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蒙阴县第一实验小学 27620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句话告诉我们,语文课程的核心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而学习的方法就是在实践中历练。然而,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还不能很好地利用文本资源设计实践语用的内容,也缺少实践语用的有效方法。
那么,如何找准语用的“点”,落实语用的“法”呢?以下是我在实际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一、立足教材,找准语用的“点”
语文教材既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又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凭借。钻研教材时,我们应该善于发现文本中的语文因素,从教材中精准的用词、多变的句式、生动的描述、巧妙的构思等方面入手,找准语言文字训练的“点”。
1.从重点字词入手
如:《泊船瓜洲》中的“绿”字,《景阳冈》中的“挨”字,这两个字都用得十分绝妙。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以这样的字词作为抓手,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世界,让学生在体会文本人文美的同时,感受汉语独特的魅力。
2.从修辞手法入手
现行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不仅浓缩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而且常常巧妙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使文章更优美生动,在语言表达上颇具特色。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些读写训练点进行句式训练。
3.从表达方法入手
学习作者在文章中的表达方法,也是很好的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课文《花钟》(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中有一段描写花开的部分,作者按照时间的顺序,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九种花开的情形,不同的表达让我们感受到各种花的不同姿态、不同性情。学习这一课时,我们就可以把这一部分作为重点,引导学生读中学写,读写结合,在实践中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掌握相应的表达方法。
除了以上几种,我还常从课题、生字词、特殊的标点符号、语言的空白点以及故事情节发展的矛盾处等方面入手,在把握准各学段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真分析、钻研教材,找准每一课语言文字训练的“点”。
二、多管齐下,落实语用的“法”
叶圣陶老先生说:“所谓训练,当然不只是教学生拿起书来读,提起笔来写,就算了事,必须讲求方法。”(《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可见,只有训练得法,才能真正实现语言文字训练的扎实有效。教学中,我常采用诵读、比较词句、概括、复述、仿写等方法来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以此来培养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1.以读为本,在诵读中培养语感,丰富语言的积累
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少”字的含义其实有二:一是读的少,二是记住的少。可见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多读多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诵读多了,好的语感自然就有了,还可以积累大量的语言,为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形成语言能力做好储备。所以,诵读是语言训练最基本的方式,也是丰富语言积累的重要方法。
2.删减替换,在比较中体会语言的精准生动
如:特级教师王崧舟教学《荷花》(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一课时,就采用了“换词”的方法来引导学生领悟“冒”字的内涵。
3.把握主旨,在概括复述中形成自己的语言能力
引导学生提炼一篇课文、一个段落的主要意思,可以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概括时,学生往往出现无重点、偏离主旨或者直接用复述来替代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我认为可以从课题、中心句、关键词、串联各段段意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来概括。
4.因势利导,在仿写中实现“理解——积累——运用”的迁移
“仿写”是我们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急于求成、一蹴而就,忽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使孩子们在仿写中陷入了迷茫。
我执教《桂林山水》一课时,在引领学生理解了“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这句话后,便让学生试着仿写,结果教室里一片寂静。几分钟后,我意识到孩子们“无从下手”,便做了如下处理:
教学片断:
师:漓江的水清得还可以怎么样呢?
生思考片刻:清得可以看见水中的小鱼小虾。
师:水中的小鱼小虾在干什么呢?
生:在游泳。
师:孩子们,放飞你们想象的翅膀,把小鱼、小虾也当做人来写吧!
(学生想象、思考)
生1: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水中的小鱼小虾在玩耍嬉戏。
生2: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小鱼小虾在追逐打闹。
生3: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小鱼小虾在窃窃私语。
师:说得真好!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相信以后在你们的文章中也能够看到像这样生动、优美的语句。
就这样,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孩子们迷茫时我及时给予他们一个“抓手”,整个过程我欣喜地看到学生的语言在慢慢发展,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在一点点提高,也实现了“理解——积累——运用”的迁移。这种阶梯式的训练,由易到难,由扶到放,让学生享受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成功快乐。
论文作者:包美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1月总第18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0
标签:语言论文; 语言文字论文; 漓江论文; 小虾论文; 学生论文; 方法论文; 小鱼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6年1月总第18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