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在诊断骨关节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核心研究论文_邵维霞,李宏文

螺旋CT在诊断骨关节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核心研究论文_邵维霞,李宏文

邵维霞 李宏文

(武威市第二人民医院 甘肃武威 733009)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螺旋CT在骨关节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以及具体方法。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1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骨关节损伤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螺旋CT检查和X线平片检查,分析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及方法。结果:螺旋CT结果显示,60例骨关节损伤患者中发现骨关节异常患者60例,确诊率100%;X线平片显示骨关节异常患者49例,确诊率为81.6%,两种检查方法的确诊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螺旋CT检查易于发现患者骨关节损伤情况,而X线平片检查确诊率相对较低,所以在临床上对骨关节损伤患者进行检查时,应采取螺旋CT结合X线平片进行综合检查,尽早的诊断患者病情,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保证患者的骨关节恢复健康。

【关键词】骨关节损伤;螺旋CT;X线平片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3-0056-02

骨关节损伤是因外力作用或患者长期慢性因素以及病理性因素引起骨关节的解剖结构异常以及生理位置异常,而在临床上对于骨关节损伤的确诊率一直偏低,主要的因素是因为患者对于疼痛和功能障碍的误解,临床医师对于骨关节以及周围软组织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的不了解,同时,临床医师对于骨关节疾病的了解不深刻,对于影像学检查方法结果的理解经验不够,导致经常对于骨关节损伤的误解[1],另外,关节的解剖结构及形态相对于骨干更为复杂,导致诊断时不具有骨干诊断的特异性,所以临床诊断时误诊率或漏诊率较高。本文就螺旋CT对于骨关节损伤患者的检查做研究,旨在分析探讨有效的确诊方法和临床表现,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骨科2011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骨关节损伤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7例,年龄为29~77岁,平均年龄为(46.2±7.3)岁,病程1个月~6个月,平均病程(2.8±1.6)个月,体重45~84Kg,平均体重(60.4±4.1)Kg,女性患者23例,年龄为28~80岁,平均年龄为(45.7±5.3)岁,病程1个月~7个月,平均病程(3.2±1.4)个月,体重43~85Kg,平均体重(62.1±3.7)Kg。其中腰椎骨折21例,胸腰椎骨折15例,胸椎骨折9例,颈椎骨折6例,膝关节骨折4例,踝关节骨折5例。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组研究,并且所有患者均无精神系统类疾病。

1.2 诊断标准

骨折的诊断标准:有显著外伤史,MSCT或MRI从任何角度都可观察到骨皮质或骨小梁存在连续性中断的现象均可诊断为骨折。隐匿性骨折的诊断标准:

通过X线平片或螺旋CT检查呈阴性但实际存在的骨折经过(包括传统X线片、CT)检查阴性而实际存在的骨折,通过MSCT或MRI从任何角度都可观察到骨皮质或骨小梁存在连续性中断的现象。

1.3 方法

60例患者均采用螺旋CT检查,具体方法:螺旋CT机生产厂家是上海飞利浦,对患者采用横断层面或冠状层面进行扫描,扫描厚度为5~10mm,即层与层之间的间隙为0,管电压120kv~140kv,管电流70mA~260mA,扫描时间为0.5s~6s,矩阵256×256以上。60例患者均采用X线平扫,其具体方法:透视和摄片相结合,透视整复,根据患者骨关节损伤部位进行体位的调整 。

1.4 观察指标

通过螺旋CT或者X线观察患者骨关节的损伤情况,即骨皮质和骨小梁之间是否存在连续性中断或者中断程度,并记录数据。

1.5 统计学分析

对本组研究的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螺旋CT结果显示,60例骨关节损伤患者中发现骨关节异常患者60例,确诊率100%,X线平片显示骨关节异常患者49例,确诊率为81.6%,两种检查方法的确诊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下表。

表 两种检查方法确诊对比情况[n(%)]

方法 n(例)异常人数

螺旋CT 60 60(100.0)

X线平片60 49(81.6)

P/<0.05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方式的改变,骨关节损伤的患者越来越多,骨关节损伤的因素很多,如意外损伤、运动不当、自然老化等,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损伤疾病,影响着人们正常的生活工作。骨关节病是指骨关节软骨组织的急慢性损伤,而因为机体与骨质的退化,所以大部分的骨关节损伤患者都是老年人患者,骨关节损伤包括关节软骨组织的损伤退行性病变以外,常常同时伴有骨关节部分结构的异常和改变,临床上表现为骨关节的蜕变,骨质流失,关节边缘性骨刺形成的关节畸形,如骨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病、增生性关节炎[2]。因人体关节结构较之骨干更为复杂,所以导致对于骨关节损伤后传统的检查方法不能明显的发现病变部位的异常,造成诊断困难甚至误诊,而对于关节软组织损伤更是无法显示,但CT对于关节软组织的损伤显示十分明显,如椎间盘、半月板的损伤。脊柱损伤占骨关节外伤的3%[3],而且在全身性的关节损伤中也占有重要地位,而CT检查已经成为骨关节损伤的首要检查方法,CT检查可以更为明确的观察患者的骨折部位,骨折程度以及关节损伤情况,有利于医师尽早的进行诊断和确认,从而保证对患者的早期治疗,另外,关节损伤对于关节软组织情况,如出血,水肿等情况显示较为明显,所以可以沿用与任何骨关节的诊断之中。螺旋CT对传统CT的设计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利用滑环技术,将电缆、X射线管和探测器滑动电刷与金属环导联,然后将球管和探测器沿人体长轴连续匀速旋转,扫描床同步匀速递进,扫描轨迹呈螺旋状,可快速、不间断地完成容积扫描,适用于病变性质的鉴别和分析病变组织和周围组织的关系。螺旋CT的优势在于可对整个器官或部位进行一次性的扫描且不会产生病灶的遗漏,扫描速度快,可随意性的进行重建,全方位的扫描扩大了扫描容积,因此采用螺旋CT诊断骨关节损伤安全可靠、诊断准确率高且操作简便。在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螺旋CT结果显示,60例骨关节损伤患者中发现骨关节异常患者60例,确诊率100%,X线平片显示骨关节异常患者49例,确诊率为81.6%,两种检查方法的确诊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由此可见螺旋CT扫描相对于X线检查对于骨关节损伤请款显示的更为明显,有利于医师的诊断和患者的恢复,部分骨关节损伤患者如髋关节损伤等不宜翻动,而且在髋关节损伤的同时常合并有其他部位的损伤,当进行X线平片检查时,患者因疼痛难忍而放弃检查,骨盆损伤的部分患者伴有肠内容物以及肠胀气的干扰导致骨折线显示不清,患者血肿情况不明显,但CT检查却避免了收到此类因素的干扰,螺旋CT不仅能够清楚的显示患者损伤部位的情况,包括出血、水肿情况,还能较为明显的显示出骨折线情况,为创伤部位提供空间信息,较X线更有优势[4]。骨关节损伤患者的日常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保证患者每天足够的营养摄入,足够的睡眠时间,保持患者室内的清洁卫生以防病菌的感染,按时给患者口服药物以及伤口换药,制定患者适量的运动以便损伤部位更好的恢复,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和家属共同配合,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恢复正常生活。

综上所述,螺旋CT检查易于发现患者骨关节损伤情况,其优点十分明显,检查时患者无需移动,也不需要进行体位的摆放,且CT检查扫描速度迅速,检查结果出示的也更加快,对于急危重的骨关节损伤患者尤其适合,另外,CT图像显示清晰,医师能够直观而且准确的判断患者的骨折类型,骨折片的大小以及数目和位置等情况,对于患者的病情能有较深一步的了解,而X线平片检查确诊率相对较低,所以在临床上对于骨关节损伤患者进行检查时,应采取螺旋CT结合X线平片进行综合检查,尽早的诊断患者病情,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保证患者的骨关节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李龙,池晓宇,黄新才等.螺旋CT多平面重组和三维重建对骨关节损伤的评价[J].放射学实践,2012,17(4):354-355.

[2]王刚,余勇飞.螺旋CT三维成像在四肢骨关节损伤法医学鉴定中的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4,30(3):524-526.

[3]宋柏杉,赵正旭,唐坚强等.螺旋CT三维重建在复杂骨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10(12):1183-1184.

[4]李新胜,姜建威,侯海燕等.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关节损伤方面的临床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2,21(11):883-885.

[5]王刚,李洪毅,李新春等.多层螺旋CT结合3D打印在骨关节损伤的应用[J].新疆医学,2015,45(10):1411-1412.

[6]魏伟明,陈晓生,卢镇生等.螺旋CT对106例骨关节损伤的诊断分析及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46-47.

论文作者:邵维霞,李宏文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9

标签:;  ;  ;  ;  ;  ;  ;  ;  

螺旋CT在诊断骨关节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核心研究论文_邵维霞,李宏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