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曼斯菲尔德庄园”的贬义批评看奥斯汀的辩证法小说艺术_曼斯菲尔德庄园论文

从“曼斯菲尔德庄园”的贬义批评看奥斯汀的辩证法小说艺术_曼斯菲尔德庄园论文

从对《曼斯菲尔德庄园》的贬责看简#183;奥斯汀的辩证小说艺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奥斯汀论文,庄园论文,菲尔德论文,曼斯论文,艺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I561.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22X(2011)02-0089-05

0.引言

1814年问世的《曼斯菲尔德庄园》(Mansfield Park)是英国著名小说家简·奥斯汀(Jane Austen)发表的第三部小说。同其1811年发表的《理智与情感》和1813年发表的《傲慢与偏见》相比,这部小说在主题和风格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但许多读者却对这种变化浑然不解。对于这些读者可能产生的疑惑,作者似乎早有预料。在1813年7月3日至6日间写就的一封长信中,简·奥斯汀不无自嘲地告诉五哥佛朗西斯:“我手头有部书稿,希望能借《傲慢与偏见》的势头一样热销,不过,这个故事的趣味性不及前一本书的一半”。(Le Faye,1997:217)奥斯汀不无幽默的“自白”并不表明她对自己正在创作的小说不满意。在1815年11月26日写给年长她一岁的、唯一的姐姐卡桑德拉的信中,奥斯汀颇为欣慰地提到,来访的一位朋友“喜欢《曼斯菲尔德庄园》胜过《傲慢与偏见》”。(Le Faye,1997:301)事实上,奥斯汀十分满意自己的新作,而对那些不能理解她的创作意图和手法的读者表示不屑。她对苏格兰名作家司各特在《评论季刊》上发表的书评中忽略了《曼斯菲尔德庄园》感到不快,在1816年4月1日写给她的出版商默里的信中明确地表示了自己的态度:“为《爱玛》写书评的那个如此聪明的人,却认为《曼斯菲尔德庄园》不值一提,这令我感到非常遗憾”。(Le Faye,1997:313)

事实上,《曼斯菲尔德庄园》在批评界引起的分歧至少一直延续到了20世纪末。①世纪伊始,毕生从事奥斯汀研究并极具声望的英国学者罗·威·查普曼(R.W.Chapman)就对这部小说提出质疑。他先是委婉地说:“很难确定作者创作这部小说的基本意图”,接着直奔主题,指出“这部小说几乎是在直白地说教”。②(1948:194)查普曼对《曼斯菲尔德庄园》的定性分析影响了20世纪一大批奥斯汀学者对这部小说的评价。文学评论家塞西尔(Cecil)勋爵苟同查普曼的质疑,认为“奥斯汀通过《曼斯菲尔德庄园》做的唯一一次转型试验,试图推出不同风格的女主人公的尝试,以失败而告终”。(1935:11)持否定看法的奥斯汀批评家都把矛头对准小说的女主人公范妮·普赖斯(Fanny Price)。学者兼批评家克·斯·路易斯(C.S.Lewis)认为,这个人物“除了思想端正外一无是处”。(1969:182)

进入20世纪后期女权主义兴起的时代,女主人公范妮·普赖斯又被赋予新的负面意义。美国几位颇有名气的女权主义批评家认为“范妮像白雪公主一样被动消极……显得无法充分实现真实的自我”(Gilbert & Gubar,1979:165、166),认为“范妮像一个极易感恩戴德的奴隶,被主子的小恩小惠所迷惑,而忽视其主体上的残暴”。(Johnson,1988:108)英国著名奥斯汀批评家玛里琳·巴特勒(Marilyn Butler)虽然不属于女权主义批评家之列,但也认为范妮是影响整篇小说的“败笔”,并断言“《曼斯菲尔德庄园》最成功之处正是这个角色出现最少之时”。(1975:105、108)不过,巴特勒主要从政治角度来批评奥斯汀的创作,认为奥斯汀本是保守的、反雅各宾派③的作家,但是在创作《曼斯菲尔德庄园》的过程中,“不自觉地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用应该发生取代了可能发生,以理想世界取代了客观世界”。(Butler,1975:245)换句话说,巴特勒认为奥斯汀在写这部小说时不够用心,以至于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助敌营一臂之力。也就是说,作为既得利益的一名成员(奥斯汀出身于乡绅家庭),她本应通过小说艺术来维护以汤姆斯爵士为代表的乡绅集团利益,而不应美化出身于城市贫民的范妮,并且让后者占据舞台中心,甚至在小说结束时显出取而代之之势。这难道不是间接地(尽管是不经意地)表达了对雅各宾派的支持吗?

以上英美奥斯汀批评家的负面评价可以归纳为以下4点:

1)《曼斯菲尔德庄园》是部过于主观的说教小说;

2)小说中的人物脸谱化,好坏人一目了然;

3)女主人公范妮完美无瑕,像个天使,缺乏真实性和感染力;

4)一言以蔽之,奥斯汀一时懈怠,违反了自己的创作原则和艺术风格,酿成小说的失败。

事实果真如此吗?一向精益求精、习惯于对自己的书稿反复修改、推敲的奥斯汀,会在艺术创作上有丝毫懈怠吗?奥斯汀的创作原则和艺术风格究竟是什么?《曼斯菲尔德庄园》的叙事方法是否有悖于奥斯汀惯常的表达方式?女主人公范妮之道德观的形成是直升式的还是螺旋式的?我们能否用现代人的政治诉求来衡量摄政王时期小说的人物?笔者拟通过下面两方面的分析来回答这些问题,从而反驳众多英美奥斯汀批评家的武断结论。首先,我们应该明晰这位经典作家的写作风格,即奥斯汀如何运用辩证的小说艺术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而后,我们还应该探讨范妮道德观的形成。

1.奥斯汀的创作风格

众所周知,反讽是奥斯汀运用得最为熟练乃至出神入化的修辞手段,是她创作风格的重要体现。奥斯汀对这种修辞的偏爱在其少年时期的作品中就充分显现,如《三姐妹》、《爱情与友谊》、《苏珊夫人》等。不过,风华正茂的少年奥斯汀的反讽技巧尚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往往只是取得局部的讽刺效果,而对社会弊端和贪婪人性的揭露尚缺乏深度和系统性。尽管如此,作家的独特思维和表达方式还是初显端倪。当奥斯汀的处女作发表时,反讽已然有机地融会贯通到其作品的整个叙事过程中,不仅成为她的首选修辞手段,而且对故事主要情节的发展起到了引导作用。《理智与情感》的基本情节就充满了反讽意味:姐姐埃莉诺长于理智,妹妹玛丽安富于情感。结果情感丰富的妹妹被风度翩翩的威洛比欺骗,以至于精神崩溃,险些病死,最后勉强与自己并不爱恋、且年长自己20岁的布兰顿上校结婚;而姐姐坚持理性思维,长于待人接物,善于处理各种关系,结果婚姻圆满、生活幸福。姐妹俩的性情和素养,与各自的结局形成了明显的反讽。

不过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奥斯汀在小说的深层间接地但却清晰地传递了另一个信息,即情感亦有可取之处,过于理智并不可取。玛丽安并不仅仅是眼泪和情感的化身,她还兼有同情、真诚、道德和勇气。她敢于在盛大的晚会上,在众目睽睽之下,面对面地揭露威洛比的虚伪(不顾姐姐埃莉诺一再提醒她注意场合和举止),敢于同恃强凌弱的菲勒斯太太针锋相对,维护姐姐埃莉诺的人格和尊严(后者虽然心里憎恨但脸上却赔着笑)。而她的对立面,即知书达理、颇有教养的姐姐埃莉诺,却由于过分矜持和谦让而险些误了自己的终身大事,几乎成全了虚伪势利的情敌露西。设计如此复杂微妙的叙事层次,作者目的何在呢?笔者认为,奥斯汀是在展示自己的辩证思维方法,教育读者既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又不能完全否定现象。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忽视任何一面都是不可取的。

奥斯汀的这种带有辩证性的反讽,在之后发表的《傲慢与偏见》中亦得到有效的运用。故事开始,读者印象较深的是达西先生的傲慢和伊丽莎白对他的偏见(这部小说原来的名字就是《初次印象》),但是随着情节的展开和人物的表现,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伊丽莎白实际上有着自己的孤傲清高,而达西的傲慢则源于他的偏见。达西被伊丽莎白漂亮的眼睛所吸引,屈尊请她跳舞时,后者有意怠慢并连讽带刺地予以拒绝。达西在乡下小住时,看不上所有他认为庸俗的“乡下人”——尽管后者属于有身份的乡绅阶级——特别是伊丽莎白·贝内特一家。随着男女主人公的不断接触和思想交锋,通过他们各自的不断反思,达西和伊丽莎白才逐渐认识到自身的傲慢与偏见。

在《曼斯菲尔德庄园》这部小说中,奥斯汀追求的依然是辩证思维,而不是简单的两种事物或性质的对立。在展示辩证思维的过程中,奥斯汀恰如其分地运用反讽这一修辞手段,完美地实现了她的创作意图。反讽体现在主观与客观在动机与效果之间的相反性。小说中几个主要人物重外表轻实质,导致判断失误,酿成恶果。汤姆斯爵士和他的次子埃德蒙就是范例。前者只看到自己两个女儿高贵的家庭出身,而蔑视出身卑微的外甥女范妮,担心自己的两个女儿会跟她们的表妹学坏,结果大女儿婚后与人私通,给家族带来耻辱;二女儿追随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准备继承家业的大儿子又不务正业,险些丢了性命;而自己素来看不上眼的穷亲戚的孩子,反倒得以健康成长。埃德蒙被玛丽·克劳福德迷人的外表和飘逸的都市气质所吸引,却忽视了她放浪形骸的内心追求,结果情感“投资”彻底失败,反倒是他开始没有看上的范妮最终赢得了他的认可。由此可见,在《曼斯菲尔德庄园》的创作中,奥斯汀并未改变她一贯的反讽艺术的创作风格。

事实上,我们可以发现,奥斯汀此时的反讽艺术有了升华。在此前发表的《理智与情感》和《傲慢与偏见》两部小说中,处于前台的主要人物是在反讽的过程中发展、变化,从尖锐的矛盾状态过渡到相互理解进而情感融洽。而在《曼斯菲尔德庄园》中,这种反讽过程虽然依然存在,但是处于前台的几个重要人物并不是主角,真正的主角反倒是被这些人物边缘化的范妮。这种不寻常的叙事安排使得本文首节提到的那些奥斯汀研究者不知所措,继而引发出由各种“主义”支配的断章取义或缺乏叙事根据的主观臆断。事实上,范妮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她给反讽注入了深刻的道德内涵,这不仅丰富了反讽的修辞功能,而且为叙事深层辩证关系的建构和道德伦理的阐释和弘扬起到了保障性作用。

2.范妮之道德观的形成

一谈到伦理道德,一些奥斯汀批评家的偏见就暴露了出来。比如上面提到的所谓“范妮像白雪公主”“除了思想端正外一无是处”“这部小说几乎是在直白地说教”等显示主观臆断的引例。事实上,奥斯汀一贯追求小说艺术与价值规范的紧密结合。她的每一部小说都是在讲做人做事的原则,都是在针砭时弊、暴露龌龊。其精妙的反讽艺术和辩证的叙事风格,把道德伦理演绎得入情入理、天衣无缝,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得到教诲,受到熏陶。如果把奥斯汀的前期创作同她的后期创作进行比较,我们不难看出道德的笔墨在她的小说创作后期变得更加浓重。④这种浓重突出地体现在《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的女主人公身上。也就是说,范妮这个人物的塑造成功与否关系着整部小说的成败。因此,奥斯汀为这位女主人公精心设计了反复曲折的成长过程。而这正是那些抱着自己主观道德标准的奥斯汀批评家们所未能看到的。

范妮刚被接到姨父汤姆斯爵士家寄养时,年龄只有10岁,在故事结束时也不过20岁。她初到曼斯菲尔德庄园时,被陌生的环境和凶恶的大姨诺里斯太太吓得直哭:

She was disheartened by Lady Bertram's silence,awed by Sir Thomas's grave looks,and quite overcome by Mrs.Norris's admonitions.Her elder cousins mortified her by reflections on her size,and abashed her by noticing her shyness; Miss Lee wondered at her ignorance,and the maid-servants sneered at her clothes.(Austen,1988:14)

此时,女主人公的表现与正常儿童别无两样,对好人坏人的判断也只局限于表面的直觉。这种从感性认识开始,逐渐达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过程是唯物主义的。进入青春期后,范妮不仅长高了,人也出落得漂亮了。更重要的是,她的思辨能力也有了提高。她最先意识到来自伦敦的玛丽·克劳福德兄妹言行不端,但这并不是因为她先知先觉,而是因为她是局外人,所谓旁观者清。汤姆斯爵士的两个女儿为亨利·克劳福德的翩翩风度所倾倒而争风吃醋;汤姆斯爵士的二儿子(老大同一些纨绔子弟混迹于社会)为玛丽·克劳福德的开放和性感所诱惑。奥斯汀在这里穿插了一个有趣的细节,来说明刚满18岁的女主人公的复杂心态。玛丽提出跟汤姆斯爵士的二儿子埃德蒙学骑马,后者当然欣然答应。而此前,埃德蒙一直是范妮的“私人”骑术教练。为了多同玛丽在一起,埃德蒙给她授课的时间占用了给范妮授课的时间。遥望着仍在享受骑术课的玛丽和埃德蒙,范妮心想:“If she were forgotten the poor mare should be remembered.”(Austen,1988:68)原来,情窦初开的范妮也会嫉妒自己的情敌,尽管她心里十分清楚:自己的出身、地位、财产、教养、甚至容貌,都不能与来自伦敦的玛丽相比。

另一个往往被奥斯汀评论家们所忽视的细节,同样证明范妮并不是什么一成不变的“道德卫士”。亨利·克劳福德向汤姆斯爵士表示愿意娶他的外甥女为妻时,这令范妮的姨父喜出望外,但是范妮却拒绝了亨利。这其中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范妮早先观察到,亨利无视基本的道德规范,同汤姆斯爵士已订婚的大女儿眉来眼去,勾勾搭搭;二是她默默地爱着一直呵护她、教导她的埃德蒙(虽然她深知自己各方面都配不上他)。但是当亨利后来专程去看望回到朴茨茅斯家中省亲的范妮时,他的言行举止似乎表明他已经痛改前非。范妮注意到了亨利的变化,准备重新考虑这个不顾家庭出身和经济条件方面的悬殊差异,执意追求自己的男人。这说明范妮的思想不是一成不变的。她最早对亨利有好感,因为他潇洒健谈,才艺出众,平等待她。当亨利暴露出道德问题时,范妮决定回避他,抵制他。当亨利表现出悔改之意时,范妮又准备重新接纳他。事实上,叙事人告诉读者(斜体为笔者所加):“Would he have persevered,and uprightly,Fanny must have been his reward.”(Austen,1988:467)这就表明,奥斯汀并没有机械地设计范妮的意愿,更没有把她刻画成小说家福斯特(Forster)所指出的那种一成不变的“flat character”。(1927:75)奥斯汀笔下的范妮是位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理智、有私心有嫉妒、有缺点有错误的可爱的年轻女性。即便在小说的结尾,范妮也没有像某些主观的奥斯汀批评家所说的那样,成功地取代了汤姆斯爵士,占据了曼斯菲尔德庄园。小说叙事的最后一段清楚地告诉读者,新婚燕尔的范妮和埃德蒙搬到邻近庄园的牧师住宅,“within the view and patronage of Mansfield Park”。(Austen,1988:473)也就是说,如果把曼斯菲尔德庄园看作一个比喻,那么它所代表的权力和权力结构并未发生根本的变动,但是其性质和内在关系却经历了深刻的变化。

3.结语

《曼斯菲尔德庄园》第3卷第17章(即小说的尾篇)伊始,叙事人亲切地称女主人公为“My Fanny”(Austen,1988:461),并为她最终得到的幸福感到欣慰。小说3卷本的叙事结构涵盖了女主人公阶段性成长的全过程。从当年连仆人都嘲笑和瞧不起的寒酸小亲戚,到豆蔻年华的情感少女,再到步入成年理性期的青年妇女,范妮走过了一条既有痛苦亦有欢乐的曲折道路。范妮的成长历程符合启蒙时期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约翰·洛克(John Locke)所发现并阐述的,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和思维过程。在其1690年发表的《人类理解论》一书第2卷第21章中,洛克指出,人的知识首先来源于各种具体的感知。这种初步的感知经过大脑一系列的处理,如思忖和记忆,区别和分辨,比较与合成,具体到抽象,把基于感官的简单思想提升为复杂的思想或概括性的原则。但后者并不具备永久性,因为它们必须在不断变化的现实中接受进一步的检验和考察。(Locke,1975:4)奥斯汀在创作小说和塑造人物时,正是遵循着这种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则。⑤

相比于《诺桑觉寺》中的凯瑟琳,《理智与情感》中的玛丽安,《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爱玛》中的爱玛和《劝导》中的安妮,《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的范妮并不能算做一个例外,因为她对真诚与虚伪,正直与邪恶的了解和判断是在复杂的人生经历中习得的,也是在不断地学习和反省中获取的。不过,《曼斯菲尔德庄园》可能是奥斯汀从事小说创作以来,在探讨浪漫与道德、理智与情感、财富与婚姻等主题时,做出的最有魄力的一次尝试,并且完全是有意而为之。虽然她在1813年发表的《傲慢与偏见》不仅在艺术上而且在商业上大获成功,但是追求完美的奥斯汀没有陶醉于已取得的成就,而是思考如何从新的角度阐发自己对社会和伦理的看法。在1813年2月4日写给姐姐的信中,奥斯汀表示《傲慢与偏见》显得“过于飘逸、光亮和耀眼”,她想在下一部小说中加点“shade”,加点“sense”。(Le Faye,1997:203)奥斯汀想到了,也做到了。当然,这一切都是在其反讽的艺术风格保障下完成的,只不过在《曼斯菲尔德庄园》中,女主人公不是饱含道德意味之反讽的直接对象。

奥斯汀似乎在寻找一个辩证的平衡点,在轻松的反讽修辞与深沉的思想内涵之间找到平衡。这种平衡不是简单地在这一方面或那一方面多用些笔墨,从而达到表面的均衡,而是要在辩证思维过程中追求思想和艺术的高度融合。也就是说,奥斯汀所追求的是辩证的小说艺术,是带有哲理性的艺术风格。事实上,笃爱奥斯汀的读者都会意识到,《曼斯菲尔德庄园》在引导我们进行更富于挑战性的辩证阅读,以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欣赏小说艺术所反映的客观现实。

注释:

①1999年在北美上演的影片《曼斯菲尔德庄园》(加拿大获奖导演帕特里夏·罗齐玛执导),肆意曲解奥斯汀的原著,插入不少少儿不宜镜头,令人啼笑皆非,再次证明了奥斯汀的这部小说仍然令不少浅尝辄止的人感到困惑。

②查普曼之所以曲解小说的意图,原因之一在于他误读了奥斯汀1813年1月29日写给姐姐卡桑德拉信中的一句话:“现在我要写点儿别的——一个全新的话题——牧师的授圣职礼”。(Le Faye,1997:202)事实上,奥斯汀准备转个话题,开始同姐姐聊另一件生活中的事,而查普曼则误以为她要开始谈论创作中的小说《曼斯菲尔德庄园》的主题。(Chapman,1948:194)不过,小说中的男主角的确面临是否参加授圣职礼并成为牧师的人生抉择。

③源自活跃于法国大革命爆发前后的政治俱乐部之一,因罗伯斯庇尔为其成员而出名。这个词在当时的欧洲政坛被看作是“激进”“暴力”和“革命”的代名词。

④事实上,《苏珊》才是奥斯汀为出版而创作的第一部小说,尽管这部小说在作者去世后,才由奥斯汀最爱的四哥亨利·奥斯汀整理,并以新书名《诺桑觉寺》与《劝导》(均为亨利所起)于1817年12月一并出版(首版按照习惯,把出版时间标为1818年)。根据奥斯汀姐姐卡桑德拉的备忘录,《苏珊》创作于1798至1799年间,详见R.W.Chapman编辑的“Introductory Note to Northanger Abbey and Persuasion” in Vol.5 of The Novels of Jane Austen(Oxford:Oxford UP,1932-1934.Rpt.1988:xi)。

⑤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奥斯汀读过洛克的哲学著作,但是大量的间接证据表明,奥斯汀对十分了解洛克思想体系的众多英国18世纪知名作家非常熟悉,如Alexander Pope、Samuel Richardson、David Hume、Thomas Gray、Oliver Goldsmith、Laurence Sterne、Samuel Johnson,详见R.W.Chapman编辑的“General Index of Jane Austen's Literary Allusions” in Vol.5 of The Novels of Jane Austen(Oxford:Oxford UP,1932-1934.Rpt.1988:317-329)。

标签:;  ;  ;  ;  ;  ;  ;  

从“曼斯菲尔德庄园”的贬义批评看奥斯汀的辩证法小说艺术_曼斯菲尔德庄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