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护理干预对宫颈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黄琦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1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家庭护理干预对宫颈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用于本次临床研究的56例宫颈癌化疗患者是由我院自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这段期间内收治的,将这56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同时对观察组患者的家属进行科学的指导,与家属一起给予患者全面的家庭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癌化疗患者采取全面的家庭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其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广大护理人员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家庭护理干预;宫颈癌;化疗;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影响

宫颈癌是一种常见妇科疾病,也是一种多发性的恶性肿瘤,目前医学界对其的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明确,多认为与患者性生活紊乱和分娩史等有关。宫颈癌患者需要得到家属的细心呵护和关怀,这样才有助于疾病预后。为了研究家庭护理干预对宫颈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现对我院自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这段期间内收治的56例宫颈癌化疗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用于本次临床研究的56例宫颈癌化疗患者是由我院自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这段期间内收治的,将这56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患者的年龄在32-68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43.2±7.4)岁;病程在0.4-2.8年之间不等,平均病程(1.6±0.4)年。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在33-66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42.4±7.2)岁;病程在0.5-2.6年之间不等,平均病程(1.6±0.3)年。两组患者的年龄和病程等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均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同时对观察组患者的家属进行科学的指导,与家属一起给予患者全面的家庭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指导教育:护理人员应当详细地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述宫颈癌化疗的相关知识,指导患者家属照顾患者的正确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认真耐心回答家属提出的各项问题,并通过电话、网络平台等形式与其保持密切的联系;②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应当叮嘱患者的家属注意观察患者的精神情绪,经常性地给患者讲一些积极向上的事例来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以及多给患者讲一些幽默的笑话以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情;③生活护理:护理人员应当叮嘱患者的家属积极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帮助患者纠正不良作息,并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营养食谱;④疼痛管理:护理人员应当指导患者的家属在患者感到疼痛剧烈、难以忍受之时通过视觉分散法、听觉分散法等方式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必要时还可以对患者使用一定的镇痛药物,镇痛药物的用法、剂量及用药注意事项等也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说明;⑤运动指导:护理人员应当告知患者的家属多多鼓励患者进行体育运动锻炼,如在饭后散散步、做做操等,从而增强患者的体魄和机体抵抗力;⑥定期随访:护理人员应当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和上门随访,随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及家庭护理干预情况,以便给予患者及其家属具有针对性的指导。

1.3 统计学分析

对上述临床研究中所记录的所有数据均利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统计,对所有计量资料均采取t检验,对所有计数资料均采取卡方检验,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临床数据对比可详见表1。

3 讨论

癌症是人类健康的最大杀手,我国的癌症发病率近年来一直都居高不下,而对于女性来说,宫颈癌是最常见和多发的恶性肿瘤之一。癌症治疗的最主要手段就是化疗,但化疗药物往往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很多副作用,从而既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又影响患者的心理情绪。尤其是对于女性患者来说,由于化疗会极大地影响到外观美貌,所以患者往往更加心理抑郁焦虑,这非常不利于预后。护理人员固然需要给予宫颈癌化疗患者人性化和优质的临床护理,但患者更需要的却是来自家人的悉心照顾,所以指导患者的家属给予患者有效的家庭护理干预十分重要。

根据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得出研究结论:对宫颈癌化疗患者采取全面的家庭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其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广大护理人员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毛蕊,王春兰,吴明富.家庭护理干预对宫颈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3,33:126-128.

[2]赵玲.家庭护理对宫颈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1:1895+1897.

[3]李珏,李亚洁.家庭护理干预对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家庭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5,10:1-4.

[4]谢向红.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3,23:132-133.

[5]林文英.信息支持护理干预对宫颈癌化疗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07:92-93.

论文作者:黄琦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3

标签:;  ;  ;  ;  ;  ;  ;  ;  

家庭护理干预对宫颈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黄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