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施工现场测量工作质量直接决定着整体工程质量,对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有着重大意义,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工程测量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测量施工的任何失误,都可能导致工程施工出现较大偏差,从而引起工程局部返工甚至报废,并延误工期,给工程带来巨大损失。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量;控制
导言:工程测量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工程测量是检验施工能否满足设计要求,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建设质量,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1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重要性
1.1 建筑工程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及其重要性
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空间(地面、地下、水下、空中)中具体几何实体的测量描绘和抽象几何实体的测设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它主要以建筑工程、机器和设备为研究服务对象。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在进行施工之前必须进行工程的整体规划设计,整体的规划设计有利于进行更为完善的城市规划,实现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对于建筑工程而言,要实现工程初期的合理设计规划就必须依靠测量技术的优势作用,通过人工测图与摄影测量俩实现基础设计工作,并通过测绘地形、地貌来实现建筑整体规划的蓝图描绘,实现建筑设计、建筑管理、建筑发展的综合控制。
1.2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测量工作重点及其重要性
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离不开测量工作,施工测量工作是利用控制点测定地面地形特征点,按一定比例尺缩绘到图纸上,而施工测量则与此相反,是根据建筑物的设计尺十,找出建筑物各部分特征点与控制点之间的几何关系,计算出距离、角度、高程(或高差)等放样数据,然后利用控制点,在实地上定出建筑物的特征点、线,作为施工的依据。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施工测量工作对于具体的建筑施工而言十分重要,有利于进行全面的施工质量监控,避免由于测量不准确而造成的工作质量影响。同时也能够保证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实现精准度的控制,实现对生产设备的有效调配,保证施工成本控制和人员、物资控制。
1.3 建筑工程经营管理阶段的测量工作
建筑工程的经营管理阶段主要就是要通过成本核算,进行施工项目的相关信息了解,从这些项目中选择出关键项目、紧急项目,并亲自去现场核实,根据项目的实际成本、实际进度来分析、确认项目的盈亏情况,作出下一步工作的计划建议。在经营管理阶段,施工基本情况的了解与核算十分重要,因此要在建筑工程过程中通过测量数据来进行详细的分析。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经营管理阶段的测量工作是在建筑工程投入使用后按照有关规定要求,有使用经营管理企业聘请专业测量企业进行的测量工作。测量工作重点主要是进行垂直位移(沉降)、水平位移、倾斜、挠曲,以及风振、日照等变形等内容观测。而这些内容的测量能够保证对项目经营内容进行质量控制和成本分析。
2平面控制网的施测
2.1控制网的施测
根据具体工程的平面形状,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平面控制网,采用测试仪器将控制坐标点引测到施工现场埋设对应的控制坐标点。控制坐标点施测过程中必须往返复测,将测量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控制坐标点采用常用的埋设钢板控制标桩顶面刻画十字线予以保存。在本项目的施工中,其控制网设置包括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设置及竖向传递:根据本工程特点工程上部分平面控制采用内控法进行轴线投测。平面控制点埋设在底层室内地面上。根据本工程结构特点,结构部分每一个施工分区设置三个控制点,使其连线组成一直角三角形(以方便闭合校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层结构平面砼浇筑时,根据事先确定预留控制点方案,预埋100*100*6mm钢板。施工完毕,进行平面设置放样,由测量人员负责将各控制点分别投测到预埋铁件上,经闭合校核无误后用钢针刻划十字定点,线宽0.20mm,并在交点上打样冲眼,以便长期保存。所布设的平面控制网应定期进行复测、校验。进行楼面结构施工时,在垂直对应控制点的位置上,预留150*150孔洞,以便轴线向上投测。
2.2测量精度的控制
如何正确建立施工平面控制网,直接关系到工程施工的进度与工程质量。工程类型不同,其建网的手段与方式也不同。但无论怎样,网点是被直接或间接地用来指导施工的,因而在建网时必须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使所建控制网无论是在主要技术指标上,还是在涉及到的直接或间接工效上,相对都是比较优越的。
对于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其涉及的工程对象方方面面,各自的限差要求不一,在建网时必须充分分析各项建筑限差,确认与测量具有直接关系的最高建筑限差,并结合放样预测的条件、方法等,确定拟建控制网点、边或方向等应达到的精度,再依拟采用的“规范”来确定网的等级。
每一项工程,在放线施工之前要建立平面控制网,核对设计图纸和红线图所提供的坐标关系是否衔接完善,要核对设计的建筑物,一不能超出用地红线范围;二设计坐标是否准确无误;三坐标基点及标高起算点的稳固与准确性的确立文件是否完善,认定之后对测量控制网所达精度进行审定。
2.3施工时的标高传递
施工中的标高测量是以三等水准点为依据施测,根据该工程高度确定出标高测量的允许偏差为:每层轴线偏差不能超过5mm,层间标高测量偏差不能超过5mm,建筑物全高测量偏差不能超过30mm。
在高程传递时,仪器应尽量安置在前、后视距相等的地方,可减少仪器的系统误差。使用的长钢尺应经过检定,垂吊的钢尺尺身应铅垂,中间不应接触其他物体,并用标准(检定时的拉力)拉力,计算高差时进行尺长改正和温度改正。要严格控制各层的标高,注意各层的高差不应超限,以免误差累积使建筑物总高度超限,前一层的施工误差,必须在下一层施工时对层高进行适当的误差调整。
为保证竣工时和各层标高的准确性,应请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明确,在测定水平线和基础施工时,待地基开挖后的回弹与整个建筑物在施工期间的下沉影响,是否在基础施工中将总下沉量在基础垫层的设计标高中预留出来。
2.4高程控制点的施测
通常,对于高程控制的测试,应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点基点,在施工场地附近布置三等水准网,施测时按三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进行。布设的水准点距离建筑物不小于25m,距护坡不小于15m,水准测量闭合差要小于规定要求,水准测量成果要经过平差和精度评定,经建设单位复核验收后方可使用。
2.5施工过程的沉降观测
在具体工程的沉降观测中,应在附近设立相应的基准点,先用等水准测出其基准点的标高,在大楼的重要位置也要设置一定的沉降观测固定点,自首层起至顶层止,每层测量1次,每次观测均联测起算于基准点,所有测量的精度均小于规范要求。
结语:对于建筑工程的测量技术而言必须要从多方面的测量工作入手,完善角度测量、水准测量等基础工作,并利用现代化测量技术保证测量工作的实效性。工程测量是测绘科学与技术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直接应用,是综合性的应用测绘科学与技术,要求计算理论严密,测量方法严密。
参考文献
[1]陈伟群.工程测量中的新测绘技术研究.南北桥[J].2009.7.114-115.
[2]王国庆.谈建筑工程测量[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1,(06).
[3]牛丽华.浅谈建筑工程测量技术[J].科技信息,2011,(16).
[4]李青岳.工程测量学[M].测绘出版社.
论文作者:王海云,张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测量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标高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物论文; 平面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