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完美体现论文

浅谈国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完美体现论文

浅谈国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完美体现

王珉玥

摘 要: 本文对小学国学教学工作的方法与技巧进行解析,提出了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营造学习氛围、加强师生沟通等方面的建议,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而不是灌输,给学生足够的自由,并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或是方法降低国学学习过程的难度,让学生可以更为迅速地理解这些国学知识中隐含的人生道理。

关键词: 国学;小学语文;教学;体现

国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学习理解我国的历史与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尽早接触国学知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为热爱我国的传统文学与文化,通过各种各样的国学形式,学生也可以从中习得很多人生道理,这对树立学生的品格与价值观养成都有非常良好的辅助作用。

一、注意因材施教,提防适得其反

在学习国学时,很多家长的态度较为积极,认为孩子掌握越多的国学知识越好。这种想法有失偏颇,国学本身涵盖的方面很多,知识体系也较为复杂。国学每个分支或是组成部分都涵盖很多知识,不是短时间之内就能理解、消化的。不了解孩子是否真的感兴趣,就要孩子学习是非常不可取的,不仅有可能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生理上也会因为承受很多知识内容,而呈现出疲劳的状态,这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与个性发展。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做好把关人,即便学生自己也真正喜欢,或是教科书中涉及了国学方面的知识内容,教师也应精准拿捏,在对部分涉及国学知识的课文进行相关知识的扩展或是平铺时,要采用学生能够良好的接受的方式解释与传达其含义,让学生扎实地掌握。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小学六年级的第八课《三打白骨精》时,就可以借助这篇课文渗透一些关于四大名著的知识,介绍一些《西游记》中的其他篇章,或是引申到其他名著《水浒传》《红楼梦》等,对这些名著中的一些知名故事也可以对学生进行推荐。但是一定要是一些较为简单且易于理解的篇章,切记不能给学生太大的压力,可以让学生分享一下这些桥段都写了一些什么事,不必太深究文章背后的一些背景与复杂的联系,以防学生丧失兴趣。《西游记》中的神话故事是国学经典,其中曲折离奇、天马行空的故事结构非常引人入胜,小学生此时猎奇心重,如果教师可以多多介绍一些有趣的事件、历史小故事,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利用小小的教育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我们的教学任务上来,使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在各项法律管理中,德国联邦政府对全国各方面拥有最高的专管权利,司法管辖权则由联邦政府和16个行政州政府共同拥有。具体到垃圾管理,德国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法律体系。截至目前,德国约有8 000余部联邦和各州的环境法律和法规,还有欧盟400多个法规在德国也具有法律效力。

二、营造学习氛围,避免枯燥乏味

素质与思维方式是学科设定的根本,因此学习知识也是为了让学生通过知识的积累,逐渐养成良好的学科素质。所以教师应增加学生接触语文知识的机会,如国学方面的古诗或是词曲,让学生锻炼语文阅读、解析、运用方面的能力。

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四年级下半年的第20课《古诗两首》时,学习第二首《池上》时,就可以根据诗句的含义进行情景构建,“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其中的“小娃、小艇、白莲、浮萍”等全部是诗句中的重要画面来源,虽然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四言绝句,但是其中描绘的场景无不让人思绪纷飞,小娃的可爱模样,让人忍俊不禁。因此学生如果可以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在古诗词学习中寻找诗句中的关键词,就可以增强自身的诗词赏析能力,大多数较为浅显的诗词,往往通过每句中的关键词连接就可以对诗词的大体意思掌握。

再有,教师也可以根据教授的诗词的整体描述进行场景上的描述,因为国学中的很多诗词大多晦涩难懂,如果直接告诉学生这些字、词、句的含义分别是什么,学生可能会逐渐养成不愿主动思考的习惯,而是完全依赖教师,这对锻炼学生能力来说非常不利。所以教师可以通过描绘诗词营造的场景方式对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这些国学精华,久而久之,学生甚至可以根据诗词描绘的场景自主理解这些没有读过的诗词。

对于土木工程建筑来说,其在使用的过程中本身就是暴露在外界环境中的,因此也就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比方说气候、温度、湿度等等。甚至,在外界环境中,还有很多化学物质会对建筑物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若是没有全面地考虑到这些因素的影响,那么这些建筑在之后的使用过程中就很有可能会出现一些结构性的问题或者缺陷。在现实情况中,经常会有设计人员在进行结构设计时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工程设计是否完整和合理方面,没有全面地考虑到外界环境因素,忽略了外界环境因素可能会到来的危害,从而为后期的建筑事业埋下安全隐患。

教师可以安排晨读,正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段,让学生自由诵读一些诗句,或是让学生一同朗诵或是背诵一些诗词,这些文章也可以是一些古代学者的白话文,这样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下,学生会被潜移默化的影响,不由自主地参与进来。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五年级下册第26课辛弃疾的《清平乐》后,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关于辛弃疾的其他词曲,让学生感受一下辛弃疾除了这种欢快的词以外,还有哪些风格的词。这些课外的词就可以安排在晨读的时间,扩展学生的国学涉猎范围的同时,让学生逐渐感知其他风格的词,通过阅读与背诵,逐渐掌握诗词的赏析与把控能力。

但是无论是什么样的安排,或是想要获得什么样的效果,教师都需安排一些较为合适的场景或气氛,带动学生参与,因为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自制力较差,凡事需要教师的引导,或是一些较为有趣的情景进行吸引,防止因为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

三、加强师生交流,协作共同探究

人:“你终于明白了,把你们关起来,是为了让你们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同时释放少量能量。当然,最关键的是要产生酒精。因为酒精对我们人类很重要,聚会也喝、送别也喝,开心也喝、失恋也喝,结婚要喝喜酒、扫墓要斟祭酒。你说重不重要?”

国学博大精深,涵盖广泛,所以无论课上还是课下,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学习上的进展与教师一同研究国学方面的知识,让教师给予指导与推荐。这是一个互动与互相影响的过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紧紧抓住这个机会,互相袒露内心的想法与习得。但是为了整个交流过程的顺利,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种能力,首先是博学,教师不应对学生国学感兴趣的部分进行定义,更不能对学生喜爱的国学知识持鄙夷的态度,教师要以开放的视角看待学生的兴趣爱好,并认真倾听学生的阐述与看法,必要时可以适当指导,或是对学生喜爱的部分进行一些更深层次的扩展,深化学生的知识体系。其次,是对学生在国学方面的学习进程进行掌握,通过增加沟通的方式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解,根据学生学习的进展对学生的意见进行细节或是方向调整。

教师如果了解到学生在观看《红楼梦》,此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作者曹雪芹的生平与成长背景进行了解,或是让学生对《红楼梦》中的其他方面的描写也进行关注,书中提到的美食、建筑艺术、房间摆设风格等,这些角度说不定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这本名著,给学生不一样的启发。逐渐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与思考的习惯,这对语文知识的积累与素质培养来说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学生及时对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反馈给教师,这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启示,利于教师在国学知识与语文阅读教学工作渗透尺度进行更为精准的把控。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进行“天气和气候”这一课程内容教学的时候,可以结合教材的内容为学生准备好相关的图像,让学生能够在了解气候的同时,明确一年四季应该如何选择衣物,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

阅读教学中如果教师可以使用更专业的方法,让国学的内容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的更多,学生就可以掌握更多的国学知识,提升自身的语文学科素质。因此教师不仅要抓住课上的机会,同样要抓住课下、课外阅读的机会,让学生利用好课外阅读的时间,了解更多的国学经典。教师可以通过国学课文延伸的方式增加学生接触的机会,给学生推荐更多的经典读物,但是此环节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国学经典大多是文言文的形式,所以学生如果在课下自行阅读的话,最好不要选择那些原著,最好是白话文翻译书籍,甚至是一些带有拼音标识的翻译本。因为小学阶段的儿童生字掌握的数量不算多,国学知识基础也不是很扎实,如果一开始就让小学生接触难度较大的国学经典,很可能适得其反,导致学生无法爱上国学读物,教师应从这些国学经典的内容启迪性、有趣性上入手,让学生可以在自由阅读的过程中接受洗礼,并学会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进行应用。

国学与语文是互不分离的两个方面,语文知识基础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国学内容,而国学则帮助学生获得更高水平的语文素养。因此作为教师一定做好二者之间的调节者,注重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更为专业与科学的引导,根据学生的年龄、喜好、基础水平等条件对学生进行对应水平的国学知识渗透。

参考文献:

[1]陈小梅.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甘肃教育,2018(21):98.

[2]高芬芬.论传统国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内蒙古教育,2017(20):84-85.

作者简介: 王珉玥,江苏省宿迁市,江苏省泗洪姜堰实验学校。

标签:;  ;  ;  ;  ;  

浅谈国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完美体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