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校通识教育的经验与借鉴_通识教育论文

香港高校通识教育的经验与借鉴_通识教育论文

香港高校通识教育:经验与借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香港论文,高校论文,经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06)03—0048—04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概念肇始于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到近代它成为有着重要影响的一种高等教育思想和实践。工业革命后因学科领域和职业分工细化,通识教育在专业教育的冲击下逐渐沉寂。至20世纪60年代又在人们对科技异化和工具理性的反思和批判声中再度兴起,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潮流之一。香港高等学校为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也纷纷着手通识教育改革的实践。香港近代高等教育发轫于1911年英国人建立的香港大学,至1963年中文大学建立及后来的学院的升格,香港高等教育在中西文化的聚汇、冲突、融合、港化中逐步发展。所以香港高校通识教育既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精髓,又仿效了西方以“博雅教育”为核心的实践模式,其经验对目前大陆高校的通识教育改革无疑有着“桥头堡”和“过滤筛”的作用。本文以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岭南大学三所综合性大学为例,从通识教育理念、组织机构、课程设置、课程实施与管理四个维度总结他们的经验,并指出了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教育理念

香港大学注重“全人教育”(Whole-person Education)和学生基本能力发展(如“才能拓展计划”)。港大仿效英国的“五二三”学制,大学时间过短,无暇顾及本科之外的正式“课程型”通识教育,所以有人说“历史上最长的香港大学,从未有过通识教育的考虑”。随着世界通识教育改革浪潮的高涨,港大也认识到通识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1995年成立通识教育单元(General Education Unit),为所有的大学生提供“全人教育”,培养学生在社会中所需要的(或是被要求的)广博的知识、基本的能力,并和学校其他部门一起努力营造一个学术、人文的校园氛围,以利于学生成长、学术讨论、艺术鉴赏等,促进大学的道德规范、道德教育、生活教育和人格教育。

中文大学关注“均衡教育”(Balance Education),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大模式”,成为香港高校通识教育的典范。中大于1963年由崇基、新亚、联合三所传统的书院合并而成,并坚持了四年学制。所以中大自建校之初便强调通识教育,是香港通识教育开展最早的大学。中大认为“通识教育是大学整体教育的重要部分,通识即融会贯通知识。其课程旨在推行均衡教育,以扩展学生的视野,培养抽象与综合的思考能力,使其在瞬息变化的现代社会中能内省外顾,高瞻远瞩”。大学通识教育主任张灿辉也指出:“大学生应该有内省的能力,文化的品位,广阔的视野,开放的心灵,更应该有关心社会关心世界的胸襟。……教育的目的是将人从偏见、无知、狭隘、傲慢中解放出来,使学生成为一个有教养的自由人。这正是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的信念和理想。”

岭南大学传承了“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思想。岭南大学于1999年由岭南学院升格而成,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非常重视学生的“博雅教育”。通识教育课程主任欧阳桢指出:“通识教育为学生灌注对知识的无休止的渴求,以掌握终身学习的窍门。一般学科教导学生在专门的行业中发挥所长,通识教育则探讨生命的基本问题——生命何为?工作何为?如何求心之所安?这就是岭南大学博雅教育的最重要部分——通识教育。”其旨趣在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扩宽知识和概念视野,强化他们对道德、公民与人道责任的了解和承诺,从而使他们更能面对科技、社会、政治与文化剧变的挑战。

二、组织结构

1995年香港大学成立专门的通识教育单元和通识教育委员会,处理日常事务并协调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和实施。目前委员会人员构成为:港大前副校长Spink教授担任主席,另设一名秘书和17名委员,分别来自社会工作和管理系、生物化学系、教育学院、计算机中心、建筑系、社会学系、学生事务部、历史系、法律系、课程研究所以及学生代表。从委员的构成我们不难看出港大通识教育单元是个跨学科跨部门的机构,有利于学科之间的融合和系际沟通;吸收学生代表,充分考虑学生的意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

中文大学成立大学通识教育部(Office of University General Education),负责通识教育行政方面的工作。设校和书院两级通识教育委员会,主席由校长任命,委员包括教务长,大学通识教育主任、副主任,各学院及各书院代表,中大学生会及书院学生会代表列席会议。设通识教育考试委员会,负责学生通识教育课程的考核和评定。从机构组成可以看出,中大的通识教育组织严密、管理有序、灵活多样,保证了通识教育质量。

岭南大学也设立通识教育部,成员由一名主任和一名文秘组成,机构简单,但功能和港大、中大相差无几,主要起协调作用,负责向所有学生提供通识教育课程。岭南大学还设立了通识教育咨询会,由校外人士组成。目前咨询会主席由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明中心主任郑培凯担任,另有来自中大、港大、教育协会、媒体等的5名委员。

三、课程设置

香港大学的通识课程种类繁多,包括文化、艺术、政治、经济、科技等等,略偏重文化艺术项目。港大将所有正式课程组成五大领域:文化与社会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思考技能与自我提升、历史研究与艺术、科学与技术等。“非课程型”内容和活动大约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1)个人成长和自我发掘,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参加实践学习活动,以利于他们个人、人际和社会发展。(2)文化意识项目,主要发展参与者对多元文化和艺术的欣赏,扩展他们对香港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的认同。(3)团队价值观和职业道德项目,主要促使参与者认识、理解并反思现代团队价值和职业道德,以及这样的价值和道德怎样使事业得以成功。(4)海外实习。(5)导师制计划。

中文大学的通识类课程历经40年风风雨雨,未曾有过间断,但也不断地随着时代、社会、大学整体学制的转变而变动和发展。中大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大体经历了书院通识课程、系统化的“七范围”课程、灵活学分制下的“三范围”课程、重整后的“四范围”通识课程和最新修改的“两范围”课程等五个阶段。最新的“两范围”包括中国文明范围(必修)和选修范围。中国文明范围内可选修的科目有中国文化要义、导论,传统、现代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与现代化,中国文化与社会,中国文化及其哲学,中国哲学主流思想,中国近代、传统思想史,中国社会,中国社会思想发展大纲,当代中国思潮,中国历史之传统与变革等14门。选修领域10个,年度开出选修课达261门之多,囊括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语言、逻辑、文学艺术、环境、历史、商务、医学、心理等各个方面,应有尽有。“非课程型”(课堂外)活动有通识沙龙、读书会和研讨会,各书院和学院还有周会、舍间教育、多样化辅导活动、访问学人和艺术家等。

岭南大学开设了三大领域共40个科目的通识课程。此三大领域分别为:第一,理性思维,主要是向学生介绍基本的推理和辩论技巧,包括认识论、方法论和逻辑分析,为后两类领域的学习打基础。具体课程有批判思维、逻辑入门、理解与知识、自然哲学和社会科学哲学入门等4门。第二,价值与社会,主要是培养学生在一般和特定情境下能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有商业道德、法律与社会、美学、生与死、当代生物伦理学问题等16门。第三,文化与思想,目的是使学生发展更强的文化意识,并加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科目有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社会和文化人类学、西方文明入门、思想史、香港传统等20门。非课程型通识教育包括访问活动,如探访末期癌症病人、难民,观赏戏剧表演等。

三所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学习形式均分必修和选修。岭南大学每一科目都较详细地列出了课程名称、课程描述、参考书和教学与评定;中大列出了每门课程的主要内容、科目网页、科目大纲及其他资料。

修读要求和实施方式上,中大本科生通识教育课程为2—3学分,修习一期。毕业一般要求满15学分,特许专业课程的学生须达到12学分。每门课程学习期大概为14周,每周2课时,另每隔两周有助教负责导修课两节。学生人数约60—80人,导修课分组人数不多于10人。每节课都备有参考资料,并要求学生阅读指定参考书、导修文章。导修课通常由学生报告文章,然后分组讨论。此外,个别课程还加插辅助活动,如电影播放及讨论、雕塑欣赏等。在选课上,中国文明为必修范围,学生必须修读至少一门,每修业年内学生选修不得超过两门。成绩评定方面,根据导修与读书报告或论文、期末考试成绩,按比例评分。

岭南大学学生欲以荣誉学位毕业,除了主修文化研究和哲学的外,必须选修并通过3个学期的通识教育课程。在三个领域中各选一门,总学分达到9分。一年级新生必须先通过第一领域的课程,才能选修第二或者第三领域的科目。

四、借鉴

以培养完善人格为主要旨趣的“通识教育”思想,在我国古已有之。孔子的“仁人”论,清末的“通才教育”,民初《大学令》中的“硕学闳材”,无不闪烁着通识教育思想的光辉。但新中国成立后全面学习苏联,“专业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普通教育思想也日渐式微。20世纪60年代后情形有所转变,至1996年《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试点意见》的下发,通识教育(文化素质教育)逐渐步入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中并成为重点之一。全面了解香港高校通识教育的经验,对如何加强大陆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1.树立明确而具个性的普通教育理念,编制完整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由于近50年的“专业教育”思想渗透到高校方方面面和对人才的偏颇看法,现行的通识教育改革还不是一种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而是回应市场需要对原有人才培养计划的一些修修补补,本质上仍是单向度和工具理性的。如强调学生的政治素质、学生就业的有效性、对未来职业的适应性和对终生学习的工具性等。在这样一种定位模糊、理解不彻底的通识理念指引下,教育改革必将缺乏完整性、全局性和深刻性,呈现一种形而上的表象。而无论是港大的“全人教育”、中大的“均衡教育”,还是岭南的“博雅教育”,他们都将通识教育视为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明确指出通识教育是“育人”而非“制器”,通识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宽厚的知识、广阔的视野、“海纳百川”的胸襟,成为一个有强壮体魄、健康人格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公民。三所大学的通识教育理念又在大同中见个性,港大的“全人教育”将人还原为一个完整有机体,侧重于道德教育、生活教育和人格教育,培养“作为明日世界‘领导人’的智慧的梦想家”;中大的“均衡教育”强调学生各个方面素质的发展,成为一个有教养的自由人;岭南的“博雅教育”偏向于学生学习的欲望和方法,拥有渊博的知识。

2.建立协调统筹的通识教育行政和学术组织机构。大陆高校的通识教育由学校教务处统筹管理,包括课程开设、选课报名、教师安排、资源配备、学生评定、活动组织、成绩管理等,事情烦琐、工作量大。教室撞车、课时撞车、教师懈怠、组织混乱、成绩丢失等现象时有发生,使得通识教育流于形式,师生怨声颇多。通识课程教师编制在院系,教师的考评主体在院系,所以他们对教学不重视,课前不准备,上课“信天游”,影响了学生对通识课程的看法和期望。课程组织和时间、场地安排经常与其他课程相冲突,有时临上课还在找教室,许多学生为了参加感兴趣的通识教育活动不得不逃课。而香港三所大学均成立独立的通识教育部和通识教育委员会,机构成员有学校领导、各院系领导和资深教授及学生代表,负责全校通识教育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和通识课程的设置、安排、协调及意见反馈。岭南大学还设置了由校外人士组成的通识教育咨询会,加强学校通识教育与社会的联系。独立建制的、跨学科跨部门的组织机构,使通识教育避免了学校其他院系和管理部门因“自我利益为中心”保护主义带来的干预和牵制,有利于在全校范围内协调课程资源、教学资源、教学设施和学时分配,保证了通识教育有组织、有秩序的运行。

3.加强以问题或研究方法为中心的跨学科课程模块设置,增加“非课程型”内容。大陆高校的通识课程结构大体分为公共必修课和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两部分。公共必修课强调的是政治素质和工具技能,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外语、计算机等;文化素质选修课主要是一些学科的概论课,如艺术概论、天文学概论、数学思想漫谈、科技法概论等。从课程结构和内容上分析,仍是按过去学科专业式的路径组织编制,将降低了要求、删减了较深层次内容的各专业课程直接用于通识课程,缺乏以生活实际问题为中心的跨学科模块设置意识。在课堂外内容上,除了一些重点大学外,如厦大的南强学术讲座,北大的“名著名篇导读”,其他高校学术活动组织较少,影响不大,走出学校的活动更是稀罕之事。再看三所香港高校的课程内容,基本上是以生活实际问题或研究方法为主线组织的,打破了专业界限,将学科融合为几个大的领域,建立起了课程间的普遍联系。港大形成文化与社会研究、思考技能与自我提升等五大领域,中大几经变迁融为“两范围”,岭南大学合为三大类。“非课程型”上,三所大学通识教育活动丰富多彩、涉及面广,有讲座、周会、年会、读书会、研讨会、访问、沙龙、舍间教育、野外探险、海外实习等数十种,名称各异,但殊途同归。

4.实施学分制和导师制,公开课程信息,推行质量管理。大陆高校目前基本上都实行过渡式的学年学分制。学年学分制是学年制和学分制的结合,它按学年和学时计算学生修读课程的学分,在教学管理上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和个性化倾向,特别是大量选修课程的开设,学年学分制呈现出很大的局限性,束缚了学生修课的自由,这也是造成前述教室撞车、课时撞车、学生逃课听讲座等的主要原因。同时“学年式”固定课程占据太多的教学资源,导致高校选修课从资源、数量、质量上都受到限制,所以大陆高校的选修范围非常狭窄。近两年虽有许多重点大学平均削减了约30%的必修课时,但大部分高校在选修课开设上仍是举步维艰。而仅现三所香港高校,他们为了配合通识教育的实施,除了医学等特殊专业外,都推行灵活多样的学分制,从时间、资源、师生积极性上保证了通识教育的有效运转。

在通识课程信息公布上,大陆高校仅仅在学校的网站上列出大堆的课程名称、授课教师、授课时间和地点,学生往往根据名称或社会热门需求来判断和选择。所以大陆高校通识课堂上一些所谓的热门科目如管理、经济、法律、外语是济济一堂,两三百人同时上;一些所谓冷门但关系到学生成长的科目如哲学、社会学等则门可罗雀。香港高校在选课前可以从网上比较清楚地了解到每门通识课程的主要内容、目标、运用领域、科目大纲、参考书目、考评形式、相关资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职业生涯规划、兴趣点等进行自由选择,既利于个性化的人才培养,也利于形成学生负责的学习态度。

大陆通识选修课只要愿意参加,无须交纳听课费或押金。一些学生每学期都选大量的课程,再看哪门学分容易拿,结果边上边丢,即使全丢了也没关系,反正来期还可选,只要四年期间拿到要求的学分就可以了。这首先反映出学生对学习、对自己选择的一种不负责任态度,本身就有损于通识教育目标——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其次,学生再三重复选课,多次占据大量教学资源,造成通识课堂超负荷运行,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通识教育形象。而香港三所高校规定:学生选课每门要交纳一定押金,如果按期通过,押金退还。如港大在通识课程登记表头注明:申请者须交纳100港币押金,在满意完成课程后退还。

香港作为祖国开放的“窗口”,其高校通识教育经验具有代表性、前瞻性和国际化的特征;而其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和共识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又使得他们的实践经验对大陆高校的通识教育改革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大陆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虽然口号喊得轰轰烈烈,但实质性的进展甚微,我们仍需要不断地学习、探索、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先进高校的经验,诸如香港大学、中文大学和岭南大学以及其他大学的宝贵经验,才能让我们走得更正、更稳、更坚强。

标签:;  ;  ;  ;  ;  ;  ;  ;  

香港高校通识教育的经验与借鉴_通识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