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论文_韩丽娟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论文_韩丽娟

江苏仁贵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盱眙 211700

摘要:建设工程质量监控是一项十分繁琐的任务。工程人员在对施工阶段进行质量监控时,一定要遵循监控的基本原则,及时对建设工程的质量系统进行掌控,根据拟建工程的质量目标的要求,对施工现场与施工工艺加强管理与监督工作,确保施工单位按照工艺的标准和正确的施工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本文简要的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工作,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监控

1 工序质量监控

1.1工序质量监控的主要内容

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进行监控的关键是采取科学的方法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确保各个工序的质量符合要求,以工序的质量来确保工程的整体质量。

(1)工序活动条件监控

对影响工序质量的方法,技术,手段、对象及环境条件的进行合理控制即为工序活动条件监控,主要内容包括施工准备控制,投入物料监控、工艺过程监控等。

工程的施工准备不单单是指开工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在整个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准备都始终贯穿,比如各个工序的质量控制与保证活动的计划与准备。加强施工过程的准备控制也是监理工程师应该做到的,例如对施工方案的审查,上岗人员技术资质认定,工序间交接检查等。投入物料监控是指对工序所涉及的材料,机械等物质条件的监督控制。例如现场测定混凝土温度、坍落度等。

(2)工序活动效果检测

采取合适的检测手段,通过对工序活动的样本进行检测,对检测的结果进行认真分析,从结果推断整道工序的活动效果,通过这种方法来实现对工序的质量控制即为工序活动效果检测。工序活动效果检测一般按照一下四个步骤进行:①样本实测:选用合适的检测方法与手段检测样本的质量情况;②结果分析:分析检测的样本的数据,通过抽样检测的方法探寻一些规律;③推断: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的一些结论与信息,就可以推断出整道工序的质量,然后,判定其是否满足规定的质量标准。④纠偏或认可:发现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工序活动,则立即加以纠偏,按质量控制制度:办理,如工序质量已达到规定质量水平,则应填写相应记录,签字认可。

2工序质量控制实施要则

对工序的质量进行控制具体操作起来是一件比较繁琐的事情。工程人员想要做到面面俱到十分不容易的,做好该工作的重点是抓住关键技术与主要矛盾,按照施工人员的安排和划分的责任,确保工序活动的质量控制得以实现。一般来说,工程人员在工序活动的质量控制工作中,应掌握实施要则。

(1)确定工序质量控制计划

工序质量控制是质量体系控制与质量检查制度的具体表现。一方面根据不同的施工工序,有针对性的制定专门的质量技术保障措施,按照施工活动的顺序,合理的计算出需要投入的物料的数量。通过一系列的措施确保工程质量的落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单位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满足要求,需要制定一些检查制度,比如,互检制度、自检制度与交接检查制度等等,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计划对监控的流程与检查制度的内容进行规定。这些制度、条文应成为监理工程师的质量控制系统和施工单位所共同遵循的原则。

工序质量的验收程序是:完成本道工序以后,施工单位需要根据标准与规范的要求进行自检,经检验各项指标是否合格,然后按要求填写质量验收单,收到通知单后,监理工程师在的规定时间内,应迅速进行观场检查,采用目视检验或试验室检测手段,对工序质量得出的结论进行评定,将另一份质量验收单给施工单位,该验收单是本道工序的质量证明。如果该工序的质量满足规范的要求,则能够开始对下一道工序进行施工,不满足要求则需要整修或报废处理。

(2)对工序活动实行动态跟踪控制

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可区分为随机性因素和系统性因素两类。当工序活动仅在随机性因素作用下时,其质量特征的统计数据基本是稳定的,大致呈不变均值及方差的正态分布。此时的工序质量是稳定的,称此时的工序活动状态为稳定状态,反之,当工序活动在系统性因素作用下,其质量特征的统计数据将会呈现显著的、系统性的差异。此时的工序质量是不稳定的,称此时的工序活动状态为异常状态。

以上两类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的根本区别是:普遍存在、不易确定的随机因素,对建筑的质量影响比较偶然且微小。比如混凝土的养生选用自然法时,其随机性影响因素是不同地点的湿度与温度的差别。通常,对于工程施工中的随机性因素,施工人员很难对其进行控制,也无需对其进行控制。但是系统性因素则不同。系统性因素的确定比较容易,对建设工程的质量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比如混凝土的配制时选用了质量不达标的水泥,该混凝土的强度就很难与正常的水泥混凝土相比,其性能将会出现比较显著的差别。选用的水泥不合格,是造成混凝土强度显著下降的系统性原因,对于施工中出项的系统性原因一般能够控制且必须加以控制。

对工程的工序进行质量监控时,选择的方法一定要科学,首先对工序的活动的状态进行判断。如果工序活动状态是一种非正常状态,这时就需要对影响质量的原因进行查找,将系统性因素的干扰给以排除,确保工序的活动恢复到稳定状态。这种控制方法须在整个工序活动过程中连续不断地施行,通常称其为动态跟踪控制。

(3)设置工序活动质量控制点

工序活动质量控制点,是指针对影响质量特征的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而确定的重点控制对象。质量控制点的设置须视工序活动的具体情况而定,它是监理工程师实施工序质量监控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保证达到工序质量控制效果的必要前提。监理工程师在拟定自己的监理工作规划及质量控制工作计划时,均须对其加以详尽的考虑,并由制度来加以保证落实。

3施工项目事后验收阶段质量监控与管理要点

事后控制就是对施工质量结果给予评价认定和对不符合要求的质量进行处理的过程。①当检验批或分项工程施工完成后,监理工程师应按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并给出“合格”或“不合格”的验收结果。当不合格现象出现的基层的验收单位―――检验批时应及时发现并处理。如果属于严重的缺陷应进行返工;一般缺陷可以通过翻修或更换材料、设备予以解决,允许重新验收;②当分部工程或单位工程存在严重的缺陷时,监理工程师应做好记录,要求施工单位提交技术处理方案,经原设计单位核算并批准后,方可实施施工。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③观感质量验收采用观察、触摸或简单量测的方法进行。对于观感质量为“差”的检查点,监理人员应督促施工单位通过返修处理等方式进行补救。

结束语:

总之,施工项目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存在于整个施工过程中。工程监理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掌握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在各种条件下进行具体浅析,采用各种科学合理、经济可行的质量制约措施、策略进行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并且及时解决不足,确保工程施工做到质量优、效益佳、成本低,工期短,提高建设单位和相关方面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刘伊生.注册监理工程师继续教育培训教材[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2]杨斌.徐骏建筑工程材料监理与检测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

[3]孙丽.谈谈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控制措施[J].民营科技,2010(7):66-69.

论文作者:韩丽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0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论文_韩丽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