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信息技术时代主体境遇的生产透视
——基于马克思生产研究的社会历史整体视野
覃志红
【摘 要】 信息技术时代,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生产主体人的工作和生活样态也相应发生了改变,随之衍生出一些关涉主体境遇的社会问题。如,主体的自我重塑及其在数字化生存中的异化,信息垄断或差异化获取所带来的主体间数字鸿沟,以及“机器换人”给人的生产主体地位所带来的挑战等等。马克思生产理论的精神实质和方法论原则体现在其生产研究的社会历史整体视野中,即生产的历史阐释、社会批判与价值诉求的有机的统一,这为我们今天正确理解处于信息时代生产大循环中的人的主体境遇,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关 键 词】 信息技术时代;生产;主体境遇;马克思生产理论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革命浪潮借助信息化、数字化强势来袭,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到一个信息技术时代,甚而有学者提出,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极端个性化信息定制的后信息技术时代。这样一个新的时代背景对我们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活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科技进步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不仅变革着社会生产方式,也改变着生产主体——人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样态。与此相应,诸如人的数字化生存、信息技术异化、新的人机互动模式以及机器换人等关涉主体境遇的社会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如何正确审视这些问题,在实践中促进生产进步与人的发展的协调并进,就成为当前一项重要的现实课题。
今年70岁的翟大姐,早在年轻时赚足了自己所需的钱,大可不必到处奔波,但是看到农民高兴,翟大姐自己就觉得非常有成就感。那么翟大姐的销售之路都是一帆风顺的吗?事实并非如此。当记者问起翟大姐是否遇到过一些困难时,翟大姐激动地向记者讲述:“那可多了。因为我卖的化肥是大厂家正规的肥,相对来说比较贵,当时都和农民说好了价格。后来不曾想有外县的人来我们县低价砸货,砸得我一点利润点都没有了,当时我心里很憋屈。但是,我回过头来一想,只要农民用得好,无论是用谁的肥,只要他把地种好了,我就高兴了,我没有利润就没有吧!”
一、信息技术时代的新变化:生产与主体
纵览人类社会历史,继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机器代替手工,引入机械生产技术,开启“蒸汽时代”的大规模工厂化生产以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借助电力、内燃机、新交通工具和新通讯手段等新的生产技术条件,又把人类带入到分工明确、以流水线为主要特征的大规模批量生产的“电气时代”。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原子能技术、生物工程和空间技术为主要技术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则将人类社会推进到自动化生产模式。而“工业4.0”则借助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的智能化,将人类社会推进到第四次工业革命,并将向我们展现一个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全新的工业蓝图,通过网络实体系统和物联网将实体世界与信息系统相结合,使得生产企业未来将机械设备、库存系统以及物资融合在一起,并进行自主交换信息,定制化生产模式开始逐步开启,更多灵活、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将被提供。
随着各种信息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和信息安全事件影响的范围持续扩大,各行业对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加,需要大量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的信息安全人才。同时,企业和社会对专业的人才需求也趋于多样化,除了传统的Web开发与测试之外,也逐步转向了APP开发、智慧制造以及网络信息安全方面。
生产是关乎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实践活动。“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①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流、物流、知识流等逐渐实现全球流通,社会生产已突破传统的时空界限,呈现出一种时空压缩的发展态势。呈现出诸如生产要素多元化、生产材料新型化、能源结构多样化、产业结构高级化、生产组织柔性化、社会消费符号化以及生产范围全球化等许多新的发展特点。现今生产的主体与传统制造业时代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无论是雇佣劳动的具体形式还是劳动阶层的分化,以及劳动者的消费生存甚至思维状态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数字化网络不仅改变了人们接收、处理转化、发送信息的方式,而且更新了物质生产中人与机器的互动模式。信息技术为灵活的工作方式提供了现实可能,使得就业形式更加多样化。“信息经济”条件下,由于沟通、协作的门槛降低,评价和信用制度的完善,专业技能的价值进一步凸显,个人能力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就业的灵活性也进一步提高。年轻一代经由网络,利用外包方式,可以充分安排自己的时间和工作地点,为多家企业提供服务。信息技术与生产技术进一步融合,重构了传统的制造业和创新活动的边界,“创客”一族也开始崛起,并在互联网时代蓬勃发展。安德森在其《创客新工业革命》一书中指出,“建立在高科技数字制造之上的‘创客运动’赋予了普通人利用大型工厂按需制造产品的能力”②。与此相应,企业的雇佣方式和组织形式、人们的就业方式和收入结构,都将出现改变。
如今,信息作为知识、产品乃至人类生活过程本身的对象性凝结,越来越成为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信息(数据)作为一种柔性资源,缩短了迂回、低效的生产链条,促进了C2B(Customer to Business,即消费者到企业)方式的兴起,生产与消费将更加融合。技术手段的提升、信息(数据)开放和流动的加速,以及相应带来的生产流程和组织变革,使得生产样式已经从“工业经济”的典型线性控制,转变为“信息经济”的实时协同。在线产业带是传统产业带和专业市场在工业4.0、互联网背景下的一种映射延伸。C2B模式要求生产制造系统具备高度柔性化、个性化,以及快速响应市场等特性。这与传统的B2C(Business to Customer,企业到消费者)商业模式下的标准化、大批量、刚性而缓慢的生产模式已截然不同。
《日照市物业管理条例》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确立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制度。王宝忠委员就此发问:“物业管理倡导和坚持业主为主导、服务第一的原则。从前期调研了解的情况看,我市业主委员会成立情况不是很理想,有的尽管成立了业主委员会,履职情况不尽如人意。请问,住建局作为主管职能部门,对此有什么打算?”
也正是因为有着历史观和价值观的有力支撑,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所进行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中,才能够既借助经济学的视野,同时又跳出经济学的学科和方法局限,使得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内涵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生产的经济批判中得到了深化与发展。与此同时,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寻找解放的道路,始终是马克思生产理论不变的、更不能忽视的理论主旨,而这也正是马克思所开创的以“改造世界”为理论宗旨的哲学革命的根本价值旨归,并作为一种方向的指引贯穿理论的始终。也即是说,生产的历史阐释、社会批判与价值诉求的有机的统一,就构成了马克思生产理论的精神实质和方法论原则,而这也正是马克思生产理论的理论品格和逻辑魅力之所在。
二、马克思生产研究的社会历史整体视野
马克思自己曾强调:“不论我的著作有什么缺点,它们却有一个长处,即它们是一个艺术的整体”⑤。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马克思生产理论是一个意义整体,并未做分门别类的学科化区分。这一研究成果本身是马克思经济学研究和哲学研究相互融会贯通,相互促进的理论产物,同时又有着鲜明的价值旨向。后来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传播和解读过程中被分割成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几个板块来加以研究和灌输,学科分化式的研究越来越明显。这种学科分化式研究在历史上曾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推进了一些具体研究的深化和细化。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开始认识到,过于分门别类的理论研究不利于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生产理论的精神实质及其形成发展过程。特别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分门别类研究后,尤其需要对研究进行统合、整理、贯通,这也是理论研究在更高层面上得以提升和发展创新的必然要求。
(一)马克思生产研究既超越传统形而上学又走出纯粹经济学的局限
马克思研究生产问题是从学习、继承、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开始的。而经济学的理论视域是马克思借以深化其历史观形成并进入生产研究的重要空间。一方面,经济学的理论视域帮助他超越传统形而上学,实现实践的哲学观的转变,进而创立唯物史观;另一方面马克思借助经济学而又跳出经济学的学科局限。他虽然沿用了“生产”这一概念,却在历史视野下对生产诸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建构起独特的生产理论。对于生产,马克思虽以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了大量细致的实证研究,但他并没有只是将其作为经验事实来加以叙述和分析,而是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纳入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同时将其视作这一发展过程的结果来加以认识和把握。相比纯粹经济学的研究而言,现实的社会历史,是马克思研究生产问题的重要背景和现实依据,也逐渐成为一种动态生成的分析方法。
信息、智能时代的“机器换人”,从物质资料层面来看,意味着生产企业固定资产比重的增加,但从生产主体的角度来看,它对劳动者的技术水平、技术手段及生产工艺等均提出较高要求,从而提高了对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导致人力资本投资水平伴随产业结构升级不断增加。虽然从生产力水平提高的角度来看,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在实际操作层面,“机器换人”则会涉及一系列关乎民生的重大问题。对于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社会主义国家而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则要对涉及转岗的劳动者做好相应的补偿、培训和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劳动者掌握新的技能,顺利实现转岗。在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同时,还应通过加大信息技术方面的教育普及和公共服务供给,努力减少、弥合和消除由数字化、人工智能等带来的技术鸿沟,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在最初的生产研究中,马克思先将市民社会与私人经济利益相关联,剖析作为社会世俗基础的市民社会的秘密,深入探寻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异化的实质及其形成的原因和深层根源。随后,马克思又将理论的视角从人之外的私有财产转向直接关乎人本身的劳动,把问题的探讨从“物质利益”转向了“生产劳动过程”,使物的探讨与人的自由追寻和主体价值的实现紧密相连。马克思将社会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演进,与主体人能力的提高及自由的发展看作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也即在马克思那里,对于生产而言,物的方面和人的方面的价值追求是并行不悖的。继而,在对社会意识的研究过程中,马克思也并非像旧哲学家那样谈抽象的意识,而是借助生产谈论具体存在的社会意识。他尖锐地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③。在马克思看来,过去旧的社会意识已经深深融入了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生活之中,也即已经被物化成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基础,而未来新的社会意识正孕育于现实的一定的社会生产生活之中。“由此可见,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由此可见,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因而,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④思想意识层面的批判必然要被深化为经济层面的生产(资本)批判,这样马克思就超越了传统形而上学,而这也正是马克思所开创的以改变世界为己任的新哲学观的实质性要求。马克思对生产问题研究的逐渐深入也构成历史唯物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重要一环,尤其为探寻历史源头、揭示历史发展动力和解剖历史现象等提供了基本的原则和方法。在其成熟时期的著作《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则真正深入生产现实,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人体解剖”,也就彻底完成了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与超越,使生产研究走出纯粹经济学的局限,进入更广阔的社会历史总体性视域。
(二)马克思生产理论的方法论原则:生产的历史阐释、社会批判与价值诉求的有机统一
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与生产时空的转换相伴相随。关于“生产”的研究,不管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亦或是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都是一个具有基础性意义的理论问题。马克思关于生产研究的理论视野和方法论原则,对于我们今天理解处于信息时代生产大循环中的人的主体境遇,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回顾马克思生产研究的逻辑转换,从物质利益难题到市民社会解析,从异化劳动探源再到历史发源地揭秘,从确定历史观出发点为“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到深入生产方式内部寻找历史钥匙,再到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人体解剖”和深刻的社会批判,随着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马克思关于生产的研究主题也随之不断拓展和深化。一旦马克思开始了有关物质利益难题的追问,他原有的理性哲学观的内在矛盾便突显出来,思想上的矛盾进而推动马克思努力寻求哲学观的根本性变革。马克思在对生产问题展开研究的同时,也在不断清理着自己的哲学思想和理论认识,逐渐完成了其哲学观的变革和唯物史观的创建。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导言》中,马克思对自己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方法都做了详细地阐述。他明确以物质生产为研究对象,特别将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当作理论的出发点,并赋予“生产”以经济学和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的双重含义。马克思所理解的生产并非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眼中“孤立的个人的生产”“与其他环节相割裂的生产”“处于永恒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生产”,与此相反,马克思立足历史唯物主义,运用科学的抽象,将生产研究放置在个人活动与社会生产的普遍联系中,放入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环节相互统一的总体之中,纳入生产与流通的运动过程的统一之中,概言之,真正从历史的和社会的运动的整体视域来谈论生产。而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受制于资本的权力结构,这是其所特有的生产特点,马克思由这一生产现实出发,在超越经济学局限的更宽广视野里揭示出资本主义这种狭隘的经济活动和生产结构本身的历史性和暂时性。这一致思路径就决定了马克思的生产研究有着鲜明的批判立场,绝非纯粹的非批判的实证分析。马克思从政治经济学批判视角来进行的生产研究,并不是仅仅停留在形而上地探讨经济现象、远离实际社会生产生活的所谓的纯粹的经济学研究,而是将经济学与哲学在社会历史维度高度结合,既强调物质生产等经济现象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而非既定的一成不变的事实,同时又把这些经济现象作为现实的社会存在,放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对其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和相互变化加以深入研究,从而呈现出社会历史的整体视野和生产的总体批判逻辑。
现代生产往往从生产到生活,再到信息,再由信息到生活,再回到生产,形成一个生产的大循环。在这个生产的大循环中,大数据已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并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工作与思维。人类的思维方式在数字化网络技术的影响下也发生了改变,由线性思维发展为非线性思维。人类的生产、生活、交往等行为方式都发生了改变,甚至教育和学习方式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时代的生产在拓展人们交往空间的同时,也重新调整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所有这些,共同构成一种崭新的组织模式,释放出空前的生产能力。
从表2可以看出,通过改进混合GA-PSO的配网重构,网损由重构前的202.677 1 kW下降到129.830 9 kW,同时最低节点电压由重构前的0.913 4 p.u提升到0.938 8 p.u。说明电压的质量得到了改善,论证了改进混合GA-PSO的有效性。将本文得到的结论与文献[9]的结果进行比较,更能说明这种优势。
事实上,现实的生产内容包罗万象、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生产的过程始终在不断地发展演变中,不能仅仅从一个孤立的学科视角一成不变地来看待生产,而是要用辩证的态度来整体地审视,在关系、过程和系统中动态地把握生产。马克思生产理论也是一个发展着的有机整体,只有从整体上系统地、完整地把握马克思生产理论,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出其整体性的理论功能、逻辑魅力和实践价值,并为现实的生产提供理论指导。此外,任何关于生产的研究和思考都不能脱离开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个人所面对的生存境遇,研究生产不能脱离服务人的基本主题,生产是为人的生产,生产研究最终要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价值旨归。
三、关于现实生产中主体境遇的几点思考
信息技术时代新的生产方式与交往形式带来了人的主体境遇的极大改变,同时也衍生出一些现实问题。一是主体的自我重塑及其在数字化生存中的异化。在信息社会,人的数字化生存已成了无法逃避的趋势,在享受数字化带来的便捷的同时,人在数字化生存中的异化也成了人们难以摆脱的矛盾。数字化在拓展人的生存空间、丰富交流平台、帮助主体重塑自我、提升人的生存品质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生存困境。由于各类信息流不停息地瞬时传送,无形中将人们捆绑在网络及移动设备上,甚至可以随时处于工作状态,无限延长了人们的工作时间,从而令使用者信息过载与超负荷工作。人们不断感受到来自信息技术的强烈的、越来越紧迫的压力,焦虑感日益增强。而信息技术的快捷、可靠、易渗透、可移植等优势又极易使人们对其形成某种程度的依赖,技术成瘾现象相当普遍。人被虚拟成了数字,反倒成为了原本服务人的技术工具的奴隶。二是信息垄断或差异化获取所带来的主体间数字鸿沟。在信息技术时代,人们掌握的知识和信息越多,对于自然的认识和了解就越发深入,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程度也就越高,因而信息就成为一项极其重要的资源,对信息资源和技术的垄断成为攫取高额利润的重要条件。随着数字技术向各领域的渗透,对信息的掌握和接触成为了一种所谓的“数字素养”或“数字能力”,而这种素养和能力在主体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信息技术虽然有助于实现世界的互联互通,但也导致不少地区和人群被边缘化。由信息资源、技术垄断以及不同国家、地区和人群接触到新技术的时间差异所造成的数字鸿沟,导致社会新的不平等和不公平,反映出信息领域的贫富分化,成为社会公平问题在新时代的新表征。三是“机器换人”给人的生产主体地位所带来的挑战。信息技术扁平化、去中心化、跨地域性、广联性等特征促进了人类社会、网络世界和物理世界三者间的“人机物”深度融合。生产的自动化水平逐步提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劳动力市场对常规工作的需求正在加速下降,越来越多的人工操作被机器所取代,出现了所谓的“机器换人”,这种变化必然带来劳动者在劳动中的作用和地位的变化。“机器换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暂时性的失业问题,由此导致一种社会性的机器恐慌与焦虑,人在生产中的主体地位似乎受到威胁。
而马克思生产研究的理论视野和方法论原则为我们正确看待信息技术时代主体境遇的上述问题提供了社会历史总体性的观察视角。
(一)既要顺应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不可忽视其背后隐蔽的资本逻辑
互联网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领域的深度应用,使互联网成为一个聚合、转化、加速的平台,优化了生产的资源配置方式,生产的针对性与生产效率都得到显著提高。从整个历史进程来看,这是生产力不断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必将带来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信息和信息技术不仅隐性地物化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而且渗透在生产关系中,通过科技政策导向、利益分配效能驱动、合理组织机构的建构等手段,带来产业结构的升级、就业格局的重组以及管理方式的改进等生产方式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推动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就“机器换人”来说,虽然会导致短期结构性失业,带来产业结构转型的阵痛,但现代科技和机器人的使用毕竟减轻了工人重复性的体力劳动,加速了企业生产过程的标准化进程,极大地释放了生产力。同时也衍生出了更多数量的新兴产业,相应地创造出了新的用工需求,提升了实践的层次,拓延了人类发展的时空,开发了个体的潜能,为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和条件。就我国的经济发展而言,我们不可能继续依靠人口红利和资源高耗,必须要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顺应生产力发展的趋势,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生产社会化的矛盾,指出这种固有的基本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必然发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其深刻根源就在于其私有制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商品生产者及其生产资料在社会不同劳动部门中的分配上,偶然性和任意性发挥着自己的杂乱无章的作用”⑥,致使社会分工形成“无政府状态”⑦。当今互联网信息技术对于生产力的提升,对于生产关系的促进,对于生产方式的巨大作用力都是显著的。同时,互联网信息技术渗透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并物化为整个社会的公共资源,使得社会物质资料中属于公共所有的比重日益增加,从而为未来社会彻底消除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创造条件。
赣南灯彩文化具有浓厚的地域气息,在发展过程中,既存在独特的优势,同时又存在难以被认可的劣势。因此,应对赣南灯彩歌舞的市场需求进行分析,准确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方向和需求量,基于此进行旅游项目开发定位,包括产品的开发、旅游门票的定价等。在发展中,赣南灯彩歌舞项目要与区域经济发展向吻合,实现产品的创新,寻找和开发具有明显特色的、市场化操作性强的旅游产品,实现灯彩歌舞与现代歌舞或其他形式艺术之间的结合,实现其现代化过程,促进其发展。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资本章中,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有机体制及总体的生产作用过程做了阐述。他认为,在完成的资产阶级体制中,具有资产阶级形式的各种经济关系互为前提且互相设定。而且这种一定生产方式中经济关系互为前提相互设定的情况也适用于任何社会有机体。据此,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过程是从属于资本的。这是由资本的实质及其运动趋势决定的。通过创造剩余价值实现增殖就成为了资本的唯一目的。“资本划了一个圆圈,作为圆圈的主体而扩大了,它就是这样划着不断扩大的圆圈,形成螺旋形。”⑧马克思形象地描述了资本这种类似于涡轮效应的普遍趋势,资本把一切纳入自己的体系,并摧毁一切阻碍其发展的限制,资本在一切地方使生产方式服从自己,服从资本的统治。它使得无论生产与生活都呈现出总体性的发展态势。正是这种总体性、普遍化的发展态势促成世界经济一体化,并形成世界经济、政治、社会、教育、文化等的普遍全球化发展趋势。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信息时代的社会经济生活并未完全脱离资本无限扩张的内在逻辑,我们在肯定信息技术为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更多自由和便利,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其背后隐蔽的资本运作的逻辑。应防止信息资源不合理地被独享或专用,避免因资本的无限扩张而对作为生产主体的人的生存发展空间的吞噬。
(二)以人民为中心,凸显人作为创新主体的核心价值,贯彻共享发展理念
事实上,知识和信息并非一种外在于人的独立的物质性存在,信息、科学和技术等非实体性的生产要素本身也并不能直接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它们只有通过劳动者的活劳动渗透到生产力系统中,才可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成了最大的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于是,以获取、理解与整合数字信息为根本的数字素养和数字能力就成了数字人才的必备素质。因此,所谓信息时代的“信息生产力”本质上是劳动者(人)对信息、科学和技术的掌握、运用和发挥,使其作用于实体性生产资料从而形成生产能力,其实质是“创新”劳动的结晶。因此,信息技术时代的本质其实就是“创新”,而其中最关键和最核心的因素则是作为创新主体的人,知识化的、创新型人才是信息技术时代最有价值的资源。
而且,信息的互联互通只是互联网最直观的表象,信息传输的背后其实是人与人的连接。因此,即便是在信息技术时代,任何关于生产的研究和思考都不能脱离开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个人所面对的生存境遇,研究生产不能脱离服务人的基本主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乃至整个理论的出发点就是从事实际活动的“现实的个人”,而其理论归宿则是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为条件的“一切人的自由发展”⑨。这一出发点就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主体立场,而这一最终理论归宿则指明了其根本的价值旨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不能离开这个主体立场和价值导向,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否真正坚持人民立场是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
图2 已经体现了河流出境总磷浓度(水质)与河流入境总磷浓度(水质)之间的差值关系,差值越小,其治理业绩越大。这种考核方法要比单一的水质达标考核先进很多,但仍存在较大的局限。如果进一步整合水文径流量匹配数据,以河流出境污染物总量与河流入境污染物总量的差值进行考核,将使“河长制”的考核机制趋向更加客观、公正与完善。
(三)避免单纯的技术导向倾向,超越物的局限,促进经济社会总体协调发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彰显了科技的力量。数字化、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应用使得定量分析有了长足的发展。如今,科学技术已经拥有足够的影响力来改变其他领域的评价机制,使得后者也带有了很强的技术化倾向。自然科学的知识形式、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随之被看作是最为行之有效的,科技本位思想盛行,人文精神、价值理性式微。在科学技术统治的时代孕育了狭隘的科学主义功利观,而与极端功利主义科学观相应的是片面追求效益的原则,这就致使人类在对物质、技术、量化评价的盲目追求中日渐迷失自我,进而使人的生存环境和内在自我均陷入现实发展的困境。人为造成了科学与人文之间的疏远和隔绝。令人担忧的是,这种片面的技术化倾向的弊端已经从大学教育蔓延至幼儿教育,片面的人才发展将使创新失去发展的深层动力。
信息技术时代的核心要素是创新主体,而创新主体的培育不应仅局限在与生存问题休戚相关的技术层面,还应重视精神文化的涵养,更需要保证人才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特别是当前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创新动力不足、持续发展的深层活力不够,以及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生态和社会难题,都需要我们走出狭隘的技术性思维,消除人为造成的科技与人文之间理论和研究方法绝对差异化所带来的混乱,驱除由于科技的专业化和标准化造成的科学发展的停滞与科学意识形态载制人的情形。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深刻的变革,然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而社会发展布局以及发展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既涉及到区域、城乡、部门、行业之间的关系,也涉及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最终还是涉及主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今天,我国的改革已进入全面深化发展阶段。一方面,改革将进一步触及深层次主体间利益格局的调整和制度体系的变革,要啃硬骨头、涉险滩;另一方面,改革不再只停留在个别领域,而是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展开,各方协调形成合力。
②[美]克里斯·安德森.创客新工业革命[M].萧潇,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5:92.
信息技术时代则为优化要素配置、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各级生产部门及研究者既要积极借鉴并运用先进的信息和大数据技术,善于将经济学的数量模型分析等实证研究的有益成果上升到哲学理论层面,又不能一味陷入纯粹数量化的经济分析中,而缺少整体宏观的社会历史批判性视野,要充分重视经济学与哲学的内在统一和关联。从政府乃至整个社会来看,应避免单纯的技术导向倾向,适当增加技术考核中的人文导向,努力打造综合创新的文化氛围,同时加强对劳动者的人文关怀,改善劳动者的工作环境,防止因信息技术和机器的使用对劳动者发展空间过度挤压而造成对人的创造力的扼杀。更好地激发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实践主体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的思维,突破现有知识和传统方法的局限,对于信息技术时代社会生产和人的发展难题,尝试从多视角、多层次、多维度地去思考并加以解决。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
由于坐起整个过程变化比较复杂,θ1、θ2的角速度无法取一个平均速度进行计算,所以要进行采样直接测量角度与臀部轨迹.
由于径向波导的空间轴向对称结构,因此各支路具有良好的相位和幅度一致性,所以我们将24波导输出口均匀地分布在四周。其主要结构包括输出波导端口,波导同轴转换,多节阻抗过度变换,输入波导支路,功率合成器整体结构示意图及关键结构剖面图如图1(a)及图1(b)所示。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3.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0.
⑤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31.
⑥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12.
⑦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13.
⑧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46.
①高分辨率卫星数据具备信息量丰富、清晰度高等优势,能够客观、全面、准确地展示小流域基础信息和治理措施空间布局地表信息状况,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规划审批提供了技术手段。
⑨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7-108.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
[3]覃志红.马克思生产理论的当代价值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9.
[4]郭湛.信息与网络时代的主体[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2).
[5]程爽,袁振辉.数字化网络的涌现与人类新的主体性生成[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6).
[6]周利生,王水兴.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范畴论析——以“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变迁为视角[J].科学社会主义(双月刊),2015,(6).
[7]于冬梅,朱成喜.“机器换人”的困境与出路研究[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6,(2).
[8]云霞.“机器换人”对就业结构的影响[J].中国国情国力,2017,(3).
[9]刘荣军.数字经济的经济哲学之维[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4).
[10]刘仁营,刘娟.马克思“机器排挤工人”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改革与战略,2018,(2).
The Production Perspective of Subjective Situation i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ge——Based on a Holistic View of Social History of Marx's Production Theory
QIN Zhi-hong
Abstract: I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ge,profound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mode of production of human society.The work and life styles of the subject of production practice have also changed accordingly,and some social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situation of the subject have emerged.For example,the self-remodeling of the subject and its alienation in digital survival,the digital divide between subjects brought about by information monopoly or differentiated acquisition,and the challenges posed by the"machine replacement"to people's production subject status,etc.The spiritual essence and methodological principles of Marx's production theory are embodied in the overall vision of the social history of his production research,that is,the organic unity of the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of production,social criticism,and value appeal.This provides us with valuable ideological resources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subjective situation of human being in the production cycle in the information age.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ge;Production;Subjective situation;Marx's production theory
【基金项目】 2017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信息技术时代的生产透视——《资本论》及其手稿的当代视野”(201702010103)。
【作者简介】 覃志红,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论坛杂志社副总编,哲学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发展理论、经济哲学。
(责任编辑:魏吉)
标签:信息技术时代论文; 生产论文; 主体境遇论文; 马克思生产理论论文;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论坛杂志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