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在电力物联供应链金融项目分析论文_李碧清 陈治鹏 杨明祥

泛在电力物联供应链金融项目分析论文_李碧清 陈治鹏 杨明祥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物资公司 甘肃 兰州 730050

摘要:本文主要对泛在电力物联供应链金融项目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对产品与服务创新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项目功能、创新以及所解决的问题,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泛在电力物联网;供应链金融;项目分析

1项目背景

甘肃省地形狭长,东西跨度1600公里,地貌复杂多样,独特地形使得物资供应的运输距离长,配送成本高,效率低下,同时地域偏僻、环境恶劣,使得供应商缺乏,市场物资不丰富,物资供应压力明显。

现阶段,甘肃公司物资供应形势整体良好,但配农网、特高压等重点基建工程工期要求严格,物资供应时间紧、任务重,加之大件物资生产、运输周期长、供应商资金周转紧张,导致物资供应保障压力巨大。此外,业扩报装工程的物资供应周期仅3天。寄售供应模式不仅具有实物储备供应模式高效的供应效率,而且在物资储备类型上也更具灵活性,更好利用现有仓储资源保障电网物资供应水平。省公司自2014年底开始推动供应商寄售供应模式,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影响,供应商寄售业务规模无法进一步拓展。

2项目功能

2.1物资寄售需求可视化

对物资需求建立多维计算模型,根据往年物资需求及使用情况,预测物资需求,计算出物资寄售需求。数据可为平台提供融资预算、为物资供应提供辅助决策等。

2.2寄售物资管理可视化

包含质量管理、仓储管理、库存管理、智能配送。该模块利用多系统数据对寄售物资进行可视化管理,为融资风险管理组成部分。a.质量管理:寄售物资入库后先进行抽检,保证寄售物资的合格情况,数据来源ECP、AR抽检。b.仓储管理:寄售物资入库时,由库存单位与供应商做好交接入库,借助实物ID,实现统筹及智能管理;日常存放为分类单独存放,定期由供应商提供维护保养服务,并为寄存物资购买保险,防范物资管理风险,保证寄售物资的保管情况,数据来源ERP、WMS。c.库存管理:即库存物资可视化,实现物资的可控在控,物资需求产生时,可实现实时响应,迅速匹配,保证寄售物资的匹配情况,数据来源ERP、WMS。d.智能配送:物资需求匹配成功后进行智能配送,实现最迟三天物资到达现场,保证寄售物资的物流情况,数据来源ECP。

2.3融资管理

该模块为平台主要功能。平台的基础为供应商信用体系,并以供应商寄售的物资为融资担保,在信用体系之上包含风险管理、融资额度管理、出资方管理、融资合同管理、物资交易平台。a.供应商信用体系:是一种在公开、公正和公平的原则下,规范和约束供应商的信用行为的监督管理机制。信用行为指供应商在为国网提供服务过程中的全部行为,包括投标、签约、交货、质量、价格、技术、安全、环保、工期、工资支付等方面的承诺与履约。信用行为综合反映了其在质量、技术、财务、服务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利用信用体系为供应商建立信用等级,为融资管理提供数据支撑。数据来源ECP、ERP、第三方信用平台;b.风险管理:利用供应商信用体系提供的数据对供应商进行风险管理,体现在寄售物资管理、供应商企业管理等方面。数据来源ERP、WMS、供应商信用体系;c.融资额度管理:按照供应商签订合同总额、寄售物资价值,并根据供应商信用等级计算出供应商融资额度,数据来源ECP、供应商信用体系;d.出资方管理:出资方的接入管理,包括银行、财务公司等;e.融资合同管理:融资合同的管理模块,管理合同履约情况;f.物资交易平台:寄售物资无法满足中标单位需求时,借助本项目的物资交易平台,可同时面向系统内与系统外的单位,进行物资的二次交易,实现物资优化配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项目创新性

该项目首次利用供应链金融创新开展物资寄售业务,提升物资供应效率,可以在满足物资高效供应的基础上,减小供应商资金压力,把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企业的整体可控风险,激活整个供应链的运转,提升供应链的生产效率,服务国家优化营商环境布局。首次在数据集成及应用方面开展创新,提升精细化物联管控水平,提升数据高效处理和云协同能力,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和数据价值挖掘,构建共建共治共赢的能源互联网生态。首次在国网系统搭建物资交易平台,在供应商无法按期还款,以物抵债,且该物又无法被库存单位充分有效利用时,利用该平台,可实现物资在国网系统内的跨区域交易,同时也可面向系统外单位进行溢价出售,实现物资变现,在降低融资风险的同时,解决物资库存积压问题,实现物资的良性流动。

4产品/服务应用场景

4.1解决配农网、特高压重点工程以及业扩包装等工程的物资供应保障问题

配农网、特高压等重点基建工程工期要求严格,物资供应时间紧、任务重,加之大件物资生产、运输周期长、供应商资金周转紧张,导致物资供应保障压力巨大。此外,业扩报装工程的物资供应周期仅3天。通过物资供应金融融资方式,将根据项目进度和需求的预测分析,将工程物资以进行合理的寄售供应,利用现有仓储资源保障电网物资供应水平。

4.2解决中小微企业回款周期长、资金周转不足问题,优化营商环境,缓解物资供应压力

在目前的寄售模式中,寄售物资供应商与电力企业签订寄售协议,将物资寄提前存到电力企业的中心库、周转库等寄存点,电力企业根据工程进度使用寄售物资后,再给供应商付款。这样模式下对物资供应商,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资金回笼带来很大的压力,同时对后续的生产供应链带来很大的影响。为解决资金回笼问题,中小微企业通过高利息贷款环境资金压力,支付给贷款机构高额利息,这样造成恶性循环,对供应商的发展、物资的供应效率等方面带来极大的影响。通过物资供应金融融资平台,可将寄售物资作为抵押物,以协议库存合同作为担保,通过出资方为供应商发放贷款,解决其回款周期长和资金周转不足等问题,为后续的物资生产和物资供应带来极大的便利。

4.3替代实物储备模式,解决工程物资需求变动、计划不准确等因素造成的储备物资浪费问题

目前在重大工程中,为保障物资供应的及时性,采用实物储备的形式进行储备工程物资,通过这样形式储备的物资,会由于工程需求变动,或者需求计划不准确,导致物资储备超量或者不足,甚至部分物资在该工程中利用不了,造成储备物资的浪费。通过该平台,将重大工程需要的物资,采用寄售形式进行储备,可根据项目进度和物资实际需求进行精准化的工程物资寄售管理,解决物资储备超量或者不足的问题,提高物资供应效率。

4.4拓展寄售物资的范围和种类,大规模开展物资寄售业务

目前由于寄售物资资金回笼周期长、寄售需求预测不准确等多方面的原因,供应商对该业务的相应积极性较差,寄售业务在寄售种类、寄售规模等方面受限。通过物资金融融资平台,在解决供应商资金回笼周期长等问题的同时,可将增加寄售物资的种类,并根据寄售实际需求提高寄售物资占协议库存物资的比例,扩大寄售业务的开展范围,提升物资供应效率,乘泛在电力物联之船,扬供应链金融之帆,为电力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物资保障。

结束语

随着公司仓储资源升级改造,公司2018年顺利开展实物储备工作,大幅提升物资供应保障水平。而现代(智慧)供应链建设的逐步落地,也使得物资供应管理更加精准、规范。目前,国网公司正积极推动供应链金融发展,国网本部及东部发达网省公司已开展供应链金融实践并获得良好反响,公司开展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寄售供应模式条件更加成熟,能极大提升供应商的寄售积极性,优化营商环境,缓解物资供应压力。

参考文献

[1]朱怡.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关键是创新与互联[N].中国电力报,2019-06-01(002).

[2]顾志伟,杨威.泛在电力物联网在地级供电企业的建设思考[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9(10):70-71.

论文作者:李碧清 陈治鹏 杨明祥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  ;  ;  ;  ;  ;  ;  ;  

泛在电力物联供应链金融项目分析论文_李碧清 陈治鹏 杨明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