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的家风和家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家风论文,家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中国现代史上,能与绍兴周氏三兄弟——大哥鲁迅(周树人)、二弟周作人、三弟周建人相抗衡的,大概要算河南唐河祁仪镇的冯氏三兄妹——冯友兰、冯景兰和冯沅君了。 提到河南唐河的冯氏三兄妹,人们不难想到他们在哲学、在文学和在地质学上的贡献。三兄妹能取得这么优异的成绩,首先离不开冯氏家族百年的家学渊源——尊师家风,更离不开母亲吴清芝的教育。 祖父的熏陶,建立冯氏家风 从冯氏三兄妹的祖父开始,冯家在河南唐河县祁仪镇已是有名的书香家庭,特别重视子女们的幼年教育。据大哥冯友兰回忆:“按照这个大家庭的规矩,男孩子从七岁起就要开始上私塾。家里会请一个先生,教孩子读书。女孩子七岁以后,也同男孩子一起上学。” 冯氏三兄妹,妹妹和哥哥一样,先读《三字经》,再读“四书五经”——顺序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然后是《诗》《书》《礼》《乐》《春秋》。一本书必须从头诵到尾,才算读完,这叫“包本”。另外,冯氏三兄妹的祖父冯玉文还给孩子们买了新书,叫做《地球韵言》,一本地理普及读物,当时算是“新学”。在新旧兼备教育的同时,爷爷还特别注意孩子们的艺术修养,聘请老师教他们绘画。兄弟中,景兰学画悟性最高,后来景兰的地质绘图备受称赞,就是幼年打下的基础。 祖父冯玉文平生极其节俭,而为子女“延师训读诚敬尽礼则不惜”,不仅省吃俭用在家中开辟一处作私塾院,为了请来名师,他还不惜钱财和精力四处寻访,最终请来了百里开外新野县的一位举人赵一士。那时的举人社会地位很高,为了聘请他,祖父冯玉文坐着牛车吱吱嘎嘎,连着跑了几次,终于用诚心打动了赵举人。 冯家给赵举人开出很高的工资,更是把他敬为上宾。每天早上,举人一起床,爷爷冯玉文早就穿戴整齐,到床前恭请,每顿饭都恭请相陪。家里不管来了什么客人,宴请款待时总是请赵举人坐上位。后来,这样的习惯就成了冯家的老规矩,冯友兰先生曾经回忆:“延名师,束修既厚,膳撰亦丰。”每逢过年过节,先生回家,冯家都会奉上节礼钱,恭送其返家。赵举人对此颇受感动,教书尽心尽力,以致冯玉文的三个儿子个个学习刻苦,知识渊博。冯氏三兄妹的父亲老二冯台异,更是先考取举人,后取得进士。 母亲的坚持,帮助儿女成才 不辞辛劳,为儿女创造学习环境 取得进士的冯台异本可以给家人提供更好的条件,但他却在被委派到崇阳县作知县那年的夏天,因劳累过度而病逝。此时,冯友兰13岁,景兰10岁,沅君只有8岁。冯氏三兄妹的母亲吴清芝没让自己长时间沉浸于悲伤,她坚强且清醒地意识到,家庭的重担从此就落到了她一个人的身上,她不仅要教养子女成人,而且还要把他们培养成有用之人,才不辱没冯家的家风。 丈夫离世的那年九月,坚强的吴清芝带着三个孩子扶柩北归。到家后,母亲吴清芝就省吃俭用为孩子们延请老师,和老师一起认真严格地教育孩子。 鼓励孩子将书“包本” 吴清芝教孩子很有办法。孩子们每背会一册书,她一定会煮两个鸡蛋,或拿四枚铜元买来一块五香牛肉,以示奖励。这个办法很管用,两年下来,友兰把《周易》《礼记》《左传》全部“包本”,小女儿沅君也进步飞快,竟然把“四书”全部“包本”。 对孩子,母亲从不娇惯 母亲吴清芝,性情温和、沉静寡语,很少疾言厉色,但是对孩子从不娇惯。沅君成年后回忆:“母亲对子女管教极严,尤其是读书这方面,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和懈怠。”小时候的沅君,体弱多病,但母亲并不因此放松对她的要求。凡是有母亲在场,小沅君总是乖乖地捧一本书来读。 注重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 母亲在亲自教三兄妹读书的日子里,还帮助孩子们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当时冯家还没钟表,吴清芝就做了个简单日晷:在地面上刻画线条,以日影计时,影子到了某条线休息,到了某条线读书、写字,都有严格规定,长期坚持。 她自己曾经说:“我教孩子没有什么长处,只是有耐心、持之以恒罢了。” 教孩子好品格——谦虚谨慎 吴清芝教育孩子们一定要谦虚谨慎。她极少当面夸奖孩子聪明,而是时时提醒他们的不足之处。冯友兰14岁时写的文章已经非常出色,老师认为足以凭此考取秀才。吴清芝喜上眉梢,却瞒过大儿子,不让他知道。 在家庭遭到如此巨大变故时,吴清芝却没让儿女们的读书之事受到影响,后来又克服种种困难,送两个儿子进入县立小学读书。为他们提供了接受新式教育的机会。在孩子成才的道路上,吴清芝可谓功不可没。 冯氏三兄妹没有辱没冯氏百年家风,没有辜负母亲吴清芝的厚望,他们都曾考进北京大学,都是留洋的学生,回国后也都在大学担任教授,并在哲学、地理学、古典文学方面卓有建树。冯的家庭风格与家教_家风论文
冯的家庭风格与家教_家风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