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人格特征研究_人格特质理论论文

中学教师的人格特点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格论文,中学教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 B848.6

1 问题提出

人格是指个体独有的、稳定的对待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人格心理研究近年来出现了新的范式:生物学范式,进化论范式和社会一认知范式。与此同时,传统的范式也有了新进展,趋于综合化、多元化。把人格置于更广阔的学科背景中研究,方法上采用多元取向,整合社会文化因素[1]。但人格心理学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化:从理论上来说,人格的理论建构可谓丰富,但距离科学理论的标准尚有差距,其理论的精确性、可检验性、概括力、简洁性、逻辑一致性和实用性上都有待提高。从实证的研究来看,存在对心理测验的过分依赖现象,需要进一步完善心理测验的工具,还要发展新的数据收集方法。最根本的是人格研究需要整合的、统一的理论,人格研究需要整合来自发展的、认知的、社会的、生理和临床的研究成果[2]。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关键因素,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但是教师作用的发挥依赖于教师的心理素质,尤其是教师的人格品质。一个优秀教师除了具备必要的智力、知识水平和专业教育素质外,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品质,这是促进其主导作用发挥,影响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教师人格的研究相当活跃,不仅解决了成功的教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人格品质,而且也揭示了教师人格的教育、教学价值。教师人格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②影响学生的智力及学业成绩;③影响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教学效果[3]。

有人研究发现[4],人格的发展从16岁以后,特别是25岁以后人格特点一方面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又可能出现一些变化。Soldz等人[5]对163名被试在大学期间和45年以后进行了两次人格测验,结果发现在人格的三个特质—神经质、外倾性、开放性上两次测验表现出了显著相关,这些特质在45年之间表现出了相当的稳定性,而大学时的尽责性得分是一个人未来的、最好的预测变量。这些研究都揭示了人格发展的稳定性。关于教师人格的年龄特征,耿向红调查发现[6],年龄越大的教师,他们的情绪越稳定,能够理智面对现实、做事尽责、当机立断、自律严谨。李伟的研究显示[7],中年教师和老年教师的人格特征差异不大,青年教师和中老年教师差异较大。吴安春[8]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小学教师人格发展在成年期基本趋向于稳定”。

在最新的研究中,Cano-Garcia等人[9]调查了教师人格基本结构和职业倦怠感的关系,倦怠感得分高的教师在人格的神经质和内倾性上得分也高。神经质的教师表现出更多的负性情绪和压力反应,而内倾性意味着行为的被动、社会交往兴趣的减退。与此相反,外倾性的教师在教学上能够取得很好的成绩。他们还发现,宜人性得分低的教师有中度的人格解体(倦怠感的一个方面),而中等尽责性得分的教师其倦怠感的个人成就变量也是中等。

尽管上述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师人格特征及教育教学价值,但有关教师人格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涉及较少。因此,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深入地研究,一方面有助于揭示教师人格的本质,丰富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另一方面可为教育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选取河南和新疆中学教师1223人,其中有效被试1005人,平均年龄34.4岁,其中25岁及以下占15%,26~30岁的占21.8%,31~35岁的占23.1%,36~40岁的占22.4%,41~45岁的占5.9%,46~50岁的占6.9%,51岁及以上的占4.9%;男性被试445人,占44.3%,女性560人,占55.7%;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被试615人,占61.2%,专科及以下学历的390人,占38.8%;具有中教初级职称的被试349人,占34.7%,中级职称的512人,占50.9%,高级职称的144人,占14.4%,

2.2 测量工具

采用杨坚1996年修订的由Costa和McCrae编制的NEO-PI-R量表,该量表将人格分为五个维度:①神经质;②外倾性;③开放性;④宜人性;⑤尽责性。采用五点记分。关于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指标,据Costa和McCrae的报告[10],5个维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分:神经质0.92、外倾性0.89、开放性0.88、宜人性0.86、尽责性0.90。本研究对其一致性信度进行了检验,发现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827,该量表符合本研究的要求。

2.3 施测过程和统计方法

所有被调查者均在计算机上完成测验,测试时间为40分钟。用Foxpro6.0管理数据,用SPSS10.0对数据进行2(性别)×2(学历)×3(职称)×7(年龄)多因素多变量方差分析。

3 结果分析

对各种人格特质总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下。

①中学教师的五种人格特质差异显著,F(4,3992)=537.30,p<0.001。其中宜人性特质的得分最高,神经质得分最低,其排列顺序为宜人性(M=130.281,SD=14.41)、尽责性(M=124.34,SD=13.70)、开放性(M=121.67,SD=13.12)、外倾性(M=118.33,SD=13.99)、神经质(M=100.06,SD=16.56)。

②在人格的宜人性特质方面,性别主效应显著,F(1,930)=3.97,p<0.05,女性的宜人性得分(M=131.83,SD=13.42)显著高于男性(M=126.94,SD=13.99)。

性别和年龄交互作用显著,F(6,930)=3.08,p<0.01。简单效应检验表明,男性教师的各个年龄组之间的宜人性得分差异非常显著,F(6,438)=7.00,p<0.001,而女性教师的各个年龄组之间的宜人性得分差异不显著,F(6,553)=1.73,p>0.05。事后比较(LSD)结果表明,男教师中,25岁及以下、26~30岁、31~35岁和36~40岁四个年龄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与41岁以上的三组之间则差异显著。这一结果从图1也可以清楚看出,虽然女教师的宜人性得分总体上高于男教师,但女教师各个年龄段之间没有差异,但男教师的宜人性得分在40岁以前较平缓,各年龄段没有差异,但到41~45岁以后逐步上升,且显著高于以前各年龄段。

图1 中学男女教师各年龄组宜人性特质曲线

学历、职称和年龄在宜人性上的主效应均不显著,其他各种交互作用也不显著。

③在人格的尽责性特质方面,中学教师的年龄主效应显著,F(1,930)=3.97,p<0.05;而性别主效应不显著,F(1,930)=2.53,p>0.05;学历主效应不显著,F(1,930)=1.70,p>0.05;职称的主效应不显著,F(2,930)=0.44,p>0.05,其他交互作用均不显著。

事后比较(LSD)结果表明,46~50岁和51岁及以上两个年龄组的尽责性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各个年龄组,而这两组之间没有差异,结果见表1。

表1 中学教师人格尽责性特质的年龄比较

年龄组 M

SD

25及以下 124,34

13.70

26~30122.96

13.21

31~35125.54

14.40

36~40125.49

14.76

41~45125.71

13.90

46~50131.26

15.15

51及以上 134.46

12.31

④在人格的开放性特质方面,性别的主效应不显著,F(1,930)=2.05,p>0.05;学历的主效应不显著,F(1,930)=2.74,p>0.05;职称的主效应不显著,F(2,930)=0.08,p>0.05;年龄的主效应也不显著,F(6,930)=0.23,p>0.05。

但是,学历和年龄交互作用差异显著,F(6,930)=2.20,p<0.05。简单效应检验表明,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各个年龄组之间的开放性得分差异非常显著,F(6.608)=5.36,p<0.001,而大专及以下学历的教师各个年龄组之间的开放性得分差异不显著,F(6,383)=1.16,p>0.05。事后比较(LSD)结果表明,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中,25岁及以下年龄组的开放性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各个年龄组,其他各个年龄组相互间则没有显著差异,结果见表2。

表2 中学教师人格开放性特质的年龄和学历比较

本科及以上学历

专科及以下学历

M SDM SD

25及以下125.57 13.40 117.39 11.43

26~30 118.50 12.11 115.18 10.73

31~35 116.89 12.67 117.85 9.96

36~40 117.18 13.46 116.79 13.48

41~45 122.96 14.05 115.25 8.04

46~50 118.48 11.00 120.21 12.17

51及以上114.94 12.37 117.06 11.10

⑤在人格的神经质特质方面,中学教师的性别主效应不显著,F(1,930)=0.10,p>0.05;学历的主效应不显著,F(1,930)=0.13,p>0.05;职称的主效应不显著,F(2,930)=0.71,p>0.05;年龄的主效应也不显著,F(6,930)=0.60,p>0.05,其他交互作用也未达到显著性水平。

⑥在人格的外倾性特质方面,中学教师的性别主效应不显著,F(1,930)=0.91,p>0.05;学历的主效应不显著,F(1,930)=1.01,p>0.05;职称的主效应不显著,F(2,930)=0.69,p>0.05;年龄的主效应也不显著,F(6,930)=0.27,p>0.05,其他交互作用也未达到显著性水平。

4 讨论

4.1 中学教师人格的年龄特点

本研究结果表明,中学教师的神经质、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等五种人格特质中,宜人性和尽责性得分较高,而神经质方面较低。有研究表明[11],宜人性特质,如利他、信任、谦虚和关心他人被普遍视为有价值的人际特征,因此高宜人性能促进学校群体的凝聚力和人际和谐。同时,以人格测验的理论所进行的元分析的结果表明:“大五”人格中的尽责性维度可以有效地预测个体在多种职业背景下的多种职务绩效。这反映了当代我国中学教师群体的主要特征:情绪稳定,有较高的责任感,人际和谐[12]。

从年龄差异上看,本研究中人格的五种特质只有尽责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46~50岁和51岁及以上两个年龄组的尽责性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各个年龄组,表明中老年教师人格的意志特征突出,工作和生活秩序和条理,对事对人态度认真,而且自我约束能力较强。

中学教师人格的其他特质没有表现出年龄差异,说明其人格发展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与教师的职业特征及教师群体的共同本质有关。教师的职业特征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和养成“规范化”、“标准化”的人格素质,并且这些人格素质也是从教师这一社会群体无数个体人格中抽象出来并寓于教师个体人格之中的一种共同的本质。这就要求,无论年轻还是年长的教师都必须遵守这些“规范化”“标准化”的职业要求,努力认同、接纳、建构符合教师职业要求的人格素质。这就逐步形成了中学教师人格发展基本稳定的特点。

4.2 中学教师特征因素上的人格差异

本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差异只表现人格的宜人性特质上,女教师得分高于男教师,其他方面则没有表现出性别差异。说明我国中学女教师相对于男教师来说,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出对他人的信任度更高,更关心别人,也容易对别人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但女教师的宜人性是并不随着年龄而变化,而男教师的宜人性是随着年龄变化的,表现出年龄越大宜人性得分越高。

在各个特质上,学历的主效应并不显著。我们认为,学历作为教师的一个特征变量,只标明教师所受的文化教育及职业训练的程度,并不代表实际具备的教学、科研能力,而衡量一个教师好坏的标准,主要视其在校工作的业绩和实际具备的教学、科研能力。

本研究还表明,人格的各个特质都不存在职称差异。这一结果与有些研究的结果并不一致。虽然有研究认为职称高的教师表现出了乐于助人、可信赖的和富同情心,注重合作而不强调竞争;还表现出了很强的成就动机、组织计划性及待人处事上的严谨和持久性,而且情绪稳定,自我调适良好,不易于出现极端和不良的情绪反应。但这些主要是中年教师的年龄特点。

5 结论

中学教师五种人格特质的宜人性和尽责性发展最高,神经质特质得分最低。中老年教师的尽责性特质显著高于年轻教师。从教师特征因素来看,中学教师在人格宜人性方面存在性别差异,25岁及以下的高学历教师在人格的开放性上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的教师,而不同职称的教师在人格各个特质上均不存在差异。

收稿日期:2006-6-30

标签:;  ;  

中学教师人格特征研究_人格特质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