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何才能在一堂课的起始阶段便吸引孩子们的目光,让活泼好动的学生尽快融入英语教学的课堂气氛中,是现阶段小学英语教学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课堂教学中的“导入”这一环节,便引起了我们的重视。
关键词:课堂导入 教学情境 英语课堂
课堂导入是教学的前奏,恰当的课堂导入有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一般来说,课堂导入的设计宜短而精,能够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握学生的兴趣与教学的切合点,把学生引入到良好的学习气氛中。因此,课堂中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导入,运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导入的重要性
课堂教学导入,顾名思义,就是指上课伊始,教师还未正式开始教授新知前所作的启发性讲话,由语言过渡到新知的教授这一环节,就是课堂教学导入。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所以,教师要在上课的开始就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但每节课的课堂导入设计都是不同的,这因每节课教学内容的不同而差异。教师可以运用一些导入技巧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纷呈。
二、导入的方法
1.实物导入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实物导入的方法是目前很多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用得比较普遍的一种方法,采用实物导入的方法是实例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代表。在小学英语学习中,由于学生学习的英语较为简单,主要是掌握一些日常生活中所常用的英语以及一些生活常识,所以采用实物教学法就比较得心应手了。
例如,在学习“常见的水果”一课中,老师就可以将一些常见的水果带入课堂中。在课程中,通过老师手里的水果,引导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实物导入,耐心地引导学生去学习这种水果的英文名称、读法、拼写。这就引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去探索和学习水果的英语名称及拼写,通过问题的引入,让实物导入去激发大家的兴趣,是目前比较成功的教学手段
2.问题导入方式。
对于英语学习来说,讲授的知识点不是特别多,更多地需要学生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欲望,很多的课堂时间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其中。那么在英语课堂导入的时候,就可以巧妙地设计问题,实施问题导入法,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意识,还能促进学生知识的习得,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因为是课堂导入,所以在问题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在问题设计的密度上要讲究适中,不宜过多,在问题的难度上也不要太大,太难的话学生会出现恐慌,回答不出来会使得他们的自信心受挫,这样就不利于后面的课堂教学了。为此,教师在设计英语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英语导入问题的设计上,从设计内容、问题密度、问题的难度系数等方面做到适中即可。在设计英语课导入问题的时候,还要结合教学内容,紧扣教材和学习内容,切勿偏离主题。
3.猜谜导入。
小学生有着很强的好奇心,结合这一特点,教师可以编一些谜语让学生猜。例如,在字母教学中,1+3不等于4(是字母B),1-1不等于0(是字母H)。
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几个关键词来猜,例如,教授水果时出示green,round,big,学生猜出西瓜。
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触摸、品尝、听、闻来猜谜。例如,在水果单词的教学中,教师准备几种水果,让学生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并说出水果名称。
总之,一堂课成功不成功,关键看课前三到五分钟。导入是一堂课的首要环节,是一堂课能否上成功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应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以及不同的教学情况优化英语课堂导入设计,在一开始就将学生课前分散的注意力即刻转移到课堂上并处于积极状态。
参考文献
[1]邹旭剑 导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使用[J].小学教学设计,2007,(18)。
[2]徐新娟 析论新课标下的小学英语课堂导入法[J].科教文汇,2012,(7)。
[3]马娅萍 小议小学英语教学导入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3,(46):113-114。
论文作者:马宏智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4月总第3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水果论文; 教师论文; 英语论文; 实物论文; 这一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4月总第30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