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西半球经济一体化的战略与展望_经济一体化论文

美国西半球经济一体化的战略与展望_经济一体化论文

美国的西半球经济一体化战略及其前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西半球论文,美国论文,前景论文,战略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80年代后期以来,区域集团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其中西半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尤为引人注目。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两年多,其效果究竟如何?2005年美洲自由贸易区能否建立?西半球经济一体化对世界经济将产生何种影响?这些问题成为当前国际舆论界的热门话题。而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必须对美国的西半球经济一体化战略有一个全面了解。本文拟对这一战略产生的背景、主要目标、实施途径及面临的问题作一粗浅的分析。

一、产生的背景

战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美国奉行自由贸易政策,主张通过多边自由贸易体系推动世界贸易向自由化的方向发展,对建立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基本上持否定态度。但到80年代后期,美国的政策发生了根本转变,开始积极筹建北美自由贸易区,并把推进西半球经济的一体化作为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转变有其深刻的背景。

(一)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下降和对外经济战略的调整。

战后初期,美国凭借其压倒优势的经济实力充当了西方经济的霸主。当时,无论就经济实力和劳动生产率而言,还是就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而言,美国都处于绝对优势地位。1950年,美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西德的4倍,日本的15倍。〔1〕美国的市场比世界第二大市场英国大9倍以上〔2〕。其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几乎也是独一无二的。 正是这种绝对优势决定了当时美国对外经济政策的核心是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以促进西方经济的繁荣。因为只有整个西方经济的振兴才能为美国商品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为此,美国推动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通过多边自由贸易体系,发达国家之间制成品的关税率普遍由1947年的40%降到东京回合之后的5~8%,从而促进了国际贸易的空前发展和西方经济的繁荣。

但正如保罗·肯尼迪所说:“在世界事务中,领先国家的力量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3〕从70年代起, 美国经济增长速度相对减慢,它与其他工业化国家之间经济实力的差距明显缩小。尤其自80年代起,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更加突出,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绝对优势地位渐渐丧失。美国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60年的54.1%下降到1988年的36%,同期,日本的比重从4.6%升至19%,欧共体的比重从28.6%上升到34.3%。〔4〕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水平来看,1988年,美国为19840美元, 而日本已超过美国,达到21020美元,联邦德国和法国已接近美国的水平。 从工业生产的情况来看,美、日、欧之间的差距也趋于缩小。日本在许多领域(如钢铁、造船、机床、汽车、半导体、微电子、激光等部门)赶上或超过了美国。工业制成品竞争力的减弱使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明显下降。它在世界出口总额中的比重由1960年的15.8%下降到1988年的12.04%,而同期日本从3.1%上升到9.1%,欧共体从1970年的30.7%上升到37.2%。〔5〕自1985年以来,美国的贸易逆差每年都超过1000 亿美元。在金融领域,美国也从最大的债权国变成了债务国。

种种事实表明,美国虽然至今仍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实力,但它已面临过去从未经历过的那种激烈的竞争。

为了巩固和加强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从80年代中期起,美国开始调整其对外经济战略,把打开国外市场和增加出口作为对外经济战略的核心。为此,里根政府提出把所谓的“公平贸易”原则作为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原则,在继续宣扬自由贸易的同时,强调以强硬的态度反对“不公平贸易”,要求其他国家对美国开放市场。在公平贸易的口号下,美国在其具有优势的地区和经济领域实行自由贸易,而在那些对美国经济构成挑战的地区和经济领域则实行保护主义。这标志着美国贸易政策的重大转折。

为了推行新的贸易政策,美国政府利用多边、地区和双边等一切途径去打开国外市场,促进贸易的发展。它在推进多边自由贸易体制运行的同时,开始重视区域性的贸易协议,“把缔结地区贸易协定作为走向全球自由贸易的跳板”,把地区性协议作为“将来在贸易、投资、环保和劳工标准等新领域实现多边自由化的样板。”〔6〕

(二)拉美在美国对外经济战略中地位的变化和美国对拉美政策的调整。

50年代,作为重要的原料供应地、投资场所和工业品销售市场,拉美在美国对外经济关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美国35%的进口来自拉美,29.5%的出口销往拉美。在美国对外直接投资中,拉美地区也占居首位。但从60年代起,拉美地区在经济上对美国的重要性开始下降。塑料、化纤、新型合金、光导纤维等新型材料的使用,使美国对拉美各国出口原料的需求量大大减少。随着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复兴,美国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向发达国家转移。拉美地区在美国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由50年代的38.8%下降到70年代的16.3%。

80年代,美拉经济关系进一步削弱。为了解决自身的经济困难,美国竭力向拉美国家转嫁危机,在对外贸易中加强以非关税壁垒为特征的贸易保护主义,对1000多种拉美出口商品设置了400多项非关税壁垒; 拉美国家也因债务负担沉重而大幅度压缩进口。因此,拉美在美国进出口中的比重分别从1980年的17.5%和15.5%下降到1988年的13.7%和11.5%。〔7〕拉美在美国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由1981年的17.1%下降到14%。

美拉经济关系的削弱不仅对拉美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而且对美国也产生许多消极影响。美国对拉美地区出口的减少影响了其就业的增长。拉美的债务危机也使美国债权银行无时不受到倒帐的威胁。拉美各国贫困的加剧使移民、贩毒等问题危及美国社会的安定。这一切使美国深深感到,一个政治和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拉美对美国是至关重要的。

冷战结束后,国际斗争的重心由军事和意识形态领域转到经济领域,拉美地区对美国的重要意义也由安全方面转到经济方面。同时,随着经济调整和改革的深化,拉美经济形势明显好转。巴西、墨西哥、阿根廷、智利等国成为引人注目的新兴市场;拉美地区成为仅次于亚太地区的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这一切使美国感到,在西半球,以贸易和投资为主要手段、建立一种以自由贸易为基石的新的伙伴关系的时机已经成熟。

(三)欧洲和亚太地区经济区域集团化进程加快,美国需要以西半球为立足点,巩固和加强其在全球经济中的战略地位。

80年代中期以来,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空前加快。1985年6月, 欧共体委员会主席德洛尔提出了一份题为《完成内部市场》的白皮书,明确提出到1992年实现真正没有国界的欧洲的目标,在区域内保证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流动。1991年12月《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署,并于1993年11月正式生效,欧共体由12国增加到15国,并改名为欧洲联盟,这标志着欧洲政治和经济一体化向更高的层次迈进了一步。1991年10月,欧共体与欧洲自由联盟在卢森堡正式签署《欧洲经济区协定》。同时,东扩战略也逐步展开。1991~1993年,欧共体先后与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签订为期10年的经贸合作和联系国协议。

亚太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也明显增强。日本、中国、亚洲四小、东盟国家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关系日益加深,形成了多层次的地区经济结构。次地区的经济合作也以灵活多样的形式蓬勃发展。1989年成立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正在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有力地促进地区内贸易和投资向自由化的方向发展。

面对这一形势,美国深深感到,它所面临的挑战不仅是竞争对手的实力在增强,更为严峻的是这些竞争对手正在与周围的国家和地区联合起来,组成强大的经济贸易集团,通过区域集团化,充分利用区内资源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为了不失去在全球经济中的支配地位,美国决心利用当前的区域集团化趋势来为其全球战略服务,组建以美国为核心的西半球经济贸易集团,并以此为立足点,进一步向两洋扩展,筹建跨太平洋和跨大西洋的经济联盟,从而确立自己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达到抗衡欧洲、制约日本、遏制中国的目的。

二、谋求的目标

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设想早在里根执政时就已提出,但把西半球经济一体化真正作为一种战略提出则是布什总统时期的事。1990年6 月,布什在他的“美洲倡议”这一历史性的讲话中,第一次对西半球经济一体化战略作了全面的阐述,明确提出“要建立一种将整个美洲——北美洲、中美洲和南美洲——联系在一起的自由贸易体系。”克林顿总统上台后,基本上继承了布什的拉美政策,积极推进西半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从布什和克林顿奉行的政策来看,美国推行西半球经济一体化战略主要想达到下列目标。

(一)通过西半球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进一步开拓拉美市场,为美国的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拉美国家普遍进行了重大的经济改革,控制了通货膨胀,缓解了债务问题,恢复了经济增长,并积极推行外向型的、面向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为美拉经济关系的重新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因此,美国把拉美地区与亚太地区并列,作为其扩大出口和增加投资的主要目标。克林顿政府列举了当前世界上最有活力的十大新兴市场,其中有将近一半是在拉美。因此,它把加强与拉美地区的经济关系作为减少贸易赤字、推动经济增长和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在总结克林顿政府的对外经济政策时指出:“本届政府已采取外向型的促进贸易和发展的经济战略”。“政府已确定在世界上两个最蓬勃发展的市场——亚洲太平洋地区和拉丁美洲——进行自由贸易的雄心勃勃的目标。经济迅速发展和前所未有的贸易自由化这两者相结合,就有可能在今后10年内使向这些市场出口的机会和在这些市场进行投资的机会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美国看来,西半球是一个拥有7亿多人口的潜力巨大的市场, 目前由于拉美国家的市场还不够开放,影响了美国商品的进入。而签订地区性协议和双边协议是促使拉美国家进一步开放市场的重要途径。这是美国要求建立西半球自由贸易区的主要目的。

(二)通过建立新的“伙伴关系”,加强美拉之间的传统合作关系,巩固美国在西半球的盟主地位。冷战时期,拉美地区一直被美国看作是自己的“后院”。美国历届政府主要以军事和经济援助为手段维持以自己为盟主的“泛美军事同盟”。冷战结束时,某些专家预言,拉丁美洲将从美国对外政策的视线中消失。当安全的威胁、东西方政治角逐已不再存在时,美国已不感到拉美的重要性。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美国并没有因苏联威胁的消失而放弃自己在西半球的霸权地位。在21世纪的角逐中,美国仍然需要把西半球作为“战略后方”和势力范围。为此,它力图在这一地区推行美国所希望的政治制度和自由市场经济体制。正如墨西哥《至上报》刊登的一篇文章所指出的,冷战后美国的4 项基本战略是:1.美国必须完全控制北美洲;2.在西半球应该避免出现任何能够阻止美国霸权的国家或任何形式的国家联合;3.美国海军必须控制通向本半球、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海上通道;4.避免在欧洲和亚洲出现任何能够阻止美国的海上势力的强国。〔8〕但是,在新的国际形势下, 美国继续推行干涉主义政策已越来越不得人心。因此,它力图通过贸易和投资等手段,与拉美国家建立一种新的伙伴关系,以巩固和加强自己在西半球的政治经济地位。克林顿把古巴排除在西半球经济一体化之外就充分显示出美国西半球经济一体化战略带有的政治色彩。

(三)以北美自由贸易区和美洲经济圈为依托,面向两洋,谋取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美国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它的贸易和投资分布在全世界,其经济利益不可能局限在西半球。因此,筹建西半球经济贸易集团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开拓美洲市场,而且还在于把美洲作为一个踏板,走向全球,打开世界所有市场的大门。美国在组建北美自由贸易区之后,一方面积极支持墨西哥、智利等国家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借助美洲国家的力量,确立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支配地位,最终建立一个以美国为核心的横跨太平洋的亚洲太平洋自由贸易区(APFTA)。 另一方面,美国利用北美自由贸易集团与欧盟进行对话,促使欧洲与北美自由贸易集团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组建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区(TAFTA)。美国企图通过同时参加三大集团,确立在其中的主导作用,确保自己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三、实施的步骤

正如“美洲倡议”所指出,美国的西半球经济一体化战略分两步实施:第一步由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第二步建立包括所有美洲国家的美洲自由贸易区。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是整个战略的关键性一步,也是美国急于实现和易于实现的一步。众所周知,北美地区三国之间经济上的相互依赖远远超过美国与南美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因此,布什在“美洲倡议”中只是把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作为一项战略构想和“长期目标”提出,而没有提出任何具体的实施途径。

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正式生效标志着美国的西半球经济一体化战略的第一步已基本实现。该协定以条约的形式确定了该地区在10~15年内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规则。协定生效两年多,虽然受墨西哥金融危机影响,某些条款的实施速度有所放慢,但绝大部分条款都按期得到执行。从美国的角度来说,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两年期间,美国对墨西哥商品进口的平均关税已从3.5%降到1.5%,同期,墨西哥对美国产品进口的平均关税从10%降到4.9%, 双方的非关税壁垒也按计划正在逐步取消。贸易壁垒的减少有力地促进了地区内贸易的增长。1994年,美国对墨西哥的出口增长了22.3%,这是美国对其他国家出口增长速度的3倍。同年,墨西哥对美国的出口增长了24%。 1995年,受墨西哥比索贬值的影响,美国对墨出口比上年有所下降,但双边贸易的增长率仍达13%。〔9〕在协定的推动下,近3年,美国商品出口的增速达空前的水平,1993年为4%,1994年为10%,1995年达到15.8%。〔10〕

协定中有关投资、金融、劳务、运输、知识产权等方面规定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区内资金的自由流动。从1994年1月到1995年12月, 流入墨西哥的外国直接投资达143亿美元, 其中主要是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的资本。两年来,上述两国在墨西哥新开放的金融部门投资12.29 亿美元,占该类外资的86%。两国在墨西哥工业部门的投资为3.37亿美元,在交通邮电部门的投资为3.496亿美元。〔11〕美加墨3国一些大企业已建立了战略联盟。

区内贸易和投资的迅速增长使成员国相互间的国际分工进一步加深。美国的得克萨斯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经济已与墨西哥的相邻各州密不可分。最近两年,得克萨斯州每年向墨出口商品和劳务的价值达200 亿美元,从过境贸易和交通、通讯服务中得到11.3万个就业机会。

至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对美国工人就业的影响,这是争议最激烈的问题。协定的反对者认为,协定的生效造成有关行业的大量失业。但是,华盛顿国际经济研究所、国际贸易委员会以及其他许多机构的评估报告都显示,协定给美国带来的新的就业机会将远远超过因协定而丧失的工作机会。根据美国政府公布的数据,1994年美国因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而增加的就业机会是因协定的生效而减少的就业机会的8倍。事实上, 要确切地统计协定到底创造了多少就业机会、使多少人失去了工作是很难做到的。总的来说,这一协定促进了美国的出口,增加了白领工人的就业,提高了工人的收入水平。

协定对美国的另一个影响是用条约的形式将美墨之间的特殊关系固定下来。这对美国来说有重要意义。1994年墨西哥爆发金融危机之后,克林顿不顾国会的反对,提供200亿美元的巨额贷款, 帮助墨西哥渡过了难关。如果没有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恐怕很难做到这一点。而墨西哥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对美国的安全具有直接的影响。

同时,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实施也增强了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促进了全球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美国利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为样板,促进了亚太地区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进程,推动了全球贸易向自由化的方向发展。

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之后,克林顿政府着手实施西半球经济一体化战略的第二步。按照原来的设想,克林顿政府准备逐个吸收“够条件的”拉美国家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也就是说,美国并不想尽快与大多数拉美国家进行谈判,而是根据美国的需要,有选择地吸收少数拉美国家加入北美自由贸易集团。美国首先选择了智利。因为智利是拉美地区最早实行经济开放的国家,也是目前拉美地区经济形势最好的国家。但是,这一打算被实践所否定。一方面,美国国会不批准授予克林顿总统“快速处理权”;另一方面,拉美国家为了不被排斥于区域集团化的大潮之外,纷纷要求尽快开始进行有关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谈判。此外,以南方共同市场为代表的拉美次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空前活跃。它们通过次地区经济的一体化,联合自强,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克林顿政府为了把拉美地区的经济一体化纳入自己的轨道,决心改变做法,从总体上加快西半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

1994年3月,克林顿总统提出倡议,于同年12 月初召开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具体商议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事宜,并对除古巴以外的所有美洲国家发出了邀请。这一倡议得到拉美各国领导人的积极响应。1994年12月9日至11日,美洲国家首脑会议正式在迈阿密召开。 这标志着美国西半球经济一体化战略的第二步正式开始启动。

在美洲34国首脑的共同努力下,会议取得了积极成果,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达成了协议。

(一)通过了《原则宣言》和《行动纲领》,承认自由贸易和加强经济一体化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美洲人民的工作条件和更好地保护环境的关键因素,并共同承诺,立即开始规划建立“美洲国家自由贸易区”的工作。

(二)明确规定了建立“美洲国家自由贸易区”的时间表, 即在2005年以前结束有关建立这一贸易区的谈判。

(三)确定了筹建“美洲国家自由贸易区”的途径,即以现有的次地区协议和双边安排为基础进行谈判。

(四)指出在实现西半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各国在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方面的巨大差距,应对经济上的弱小国家给予必要的帮助。

迈阿密会议的这些成果使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由美国当初提出的一项空泛的号召变成了实际的行动计划。

为落实迈阿密首脑会议的决议,1995年6月30日, 美洲各国贸易部长在丹佛举行会议,立即开始实施有关工作计划。 部长会议决定成立7个工作小组,研究具体方案。1996年3月,34 国的贸易部长在哥伦比亚的卡塔赫纳再次聚会,决定再成立4个工作小组, 以便解决诸如知识产权、政府采购和投标、劳务以及竞争政策等争论最激烈的问题。

至此,可以看出,美国原先设想的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为基础,通过逐个吸收拉美国家加入的途径来实现该战略的第二步的计划早已被打破。在拉美国家的广泛参与下,美洲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大大加快,并沿着其自身的轨迹逐步向前推进。

四、面临的问题

美国的西半球经济一体化战略尽管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面临许多问题。

(一)美国国会内部反对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势力仍很强大,实施西半球经济一体化战略在美国国内仍将遇到较大阻力。尤其在墨西哥金融危机之后,因墨西哥货币贬值造成美国对墨出口减少,美墨贸易中美国方面出现逆差,引起美国国内的很大不满。协定的反对者认为,与墨西哥结成经济联盟是背上了一个包袱,因此坚决反对再与其他拉美国家达成类似的协议。预计,今后推行这一战略在美国国内仍会有较大阻力。

(二)美墨之间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部分条款的实施问题上存在分歧,贸易争端迭起。首先,两国之间在农产品贸易上由于利害冲突,各自对农产品进口进行限制,引发了“贸易战”。1995年美国对墨西哥的西红柿、洋葱、花生、西瓜等13种农产品的进口实行限制。如花生的年进口量限制在3478吨,并征收8.1%的关税;超过这一限额的进口, 将征收161%的高额关税。墨西哥政府对美国的玉米、大麦、土豆、 桔子汁等14种农产品也实行进口数量限制,限量之外征收高额关税。美国众议院因墨美贸易摩擦于1996年1月30 日提出审议关于“本国产品”的定义,企图以此为依据,证明墨西哥向美国倾销西红柿,进而达到限制进口墨西哥农产品的目的。为此,墨西哥政府向世界贸易组织投诉,指控美国违反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世界贸易协定。此外,在有关运输条款问题上,两国之间也存在较大分歧。1995年美国政府单方面决定推迟实施两国货车可以自由过境的条款,禁止墨运货卡车自由进入美国。接连不断发生的贸易争端给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前景蒙上了阴影。

(三)美国与拉美国家在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有关问题的谈判将十分艰巨。从美国方面来说,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的目的主要是扩大对巴西、阿根廷、智利等新兴市场的出口,迫使这些国家进一步开放市场。而这些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比较多元化,它们并不希望在经济上过分依赖美国。目前,南美大陆次地区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十分活跃。尤其南方共同市场自建立以来,区内贸易迅速发展,它在拉美地区和国际舞台上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因此,拉美国家主张以现有的经济一体化组织为基础,通过集团与集团之间的谈判实现西半球的贸易自由化。而美国则主张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为基础,将该协定的原则逐步向其他拉美国家扩展。此外,在如何对待弱小经济国家的问题上也存在较大分歧,美国显然不愿为帮助这些小国而承担太多的义务,而拉美国家则要求美国提供必要的经济和技术援助,以提高它们的发展水平。在环境和劳工权利问题上,双方的看法也有很大不同。因此,有关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仍将是一个艰难的历程。

(四)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仍是它与拉美国家之间建立真正的“伙伴”关系的重大障碍。美国政府虽然口头上说要在西半球国家之间建立一种新的伙伴关系,但实际上并未放弃其霸权主义的政策。美国长期敌视古巴,把古巴排除在西半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之外,这种强权主义的做法引起广大拉美国家的不满。1995年7月11日, 美国国会通过了旨在强化对古巴经济封锁的赫尔姆斯—伯顿法案,阻止古巴进入国际社会。这一法案不仅遭到古巴的强烈反对,而且遭到墨西哥、加拿大以及国际社会的严厉谴责。美国利用反毒、移民等问题粗暴干涉拉美国家的内政,动辄就对拉美国家实行制裁。这种强权主义的政策使拉美国家对美国抱有很大的戒心。

(五)欧盟、日本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正在加强对拉美市场的争夺,拉美对外经济关系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美国想独占西半球市场的企图难以实现。90年代,随着拉美经济的复苏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欧盟对拉美市场的重要性给予了更多的重视。1995年12月25日,欧盟与南方共同市场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1993年2月, 欧共体外长同中美洲各国外长签署了的合作协定,旨在加强双方在各个领域的合作。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对占领拉美市场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拉美国家也积极发展与欧洲及亚太地区的经济贸易关系。这对美国要建立以它为核心的美洲自由贸易区无疑又增大了阻力。

展望未来,西半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可逆转。因为这是美国全球战略的一部分,是出于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下维护其经济和政治利益的需要。拉美国家从其自身利益考虑也愿意推进这一进程。但是,由于西半球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和美国与拉美国家之间固有的矛盾,这一进程不可能发展得很快,有关的谈判将会十分艰巨。西半球经济一体化也不可能完全按照美国的战略部署前进。

注释:

〔1〕〔2〕〔美〕莱斯特·瑟罗:《二十一世纪的角逐行将到来的日欧美经济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5页、第129页。

〔3〕〔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中国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

〔4〕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济展望》,1990年6月。

〔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金融统计年鉴》,1989年,第121~122页。

〔6〕美新社华盛顿1996年2月14日电:《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年度报告》,贸易部分。

〔7〕墨西哥《对外贸易》杂志,1990年7月,第620页。

〔8〕萨尔瓦多·莫拉雷斯·佩雷斯:《美国、古巴和加勒比》, 墨西哥《至上报》,1996年4月9日。

〔9〕墨西哥工商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两周年的影响》,1996年3月。

〔10〕美国政府贸易办公室报告《克林顿的贸易政策:创造就业,促进出口》,1995年12月1日。

〔11〕墨西哥工商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两周年的影响》,1996年3月。

标签:;  ;  ;  ;  ;  ;  ;  ;  

美国西半球经济一体化的战略与展望_经济一体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