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与治疗论文_谭国姣

衡东县人民医院一内科 湖南衡东 421400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32例,将有冠心病、高血压或者心肌病等其他病症的患者68例分为对照组,无以上病症的6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在两组患者入院就诊的30min之内测定心肌肌钙蛋白含量,并且测定肌酸激酶MB同工酶指标。在后续治疗中将观察组的患者分为观察Ⅰ组32例、和观察Ⅱ组32例。接受常规的吸氧、抗血小板、利尿、调脂等常规治疗后,观察Ⅰ组采用血塞通治疗,观察Ⅱ组采用硝酸甘油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肌肌钙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心肌肌钙蛋白含量检测灵敏度明显高于肌酸激酶MB同功酶。观察Ⅰ组采用血塞通治疗的总效明显优于采用硝酸甘油治疗的观察Ⅱ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的各个实验指标结合临床诊断对于在急症中快速准确诊断老年急性心力衰竭病症有利,无冠心病等病史的患者在常规治疗后配合血塞通治疗,疗效较为可靠。

关键词:;老年;急性;心力衰竭;诊断

心力衰竭是一组综合征,可能由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引起。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困难,无力导致体力活动受限和水肿[1]。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最终阶段往往是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就诊时往往难以及时提供完整的疾病病例,为及时准确地诊断造成了巨大的困难,此时必须借助实验室检查指标[2]。本研究探究了我院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132例的诊断方法和心得,为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有冠心病、高血压或者心肌病等其他病症的患者68例(男41例,女27例)分为对照组,年龄61~87岁,平均年龄68.3岁。患者中冠心病为28例,肺心病为9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3例,心肌病8例。无以上病症的6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男44例,女20例),年龄63~89岁,平均年龄69.1岁。观察组在后续的治疗中分为观察Ⅰ组32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63~87岁,平均年龄67.9岁;观察Ⅱ组32例(男23例,女9例),年龄64~88岁,平均年龄67.9岁。比较各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1、指标测定。及时为就诊后的所有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包括血气分析,抽取2ml桡动脉血液,检查其动脉氧气分压和二氧化碳的分压。再抽取4ml静脉血,离心处理15min(1600r/min),取上清液。用金标免疫分析法检测心肌肌钙蛋白含量,统计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水平。

2、血塞通和硝酸甘油治疗。

观察组在接受相同的常规吸氧、扩张血管、利尿、调脂、防猝死等治疗后,观察Ⅰ组32例采取血塞通治疗,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稀释4ml血塞通,静脉注射,1次/d,观察Ⅱ组32例每天注射硝酸甘油3ml[3]。治疗疗程为3天。

1.3 评价指标

显效: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心功能分级降低2级以上;有效: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症状部分消失,心功能分级降低1级,无效: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总效=显著+有效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 来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比较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心肌肌钙蛋白含量临床指标见表1所示,两组数据比较,可以看出对照组测定量为(0.17±0.11)ng/L,明显高于观察组(0.016±0.004)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心肌肌钙蛋白含量临床指标

3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迈向老龄化,老年急性心力衰竭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4]。临床的及时检测和治疗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存活率。

从病理学来看,心肌的收缩功能受损多是因为原发性的心肌受损或者心脏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可由例如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肌炎、高血压等疾病引起[5]。

肌钙蛋白是肌肉收缩的调节蛋白,心肌肌钙蛋白为主要的检测指标。心肌肌钙蛋白的含量属于特异性的心脏抗原[6]。可以反映心肌细胞受损的程度。本文研究发现,对照组的心肌肌钙蛋白含量明显高于观察组,符合患者的症状。对照组进行金标免疫法指标检测的结果显示心肌肌钙蛋白含量的灵敏度明显高于肌酸激酶MB同功酶,说明应用金标检疫法进行检测并选取心肌肌钙蛋白作为关键检测指标很关键。

老年患者耐药性低,应探寻更为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治疗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本研究将无高血压等病情的患者分为观察Ⅰ组和观察Ⅱ组,分别采取血塞通治疗和注射硝酸甘油(具有血管扩张功能)。根据统计结果,治疗后观察Ⅰ组总效明显优于观察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血塞通对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血塞通对于有高血压等病症的患者是否具有同样显著的疗效还有待继续研究。

综上所述,急诊诊断时结合心力衰竭的各项实验指标有利于快速确定病因。常规治疗结合血塞通的治疗方法,对于无其他病症的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由于老年急性心力衰竭具有多样性的临床特点,应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 乐明辉. 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指标的临床观察[J]. 当代医学,2013,19(33):76-77

[2] 贺延奇,刘会轩,等. 12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总结[J]. 临床研究,2013,11(25):480-480.

[3] 高志益,陈伟,等.微创手术治疗儿童疝气对提高术后恢复及其效果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1):60-61.

[4] 殷丽颖 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方式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5,3(27):128-129.

[5] 苏文亭 血清肝功能指标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

论文作者:谭国姣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5

标签:;  ;  ;  ;  ;  ;  ;  ;  

探讨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与治疗论文_谭国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