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电力工程的发展突飞猛进,线损即电网电能损耗,科学管控线损对于保障电网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结合当前线损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技术与管理环节仍存在各种问题。一般来说,实践管理中出现线损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1)没有无功补偿装置。在一些线路中,特别是农网线路,由于缺乏无功补偿装置,无功负荷线路多会出现电压损失、电能损耗等问题。(2)电网结构布局不当。如线路超过供电半径、线路空间及关键节点设置不合理、配电线路负荷点多且散等,在实践中会影响线损。(3)配电变压器负荷不平衡。这类问题主要是受用电时间分布情况影响,如农村地区某时间段用电负荷较大,某时间段却空载运行。(4)设备老化。有些地区没有及时更新老旧的供电设备,容易出现相对严重的线损问题。(5)管理不当。如管理者疏忽管理,或用户违章用电、窃电等。
关键词: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线损管理
引言
线损———即线路损耗,可以分为技术上和管理上两个方面。考虑到当前的技术水平,技术上的线路损耗可供降低的空间有限,因此降低线损的可操作性就归到降低管理线损上,成为主要管控指标,与营销管理的各个部分环环相扣。以往防窃电违约用电、规范用电的管理手段较为落后,线损管理工作一般是事后统计,统计的数据受资料收集、归纳、处理冗长复杂、抄表误差及周期不固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管理工作难以展开,具有片面性,相应地造成管理线损较大。此外,一些客观原因导致的用电负荷分布不均匀、电网运行方式不统一、高负荷区域集中电压偏低问题突出,导致线损统计数据与真实情况出入较大、问题查找困难,提升了管理难度。
1电力线损管理工作现状
电网的线损管理是指对电网中的有功电能、无功电能以及电压损失等方面的管理,将电网的线损尽量降低,并对线损所造成的的危害进行全面检查,提升电网的运行效果。强化电网的线损管理,不仅能将电力企业的经济损失加以控制,有效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电网线损的降低,能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供电服务,以满足工业生产的用电需求。但是,现阶段大部分的电力企业并不能深刻认识到线损管理的重要性,一味地采用传统的线损管理方法,而且并未在线损管理方面寻求到相对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法,这就造成了电力企业在线损管理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并有待解决。线损管理工作中最常见的问题主要有线损计算存在偏差,且无法指定减损方案。通常情况下,电力企业将电表以及相关的数据进行收集汇总,按照线损理论计算方法进行计算以进一步分析线损的直接原因。电力企业所采用的线损管理方法比较落后,以至于线损计算的影响因素较多,不能得到准确可靠的线损计算结果,这就使得相关工作人员不能对线损位置作出准确判断,并获取准确的线损原因,以至于不能制定有针对性的减损方案。在这种情况下,减损现象不能得到有效缓解,电力企业在线损管理方面也停滞不前。
2优化措施分析
2.1线路损耗管理应用
根据四分线损模式以及图网损分析总体框架图,从生产、营销等系统中获取不同片区、不同电压等级的供、售电量数据。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提供低压用户电量、台区配变电量以及专变用户电量,为了清晰统计从供、输、变、用一条线的电量,所求线损的供、售电量能准确计算出来,供电局从2010年开始便开始划分台区用户并绘制分布图,同时与营销系统台区挂接用户作对比,进行整理。2014年进一步匹配营销资料与配网资料,逐步对变电站-线路-配电房(台区)-供电点-表箱-表计进行整理。在GIS系统中导入经过现场核对的图纸,将营销的配电房(台区)资料与配网的中高压设备ID一一对应绑定,再基于表箱资源码和设备ID将将用户信息与配电房(台区)一一对应绑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送是一个收集与整理资料的单调、庞大而又繁琐的工程,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一旦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导致最终结果错误。由于各用户有增容、有销户、有新上户等情况导致设备不断变化,在迎峰度夏工程中存在线路、台区的割接,不断地更新资料,这又要求各环节之间建立密切且及时的链接。对后期资料进行简单及时的动态维护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2016年末,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配网贯通信息基础资料与营销模式均已初成规模。营销台区与营配贯通配电房对比功能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平台上实现,该功能能够同时调用GIS系统以及营销系统资料进行对比。供电公司在分析线损材料时,只有在基础资料无误后,才能使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提供的图表、数据进行分析。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平台,根据贯通的数据,线损分析模块能自动对各台区、线路的线损进行自动归类,同时展现其趋势图,时间跨度包括:日、月及年。基础资料的正确性还可以反过来由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线损资料进行验证。
2.2强化统计与指标管理工作
线损管理工作应当基于实践开展,结合实际负荷变化及统计分析结果,落实好相应的理论计算工作,以数据反馈线损实际情况;同时,各月、各季度都要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分析总结会议,对实际线损指标进行汇总研究,进而找出具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完善相关对策,弥补线损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实现精益化管理。另外,通过线损指标管理,不仅能够对各级部门线损管理情况进行反馈考核,也有助于督促管理人员更好地落实线损管理工作。
2.3加强防窃电管理工作
在实践工作中,违约用电、违法窃电等行为是造成线损问题的主要诱因,因此必须要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首先,要加强相关用电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各种形式使用户理解合理用电的重要性,抵制违法窃电行为。其次,要针对窃电问题强化管理,培养并进一步建设用电稽查人员队伍,提升其工作能力与责任意识,做好日常巡查工作,将定期监察与突击检查相结合,坚决打击违法窃电行为。最后,还要对相关计量装置进行规范安装,同时有针对性地做好相应防窃电改造工作,利用技术手段防范违章用电及窃电行为。
2.4做好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大数据分析
输变电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各种类型的故障往往有内在的规律,因此,在进行状态检修时,应当将输变电设备运行的各种参数,包括各种数据、信号等进行及时记录,并将输变电设备运行情况和其出现故障问题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借助大数据技术,找出设备出现故障和设备运行状态之间的内在逻辑,从而更好地服务于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结合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过程中各种数据变化的趋势,实现对输变电设备运行状态的定性、定量分析,这对于提前采取输变电设备维护措施,及时更换相关的关键部件,减少故障出现的概率,实现从被动维修到主动维护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线路损耗是电力企业运营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电力企业应重点关注与研究线路损耗管理工作。而电力计量自动化对于改善线损工作具有显著作用。相关人员必须全面认识线损管理中的问题,重点研究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并不断改进工作方案,将线路损耗降低到最小,以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晓毅.基于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的线损管理[J].低碳世界,2019,9(4):108-109.
[2]高歌.基于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的线损管理探讨[J].无线互联科技,2018,15(4):123-124.
[3]陈腾飞,杨明玉,侯瑞鹏.新型窃电在线稽查系统的开发应用[J].黑龙江电力,2012,34(05):398-400.
论文作者:严屾,张晓东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5
标签:线损论文; 线路论文; 电网论文; 设备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资料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