国,天下才能太平。

与公相反,私则乱。吕坤曰:“克一个公己公人心,便是吴越一家,任一个自私自利心,便是父子仇雠”。这段话讲的就是,“公”可以化解矛盾,私则激化矛盾。树立大公无私的思想,多关心他人,即使像吴、越这样互不两立的国家也会亲如一家;如果让私心放任自流,既是亲如父子,也会反目成仇。因此,传统道德把“公”、“私”观作为区别君子和小人、人与鬼的主要依据。朱熹指出:“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意即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在于君子好公,把国家的利益摆在首位;小人营私,把个人利益摆在首位。吕坤指出:“公私两字,是宇宙的人鬼关”即是人是鬼要看走的是“公”与“私”的哪道关。走的是大公无私、把国家利益摆在首位的这道关,便是人;相反,走的是背公营私这道关,便是鬼。

三、真正的爱国主义者必须义为上,有一股浩然正气

淮南子曰:“国无义,虽大必亡”意即一个国家如果人人都无义,见到有利于国家强盛的现象,不是坚决地去捍卫,遇到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不坚决地进行斗争,那么,尽管这个国家幅员广大,人口众多,也早晚会灭亡。足见,义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因而,传统道德极为重视,《论语》一书提到义24次,《孟子》一书则高达108次,一致强调义是君子必备即爱国主义者必备的品德。刘宗周曰:“学莫先于义利之辨”意即学会做人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明辨什么是义。邵雍曰:“君子尚义,小人尚利”;王符曰:“圣人之所尚者义也”墨子则把义视为人和兽区别之所在,“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何为义?朱熹曰:“义者宜也”。宜即适宜。或曰“义者中也”。中即适中。“适宜”、“适中”指的是该做的就坚决去做,不该做的就坚决不做。那么,什么属于该做,什么属于不该做?管子曰:“非吾仪,虽利不为;非吾当,虽利不行;非吾道、虽利不取。”墨子曰:“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胡宏集》指出:“一身之利勿谋也,而利天下者则谋之,一时之利勿谋也,而利万世者则谋之。”可见,“利人”、“利天下”、“利万世”就坚定地去做,否则,就坚决“不为”、“不行”、“不取”,这就是义。

义体现了大公无私的精神。古人说:“义与利,只是个公与私也”。但,义虽然体现公,义与公毕竟是两个概念,各有其自身的特殊含义,不能相互替代。二者的区别是:

1、“公”属于理念范畴,“义”属于实践范畴。如果说“胸怀天下,公忠为国”是爱国主义思想的最高境界,那么,“义”便是爱国主义行动的最高表现。义是一种强烈的行为趋向,它凝聚着勇敢精神和牺牲精神,时时处处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利益,为了国家、为了人民牺牲生命亦所不惜。

2、以公治国强调人人都应该克服私心杂念,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义则强调在捍卫国家利益的行为过程中,人人都要有勇敢精神和牺牲精神。换句话说,义具有一种属性,即它的实现需要具有无所畏惧的胆略和牺牲精神,没有这种胆略和精神就不能行义。“见义勇为”这句话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个属性。

3、以公治国偏重于通过个人的修养、树立公心,规范自己的行为;义则偏重于通过浩然正气,为捍卫国家利益而斗争。何谓浩然正气?如何形成?孟子曰:“其为气也,至大至刚……”。“大”和“刚”是什么含义?孟子没有阐明。《工程集》作了脚注,“大则无所不在,刚则无所不屈”。意思就是:浩然正气就是天地间的正气,它充塞于宇宙之间,刚毅无比,坚不可摧。至于浩然正气的形成,孟子曰“其为气也,配义与道”。只有大义才能产生凛然浩气。

四、真正的爱国主义者,必须清廉以正风

韩非子曰:“所谓廉者,必生死之命也,轻恬资财也”即所谓清廉就是注重大节,轻视钱财。徐之瑞曰:“尚廉,谓甘心淡薄,绝意纷华,不纳雹苴,不受贿赂,行无请谒,身远嫌疑,饮食宴会,稍以非义,皆谢却之。”全句的要点在于:“不纳”、“不受”、“不吃”简言之,清廉就是不纳礼物,不受贿赂,不吃吃喝喝。用孟子的话说:不该取不取就是廉,不该取而取就是不廉,可以取也可以不取,在这种情况下,孟子主张也不该取,取了就会伤廉。《薛文公从政明言》卷,将廉分为三类:“世之廉者有三,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有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有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见理明而不妄取,无所为而然,上也;尚名节而不苟取,猖介之士,其次也;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则勉强而然,斯又为次也。”

爱国主义者之所以必须具备清廉这一素质乃是因为清廉与否关系到国家的兴衰。管子曰:“礼仪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句中的“维”是指系物的绳子,“张”是指紧,“四维不张”是系物的绳子绑得不紧。全句的意思是:礼仪廉耻是支撑国家的四根柱子,四根柱子不坚立挺拔,国家就会灭亡。因为不廉有两个恶果:第一,不廉是不该取而取,那么取谁的?一是取国家的,贪污公款、挥霍公款等等,很明显是挖国家的墙脚,破坏国家建设。二是取民间的,索贿、受贿等等,必然带来怨声载道,产生不稳定的因素。这两种情况均危及国家。第二,不廉会导致政治腐败、风气不正。王永吉曰:“大臣不廉、无以率下,则小臣必污,小臣不廉,无以治民,则风俗必败”。就是说当大官的不廉洁,不能起表率作用,当小官的必贪污,当小官的不廉洁、不能带动民众,社会民俗必然不正。

风气不正必然带来严重后果!王安石指出:“风俗之变,迁染民志,关之盛衰不可不慎也”。意思是说:社会风气的变化,会感染、影响乃至改变民众意志和志气,关系到国家的盛衰,不能不认真对待。苏轼则说得更尖锐:“人之寿夭在元气,国之长短在风俗”。就是说,人的寿命在于元气的足弱,国家的盛衰存亡在于社会风气的好坏。《资治通鉴》概括地指出:“风俗之天下之大事也”。鉴于不正之风对国家的破坏性极大,因而,传统道德一再强调树立廉正风气以维护国家利益。明史指出:“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意即寻找治理国家的道理,最关键的第一步就是树立廉正的社会风气。王安石指出:“安利之要不在它,在于正风俗而已。”意即国家稳定与富裕的要决不在于其他,而在于树立廉正的风俗。通过倡导清正廉洁可以矫正不正的社会风气。《中经》提到:“明能正俗”,就是这个意思。

要做到清正廉洁,传统道德强调必须知耻。知耻才能做到有所不为。顾炎武指出:“人之不廉……皆原生于耻也”。无耻则无所不为。石成金指出:“如知耻则洁己励行,思学正人,所为皆光明正大。如不知耻则事事反之。”康有为曰:“人之所不为,皆赖有耻心,如无耻心,则无事不可为矣。”知耻和无耻不仅是个人品德修养的重大问题,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形象。顾炎武曰:“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官吏和读书人的无耻不仅是个人的耻辱,而且也是国家的耻辱。龚自珍曰:“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大家都有羞耻心,国家就永远不会蒙受耻辱。因为知耻才能廉明、国家才能强盛,因而传统道德强调“养民知耻”,爱国者更应把知耻廉正作为座右铭。

上述四个方面,是传统道德中爱国主义思想的精华和内核。要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首先必须把握其精华和内核。

标签:;  ;  ;  

爱国主义在中国传统道德中的基本核心_爱国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