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近几年来,人们对于城市建设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建筑各项功能的安全系数也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其中,电梯作为一种使用频率较高,关系到人们出行便利的工具,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广泛关注。本文作者根据自身研究浅底坑电梯多年的实际经验,对于浅底坑电梯的安全保障展开了深入而详尽的调研,并根据实际情况,给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希望能对浅底坑电梯安全系数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浅底坑;电梯;安全保障
一、对于电梯维修人员的从业要求
所有的建筑物之中的电梯都应该进行定期的维修与养护,而对于浅底坑电梯而言,其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客观性问题,会给电梯维修人员带来一定的工作难度。而电梯的维修人员也会因为日常工作较为繁忙等原因忽略了电梯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因此,在电梯维护工作之中,未能能够确保电梯人员的安全问题,应该做好电梯维修人员的安全保护环节。首先,应该使电梯维修人员更加深入的了解电梯的安全开关的工作原理,从而减少电梯维修人员进行检修维护时的安全风险。同时,在进入浅底坑电梯的坑底之前,应该对于维修环境的安全性进行有效确认。单就一般情况而言,一栋电梯的安全监测开关位置通常在建筑物的首层,而维修人员在进入首层的门厅同时,应该进行开门锁回路的断开和检测开关的打开。检测开关的打开是为了防止电梯限速器的电磁线圈继续进行供电,导致发生推杆弹出而使电梯限速器卡住无法进行工作的情况,这种情况不仅会使电梯无法继续安全的运行,同时会对于维修人员的维修检护工作造成不良的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威胁到电梯维修人员的生命安全。所以,电梯维修人员必须对于维修条件和浅底坑电梯的检修环境进行有效确认,才能进入电梯的坑底进行维修和养护[1]。
同时,对于电梯维修人员本身的工作技能以及职业态度有着明确的要求。进行电梯维修的工作人员必须有相应的电梯维修资质,能够做到持证上岗[2]。而电梯的维修和检护也对人数有着明确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电梯维修时人数不能少于两人。电梯维修人员在进行电梯维护的过程之中不能打闹,要遵守相应的工作守则以及安全维修条例,坚决杜绝酒后上岗的现象。在进行维修工作之前,要对于工具箱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操作工具佩带齐全。同时,电梯的维修人员在进行作业过程之中,不能进行带电工作,防止发生安全风险。电梯维修的过程之中会对建筑物之中的住户与商家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很多维修人员再进行维修工作之前没有翔实的准备,导致发生维修人员在进行作业时电梯还在继续载客。这种情况不仅使电梯检修人员的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同时也将电梯的乘客置于危险之中,因此相关人员必须确保在维修检护的过程之中,电梯不会在同时进行载客。维修人员要对于自己的操作能力和专业知识进行有效的检测,防止出现作业流程生疏的情况。电梯维修人员的知识面应该更加宽阔,对于防水防火等安全事故要有着深入的了解,确保在发生紧急的突发事故时,电梯维护人员能够进行有效的处理[3]。电梯维修人员同时要在维护工作之中做好相应的细节处理,例如对于检修地点进行检修标识的设置,同时采用护栏挡住电梯口的等提升电梯检修工作安全系数的细节问题处理。浅底坑电梯维修人员自身的业务水平与知识结构体系决定了浅底坑电梯之中相关安全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而其职业态度能够确保不会对于电梯的整体结构造成二次伤害,因此可以说,电梯维修人员的工作技能、专业能力、职业素养是当前浅底坑电梯运行和维修检护工作之中,最有效力的安全保障。
二、对于电梯维修人员的操作要求
在电梯维修人员进入浅底坑电梯进行维修时,应该能够以更加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进行维修。在工作过程之中,不光要进行加倍仔细的检查,同时也要做好相应的细节工作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里要注意的是,很多电梯的检修人员在进行作业时,都是站在电梯厢上的,这就要求了检修人员要注意脚下的空间是否合适,空间内是否有水或者是裸露的电线,一旦发现要对其进行迅速的清理。同时,维修人员在进行电梯的准备观察过程之中,应该握住较为安全的部分,不能握住铜线圈等容易发生电泄露的地方,在作业的过程之中,要与其他电梯维修人员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明确彼此之间的岗位职责,确保能够建立有效的工作配合。同时,在维修的过程之中,应该对于多种不确定因素进行多重把控。在电梯的维护过程之中,要注意脚下空间以及电梯的所处环境,同时注意在公用井道之中的其他电梯的工作状态,防止出现发生电梯被撞到或者出现安全生产事故。在日常的维修与检护之中,一般的工作都在于为电梯的相关部件进行加油和检查,所以当电梯没有发生重大故障时,一般维修人员都会采用带电工作的工作方式,然而这种带电的工作方式却非常容易发生事故,因此在对浅底坑电梯进行检查时,应该对于电梯的电源进行切断处理,使电梯处于完全停运状态。同时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对于离开电梯间和不在现场的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很多电梯的事故都是在这一期间造成的,这也是要求有两个技术人员共同进行电梯的维修和养护的根本原因。当一个维修人员因为多方面原因离开维修现场时,另一个技术人员应该进行现场的看守,同时对于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记录,并进行总电源的切断以及警示标志的悬挂。同时对于老年人和儿童,应该做好相关防护设施,防止其因为看不懂警示标语而造成危险。在电梯的维修与养护工作结束后,相关工作人员不能急于离开工作岗位,而要进行电梯的试运行,将相应的电源与开关进行复原,同时对于警告与防护设施进行拆除,然后对于维修情况进行有效记录[4]。
三、浅底坑电梯的安全保障要求
事实上而言,浅底坑电梯的维修和检护整体的危险系数较高,在进行维修之前,首先要确保整个电梯系统的开关保持关闭状态,确保电梯系统无法运行,维修人员才能进入到浅底坑之中,同时,浅底坑的高度较低,而维修人员必须通过梯子才能进入到坑底,同时坑底的情况较为复杂,任何不小心的举动都有可能造成电梯部件的破坏。因此,维修人员在进行浅底坑维护时,必须准备梯子和相应的照明工具,为维修和检护工作提供充足的光线,防止对于浅底坑电梯体系的二次破坏。浅底坑电梯维修之中最大的安全隐患在于多地点的维修,如果维修人员急于进行电梯的维修,一般会采用坑底与电梯厢内的双线操作,而这种操作方式十分危险,应该予以完全的杜绝,而在电梯维修人员进入到电梯之中时,应该注意电梯所在的楼层和实际位置,通过查看电梯楼层号的方式进行确认,而不应该采用通过电梯内指示灯来进行确认,这里的主要原因在于很多时候电梯指示灯会发生故障。最后要注意的是,电梯之中是一个完全的禁烟场所,进入其中的人员均不能吸烟,并且相关人员在进行作业的过程之中,首先应该检查的是电梯箱内所有的按键是否有效。
四、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的购房需求也在逐年提升,因此各个城市之中的高层建筑数量也在不断提升。就目前情况而言,开发商在进行建筑工程建设之中,都会选择高层建筑的修建,这也就全面促进了电梯的广泛应用。而当前电梯之中,还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和问题,再加上很多情况之下需要采用浅底坑电梯设计,提升维修人员的工作难度。这就要求了相关人员应该提升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从而为浅底坑电梯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齐智.浅谈浅底坑电梯的安全保障[J].才智,2012,(10):62.
[2]刘玉荣.浅谈公共卫生安全保障[J].中外健康文摘,2013,(18):8-9.
[3]张磊,郑希贵.浅谈电力施工安全保障[J].技术与市场,2011,01(7):391,393.
[4]桑伟.浅谈煤矿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J].科技风,2011,(16):170-170.
论文作者:厉朋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8
标签:电梯论文; 维修人员论文; 工作论文; 安全保障论文; 作业论文; 过程论文; 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