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_大学论文

关于浙江省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浙江省论文,队伍建设论文,师资论文,对策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本文对当前浙江省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地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提高对师资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把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战略重点,着眼于建设一支跨世纪的优秀教师队伍;采取超常规措施,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改革的力度;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转变观念,抓住关键,积极改革,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一支跨世纪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使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上新台阶,以适应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这是高校面向现代化、跨入21世纪的一项紧迫战略措施。为此,我们对当前浙江省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进一步加强浙江省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自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改变高等教育不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状况,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行政部门及高等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教师法》颁布后,高等学校认真贯彻执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指导思想及有关方针政策,不断改革教师队伍管理制度,调整队伍结构。一方面积极加强教师队伍的科学管理,引进教学、科研工作所需的人才;另一方面,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教师培训提高工作,使教师队伍建设有了长足的进展。目前,我省高等学校已初步形成了一支思想政治较好、业务能力较强、学科比较完备的以学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的教师队伍,基本上满足了目前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他们不仅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而且在科学研究工作中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首先,教师队伍的数量有了很大的增加。据统计,1994年我省37所普通高等院校(其中包括在浙部委属高校)中,拥有专任教师11345人。其中“六五”、“七五”期间教师的增长率分别为6.5%和2.5%。与此同时,师生比也有了提高,1994年我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生为8.7万人,研究生为3993人,师生比为1:8.1,而在1985年则为1:5.8。

其次,教师队伍的素质有了提高。据统计,1994年我省普通高校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人数分别为727人和2670人,分别是1978年的约4.3倍和11.6倍。另外,在新增加的青年教师中,研究生毕业的比例明显提高。1994年,高校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有364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有2189人,并且每年都以约1.5%的速度增加。1994 年高校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例已达27.4%。

第三,教师队伍的学科结构进一步得到调整。近年来,高等教育为适应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快了财经、计算机等薄弱和急需学科、专业的发展,加强了短线专业的师资力量。1994年财经、计算机类的专任教师分别比1985年增加了46.1%和43.29%, 理工农医等自然科学类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重由1985年的约63%下降到1994年的60.3%,社会科学类教师的比重则由1985年的约24.3%提高到1994年的约28%

第四,教师的工作状况令人满意,绝大多数教师能恪尽职守,努力完成任务。尽管工资待遇较低,工作条件艰苦,但多数教师热爱自己所从事的高尚事业,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他们努力完成各项教学任务,确保教学秩序正常,为我省现代化建设培养大量人才;他们加强学科建设,调整专业结构,更新知识内容,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他们瞄准国内国际学科前沿,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全面开展科学技术研究,为社会创造精神和物质财富。

第五,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工作初见成效。一批思维敏捷、创造力旺盛的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已崭露头角。近年来,政府主管部门和高校各级领导普遍重视青年学术带头人的培养、选拔和提高,为中青年教师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如设立各种青年科研基金和优秀青年教师奖,破格晋升优秀中青年教师的职称,鼓励青年教师在国内外进修提高,改善青年教师的学习、生活、工作条件等,使不少青年教师感到在高校工作有奔头,个人事业发展有劲头。据统计,目前我省普通高校40岁以下的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有379人,占高级职称教师总数的11.2 %。

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带来难得的机遇,既为高校广大教师人尽其才、实现价值提供了宽广的舞台,又为师资队伍管理体制的改革、管理机制的转换、管理模式的更新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这是我们的希望所在。但是,由于一些历史因素,如“十年动乱”中教育的停滞,以及随后高等教育的扩张发展,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办学规模、结构不尽合理等原因,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面临的形势是严峻的。

当前我省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着以下一些主要问题。

(一)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不尽合理,“断层”明显

据调查统计,我省教授的平均年龄为58.9岁,总人数为746人,其中50岁以下的仅有82人,51-55岁的有75人,56-60岁的有320人,而61岁以上的有268人。按学科门类统计,各学科教授年龄结构情况见下表。

以上这些50岁以上的教授大都是各高校的学术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按照国家有关退休年龄的规定,到本世纪末,他们中的98%将要退休,几年前曾预见的退休高峰、同步老化的问题将成为现实。而目前我省高校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约有3900人,占教师总数的34%。上述情况表明,高级职务教师年龄偏大,而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过高。这样,势必造成许多高校教师队伍中的年龄结构不尽合理,两头大,中间小,呈“马鞍型”。40-50岁这支起承上启下重要作用的中年教师队伍人数偏少,只占教师总数的11.2%,出现所谓的人才“断层”,难以形成合理的学术梯队,甚至使现有不少博士点、硕士点、重点学科面临失去优势、丧失地位的危险,需要采取“抢救”措施。

我省各学科教授年龄结构情况

(二)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偏低,职务结构不尽合理

目前,全省高等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学士及以下学历的40岁以下教师有2920人,约占教师总数的25.7%。其中理学有264人, 约占理学教师总数的19.3%;工学有536人,约占工学教师总数的21.6%;农学有221人,约占农学教师总数的30.8%;医学有293人,约占医学教师总数的38.2%;人文社会科学有1579人,约占人文社会科学教师总数的50.9%。全省教师队伍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例较低,仅占教师总数的27.4%。因此,许多高等学校存在着本科教本科,甚至专科教本科的现象。同时,由于高等学校教师职务晋升受职务岗位数额的限制,致使目前一些高等学校教师队伍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所占比例偏低,尤其在那些目前还尚未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权资格的院校和新办院校中,这种现象表现得更为突出。就全省而言,现有教授、副教授人数3397人,占教师总数的29.9%,低于全国平均的32.6%。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这种学历层次偏低,职称结构不尽合理的状况,与国家“中、高级人才培养立足国内”的方针极不适应,与我省一些邻近省市如上海市、江苏相比,差距较大,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就更大了。尤其值得提出的是,据实地调查了解,各高校普遍反映目前补充高学历的教师有一定困难。例如,某高校马列部1994年准备进2位硕士学历教师,结果无一人愿进该部任教,甚至连本科生都无法补充。预计今后计划补充的教师中高学历的比例将会继续下滑。

(三)教师待遇偏低,住房困难,队伍不够稳定

教师的待遇问题是决定教师队伍素质、水平、稳定和职业吸引力的首要因素之一。目前,由于国家对教育的投入较低,在高校教师的待遇上存在四个明显的反差:一是教师职业的理论地位和实际地位存在明显的反差;二是对高校教师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对社会贡献的要求与教师实际从社会获得的待遇报酬存在明显的反差;三是高校教师的待遇与其他行业同类人员的待遇存在明显的反差;四是执教几十年父辈与刚工作不久的子女、学生的待遇存在明显的反差。而且在职称、住房、医疗、养老等方面也存在着一系列困难。特别在住房方面存在的困难更大。据统计,在我省高校教师住房未达标人数中高级职称的占74%,中级职称的占85%,初级职称的占61%。有许多青年教师一家数口,吃住、备课、待客等全挤在一间13平方米左右的房子里。因此造成了高校教师队伍显性、隐性或潜性的流动,而且越是高校需要大力发展的专业,例如财经、会计、英语专业,其教师往往也是社会急需的人才,故流失的就越多。据调查,近几年,我省高等学校外流的青年教师占教师补充总数的15%左右。这些教师的流向一般是企业、公司等经济收入较丰厚的单位,少量流向国家机关单位。值得引起我们重视的是,这些外流的教师中,不少是教学科研骨干,包括博士、博士后。这种状况加剧了高校教师队伍的不稳定,给教师队伍的新老平衡过渡带来了困难,也加剧了某些结构不合理的状况。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潜性流动和隐性流动。教师身在高校,但心里却在想着如何离开高校,找一个好去处,这就是教师潜性的流动。这种流动大多发生在青年教师中,约占青年教师的1/5。教师虽身在高校,但却把部分或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校外的有偿社会兼职活动或第二职业中,这就是教师的隐性流动。这种流动人数目前平均达30%左右,并且大有发展的势头。以上两种流动,严重干扰高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四)现有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与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还不相适应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知识更新周期缩短,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对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教师的知识储备能否适应世界高等教育的潮流,更应引起重视。例如,教师的外语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以适应国际学术交流合作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又如,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必然引起教学、科研手段现代化的革命,影响教学过程和人才培养过程,这就对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和掌握新技术、新知识、新技能的程度提出更高的要求。今后,知识老化、技能落后的教师将难以胜任其职。

面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了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跨世纪师资队伍,必须抓住机遇,深化改革,采取新的措施与对策。

(一)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提高对师资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是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毛泽东同志指出,要办好一所学校关键在于选好校长和教师。邓小平同志更加明确地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我们应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充分认识师资队伍是办好学校的依靠力量和中坚力量,振兴国家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我们认为,当前加强我省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应该坚持“三个有利于”,即:必须有利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有利于提高全省教育、科研的水平和质量;有利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方针建设的目标应该是:建立一支人员精干、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适应我省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又红又专的师资队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等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也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高等学校要积极地正视现实,面对竞争,迎接挑战,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趋利避害,扬长补短,用改革的精神探索在新形势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和运行机制。

(二)把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作为战略重点,着眼于建设一支跨世纪的优秀教师队伍

在跨入新世纪时,谁拥有一支卓越的中、青年教师队伍,谁就会在新世纪的舞台上掌握高等教育的主动权。因此,从现在起,我们就要特别重视跨世纪中青年教师的选拔、培养和提高,把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战略重点。第一,要适应教师高学历化趋势,一方面努力吸纳高学历者充实青年教师队伍,要求本科以上教育选留的教师至少应具有硕士学位和研究生学历;另一方面要有计划地安排现在青年教师在职攻读高一级学位。第二,要破除论资排辈思想,根据公平竞争原则评定青年教师职称,并继续坚持破格晋升高级职称不占指标限额的倾斜政策。第三,要鼓励青年教师冒尖成才,坚持评选优秀青年教师、实行青年教师科研基金、中老年教师传帮带青年教师等制度。第四要着力于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培养青年教师,让他们在教学实践中学会教学,在科研实践中学会科研并有所发明创造,提高业务素质。高校各级党政领导应做青年教师成长的后盾,和青年教师交朋友,关心他们的政治进步,改善其生活和工作条件,为青年教师创造脱颖而出的环境。

(三)采取超常规措施,加大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改革的力度

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形势是严峻的,因此,必须从战略高度采取超常规措施,才能解决有关问题。一是增加教师职称结构中高级职称的比重。因为,一方面现有高级职称的教师5年多后有85%将离退休,另一方面研究生兼任助教、助研、助管已成定势,助教层次将淡化。增加高级职称的比重,眼前看可能出现职称结构的不合理,但从长远上看是必要的,同时也有利于优秀青年教师的成长。二是对特殊专业的教师队伍建设采取特殊措施。例如,一些基础学科长线专业的教师同步老化、退休,而近年因编制补充较少,如不适当延缓部分教师的退休年龄,不利于这些专业的教师队伍建设,因此,超编也要选留教师,充实教师队伍。三是采取特殊措施稳定骨干教师。如按学术水平层次实施“攀登工程”,培养院士级骨干,实行“砥柱工程”,培养博士生导师水平的骨干;实行“跨世纪工程”,选拔和培养青年学术带头人。学校有了一批骨干教师,提高办学水平、稳定教师队伍就有了保证。

(四)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

重视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无疑是对的,但绝不可因此而削弱对教师政治思想素质的培养与提高。相反,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必须大力强化教师的政治思想教育,使教师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因为,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政治立场、思想道德、行为规范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政治觉悟。不加强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就难以塑造学生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一句空话。从某种意义上看,教师的政治思想觉悟和职业道德水准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代乃至几代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用坚定正确的政治观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育人;不仅要教学生做学问,而且要教学生做人,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加强教师的政治思想教育,首先要加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使教师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其次,要切实加强教师党支部的建设和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学校各级党组织都要把教师的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做到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多彩,在时间上有保证,效果上有落实。再次,要组织广大教师深入学习《教师法》,学会用法保护自己的权利,用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全面履行《教师法》规定的教师的职责和义务。学习《教师法》,要防止只讲利益的保护,不讲自己在教育活动中应尽义务和法律责任的偏向。要树立人民教师的高尚形象。最后,要大力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遏制已出现的道德滑坡倾向,使教师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各种腐朽思想的影响,用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熏陶人、引导人、教育人。

标签:;  ;  ;  ;  

浙江省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