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武所屯生建煤矿 山东枣庄 277521
摘要:安全生产关乎人的生命健康和社会和谐,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我国煤矿生产中,职工的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意识欠缺、安全习惯不良已经成为事故形成的首要原因。对其进行安全生产教育能够丰富其安全知识,提高其安全意识,有效的改变安全习惯,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本文就以论煤矿职工安全教育培训策略进行阐述。
关键词:煤矿职工;安全教育;培训
1 安全教育培训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工业发达国家把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作为安全生产的“催化剂”,认为无知是企业生产中的最大隐患,他们对职工的文化知识水平和安全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对职工强制实行安全培训,并且政府以立法的形式筹措培训经费,使得公款用于培训成为合法的举措。
安全培训的主要目的是改变观念、升华思想、拓展知识、提升技能。但是在观念、思想、知识和技能4个方面之间,观念和思想起主导作用。改变观念、升华思想理所当然成了安全培训的首要任务和目标。思想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意识中经过人的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只有树立了一个正确的思想,才有可能改变观念,才能正确了解所从事工作的主要流程,才能为工作创造一个好开端,才能确保最后能有一个好结果。思想认识不够,不但制约着安全教育培训的开展,而且不能满足职工对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需求,这是导致事故频繁发生的主要原 因之一。开展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工作必须做到明确目标、责任落实、抓住重点。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安全教育主要内容包括安全法规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技能教育3个方面。对职工进行安全 教育,可以使职工充分了解、学习和掌握安全法规等各种法律条例,形成正确的法制观念,提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安全生产的责任感,能够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生产和安全之间的关系,这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安全知识教育主要包括专业安全生产技术知识、检测控制技术知识和安全生产技能知识,是前人在生产过程中付出惨痛代价而积累起来的。安全技术知识存在于生产技术知识当中,因此,对职工进行培训教育过程中,需要把二者结合起来。必须定时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要把经常性安全教育和集中性安全教育有机结合到一起,突出重点、不断强化。
2 煤矿安全教育培训的原则
2.1“三阶段”的原则
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可分为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安全技能教育培训、安全态度教育培训三个阶段。安全知识教育培训要让职工掌握诸如事故前的预兆、各类事故的避灾路线、自救器、灭火器等应急救援设备工具的使用、各种违章行为的危害、矿井规章制度等等常识性安全知识;安全技能教育重点培训火灾、瓦斯和煤尘爆炸、透水等各类事故的逃生技巧、压气自救器等特殊自救手段的应用及初期事故的控制措施。安全态度教育培训要从指导职工树立良好的安全工作心态入手,分析积极与消极安全工作态度的不同表现及危害,使职工树立起积极的安全态度。职工所从事的工种、年龄和身份的不同,参与煤矿的程度也有差异。因此,煤矿安全教育培训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要根据各个阶段、各个时期、各个工种的情况,因人、因时、因地而动, 做到对症下药。
2.2 长期性原则
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在整个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有关部门长期关注,要做到“警钟长鸣”。
2.3通俗性原则
煤矿职工总体文化水平不是很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要做到“通俗易懂”,尽量用浅显的语言和方式进行教育。
2.4创新性原则创新
就是要做到勇于探索,开拓进取,不断探索安全教育培训的新思路、新方法。在坚持“与时俱进”的同时,更要坚持贯彻“发展就是硬道理”,以保持创新的连续性和持久性。
3煤矿职工安全培训存在的问题
3.1从业人员素质
受传统因素的影响煤矿就业门槛底,鉴于兼并重组矿 井的特殊性,整合矿井招收的一线工人,来自农村的农民工居多,他们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安全和职业卫生健康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安全防护技能相对较弱。开工时间前后不一,开工时间长短不同,加之整合矿井开工不足,造成煤矿一些技术人员和一线工人的频繁流动,一些熟练工种、技术岗位人员出走,致使安全技术人员青黄不接,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3.2 培训条件不足
一是实训设备相对陈旧,硬件设施配备不够,更新换 代实训设备赶不上现场实操设备更新速度,直接影响培训机构可持续发展;二是一些煤矿企业培训机构培训教室、展室、场地狭小,无法满足教学需要;三是煤矿企业师资队伍没有形成梯次结构,专职、兼职教师人才匮乏,部分专业教师紧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仍需进一步提高。
3.3安全培训效果有待提高
近年来,各煤矿企业投入大量培训资金,安全培训人员数量多,达到了全员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学员对必知必会、应知应会知识掌握以及实际技能的操作实践。另外,自救器的使用与管理和煤矿从业人员职业健康与卫生保护的个体防护及防护用品的选择培训时使用的自救器与从业人员入井时所携带的自救器存在差异,使用与管理等,也是培训的主要内容。但是,由于影响了培训效果,有待在今后安全培训中改进提高。
4 加强煤矿职工安全教育培训的措施
4.1强化职工安全法律意识
煤矿企业职工安全法律意识相对薄弱,井下安全问题至关重要。国家根据煤矿调查报告等,出台了关于煤矿安全监督条例等法律条文,规定了煤矿职工每年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作为煤矿企业,需要认真贯彻国家法律文件,加强对职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与培训,提升职工安全意识,对于不能够按时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的个人或领导,都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处罚措施进行处罚,提高职工对安全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
4.2制定长效安全培训计划
煤矿企业在完善企业管理工作的同时,需要意识到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具有长期性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需要根据企业生产实际情况,制定符合生产目标的长效培训计划,保证企业各项安全制度的落实,提升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以及系统性。
4.3优化安全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
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需要建立在煤矿生产实际以及职工实际生活基础上,收集职工身边的事,将其作为教育培训案例的引入话题,这样更加能够触动职工的内容,保证教育培训的效果。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并不是简单的讲座,也不是照本宣科,应该立足于职工实际情况,不断的扩展安全培训的内容。另外,在新时期,煤矿安全教育培训的方式也必须加强创新,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矿井仿真模拟系统等,不断的扩展职工的安全知识面。除了安全讲座外,还可以开展现场安全培训机制,利用现场的案例剖析,提高培训的直观性、形象性,提升培训的整体效果。
5 结束语
总之。煤矿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责任重大,不仅关系到煤矿企业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和煤矿企业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联系。现阶段,我国煤矿企业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中,还存在培训内容单一、方式枯燥,职工安全意识差等问题,还需要建立长效的安全培训机制,注重对培训过程的管理,加大培训资金投入,切实的提升煤矿职工的安全意识,为煤矿安全生产打下基础,促进我国煤矿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小荣.煤矿企业现代安全教育与培训方法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2014.
[2]虞海燕.煤矿安全教育培训的现状分析及方法措施[J].华东科技,2014.
[3]蔡伟.关于煤矿职工安全培训教学的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
论文作者:钟飞,刘国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
标签:职工论文; 煤矿论文; 教育培训论文; 安全教育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培训工作论文; 企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