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病”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日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日本经济自1991年5月陷入衰退以来,一直缺乏回升的动力, 使政府几次预测失灵。与战后富有活力的日本经济相比,近年的日本经济堪称得了“日本病”。
一、“日本病”五大症状
第一,经济增长率低下,政府干预失灵。
日本经济最近四年的增长率总是在1%以内徘徊(1992年度0.3%、1993年度-0.2%、1994年度0.6%、1995年度估计为1%)。在这期间,虽然几度出现复苏迹象,但时隔不久又再度低迷。1995年3月, 日本经济再次倒退,随之而来的日元升值给刚刚升温的经济又浇了一盆冷水。如果从日本战后50年的经济增长率来看,这几年日本经济增长率之低充分说明了“日本病”之重。
日本政府历来以其对经济的有效干预而著称于世。通产省和大藏省作为企业与银行的“总指挥”和“大本营”,其干预经济的方法一向为国内外所推崇。然而,如今信奉西方经济理论的“官厅经济学家”在“泡沫经济”崩溃和经济持续萧条的面前竟然一筹莫展。尽管1995年9 月日本央行再次降息,政府再次提出经济对策(这是1991年以来的第6 次经济对策)后,经济才出现转机,但前景依然不容乐观。
第二,金融机构包袱沉重,金融中心地位下降。
日本的金融机构正面临战后以来最严重的不良债权问题。1995年大藏省公布的所有金融机构不良债权金额已达40万亿日元,但实际上由于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制度还未健全,加之许多金融机构在不良债权的账面处理上做了手脚,因此人们普遍认为真正不良债权额要远远高于政府公布的数字,约80至100万亿日元。 一些金融机构因收不回巨额债权只好宣布破产。政府虽竭力挽救这些金融机构,但自1992年以来,还是有宇宙信用社、兵库银行等金融机构宣告破产或准备破产。问题更严重的是那些非银行金融机构,其中主要是住宅金融信贷公司。这些公司由于不能经营储蓄业务,因而业务资金的90%要依赖银行。80年代末,地价飞涨,银行相信了地皮只涨不跌的神话,向这些住宅金融信贷公司作了巨额贷款。目前全国8家这类公司中有7家出现巨额赤字,其中4 家已资不抵债。这7家信贷公司共向银行借款13万亿日元。 正因为住宅金融信贷公司的借款几乎涉及所有国内银行,因此它不仅引起国内各界的广泛注意,而且也引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欧美各国的关注,人们担心它会危及日本整个金融体系,进而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连锁反应。
在国际金融界,日本金融机构的声誉已一落千丈。过去一直进入国际著名评级机构A级的日本金融机构在1995年只有一家进入B级,大多数银行只得D级和E级,跌了几个档次。大和银行纽约分行在美国国债交易上的失败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居日本金融界中枢地位的城市银行在管理上也存在许多漏洞。
连年低迷的经济和形象不佳的金融机构,使东京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大大动摇,甚至出现“金融空心化”的现象,即原来可在国内金融市场完成交易的国内外在国内的投资者,现在以某种理由去国外金融市场进行交易的现象,它包括:外国证券公司陆续撤出东京;东京市场的外汇交易量减少;伦敦市场上的日本股票交易量增加;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日本股票期货交易量的增加等。
第三,消费不旺,流通不畅
5年来,日本一反发达国家经济的常态,物价持续下跌, 尤其是批发物价的跌势更甚。如果批发物价指数以1990年为100的话,1995 年仅为90。在物价下跌的情况下,照理消费呈旺盛之势。但使人困惑不解的是尽管销售数量上去了,但销售额却反而减少。全面反映销售情况的指标——全国百货店销售额从1992年以来持续下跌。进入1995年后情况更糟,不仅销售额上不去,而且连销售量也一起下滑。前几年许多廉价商店靠薄利多销的经营手法曾在日本大受欢迎,如今这些店利已薄得不能不再薄,但销量却不见增多,普遍陷入入不敷出的境地。致使消费跌入谷底的部分原因是所谓“资产逆效应”在起作用。股票、地皮等资产的价格上升将会刺激人们增加消费开支,这被称为“资产效应”,而这些资产的价格下降则会出现“资产逆效应”。但“资产逆效应”一般只对人们的高档消费有效,而不能解释以销售日用品为主的连锁店销售额也连年下滑的现象。1995年下半年起,虽然一些经济指标开始好转、但消费流通领域依然成绩不佳。10月份百货公司和超级市场的销售额均比上一年同期减少1.9%和3%。
第四,资产价格下跌,经济全面萎缩。
股市是一种经济的先行指数,股市的高低反映了股市参与者对经济信心的强弱。东京股市从1990年38700的最高点一泻千里,到1995年9月跌至14290点,股指仅为最高时的38.5%。 政府为救股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动用部分政府资金通过政府金融机构支撑股市;为吸引散户开设小额股票市场;为使风险企业上市而开设第二柜台交易市场;允许首只基金在国内证券交易所上市;对公司购买本公司股票获利部分暂不征税等。由于这些措施,1995年12月,股价重上到19000点,但离5年前的水平还相差甚远。
地价在80年代末疯涨后即出现下滑,以后由于政府的提高贴现率,实施“窗口指导”直至对不动产商贷款实行总量控制等一系列措施更使地价一蹶不振。目前日本主要城市的地价指数只及5年前的一半。 1995年下半年,经济增长虽然出现转机,但地价却继续下跌。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问题是股价和地价的大幅度下跌的直接导火线。
资金的价格也一跌再跌。政府自1990年以来已9次调低贴现率, 从6%降到在世界经济史上少有的0.5%(即使美国在30年代大危机期间,其利率也在1%)。特别是在1995年, 央行在不到半年时间里两度降低贴现率,这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第五,竞争力减弱,失业率上升。
过去日本企业的竞争力是建立在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主力银行制和相互持股制基础上的,但现在这些制度逐渐显露出其缺点。如在股市低迷的情况下,相互持股造成了资产效率低;股价和地价下跌也使建立在这些资产基础之上的企业扩大再生产机制受损。反映企业收益能力的企业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销售额×100)从前几年的6%降到目前的2%。在这种收益率降低、竞争性增强的环境中,1995年1至11月,全国倒闭企业的负债额已达8.6万亿日元,创历史纪录, 全年的倒闭企业数也创1986年以来的纪录。
日元的升值使企业工资成本急剧上升,竞争力进一步削弱。目前,日本企业职工平均工资不仅数十倍高于亚洲其他国家,甚至还高于美国。企业为保持竞争力,不得已将生产基地移向海外,但这又引起国内失业率的上升。1993年底失业人数已突破200万人,1995年7月失业率升至1953年以来最高水平的3.2%。在发达国家中, 日本历来以就业稳定而著称,然而现在其失业率也已进入3 %以上这一被认为是就业状况危险的阶段。其实日本的失业率还没有真实地反映实际的失业水平,许多人认为,若按照美国的统计口径, 日本的实际失业率可能是公布数字的2倍。
二、“日本病”病因分析
综合上述几点,可以说“日本病”就是日本经济的全面收缩。所谓经济的收缩是通货膨胀的反义词。经济学上的通货膨胀是指“物价的持续上升”,因此经济的收缩实际上是指“物价的持续下降”。一般而言,通货膨胀是与经济高涨联系在一起的,而物价下跌是与经济衰退联系在一起的。当然并不是所有物价下跌都必然引起经济衰退,物价下跌也有刺激经济复苏的一面。如图所示,假定总需求不变。(比如政府采取刺激需求的财政金融政策),由于生产率的提高或受进口物价下降的影响,总供给曲线SS向右移,均衡点从E变为E',价格从P下降为P',产量(即GDP)从Y增加到Y'。
4年来,物价持续下跌,但经济增长率始终徘徊在1%以下,这表明物价下跌并没有致使产量的增加。其主要原因是资产逆效应在起作用,消费者和企业的需求大大减少。在日本的GDP中, 消费需求部分约占60%,企业需求即设备投资部分约占20%。图中由于消费和投资需求减少,总需求曲线DD向左移到D'D',而供给曲线由于上述原因而向右移,这样均衡点从E经过E'再落到E"。价格水平从P降到P'再降至P",GDP 最初从Y增加到Y',但又回到Y。
通过上述“日本病”致病机制的分析,我们可看出致病原因首先是日本经济本身出了问题,这可以说是“日本病”的内部原因。一方面“泡沫”经济破灭后留下的后遗症至今仍未消除,曾经膨胀的全社会资产这几年一直在收缩,但仍未回到正常的水平。在“泡沫经济”时期,企业发行新股的大部分被金融机构认购,如今金融机构经营不佳,这些股票虽有60%已被抛售脱手,但仍有近30万亿日元的股票在寻机出手,因此股市一直受到来自抛盘的压力。企业设备这几年也一直处于过剩状况。80年代末,日本企业设备投资年增长率连续3年达两位数, 致使供给能力大大超过需求。近年需求的冷却和企业投资调整的时滞(企业界直到1993年才大幅度减少设备投资)使设备过剩更突出。据计算,要消化目前日本的潜在供给能力,至少需要创造37万亿日元的有效需求。政府在实施的6次经济对策中,累计投入资金55万亿日元, 但真正能创造有效需求的仅18万亿日元,还不足供给与需求缺口的一半。
另一方面,日本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政府干预过多,加之各行各业都存在形形色色的限制性制度。这些制度许多不能适应新的情况,已阻碍了经济的顺利发展,压抑了有效需求的形成。因此,改革或取消这些限制性制度已成为能否使日本经济走出困境乃至能否在下一个世纪使日本经济保持活力的关键。放松企业经济行为的限制可通过4 条途径来刺激经济:(1)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供给能力;(2)降低价格,刺激需求;(3)使资源达到最佳配置状态;(4)减少企业行政事务经费。据经济企划厅统计, 目前有各类限制性制度的行业的产值占日本整个GDP的40.8%。如果按照政府1995年3月公布的“放松限制推进计划”,取消或改革1091项限制性措施,将使GDP年增长率提高1.6个百分点,同时每年新增33万人的就业机会。
“日本病”除受内部原因的困扰,还有其外部原因。
第一是日元升值。日元升值会通过各个方面给经济带来收缩的压力。首先,促使企业迁往国外,造成“产业空心化”增加失业。其次,造成进口物价下跌,从而带动国内物价下滑,而这会影响企业的收益和人们的收入。物价下降会进一步加大供给与需求的缺口,根据计量分析,物价每下降0.18%,供给需求缺口会增加1%。
第二是国外生产要素价格对日本的冲击。通过自由贸易,不仅会使各国的商品价格走向均等化,而且也会使各国生产要素价格走向均等化,这是国际经济学中的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冷战以后,东亚各国纷纷打开国门,数亿劳动大军汇入了世界经济的潮流。这意味着国际市场上劳动力供给大大增加,从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优势也会大大增加。在国际经济中,土地这一生产要素难以流动,而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因日本对移民的严格限制而不会对国内经济产生直接的影响。但尽管如此,东亚的开放还是通过贸易品——凝聚生产要素的载体,对日本经济形成巨大冲击。虽然这几年日本物价、地价持续下跌,但仍大大高于其他国家。可以预料,只要日本与国外在生产要素价格上的差距存在,只要自由贸易体制存在,廉价商品的冲击波将继续影响日本经济。
三、结论
上述的内部与外部原因有的属经济周期性因素,但更多的是长期的和结构性因素。想在几年内使“日本病”迅速痊愈走出困境,目前看来还太乐观。但日本毕竟是一个发达国家,经济还有一定的竞争力,企业还有生命力,因此日本经济还不会陷于经济恶性收缩,即需求进一步萎缩,产量进一步减少(图中E"'点)。在新的一年里,日本经济可能还基本上保持近几年微速增长的态势。如果需求明显复苏,如果市场出现市场潜力大的新产品并形成新的增长点,经济增长率可能达2%。总之, “日本病”不会彻底痊愈,日本经济短期不会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