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运用论文_谢庆芳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运用论文_谢庆芳

(广州天俞电梯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发展中国家的状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科学技术是落后的。在很多方面,我国的技术已经追上甚至是超越了发达国家水平。电气自动化作为一种高科技技术,在我国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利用和发展。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生产运行电力系统。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是为了保证生产运行的各项工作的稳定开展。我们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不能止步于此,我们还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电气自动化技术,以促进生产运行电力系统的长期稳定发展。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具体应用

1导言

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与人们的生活及生产息息相关,是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电气自动化技术也日益普及,为生产运行电力系统的应用增添了新的活力。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从智能电网技术、PLC技术、电网调度自动化以及变电站自动化等方面详细分析了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2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必要性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生活用电和生产用电的需求都在不断增加,所以电网的规模及覆盖范围也在相应地扩大。对于电网而言,其结构比较复杂,使得传统的电网控制技术已经无法有效满足人们生活及生产的用电需求,因为它无法确保电网的效率及安全。而对于电气自动化技术来说,可以和电网的功能性、广泛性以及复杂性等相适应,避免了传统控制技术的不足之处,全面发挥新型技术的作用,确保电网运行更加安全、更加高效。另外,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可以强化企业的职能,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所以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3电力系统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

3.1PLC技术的应用

PLC是英文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的缩写,翻译成中文就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可以定义为,一个用来控制机械和工艺过程、使用存储器在可编程存储器中的指令,通过数字或模拟输入输出模块来实现逻辑、顺序、定时、计数和算数功能的基于微型计算机的控制器。PLC的应用被发现在过程工业和离散制造业中,但是最初与后者相关的去控制机器、改变线路和原材料的制作。PLC的基本元件包括:处理器、内存单元、电源模块、输入输出模块、编程设备。这些元件封装在适用于工业生产环境的机柜中。PLC具有非常多的优点,概括起来有:(1)使用方便,编程简单。工作人员不需要特别清楚PLC的工作机理就能对PLC进行操作。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对PLC进行编程非常简单,不想一些语言晦涩难懂。(2)PLC拥有非常强大的功能。PLC可以应用于各行各业各个领域。(3)PLC的可靠性高,适应能力强。PLC可以在恶劣的工厂环境中使用而不会出现故障。现如今,PLC已经被广泛接受。

3.2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电力系统中越来越多的使用到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与此同时,电气自动化技术也正在朝着更加全面、多元的方向迈进,其涵盖的领域也变得更加广阔。具体而言,在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更加趋向于国际化。国家电力行业正在积极谋划走出中国,走向全球,开辟属于我们自己的国际市场,为此,国内统一使用国际统一标准。第二力求实现控制、保护、测量等全方面发展。在电力系统正常工作时,上述需要进行有机的结合,进而提升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去除多余的流程,极力提升系统运行效率。第三,着力实现科技化。由于电气自动化应用领域的扩展,使得其对计算机通信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要求也在逐渐的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学会利用当前最新的科研成果,助力于电力系统的全面发展。

3.3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网控制中的应用

只有一个正常运转的电网,才能够带来电力系统的高质量输配电。而电气自动化技术正是能够对电网实施即时监控,同时还可以对电网进行适时地调控。不仅如此,企业还应该大力革新电力生产和配送形式,逐步实现现代化,提升企业运营效益。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电网技术得到了从未有过的技术飞跃。对电网技术进行解析可以发现,其包含对系统中各个装置的即时监控,旨在提升系统运行效率,使得操作人员能够随时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同时还可以提升电力系统数据采集效率,并自动的发现故障、处理故障,提高检修效率,推进电力生产逐步向智能化迈进。

4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生产运行中的应用分析

4.1数据处理能力在数据处理能力中,首先需要明确好数据共享能力,随着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不断发展,系统模型能够集中在地理空间的属性之上,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电力系统的控制对象具有复杂性结构。基于此,要详细表达出物理实体的集合属性。对电力线系统而言,要不断规范好整体物理性能和各个组成部件,从而对信息共享和动态应用等加以综合分析。其次,要掌握好数据的整合能力。电力系统的形成和电力系统的发展是市场经济需求之下所发生的结果,举例来说,在用电高峰期能够适当提高变电站的电压,从而保证线路末端的供电质量。对数据的整合能力加以计算,能够满足现有电力企业所存在的基础问题。对数据整合的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其一,积极加强电力系统的信息化、自动化。不断加大对数据的可操作性,让用户能够拥有图标界面的相应支持;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运行作为一个实时性系统,能够通过调整系统代码来加以调整,也就是重新定义数据类型和相关操作方法,显著加强系统的可开发性;其二,加强对电力企业的功能性建设,要求每一个电力系统的平台均能够对自身存在的应用服务加以满足,每一个模块的功能性均要在自己维护的区域内,从而将不同级别的数据库加以整合,通过网络进行共享,在一定权限范围内,以数据存储或者数据管理为基础,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其三,不断完善数据库。积极利用好各种数据库,对数据库加以管理,通过备份机制和安全机制等实现文件的有效管理。

4.2自动化安全保障能力

电力系统中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的数据和使用对象等均非常重要的特点,需要具备完善的恢复机制,对安全保障有着极大的作用。在应用保障能力的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其二,保证电力数据的及时恢复和存储;其三,详细记录好系统更新的数据;其四,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由于电力自动化系统具有监控的基本功能,所以一旦系统出现异常时,需要能够及时发出报警信息,以提示运行维护人员加以处理。

结语

总而言之,电气自动化技术对生产运行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是确保其可以安全稳定运行的有效手段。所以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应该对市场经济环境以及人们的用电需求进行明确,顺应时代的潮流,增强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重视,并将其充分应用到生产运行电力系统当中,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增加自身综合效益的同时,也可以为人们提供优质的供电服务。

参考文献:

[1]胡惠铭,刘波.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7,48(23):90.

[2]白铭.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运用[J].通讯世界,2017(23):269.

[3]刘勇义.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信息记录材料,2017,18(12):185-186.

[4]王勇.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生产运行中的应用分析[J].信息记录材料,2017,18(12):188-189.

论文作者:谢庆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0

标签:;  ;  ;  ;  ;  ;  ;  ;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运用论文_谢庆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