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语文学习应重视利用三大文本资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大论文,新课标论文,语文学习论文,文本论文,重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很重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来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资源除了教科书外,还有中外名著、影视节目、报纸杂志、演讲辩论、家庭社会生活,以及自然风光、名胜古迹、风俗民情,甚至广告和标语等等。这些课程资源,各具特色和魅力,能从不同的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相应的语文能力。但就语文是汉民族语言和文学这一基本内涵,以及语文课程的目标和特点而言,笔者认为文本资源更为重要。所谓文本资源,是指以书本和汉语言文字为主要传媒载体的课程资源,像课本、名著、报刊,就是有代表性的三大文本资源。它们和影视节目、名胜古迹、风俗民情等,有着显然不同的特点,它们是培养语文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实现语文教育目标的主渠道,在教学实践中应得到特别的重视和充分的利用。
文本资源之一:立足课本,循序渐进提高语文素养
在新的课程改革大潮中,有的教师似乎迷失了方向:以为新课标只要达标就行,语文教材无足轻重,甚至抛开课本杂乱无章地另搞一套;或以为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只是多搞语文活动,多让学生表现自己而已,并自我解脱曰:课文只是个例子,可用可不用。其实,教科书是实现新课标的重要凭借之一,是众多专家学者心血的结晶,是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能结构而精心设计的。它能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语文层次,是通向语文美好境界的一条有序可循的“轨道”。因此,立足课本、用好课本,是新课改中每个教师首先要做好的。
当然,优秀的教师应把握教科书的灵魂,把握课本与课标间的内在联系,不为具体课文所束缚,既能立足于教科书,又能走出教科书、拓展教科书,不再走条分缕析地死抠课本、亦步亦趋地奉教材为法宝的这条老路子。
文本资源之二:选读名著,扎根人文沃土
笔者认为,语文学习既要立足课本,又要贯古通今,这样才能有海洋般广阔的视野,才能“为有源头活水来”。大凡中外名著,从时间上来说,都是过去了的有定评的佳作。而贯古,就是要与过去的中外文学名著接通,将语文学习的根,深深扎人人文的沃土,用人类已有的灿烂文化,照亮学生的心灵。人类文化博大精深,教师的工作在于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能结构,精选推介出他们最喜爱的文学名著。笔者发现,新课标7~9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基本遵循:童话、探险→科幻、科普→理想、奋斗这样的轨迹(以上各阶段只是以某一方面为主导的大致勾勒,并无分明的界线,有的还相互交叉渗透)。具体地说,七年级学生,十三四岁,稚气未脱,充满好奇,爱读童话传说、探险战斗故事、科幻故事、名人少年传奇等;八年级学生,十四五岁,充满好奇且渴求知识,爱读科幻探险、科普知识;少年文艺等;九年级学生,十五六岁,青春自尊,开始关注自我和人生,爱读名人传记、言情小说或有关为人处世、理想奋斗等方面的书。
选读名著应遵循以上心理轨迹并有一个梯度。以七年级学生为例,可选择推介下列必读书目(或类似书目):《安徒生童话选》《格林童话选》《鲁滨逊漂流记》《中国古代神话寓言》《中外名人少年故事》《爱的教育》《林海雪原》《童年》《红岩》《三国演义》(青少年版)等10部书(选择以上书籍的依据是大部分学生在13岁左右,读起它们来如痴如醉。至于选读书目可酌情而定)。学生只要激发出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学年(含寒暑假)读完上面开列的10部书,算不上什么负担,也不会影响其他课程的学习。因为持续广泛的阅读,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促进了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且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树立了远大的志向和学习的榜样。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想使学生聪明,……只有阅读,再阅读。”
选读名著如此必要,那么如何有序有效地操作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认为,硬件上——为了方便学生,班级应建立小书库。书库由专门的学生管理,书籍来源可以两结合:班级购买一部分,师生捐献一部分。必读书每部应有4~5册,以便充分周转。推介的必读书最好和课本有一定的联系,以使课内课外形成有机的知能网络。在目前的情况下,建立小书库不算是难题,关键是软件——即如何有序有效地指导学生阅读。笔者认为,首先,教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讨论计划,对必读书教师自己应认真阅读过,以做到胸中有数,便于推介和指导。其次,可采用出思考问答题、概述故事内容、讲故事、讨论人物形象等方式,来检查学生名著阅读的情况。可以一月一书,或卷面问答,或小组讨论,或全班辩论。第三,每部名著读完后,要求学生写600~1000字的读后感。读后感应提倡联系实际、抒写真情、追求新意。最后,对读后感还应进行展评,以奖优促劣,形成积极的读书氛围。这样,选读中外名著就形成了一个推介——阅读——讨论——展评的良性机制。以上只要安排好并坚持下去,定会大有收益。
文本资源之三:订阅报刊,呼吸时代的新鲜空气
贯古还要通今。所谓通今,就是通过订阅报纸杂志,打开一扇窗户,让学生既能利用报刊学好课本,又能呼吸到时代的新鲜空气,学到课本以外的新知识。但中学生时间紧任务重,教师应做好报刊的选择和推介工作。通常一个班级一学年订阅3~5份周报、3~5份月刊即可。太少会限制学生的视野,太多会耽误学生的时间,影响其他课程的学习。以我曾带的七年级为例,订阅过《少年文摘报》《学习报》《学习方法报》,均为周报;月刊有《故事大王》《少年科学》《少年文艺》《少年博览》等。报刊应有专人管理,每期新报纸应张贴在“读报栏”3~5天,以方便全体学生阅读。每遇美文佳作,教师应积极推介,师生共同赏析,或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教师应倡导学生勤做读书笔记,摘录警言佳句、百科知识或撰写学习心得等。做读书笔记能培养学生专心思考、勤于动笔的好习惯,对积累知识、提高读书效率极为有利。每半个学期,读书笔记还应展评一次(两月不少于6页纸),届时奖励优秀,指导方法,以巩固扩大读书效果。
三大文本资源和其他语文课程资源,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像课本、名著、报纸杂志上的内容,有的和某些影视节目、名胜古迹、自然风光有联系,有的可以转变为课本剧、演讲和辩论等。三大文本资源之间,也并非互不相干,它们的关系是:立足课本,贯古通今,形成一个以课本为中轴线的知能网络。也许有人会疑问:这样既学课本,又读书读报,时间上够吗?应该是够的,魏书生老师不是半学期就把课本教完了吗?做好安排、提高效率是成功的关键。总之,新课程的语文教学,应倡导多读一本好书,少做两份试卷;多讨论,少灌输;多探究创新,少统一答案。惟其如此,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有望得到真正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