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0例临床体会论文_冯利民

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大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028300

摘要: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2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将2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情况、手术诊疗指标、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负重时间及住院时间都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能有效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康复,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股骨间粗隆骨折;应用研究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股骨颈小粗隆和基底之间的骨折,该部位血运相比其他部位更为丰富,一旦骨折愈合不良即会发生股骨头坏死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治疗是股骨粗隆间骨折最为有效的治疗方式,但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有所差异,本文将两种不同术式应用于临床中,现将应用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2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13例,女7例,年龄在34-75岁之间,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将20例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都自愿参加本文实验。观察组12例,男8例,女4例,平均年龄(55.2±2.1)岁,骨折至入院时间2-9h之间,平均时间(5.6±0.5)h,骨折因素中交通意外3例,暴力击打2例,摔倒4例,高空坠落3例,右肢骨折者7例,左肢骨折者5例,股骨骨折Evarts分型中Ⅳ型2例,Ⅱ型4例,Ⅲ型6例。对照组8例,男5例,女3例,平均年龄(54.7±2.6)岁,骨折至入院时间4-10h之间,平均时间(5.3±0.7)h,骨折因素中交通意外2例,暴力击打1例,摔倒3例,高空坠落2例,右肢骨折者5例,左肢骨折者3例,股骨骨折Evarts分型中Ⅳ型1例,Ⅱ型2例,Ⅲ型5例,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手术方法 对照组给予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患者麻醉完成后,选择大腿外侧做一5cm左右的切口,确保骨折部位完全暴露于术野中,利用复位钳对骨折进行复位,复位完成后给予克氏针进行内固定,随后将内固定钢板紧贴骨折内外侧,使用锁定螺钉将内固定钢板固定,钢板内固定完成后逐层缝合,常规放置引流管和使用抗菌药物[1]。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情况、手术诊疗指标、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根据患者术后骨折部位疼痛、X线片检查结果及骨痂形成情况等,判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患者术后骨折部位无压痛,手指轻轻叩击骨折部位亦无疼痛,X线片检查未见骨折线,骨折断端有连续性骨痂形成,患者能独立行走3min以上,即可判断为骨折完全愈合[2]。手术诊疗指标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术后随访6个月,采用Hariss量表评价髋关节功能,该量表共包括主诉疼痛、功能及活动范围三个分量表,主诉疼痛分量表分为六级,功能分量表包括日常活动、步态、行走辅助、距离及畸形,活动范围分量表包括前屈、外展、伸展外旋、伸展内旋及内收,Harris量表评分低于60分表示差,61-75分表示可,76-90分表示良,高于90分表示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股骨头坏死、感染、肢体缩短、髋内翻、深静脉血栓、内固定松动和髋部疼痛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越低说明术式安全性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分别采用t检验和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康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78.6±4.1)min,术中出血量为(164.7±10.2)ml,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80.2±3.5)min,术中出血量为(159.9±14.3)ml,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负重时间及住院时间都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比较

3讨论

手术治疗是股骨粗隆间骨折最为有效的治疗方式,临床常用的手术方式包括外固定术、髓内钉术、锁定钢板术及螺钉内固定术等,不同术式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有所差异,为探寻不同术式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将两种临床常用的术式应用我院收治的患者治疗中,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骨折愈合时间、负重时间及住院时间都更低,说明观察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更优,且观察组术后髋关节Hariss量表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之所以获得更优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源于该术式不需攻丝,从而减少对骨膜的损伤,有助于术后骨折部位血运和骨折愈合,另外,该内固定术的锁定效果更好,尤其是存在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可现在增加锁定把持力,减少锁定过程的剪切力,从而避免术后可能出现的股骨头旋转、髋内翻等严重并发症[3]。综上所述,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能有效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康复,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邓庚德.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21):10-12.

[2]郭涛,张亚奎,张星火,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J].河北医学,2016,22(1):10-13.

[3]行斌斌,贾本让,郭宇宁.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体会[J].中国实用医刊,2016,13(1):18-19.

论文作者:冯利民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

标签:;  ;  ;  ;  ;  ;  ;  ;  

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0例临床体会论文_冯利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