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 阿坝州 623400
【摘要】目的:探析九寨沟县2012年~2014年大骨节病的流行趋势。方法:按照相关文件的要求,分别在2012年、2013年、2014年对九寨沟县地区6~13岁儿童进行调查,利用X线片进行检查,并实施儿童大骨节病临床检查。结果:数据显示,2012年、2013年、2014年干骺端阳性率分别为16.66%、8.66%、2.11%;2012年、2013年、2014年X线阳性率分别为20.83%、10.00%、2.63%;2012年阳性率最高,2014年阳性率最低;2012年、2013年、2014年疾病知识掌握率分别为83.33%、93.33%、98.95%,2012年疾病知识掌握率最低,2014年疾病知识掌握率最高;代表着疾病知识掌握率越高,X线、干骺端阳性率越低。结论:九寨沟县大骨节病发病率以逐年降低的趋势呈现,病情具有稳定、轻度等基本特征。为了促进大骨节病得到全面消除,需要相关部门加强防治。
【关键词】九寨沟县;大骨节病;流行趋势
Jiuzhaigou county in 2012-2014 kashin-beck trend analysis
liuli
Jiuzhaigou county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623400 in aba prefecture in sichuan province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explore jiuzhaigou county in 2012 ~ 2014, the popular trend of kaschin-beck disease.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relevant documents, respectively, in 2012, 2013, 2014 children aged 6 ~ 13 in Jiuzhaigou area investigation, using X-ray inspe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hildren kaschin-beck disease clin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the data show that in 2012, 2013 and 2012, stem epiphyseal end positive rate is 16.66%, 8.66% and 2.11% respectively; In 2012, 2013 and 2012, X-ray positive rate is 20.83%, 10.00% and 2.63% respectively; In 2012, the highest positive rate, positive rate of the lowest in 2014; In 2012, 2013 and 2012, disease knowledge rate 83.33%, 93.33% and 98.95%, respectively, in 2012 disease knowledge rate is the lowest, disease knowledge to master the highest rate in 2014; Represents the higher the rate of disease knowledge, X-ray, stem epiphyseal end positive rate is lower. 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jiuzhaigou county kaschin-beck disease appears in the trend of decrease year by year, has the stable conditions, and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mild. In order to promote kashin-beck fully eliminated, need to relevant departments to strength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 key words 】 jiuzhaigou county; Kashin-beck; Popular trend
大骨节病又可称为卡斯钦-贝克氏病,该疾病具有变形性、多发性、地方性等基本特征,我国山西、甘肃、青海、西藏、内蒙古等地区是较为常见的发病地区,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1]。大骨节病具有活动不利索、疼痛、关节变形增粗等临床表现,若不及时控制,会出现终身残疾、丧失劳动能力、短肢、畸形等严重后果[2]。据分析相关研究资料得知,大骨节病发病与饮水有机物中毒、粮食真菌中毒、缺硒等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通过分析《全国大骨节病监测方案》的相关要求,本文对九寨沟县大骨节病流行趋势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通过分析《四川省大骨节病监测实施方案(试行)》的相关要求,并根据九寨沟县的具体情况,分别在2012年、2013年、2014年调查6~13岁儿童,通过X线进行检查,2012年为120名儿童,2013年为150名儿童,2014年为190名儿童。由专业的医护人员对所有儿童进行临床查体,并采用右手正位X线片进行拍摄,对骺板软骨、腕骨、骨端、干骺端等组织病变情况进行统计。
1.2诊断标准与质量控制干预
根据《大骨节病诊断标准》(WS/T207-2010)文件的相关要求,利用X线进行检查,并根据临床表现完成诊断工作,主要检查腕骨、骨骺、骨端以及干骺端等位置,将全部儿童的X线片收集后,邀请相关专家组完成判断工作,特别要对阳性X线片诊断给予重视。通过专业的医护人员统一建立、管理质量控制表格,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大骨节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由统一的研究工作者将文件表格统一回收、发放以及制定,同时分析问卷调查结果。
1.3拍片仪器设备
2012年~2014年大骨节病调查工作均通过日本进口米卡萨30mA便携式X光机进行诊断,片距设置为60~80cm,以儿童右手第三掌骨远端作为检查的中心线。对于疑似的儿童,可以通过高频便携式数字化医用诊断X线影响DR系统联合进行诊断,手部曝光条件设置为56KV 5mAs。
1.4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30.0统计学软件完成本次研究数据的分析统计工作,通过率(%)表示计数数据,以卡方检验。
2 结果
2.1分析2012年~2014年干骺端阳性率与X线阳性率
由表1数据可以得知,2012年干骺端阳性率、X线阳性率较高;2013年、2014年之后干骺端阳性率、X线阳性率以逐渐降低的趋势呈现,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分析2012年~2014年干骺端阳性率与X线阳性率
3 讨论
通过分析本次调查的数据得知,九寨沟县儿童大骨节病X线阳性率、干骺端阳性率以逐年降低的趋势呈现,究其原因如下:(1)九寨沟县已全面改善粮食。最近几年,随着九寨沟县经济作物转换以及退耕还林越来越多,在较大程度上引入外地粮食,导致大骨节病粮食因素得到有效消除[3]。另外,由于居民的主食越来越丰富,可显著改善饮食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骨节病的发生率[4];(2)有效改善饮用水。由于九寨沟县在2014年之后实施饮用水改造工作,且全方位落实人畜饮用水改造工作,能明显改善该地区饮用水情况;(3)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最近几年,由于九寨沟县居民了解大骨节病相关程度越来越高,按照省内地区的特征以及国家相关要求,建立针对性的预防控制对策,且严格落实上述措施,能明显控制大骨节疾病病情进展。所以,为了全方位消除大骨节病,九寨沟县需要构建健全的大骨节病预防控制机制,重视病区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并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确保病区居民将不良生活习惯有效改变。同时,九寨沟县主要部门还需要在当地发展规划、国民经济发展工作中纳入大骨节病,确保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将各项防治对策全面落实,防治由于缺乏到位防治对策而发生病情反复的情况。卫生部门还需要重视病情防治与监测工作,采用动态监测、定点监测的方式,对大骨节病病情改变趋势进行准确掌握,应该在儿童大骨节病新发工作中给予重视,与大骨节病全面消除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研究表明,九寨沟县经过针对性的预防控制后,已经能有效的控制大骨节病的病情,但是在实际的控制工作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引起重视,为全方位控制大骨节病病情进展提供良好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张江甲,王三祥,贾清珍,李军,吴赵明,李鹏飞,王正辉.山西省1990~2012年大骨节病病情消长趋势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v.29 02:106-108.
[2]刘运起,刘辉,刘宁,高本.中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结果分析与未来流行趋势的估计[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1,v.26 04:259-264.
[3]赵生成,龚弘强,郭敏,尼玛仓决,德吉央宗,李群伟.2000-2015年西藏自治区大骨节病流行趋势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6,v.31 08:841-844.
[4]王婧,李海蓉,杨林生,龚弘强,李永华,赵生成,尼玛仓决.西藏昌都地区环境硒分布特征及其与大骨节病的关系[J].地理研究,2017,v.36 02:383-390.
论文作者:刘莉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4月上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8
标签:大骨节病论文; 端阳论文; 儿童论文; 病情论文; 工作论文; 流行趋势论文; 阳性率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4月上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