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全日制教材中文(实验版)简介_文学论文

普通高中全日制教材中文(实验版)简介_文学论文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试验本)第一册说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级中学论文,教科书论文,第一册论文,语文论文,全日制普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试验本)(以下简称“新高中语文教材”)是根据国家教委1996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用)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试验用)编写的。这套新高中语文教材由教科书、语文读本和教师教学用书三部分组成,各8册,共24册,供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三个年级使用。 第一册已于1997年6月出版,将于1997年秋季在天津市、江西省、 山西省开始试验。

编写这套新高中语文教材总的指导思想是:以能力训练为主,注重文化熏陶,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训练中,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发展个性和特长,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这一册是学生初中毕业升入高中后的第一册教科书,又是这套新高中教材的第一册,因此,我们既考虑到与初中语文教材的衔接,同时又注意到21世纪对高中语文的要求,力求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打下基础。

这套新高中语文教材与过去的语文教材相比,在体系和结构上的重大改革之一,就是阅读和写作、口语交际分编,构造两个训练系统。其中的阅读训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高一),在初中的基础上,学习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着重培养理解、分析现代文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第二阶段(高二),学习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古代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着重培养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第三阶段(高三),学习文化内涵丰富的现当代论文、科技说明文和文学名家名作,着重培养研讨、评析现代文和文学作品的能力。根据这个整体规划,第一册学习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共设六个单元,现当代文章和文言文各安排三个单元。

现代文的阅读部分,是对初中语文学习内容的巩固、延伸和深化,与我室编写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相衔接,并有所提高。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大量的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因此,第一册的现代文单元,虽然以记叙、说明和议论的文章为主,但不再分文体组织单元,而是以能力训练重点为线索组织单元。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现代文共有的基本规律,提高现代文的阅读能力。具体说来,第一册现代文阅读部分安排了三个训练重点,即理清思路、概括要点和揣摩语言。这是对阅读能力的一种分解练习。这三个训练点,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一个整体。每个训练点,编排一个单元的课文进行训练。但并不意味着,每个单元的教学可以只抓某一个训练点而不顾对文章整体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我们认为,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整体,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在教学中,要在规定的课时内,把教材关于课文的基本内容和语言文字方面的各项要求都落到实处,在这个基础上突出能力训练重点。至于课时,现代文每单元六课时,其中教读课文每课两课时,自读课文每课一课时。

文言文的三个单元,是按照历史顺序编排的。我们认为,文言文的阅读训练,最基本的是引导学生阅读古代散文作品。因此,高一阶段(第一、二册)的文言文,全部是我国古代散文,按文学史的顺序,由易到难编排。第一册安排先秦历史散文、先秦诸子散文和秦汉魏晋南北朝散文。训练重点是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熟读或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每单元安排10课时,其中教读课文每课3 课时,自读课文每课2课时。

这套新高中语文教材的写作训练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高一上)进行专题训练,培养从事写作必须具备的几种能力;第二阶段(高一下、高二)在专题训练的基础上,提高写作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能力;第三阶段(高三),在继续训练实用文写作能力的基础上,培养文科学生、理科学生、预备就业学生各具特点的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训练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高一上)培养口语表达能力,训练内容有即席发言、演讲等。第二阶段(高一下、高二)培养口语交际能力,训练内容有体态语、采访、讨论、辩论等。因此,作为整套教材写作训练的第一阶段,第一册写作训练部分注意了与初中写作训练的衔接,安排了五个单元,依次是:多角度观察、思考;确立中心,精选材料;丰富联想,完善结构;巧用表达技法;精心起草,认真修改。这几种能力训练,事实上又是按照写作过程进行的分解训练。前三个单元每个单元3课时,后两个单元每个单元2课时。口语交际部分,主要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分为三个单元,依次是:口头表达的要求,即席发言,演讲。每个单元1课时。

(一)关于选文

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中学语文教材的选文有三条一贯的原则,一是思想内容健康,二是语言文字规范,三是适合教学。这套新高中语文教材的选文,也努力贯彻这三条选文原则。一方面,有些传统课文本身就是名家名篇,文化气息比较浓厚,又经过了教学实践的长期检验,完全可以保留。从适合教学的角度看,完全采用新选课文,会加大教师备课的难度,同时也不利于新旧高中语文教材的衔接。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来教材中有些课文确实不再适应今天的社会生活和教学实际的需要。再说这套新高中语文教材的教学任务与过去的教材有所不同,要增加课文的文化品味和信息含量,要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因此,这套教材又不能完全使用传统课文,必须有一些充满时代气息的新文章选入教材。

基于以上考虑,第一册教科书的阅读部分,保留传统课文12篇,新选课文13篇(12课),各占课文总数的50%。传统课文有:《记念刘和珍君》(鲁迅),《包身工》(夏衍),《简笔与繁笔》(周先慎),《内蒙访古》(翦伯赞),《琐忆》(唐弢),《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拿来主义》(鲁迅),《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季氏将伐颛臾》(《论语》),《劝学》(《荀子》),《过秦论》(贾谊),《鸿门宴》(司马迁)。

新选课文有,《过万重山漫想》(刘征),《〈世界散文精华〉序》(季羡林),《到尼亚加拉大瀑布》(狄更斯),《冬天之美》(乔治·桑),《怎样学习语言》(老舍),《汨罗行》(戈宝权),《烛之武退秦师》(《左传》),《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寡人之于国也》(《孟子》),《秋水》(《庄子》),《东方朔》(班固),《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当然,这些新入选的课文,是否思想内容健康、符合语言文字规范,特别是是否适合教学,还有待教学实践的检验。

(二)关于单元训练

第一单元的训练重点为理清思路。思路,是指文章中表现出来的作者写作时的思维过程。在作者的构思、行文、修改过程中,思路是有所选择的,文章写成,才算定型。理清思路的目的,是为了真正透彻地理解课文,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文章从上一句到下一句,从上一段到下一段,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思路,就是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地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思路有总体思路和局部思路。理清思路的训练是现代文阅读能力训练中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分析结构、归纳文章大意入手,同时还要探究这样安排段序有什么道理,搞清楚文章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二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概括要点。所谓概括,就是把事物的共同点简明扼要地归纳在一起。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概括,是现代文阅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进行概括要点的训练,必须在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理清思路,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抓住关键语句,分出文章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甚至文章的背景知识,等等,都是对文章从整体到部分进行正确而熟练的概括时所不可缺少的。

第三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揣摩语言。其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增强语感,提高阅读能力。揣摩语言,就是对语言进行品味、辨析,反复思考推求其意味。在深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揣摩语言的训练。揣摩的内容包括关键词语、句子的深层含义、感情色彩、表达作用等,揣摩的方法是联系语境。

第四单元是先秦历史散文。先秦历史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保存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大量史料,是我国叙事散文的源头,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分别选自《左传》《国语》和《战国策》。这几篇文字一般说来比较浅显,有的还具有一定的故事性,应该会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五单元是先秦诸子散文。先秦诸子散文是春秋末年到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时期的产物,内容包括各流派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对后代散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单元四篇课文分别选自《论语》《孟子》《荀子》和《庄子》。

第六单元是秦汉魏晋南北朝散文。秦汉魏晋南北朝是我国散文迅速发展的时代,主要标志是纪传体史书《史记》《汉书》等的出现,还有文人创作的大量抒情言志的作品。本单元选了贾谊、司马迁、班固和陶渊明的四篇文章。

应当指出的是,三个文言文单元,因为课时有限,只能选入历史上重要的有代表性的文章。同时文章的语言文字比较浅显易懂,以便于教学。语文读本第一册中有三个相对应的文言文单元,选材相对广泛一些,数量也多一些,供学生课外阅读。

从文言文的训练重点可以看出,新高中教材的文言文训练,有以下三个特点:(1)理解词句的着眼点在于更准确地把握文意, 把握文意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词句。理解词句与理解文章统一起来。(2 )重视诵读,培养语感。(3)重视积累。在熟读背诵中积累文言实词、虚词、 句式和古代文化知识。

(三)几个需要说明的问题

第一,关于每课的“训练重点”

在现代文的教读课文和文言文全部课文前,都结合单元训练重点列有该课文的“训练重点”,提出这篇课文所应完成的训练项目。一般包括:(1)对课文思想内容方面的理解。(2)对课文语句的含义和作用的理解。(3)积累词语。现代文的自读课文前列有“自读提示”, 一般是结合单元训练点,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写作特色等方面加以提示。同时,也注意积累词语。文言文虽然也分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但考虑到文言文单元的自读课文,完全让学生自读,恐怕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训练重点的设置上,与现代文稍有不同。

第二,关于课文后的练习

新高中语文教材的练习力求做到:一是紧扣训练重点出题,不求面面俱到。但全面理解课文的题,即使没有紧扣训练重点,也还是要的。二是控制题量,教读课文一般四道题,自读课文一般两三道题,做到精练。超过限额的题,标上△号,为选作题。三是注重启发性,力戒大而空,使中等水平的学生经过努力都能答得出来,后进学生在教师的指点下也不致于一筹莫展,优等生也大有发挥的余地。

第三,对课文的文字加工

无论是传统课文还是新选课文,这次入选时,我们都依据有关资料和近年的有关研究成果,对课文的文字做了一些加工。主要表现在:

1.原文确有错误的,据有关资料加以订正。如《琐忆》中提到“凯撒大帝”,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凯撒并没有称帝,因而删去“大帝”二字。《〈世界散文精华〉序》中引用唐代杜甫《丹青引》“意匠惨淡经营中”一句诗,原文“匠”字误作“近”字。《内蒙访古》将《史记·匈奴列传》误作《史记·匈奴传》等等。

2.原文中表述不妥当的,加以修改。如,《〈世界散文精华〉序》中有这样一句话:“在中国文学史上,一直到近现代,最能感动人的散文往往写的都是身边琐事。”然而就作者下文所举的作品来看,并不都是写的“身边琐事”,因而改为“身边事”。再如《过万重山漫想》提到《巴船下峡图》上“篙工舵师有十几个”,下一句又接着说“那几十支长篙短篙拄在礁石上……”。我们则商请作者删去了“几十支”三字。

3.原文用字不规范的,改为规范用字。如《过秦论》中的“鉏耰棘钤”中的“鉏”改为“锄”,《鸿门宴》中的“不胜桮杓”的“桮”改为“杯”。

4.对异形词作了统一。所谓异形词,就是词义完全一样,但写法不同的词。从理论上说,哪一种写法都是正确的,但作为一本教科书,全书应该统一。《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1996年)只在其中的一个词形下作解释,另一个词形只作“同××”,我们一般是把前一个词形作为首选词,同时考虑其他因素。如“身份”又写作“身分”。因“身份”是首选词形,所以我们统一为“身份”,而不用“身分”。

第四,关于注释

除对新入选课文的注释外,对传统课文,我们也注意吸收语言学、文学、历史学等学科较有定评的有关研究成果,对一些注释进行了改造或重注。如对胡适、梁实秋、杨荫榆等历史人物的注释。另外,异读词的注音,依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和广播电视部审核通过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凡标明“统读”的,一律按统读音。如作“骑马的人”讲的“骑”不再注jì,一律读qí;作:承担,承受讲的“胜”也不再注shēng,一律读shèng。

第五,关于知识短文

在三个文言文单元的后面,各附有一篇知识短文,简要介绍了学习文言文的一些基本知识。三篇知识短文分别是,“怎样学习文言文”“文言实词的特点”“怎样学习通假字”。这部分内容不用讲授,让学生看看即可,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一点文言文的基本常识,使他们在学习了一篇篇的课文之后,增加一点系统的知识,以求精要、好懂、管用。应当指出,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最主要的是要读原文,介绍一点知识,决不能代替或冲淡教师的讲授和学生自己对课文的阅读。现代文没有编写知识短文,关于单元训练重点的知识,我们觉得还不太成熟,因而作为“单元说明”放在了教师教学用书里。待将来条件成熟时,再考虑编入教科书。

第一册的写作部分共有五个单元,每个单元都由以下五项内容组成:

(一)训练重点。提出单元教学的具体要求。

(二)基础知识。介绍与单元训练重点有关的写作知识。举例尽量采用学生学过的课文或学生的习作,这样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也便于理解和掌握。

(三)写作练习。这部分又有两个台阶:一是“片断作文”,一般是提供一些图片或文字,让学生就某一方面或谈感想,或找中心,或讲道理,等等,只要求写作文章片断,作为写作整篇文章的一种练习。二是“整篇作文”。一般是设计若干个作文题,学生可任选一题作文。这是写作教学的基本要求。

(四)课外练笔。这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立的项目,一般是为学生提供一些材料,让学生为自己的写作积累素材。

(五)借鉴实例。其中既有名家名作及其创作体会,也有学生的习作和写作体会,让学生借鉴模仿。

口语交际训练有三个单元,在结构上与写作部分大致相同。只是第三项“写作练习”改为“口语练习”,第四项“课外练笔”改为“课外练习”。在“借鉴实例”一项下,又分“名人口才”和“学生口才”两类。供学生模仿、借鉴。

在整册教科书的最后,有一个附录,即“简化字总表”。另外,还有一些与课文有关的资料,作为补白性的文字,分别放在有关课文后,写作部分则安排了“名家谈运用语言”,作为对教材的有益补充,供学生自读,以积累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执笔:顾之川)

标签:;  ;  ;  

普通高中全日制教材中文(实验版)简介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