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高要区工程质量监督站 广东高要 526100
摘要:本文根据装配式建筑的特点,以装配式工程为例,分析装配式工程的施工工艺,明确装配式工程的施工程序、内外墙板的吊装顺序和预制叠合楼板的工艺流程。程项目的顺利竣工,证实了该施工技术的经济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引言
装配式建筑是传统建筑业与先进制造业互动、建筑工业化和建筑信息化融合的产物。其具有施工周期短、施工效率高、节能、环保等优点而被我国政府大力推广。但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结构,其施工工艺及相关的质量管理机制不完善,导致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参差不齐。目前我国相关的学者提出应从质量计划预控、施工过程质量管理及产品质量管理三个方面进行管理。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的现浇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等完全不同,因此普通的现浇混凝土结构所使用的质量控制措施及相应的处理建议不能适用于装配式建筑,下文主要分析装配式施工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1工程概况
本工程由8幢高层建筑及配套公建组成,场地地形较平坦。场地中间有一条近似南北向的小河通过,河深约1.52.0 m。由于受场地建筑堆填土的影响,原始微地貌受到较大改造,现地面高程起伏较大,一般为4.007.50 m,局部拆迁堆积场地标高大于9.0m。
该项目占地面积27 021 m2,建筑面积103 537m2,基础为钻孔灌注桩桩基基础,地下室共1层平时作为地下停车库,战时作为人防。上部由8号高层及附属公建、商铺组成,主楼结构为等现浇剪力墙结构体系,该体系的竖向承重结构体系柱、剪力墙采用现浇方式,水平结构体系则采用由叠合梁和叠合板组成的叠合现浇楼盖体系。公建、商铺为现浇框架结构。
2施工重难点分析
(1)基础为桩基承台与地梁组成的筏板结构,地下水水位平均高层3.440 m,边坡支护形式为土钉墙。广东地区雨季持续时间较长,保证基坑支护的稳定性及基坑内积水的降排水是该工程的难点。
(2)主楼标准层竖向框架柱及异形柱为现浇结构,外围护墙及部分剪力墙采用预制结构。水平方向除卫生间采用现浇外其余结构采用预制楼板(包括屋面板)、阳台板、空调板、飘窗等与现浇楼板组成叠合楼盖、斜向结构楼梯采用成品预制。施工难点:预制构件与吊装首层的连接措施、预制构件与现浇结构连接锚固施工、预制墙板防水措施、预制构件安装精度控制等是该工程另一难点。
(3)项目采用新型整体装配式结构,主楼标准需要大量预制构件,现场的施工道路合理布局,满足大型车辆(3.3 m× 19m)运输行走停放、塔式起重机吊装需要、兼顾人车分离设置专用人行通道。
(4)标准层预制垂直运输采用塔式起重机完成,保证塔式起重机预制构件吊装不坠落,且不与相邻塔式起重机碰撞,是本项目的难点。
(5)作为现场安全管理,外挂架作为高层施工安全危险源之一,外挂式操作平台的搭设、安装、维护及使用过程应严格按外挂式操作平台专项方案实施。日常管理、监督是本项目的难点。
3装配式主体分项工程施工程序
本工程装配式施工阶段以每个标准层作为一个检验批进行施工质量验收。
预制构件由工厂按工业化模式生产制造,现场装配构件的吊装直接影响到工程是否顺利,下面就预制构件的吊装进行详细阐述。
4预制外墙、内墙、叠合梁的吊装
预制外墙板分为两种:(1)预制外围护墙(外叶50~厚混凝土+保温50/150 mmXPS+内叶200/100~厚混凝土);(2)预制等同现浇剪力墙(外叶50~厚混凝土+保温50 mmXPS+内叶200 mm厚混凝土)。内墙全部采用混凝土预制。核心筒部位连梁采用现浇,其余部位梁采用均预制叠合。
外墙、内墙板施工工艺流程:轴线标高复核→确认构件起吊编号→安装吊钩→安装缆风绳、起吊→距地 1m静停→落位→安装斜支撑→取钩→垂直度检查→标高复核→安装墙板加固件→预制剪力墙灌浆连接。
(1)预制构件编号按构件名称、轴线方向两个因素进行命名,如:WH101 2.4表示外墙板沿水平向(即x轴),重量2.4t;WV101 4.9表示外墙板沿纵向(即Y轴),重量4.9t;NH201 1.4表示内墙板沿水平向(即x轴),重量1.4t;NV201 1.2表示内墙板沿水平向(即Y轴),重量1.2t0
(2)预制外墙、内墙运至塔式起重机壁起重范围内,墙板顶面专门设计为外墙板吊装的吊钉,根据预制墙板的大小及重量,选择合适的钢丝绳、钢梁、吊钩,并按要求将吊抓安装在吊钉上,利用塔式起重和U羞行垂直及水平向运输。当墙板与钢丝绳的夹角小于45°或墙板上有超过4个吊钉时应采用钢梁,安装缆风绳有利于避免墙板落位时与其他外墙及外挂架发生碰撞。
(3)预制外墙板吊装顺序。该项目的外墙板在吊装时应从排烟井壁开始,安装完成后外墙板按顺时针方向逐一进行吊装,严禁中间漏放并采取后面插人,然后外墙板阴角处须采用经纬仪检查阴角垂直度。外墙板吊装顺序如图1所示。
图1标准层外墙板吊装顺序
(4)安装斜支撑如图2所示,目的是对预制墙板起临时固定作用,斜杆有调节螺杆可对外墙板垂直度进行微调。斜支撑布置时下端和叠合上预埋的U形筋连接,上部墙板处留有M14螺栓孔以便斜支撑螺栓连接。斜支撑布置原则:预制构件小于4m时布2根,4~6 m时布3根,6m以上时布4根。
图2斜支撑布置示意
(5)灌浆施工针对预制剪力墙的墙身部分采用灌浆套筒进行连接,套筒类型采GBT4-14-A型板灌浆套筒,预制剪力墙时已经预埋在剪力墙底部。灌浆料采用QV1100-1型,灌浆料确定后将灌浆料出厂合格证、原材合格证报监理单位审核,钢筋连接灌浆料各项指标应符合JG/T 408-2013《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标准规定,并试用合格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在工程中使用。
(6)内墙板吊装。工艺设计图中内墙与其上部预制叠合梁设计合一起。内墙的施工工流程与外墙板大致相同,区别在于两点,而内墙板作为分户隔墙为叠合梁提供竖向支撑,故没有套筒连接钢筋。
5预制叠合楼板的吊装
该地块项目2号、4号、6号、7号预制叠合楼板在第2层开始吊装,1号、3号、5号、8号附带公建及裙房的主楼预制叠合楼板在第3层开始吊装,且为保证卫生间的防水性,标准层卫生间楼板采用现浇结构。预制楼板吊装完成后,开始进行空调板、阳台板、飘窗预制构件安装。
预制叠合楼板施工工艺流程:挂钩、核对预制楼板型号弓起吊斗静停神吊运分就位斗校核斗验收。
(1)预制楼板编号:FB14 1.35t表示叠合楼板 "14"叠合楼板吊装顺序,构件重量1.35 t;KB010.22 t表示叠合空地板“01”叠合空调板吊装顺序,构件重量0.22 t;YB04 0.78 t表示叠合阳台板“04"叠合阳台板吊装顺序,构件重量0.78 t。
(2)起吊:起吊时应保持构件水平且钢丝绳受力均匀。
(3)安装前静停:构件吊运至安装位置lm高处静停,找到构件边线及吊装位置。
(4)复核定位尺水用2m靠尺检查构件平整度,经纬仪检查构件安装标高、轴线位置。
(5)就位:根据慢起、快升、缓降的原则将构件落在正确的位置。注意构件落位方向是否正确,与梁搭接长度是否满足要求。
6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装配式建筑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应的规范制度等还不健全,这些因素均是装配式建筑发展中的阻碍,因此政府部门应加快装配式建筑的推动步伐,出具相关系列的施工及质量控制规范,推动装配式建筑加速向前发展。本工程结构形式标准层为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现场结构采用预制装配式方法,外墙板、空调板、飘窗及楼梯使用成品构件。部分外墙板PC构件采用套筒灌浆植筋、高强灌浆施工的新工艺,将PC结构与PC结构进行有效连接,减少传统施工强度,提高施工效率。
参考文献
[1] 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JG/T 408—2013 [S].
[2]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DGJ08-2117—2012[S].
[3] 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2006[S].
[4] 吴 越.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探讨[J]. 江西建材,2016,(11):105,107.
[5]常春光,王嘉源,李洪雪.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8-63.
论文作者:黄冠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6
标签:叠合论文; 外墙论文; 楼板论文; 构件论文; 结构论文; 建筑论文; 预制构件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5期论文;